立即注册 登录
家长易论坛 返回首页

烨老师教你写作文 http://www.jzyi.net/?1651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烨老师教你写作文

日志

写话题作文思路与素材六(挫折、实践、成熟、珍惜)

已有 737 次阅读2012-7-12 11:19 |个人分类:作文| 实践, 成熟, 珍惜, 作文

  话题作文思路与素材六(挫折、实践、成熟、珍惜)

  21、《挫折》

  思路

  挫折能磨炼人的意志。努力把挫折变成生命中的财富。做任何事都会有挫折。从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经受挫折后一蹶不振。面对挫折是需要勇气的。战胜挫折需要顽强的毅力。战胜挫折,才能取得成功。应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名言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贝多芬

  一个人总是有些拂逆的遭遇才好,不然是会不知不觉地消沉下去的,人只怕自己倒,别人骂不倒。——郭沫若

  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奥斯特洛夫斯基

  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夏衍

  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张海迪

  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契诃夫

  开发人类智力的矿藏是少不了需要由患难来促成的。要使火药发火就需要压力。

  ——大仲马

  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通向人类真正伟大境界的道路只有一条——苦难的道路。——爱因斯坦

  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我们的意志,才在我们的道路上设下重重的障碍。——泰戈尔

  不因幸运而故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易卜生

  被克服的困难就是胜利的契机。——丘吉尔

  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的惟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跨过。——伏尔泰

  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 普希金

  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

  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歌德

  以勇敢的胸膛面对逆境。——贺拉斯

  一切幸福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逆境也绝非没有希望。——培根

  困难是欺软怕硬的。你越畏惧它,它愈威吓你。你愈不将它放在眼里,它愈对你表示恭顺。——宣永光

  大海里没有礁石激不起浪花,生活中经不住挫折成不了强者。——谚语

  经典素材

  一个人的简历

  (战胜挫折,战胜绝望)

  这里有一个人一生的简历:

  1816年,家人被赶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须工作以扶养他们。1818年,母亲去世。1831年,经商失败。1832年,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1832年,工作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进不去。1833年,向朋友借钱经商,但年底就破产了,接下来他花了十六年,才把债还清。1834年,再次竞选州议员——赢了。1835年,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却死了,因此他的心也碎了。1836年,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1838年,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1840年,争取成为选举人——落选了。1843年,参加国会大选——落选了。1846年,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次当选了!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1848年,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

  849年,想在自己的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被拒绝了。1854年,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了。1856年,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一百。1858年,再度竞选美国参议员——再度落败。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这个人叫林肯。

  生下来就一无所有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折,八次竞选八次落败,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

  好多次,他绝望至极,但他没有放弃人生这场跳高比赛才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肯德基前奏曲

  (要有勇气面对人生的挫折)

  永远失去父亲的那一年,哈伦德还不足5岁,连自己的名字尚拼写不完整,家里的人哭作一团时,他觉得很好玩,因为一时间没有能顾及他,他可以自由自在地满镇子去疯。

  14岁辍学后回到印第安纳州的农场,上学时他不开心,干农活仍让他不开心,在电车上售票还是让他不开心,瘦削的小脸上罩满与年龄不相符的沉重与愁苦。

  17岁,他开了一个铁艺铺,生意还未完全做开就不得不宣告倒闭。

  18岁,他找到生命中第一个爱的码头,并栖身在此。但不久后的一天,他再回家时,发现房子里的东西被搬迁一空,人也不见了踪影,爱情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流失,码头从此成荒。

  他尝试过卖保险,失败了。

  他力争到一份轮胎推销业务,也失败了。

  他学着经营一条渡船,失败了。他试着开一家汽车加油站,也失败了。

  他在几乎清一色的尝试与失败中晃到了人生的中年,这个中年的生命苍白无力到甚至无法从前妻那儿见自己的女儿一面。为了这日思夜想的一面相见,这个落寞的中年男人想到了绑架,绑架自己的女儿,然而,就连这荒唐之举,在他不惜弯下男儿之躯在路边草丛中潜伏守候了十多个小时之后也宣告失败了。

  这个几乎被失败判了死刑的人,又晃过了几十年无人知也无人欲知的岁月之后,退休之年,一天,他收到了105美元的社会福利金,他用这点福利金最后开了一家想以此维生的快餐店——肯德基家乡鸡。

  随后的快餐史便是一部肯德基史。

  在挫折面前

  (面对挫折,保持良好心态)

  2004年5月14日,韩国宪法法院对卢武铉总统弹劾案作出判决:驳回国会提出的总统弹劾案,卢武铉总统立即恢复行使总统权力。第二天(5月15日)卢武铉总统对国民发表了讲话,标志着结束了他自3月12日被暂停总统职位闭门思过的艰难的日子。

  总统被停职,这在韩国历史上是第一次,是对卢武铉的一次重大打击,可能是他从政以来遇到的最严重的挫折。但面对这个大挫折,卢武铉处变不惊,心情平静,充分表现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的涵养、胸怀、意志和风度。据媒体报道,在被停职的这段时间里,他每天的最主要活动是读书,他自述利用这难得的时间读了不少书,尤其是又重新读了林肯传,对这位伟人有了更深的理解,还与助手就国内外的形势进行讨论和分析,以为东山再起做准备,此外还经常与妻子散步、爬山,既锻炼了身体,又与家人交流感情。

  卢武铉被停职后的表现,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生活中有些人碰到挫折,不是平静地接受,积极地改变,而是垂头丧气、一蹶不振、怨天尤人,可他不知道,这样做,不但于事无补,还会因自己情绪不好,影响身心健康。

  梁启超在《论毅力》一文中写道:“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朋友们,我们虽然都是些平凡的人,但在挫折面前,也要学习一下古今中外的伟人,勇敢些,坚强些,努力去做,失败和挫折一定会过去。

  李国豪不畏逆境

  (战胜挫折需要毅力)

  我国力学、桥梁专家李国豪教授,在“文革”期间身居“隔离室”,没纸张,没资料。报纸的白边、中缝成了他演算的天地,妻子的发夹、孩子的乒乓球网成了他的实验工具。他在被“隔离”期间经常受到审讯,写检查。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他顶住各方面的压力终于写出了10万字的专著《桁梁扭转理论——桁梁桥的扭转、稳定和震动》,填补了一项世界桥梁建筑学上的空白。

  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

  (挫折是人生的一种磨炼)

  英国劳埃德保险公司曾从拍卖市场买下一艘船,这艘船1894年下水,在大西洋上曾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触礁,13次起火,207次被风暴扭断桅杆,然而它从没有沉没过。

  劳埃德保险公司基于它不可思议的经历及在保费方面带来的可观收益,最后决定把它从荷兰买回来捐给国家。现在这艘船就停泊在英国萨伦港的国家船舶博物馆里。

  不过,使这艘船名扬天下的却是一名来此观光的律师。当时,他刚打输了一场官司,委托人也于不久前自杀了。尽管这不是他的第一次失败辩护,也不是他遇到的第一例自杀事件,然而,每当遇到这样的事情,他总有一种负罪感。他不知该怎样安慰这些在生意场上遭受了不幸的人。

  当他在萨伦船舶博物馆看到这艘船时,忽然有一种想法,为什么不让他们来参观参观这艘船呢?于是,他就把这艘船的历史抄下来和这艘船的照片一起挂在他的律师事务所里,每当商界的委托人请他辩护,无论输赢,他都建议他们去看看这艘船。它使我们知道: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

  一切重新开始

  (看淡挫折)

  一天深夜,爱迪生的实验楼突然火光冲天,烧成一片废墟,他研究有声电影的所有资料和样片也都统统化为灰烬。他的太太伤心地说:“多少年的心血,叫火烧了个精光,这可怎么办呢?”爱迪生虽然也很伤心,但他决不会在挫折面前低头。发明电灯时,他先后试验了7600多种材料,失败8000多次,从未后退过,终于获得成功。眼下的火灾也同样不能使他后退。

  爱迪生宽慰太太说:“不要紧,别看我已经67岁了,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重新开始。”

  NBA中的小黄蜂

  (经受挫折的考验)

  长大去打NBA,这是所有爱打篮球的美国少年最向往的梦,“我长大后要去打NBA。”当年幼的博格斯(Bogues)向同伴说出这句话时,同伴无不捧腹大笑,竟然有一个笑得跌倒在地。博格斯长得太小了,他在同伴中是最矮小的一个。他个头只有160厘米,这样的身高即使在东方人里也算矮子,更不用说是在两米都嫌矮的NBA了。

  博格斯没有因为同伴的嘲笑而放弃努力;相反,他热爱篮球,下定决心要打NBA。他天天和同伴奔跑在篮球场上。其他人回家了,他还在练球;别的孩子都去享受夏日的凉爽,他依然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他在篮球场上花了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

  他深知像他这样的身高,要想进入NBA必须要有过人之处。他充分利用自己矮小的优势:行动灵活迅速,像一颗子弹一样;运球的重心最低,不会失误;个子小不引人注意,抄球常常得手。

  终于,他成功了。在NBA中,博格斯是夏洛特黄蜂队中表现最杰出、失误最少的后卫之一。他不仅控球一流,远投精准,甚至在高人阵中带球上篮也毫无所惧。他像一只小黄蜂一样,满场飞奔。

  博格斯不仅是现在NBA里最矮的球员,也是NBA有史以来创记录的矮子。他把别人眼中的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落第撰巨著

  (挫折能磨炼人的意志)

  蒲松龄,清初山东人。由于当时科场中贿赂盛行,舞弊成风,他四次应试举人都落第了。但他并未因此而悲观失望,他立志要写一部“孤愤之书”。他在压纸的铜尺上篆刻了一副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以此自警自勉,终于写出了一部文学巨著——《聊斋志异》。

  能屈能伸,勾践卧薪尝胆

  (勇把挫折当动力)

  吴王夫差率兵把越王勾践打得大败,以为越国已经不足为患,答应了越国的投降,把军队撤回了吴国。

  吴国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羊,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

  勾践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让门外的士兵问他:“你忘了三年的耻辱了吗?”他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范蠡管理军事,他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纺线织布。勾践的这些举动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

  再说吴王夫差自从战胜越国后,以为没有了后顾之忧,从此沉迷于西施的美色,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这时的吴国,貌似强大,实际上已经是走下坡路了。

  公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越王勾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一举打败吴兵,杀了太子友。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估计一下子灭不了吴国,就同意了。公元前473年,勾践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这时的吴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抵挡不住越国军队,屡战屡败。最后,夫差又派人向勾践求和,范蠡坚决主张要灭掉吴国。夫差见求和不成,才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剑自杀了。

  意林故事

  不要为自己找借口而放弃努力

  有个人,在他的一生中遭受过两次惨痛的意外事故。

  第一次不幸发生在他46岁时。一次飞机意外事故,使他身上65%以上的皮肤都被烧坏了。在16次手术中,他的脸因植皮而变成了一块彩色板。他的手指没有了,双腿特别细小,而且无法行动,只能瘫在轮椅上。

  谁能想到,6个月后,他亲自驾驶着飞机飞上了蓝天!

  4年后,命运再一次把不幸降临到他的身上,他所驾驶的飞机在起飞时突然摔回跑道,他的12块脊椎骨全部被压得粉碎,腰部以下永远瘫痪。

  但他没有把这些灾难当做自己消沉的理由,他说:“我瘫痪之前可以做1万种事,现在我只能做9000种,我还可以把注意力和目光放在能做的9000种事上。我的人生遭受过两次重大的挫折,所以,我只能选择不把挫折拿来当成自己放弃努力的借口。”

  这位生活的强者,就是米契尔。正因为他永不放弃努力,最终成为一位百万富翁、公众演说家、企业家,还在政坛上获得一席之地。

  农夫的驴子

  有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得大费周折去把它救出来,不过无论如何,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

  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当这头驴子感觉到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哭得很凄惨。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这头驴子就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到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地,这只驴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地跑开了!

  就如驴子的情况,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各式各样的“泥沙”倾倒在我们身上,而想要从这些“枯井”脱险的秘诀就是:将“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

  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挫折就是加诸在我们身上的“泥沙”;然而,换个角度看,它们也是一块块的垫脚石,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将它们抖落掉,然后站上去,那么即使是掉落到最深的井,我们也能安然地脱险。

  不要让挫折成为人生旅途的拦路虎

  一个女孩毫无道理地被老板炒了鱿鱼。中午,她坐在单位喷泉旁边的一条长椅上黯然神伤,她感到她的生活失去了颜色,变得暗淡无光。这时她发现不远处一个小男孩站在她的身后咯咯地笑,她就好奇地问小男孩笑什么?“这条长椅的椅背是早晨刚刚漆过的,我想看看你站起来时背是什么样子。”小男孩说话时一脸得意的神情。

  女孩一怔,猛地想到:昔日那些刻薄的同事不正和这小家伙一样躲在我的身后想窥探我的失败和落魄吗?我决不能让他们的用心得逞,我决不能丢掉我的志气和尊严!

  女孩想了想,指着前面对那个小男孩说,你看那里,那里有很多人在放风筝呢。等小男孩发觉到自己受骗而恼怒地转过脸时,女孩已经把外套脱了拿在手里,她身上穿的鹅黄的毛线衣让她看起来青春漂亮。小男孩甩甩手,嘟着嘴,失望地走了。

  生活中的失意随处可见,真的就如那些油漆未干的椅背在不经意间让你苦恼不已。但是如果已经坐上了,也别沮丧,以一种“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心态面对,脱掉你脆弱的外套,你会发现,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挫折能使你对未来看得更清楚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不喜欢挫折,但挫折又是有意义的,因为挫折会使你看得更清楚,使你明白,这条路走不通,而你必须寻找其他更有效的方法去获得成功。

  有一个年轻人,在路上与他在大学时期读书时的一位教授巧遇,老教授关心地询问年轻人的近况。年轻人经昔日的恩师这么一问,仿佛久旱逢甘霖一般,将自己从离开学校进入目前工作的公司之后,遭遇的所有不顺利,一五一十地对老教授尽情倾诉。

  老教授耐心地听着年轻人的抱怨,好不容易等到年轻人告一段落,老教授才点点头说:“看来,你的状况不是十分理想;不过,重要的是,人有没有想过要改变这种现状,让自己过得好一点呢?”年轻人急忙回答:“我当然想过得好呀!教授,有什么窍门吗?”老教授神秘地笑了笑:“的确有诀窍,你明天晚上若是有空,到这个地址来找我!”说着,老教授递了张名片给年轻人。

  第二天晚上,年轻人来到老教授的住处,那是在市郊的一处简陋平房。老教授看到年轻人,高兴地在屋里摆了两张凉椅,要年轻人坐下来陪他聊天,看星星。老教授言不及义地和年轻人聊了半晌,年轻人毛躁了起来,急着要老教授告诉他,如何方能使自己过得更好。老教授微笑地指着天上的星星:“你可以数得清,天上有多少星星吗?”年轻人抓了抓头:“当然数不清了,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老教授望着年轻人,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在白天,我们所能看见的最远的东西,是太阳;但在夜里,我们却可以见到超过离太阳亿万倍距离以外的星体,而且不止一个,数量是多到数不清的。”

  老教授继续道:“我知道你的处境不顺利,但若是年轻时便一帆风顺,终其一生,你也只不过看到一个太阳;重点是,当你的人生进入黑暗时,你是否看到更远、更多的星星?”

  黑暗就如人生的挫折,挫折会使一个坚强的人更加成熟起来,它能丰富人生的阅历,教会人生很多处世和奋斗的哲理。

  因此,每个曾经遭受过挫折和失败的人,都要善待挫折,因为惟有挫折才会使你看得更远,更清楚。

  挫折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一名战士刚从军中退伍时,只有高中学历,无一技之长,只好到一家印刷厂,担任送货员。一天,这个年轻人将一整车四五十捆的书,送到某大学的七楼办公室。当他先把两三捆的书扛到电梯口等候时,一位五十多岁的警卫走过来,说:“这电梯是给教授、老师搭乘的,其他人一律都不准搭,你必须走楼梯。”

  年轻人向警卫解释:“我不是学生,是要送一整车的书到七楼办公室,这是你们学校订的书啊!”

  可是警卫面无表情地说:“不行就是不行,你不是教授,不是老师,不准搭电梯。”

  两人在电梯口吵了半天,但警卫依然不予放行。年轻人心想:这一车的书,要搬完,至少要来回走七层楼梯二十多趟,会累死人的。后来,年轻人无法忍受这无理的刁难。就心一横,把四五十捆书搬放在大厅角落,不顾一切地走了。后来,年轻人向印刷厂老板解释事情原委,获得谅解,但也向老板辞职,并且立刻到书局买了整套高中教材和参考书。含泪发誓,我一定要奋发图强,考上大学。我绝不再让别人瞧不起。这个年轻人在高考前半年,天天闭门苦读十四个小时,因为他知道,他的时间不多了,他已无退路可走!每当他偷懒、懈怠时,脑中就想起“警卫不准他搭电梯”这一被羞辱、歧视的一幕,也就打起精神、加倍努力用功。后来,这年轻人终于考上某大学医学院。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他也变成一家著名医院的医学专家。

  然而,如果他静心一想,当时要不是“警卫无理刁难和歧视”,他怎能从屈辱中擦干眼泪、勇敢站起来?而那位被他痛恨的保安,不也是他一生中的恩人吗?

  钱会用光,地位也会改变,朋友总有一天也会离开我们,但在年轻时养成好的对待“挫折与失败”的习惯,是送给自己一生最好的礼物,谁也抢不走。

  的确,人都有失意的时候。然而,我更相信“挫折与失败是人生最好的礼物”。人只有在遭遇挫折、被他人百般刁难、歧视、嘲讽时,才能“打醒自己”,让自己被“当头棒喝”,而惊醒过来。这岂不是一生中最珍贵的礼物?

  生命中的每个挫折、每个伤痛、每个失败,都自有它的意义。

  《贼》

  有一位青年画家,在还没成名前,住在一间狭窄的小房子里,靠画人像维持生计。一天,一个富人经过,看他的画工细致,很喜欢,便请他帮忙画一幅人像。双方约好酬劳是一万元。

  一个星期后,人像完成了,富人依约前来拿画。这时富人心里起了歹念,欺他年轻又未成名,不肯按照原先的约定付给酬劳金。富人心中想着:“画中的人像是我,这幅画如果我不买,那么,绝没有人会买。我又何必花那么多钱来买呢?”

  于是富人赖账,他说只愿花三千元买这幅画。青年画家呆住了,他从来没碰到过这种事,心里有点慌,费了许多唇舌,向富人据理力争,希望富人能遵守约定,做个有信用的人。“我只能花三千元买这幅画,你别再啰唆了。”富人认为他居上风,我最后问你一句:“三千元,卖不卖?”

  青年画家知道富人故意赖账,心中愤愤不平,他以坚定的语气说:“不卖。我宁可不卖这幅画,也不愿受你的侮辱。今天你失信毁约,将来一定要你付出二十倍的代价。” “笑话,二十倍,是二十万耶!我才不会笨得花二十万买这幅画。”“那么,我们等着瞧好了。”青年画家对悻悻然离去的富人说。

  经过这一个事件的刺激后,画家搬离了这个伤心地,重新拜师学艺,日夜苦练。皇天不负苦心人,十几年后,他终于闯出了一片天地,在艺术界,成为一位知名的人物。那个富人呢?自从离开画室后,第二天就把画家的画和话淡忘了。

  直到有一天,富人的好几位朋友不约而同地来告诉他:“好友!有一件事好奇怪喔!这些天我们去参观一位成名艺术家的画展,其中有一幅画不二价,画中的人物跟你长得一模一样,标示价格二十万。好笑的是,这幅画的标题竟然是——《贼》。”

  好像被人当头打了一棍,富人想起了十多年前画家的事。这件事对自己的伤害太大了,他立刻连夜赶去找青年画家,向他道歉,并且花了二十万买回那幅人像画。青年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志气,让富人低了头。

  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人活着要争气,不要泄气,把挫折当成阶梯,努力不懈,最后一定能达到理想,完成心愿。你相信吗?没有人能侮辱、打败你,除了你自己。

  把挫折变成人生的财富

  有一位赫赫有名的集团老总,在40岁以前,穷困潦倒,家徒四壁,没有人看得起他,包括他的妻子。但他只身下海,从小本生意开始,在短短的十年内,把一家手工作坊扩张成了资产达亿元的私营企业。有记者采访他:“如果你出生在城市,受良好的教育,有稳定的生活环境,你现在的成就会更大。”他沉默了一会儿,说:“也许可能。但我相信,如果我不是生活在农村,没有经受过那么多苦难,而像其他城市人一样有衣穿,有房住,有人看得起,我会心安理得地过下去,绝不会开办自己的家庭作坊。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要感谢生活。”

  苦难并不意味着永远苦难,幸福也并不意味着永远幸福。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中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美国曾对一千位富翁做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大都出生在普通人的家庭,甚至有一部分少年时是在黑人区里度过的。生活有时真的像魔术,会变幻出令人难以置信的结果。

  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认识到苦难本身蕴涵着无尽的契机,如果你认为它是一道减法题,那么答案你已经知道,它将减去你所有的一切,包括生命。如果你认为它是一道加法题,那么演算的结果可能就是一个无穷数。苦难是一笔财富。

  应用与创新

  挫折不是越多越好

  挫折教育是最近一段时间十分走俏的一种教育方式。可以说,这是教育制度上一个质的飞跃。为了培养孩子强健的心理品格,不少人开始尝试挫折教育,遗憾的是,大部分人在实施时只追求热闹的外在形式,忽视了人才培养的根本要素和这种教育方法可能导致的消极作用,使挫折教育步入误区。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耐挫折的能力培养主要是在无充分准备的状态下进行的。学习环境的变迁、家庭的变故、好友的背叛、学习或事业的失意……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来到的。只有经受得住诸如此类的挫折,才能说成功地经历了挫折教育,因此,挫折教育更多地应由师长们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

  在挫折教育中,还有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要让孩子在不断的挫折中接受挫折教育。”似乎孩子经受的挫折越多越好,其实这也是一种误区。心理学家们为挫折这样定义:“挫折是一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满足时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既然挫折是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就绝不该是越多越好,这是一种基本的心理学常识。过多的挫折,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心,变得十分自卑和软弱,因此,挫折教育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不应该超过必要的限度。

  将挫折变成游戏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在阳光普照的公园里,许多小孩正在快乐地游戏,其中一个小孩不知绊到了什么东西,突然摔倒了,并开始哭泣。这时,旁边有一个小女孩立即跑过来,别人都以为这个小女孩会伸手把摔倒的小女孩拉起来或安慰鼓励她站起来。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小女孩竟在哭泣着的小女孩身边也故意摔了一跤,同时一边看着小女孩一边笑个不停。泪流满面的小女孩看到这幅情景,也觉得十分可笑,于是破涕为笑,两人滚在一起乐得非常开心。

  游戏本身,就是在不断战胜挫折与失败中获取的一种刺激与欢乐,假如没有挫折与失败,再好的游戏也会索然无味。倘若人们在生活中,也用这么一种积极向上的游戏心态,那么面对失败与挫折,也就不会显得那般沉重和压抑。

  22、《实践》

  思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实践是知识的来源。实践可以充实、发展理论。实践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重视实践也不要轻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实践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之下进行。实践可以磨炼人的意志,锻炼人的能力。讲求实践反对空谈。实践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实践并不意味着蛮干。

  名言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

  不下水,就无从学习游泳。——茅盾

  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陶铸

  事业是理论和实践的生动统一。——亚里士多德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歌德

  实践必须永远建筑在坚实的理论之上。——达·芬奇

  生活中最大的目的,并不是知识而是行动。 ——艾·赫胥黎

  行动是通往知识的惟一道路。——萧伯纳

  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萨迪

  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实践将为你解决。——费尔巴哈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实践出真知。——俗语

  知识是宝库,但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是实践。——佚名

  不要担心犯错误,最大的错误是自己没有实践的经验。——佚名

  经典素材

  “带女儿去工作”

  (在实践中磨砺人生)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风靡一种“带女儿去工作”的计划,凡9~15岁女孩都可以报名参加,而设计这一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女孩提前感觉一下工作的滋味。带女儿工作可以使得女孩们提前认识现实社会,克服许多心理障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一活动在欧洲许多国家引起不同凡响,仅仅英国就有三百所学校开展了这一活动。美国总统克林顿也表示自己的女儿切尔西也要了解她的父亲是如何工作的。事实上,不只是女孩,男孩也需要锻炼。锻炼内容也不仅仅是工作实践,还包括许多其他内容,如新近兴起的“磨难教育”、“学军学农”,在日本,甚至许多家长鼓励孩子从事冒险活动,其目的无非是让孩子多经历一些坎坷,多接触一些实践,这样可以培养锻炼孩子们具有顽强的意志,较强的生存能力。

  注意实践磨炼是让孩子直接理解人生、融入社会、锻炼意志、培养自信的最重要手段,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李四光对中国第四纪冰川的考察

  (实践能改变错误的认识)

  冰川的分布是研究地质构造的重要依据,有些外国人对中国的冰川进行过考察,断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家李四光提出“让事实说话”,对冰川的研究投入了极大的精力。

  1921年,他回国后在太行山的沙河县、山西大同盆地口泉附近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虽遭一些外国专家傲慢地否定,他却没有丧失勇气和信心,继续带领学生在太行山、九华山、天目山、庐山等地考察,又发现了许多有力的证据。1933年,李四光以《扬子江流域之第四纪冰期》为题,在中国地质学会第十次年会上作了学术演讲,会后专门请中外学者到庐山实地考察。有的外国专家私下对李四光说,如果这些遗迹在国外被发现,早就被公认是冰川遗迹了。此后,李四光加紧了对第四纪冰川的考察,先后在扬子江流域、黄山等地发现了大量遗迹,最终推翻了外国人的错误结论。其研究成果对掌握地下的水文和构造,对发展建设事业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盲人的启示

  (实践是一项终身的事业)

  美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十七八岁时在埃达尔担任小学教员。他听说这里有一位约翰·戈夫先生学识渊博,就冒昧地前去拜访。

  道尔顿紧紧地握住了戈夫的手,被眼前的情景弄糊涂了。原来这位当地人人称道的实验家,竟是个瞎子。

  盲人自己站起来,走向一张大桌子。桌子上的试管仪器五花八门,但都放得井井有条。他毫不费力地取到所要的用具,把容器注满,没有洒出一滴药液,也没有碰倒和打碎一根最细的玻璃试管,就像一位高明的魔术师在作杰出的表演。在一系列熟练和准确的动作中,表现了知识的力量和顽强的意志。这使得早就打算做实验的道尔顿,受到了很大的教益。

  就这样,道尔顿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从此终身不离实验室。1844年的一个晚上,78岁高龄的道尔顿,步履艰难地走进了他的实验室,时间,9点差一刻。57年来,他每晚都是这个时候记下当天的气象数据。他那微微颤抖的手拿起笔来,记下了晴雨表的读数和气温,并在最后一格里记下“微雨”。他满意地搁笔起身,忽然发现还没有签上日期,便又坐下去……几个小时后,曙光照进道尔顿的实验室,而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却已经静静地安息了。

  第二个普罗米修斯

  (实践需要勇气)

  美国18世纪的杰出科学家、政治家富兰克林,以其发明避雷针等电学成就而被称为“电学之父”。

  在富兰克林之前,人们对雷电一直没有正确的认识。富兰克林从一次电学实验中受到启发,断定雷电是一种放电现象。为了证实自己的设想,他决心把天空的雷电引下来。在1752年7月的一个雷雨天,他和他的儿子一起做了著名的“风筝实验”。他将一块大的丝绸手帕扎到杉木条十字支架上,做成一个风筝。风筝上面固定一根向上伸出几十厘米的细铁丝,细铁丝与放风筝的细麻绳相连,麻绳下端系丝绸带,绸带上挂了一把铜钥匙。风筝穿入带有雷电的云层中,闪电在风筝上闪烁。一道闪电掠过,富兰克林觉得自己拉着麻绳的手有些麻木。他把手指靠近铜钥匙时,突然,一道电火花向他手上击去。“天电”被引下来了。后来他又用莱顿瓶收集了“天电”去做试验,证明“天电”和地电一样能被金属传导,能熔化金属,能点燃酒精。从此,人们认识了闪电的本质就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

  富兰克林最早提出了避雷针的设想,并且经过多次试验,制成了实用的避雷针。德国大哲学家康德赞扬他说:“富兰克林是从天上取火种的第二个普罗米修斯。”

  经典的创作

  (实践是创造之源)

  《战争与和平》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巨著。书中战争场景的描写非常生动形象,读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托尔斯泰的亲自考察。

  列夫·托尔斯泰创作《战争与和平》,当他写到俄法双方在鲍罗京诺会战的一段文字时,总感到描写得很抽象、不具体,他决定亲自去战场考察一番。到了鲍罗京诺,他仔细巡视了这个历史战场的一切遗迹,把它的地形面貌牢牢记在心里,还特地画了一幅图,标上一条地平线和树林,标明各个村庄、河道的名称,及当年会战时太阳移动的方向等。回到家里,又把自己观察到的印象同历史文献上记载的材料联系起来分析研究,直到一切都清楚明白了,他才坐到桌边,重新写这段文字,这个会战场面,写得不仅生动,且色调明朗、壮观。

  无独有偶,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作者司马迁也非常重视实地考察。在动笔之前,司马迁游历过大江南北,全国各地,寻访先人的遗迹。他曾经访问过夏禹的遗迹,眺望过范蠡泛舟的五湖,访求过韩信的故事,访问过刘邦、萧何的故乡,考察了秦军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他还北过涿鹿,登长城,南游沅湘,西至崆峒。壮游使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也为撰写《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林肯的故事

  (鼓足勇气去实践)

  1862年9月,美国总统林肯发表了《解放黑奴宣言》,这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有一位记者去采访林肯。记者说:“据我所知,上两届总统都曾经想过废除黑奴制,《宣言》也早在他们那时就起草好了,可是都没有签署它。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业留给您去成就英名呢?”林肯回答说:“可能吧。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拿起笔需要的仅是一点勇气,我想他们一定非常懊丧。”林肯说完就匆匆地走了。记者一直没有弄明白这番话的含义。

  直到1914年林肯去世50年以后,记者才在林肯留下的一封信里找到了答案。在这封信里,林肯讲述了自己幼年时的一件事:“我的父亲曾经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西雅图的一处农场,地上有很多石头。母亲建议把石头搬走,但是父亲说:‘如果这些石头可以搬走的话,那原来的农场主早就搬走了,他也就不会把地卖给我们了。这些石头都是一座座小山头,与大山连着,哪里搬得完呢?’有一天,父亲进城买马去了,母亲带着我们在农场劳动。她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石头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就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的时间,我们就把石头搬光了。因为它们并不像父亲想像的那样,是一座座小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块。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的。”

  哥伦布的难题

  (实践才是最重要的)

  1493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后从海上回到西班牙,成了西班牙人心目中的英雄。国王和王后把他待作上宾,封他做海军上将。有些贵族却瞧不起他,他们鼻子一哼:“这有什么稀罕!只要驾了船一直往西去,谁都会碰上那块陆地的。”

  在一次宴会上,哥伦布又听到有人在讥讽他:“上帝创造世界的时候,不就创造了大洋西边的那块陆地吗?发现,哼,这算得上个什么!”

  哥伦布低着头默不作声。过了好一会儿,他从盘子里拿起一个鸡蛋,站起身来,提出一个古怪的问题:“太太们,先生们,有谁能把这个鸡蛋竖起来吗?”

  鸡蛋从这个人手上传到那个人手上,所有的人都试了试,都把鸡蛋扶直了,可是一放手,鸡蛋立刻倒下了。最后,鸡蛋回到了哥伦布的手上。大厅里鸦雀无声,大家的眼光集中在他手上,都要看看他怎么能把鸡蛋竖起来。

  哥伦布不慌不忙,把鸡蛋的一头在桌子上轻轻一敲,磕破了一点儿壳,鸡蛋就稳稳地直立在桌子上了。

  “这有什么稀罕?”宾客哄堂大笑起来。

  “本来没有什么稀罕,”哥伦布说,“可是太太们,先生们,你们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挑战亚里士多德

  (科学的真理来源于实践)

  16世纪的时候,古代思想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了不起的人。所有的人都把亚里士多德的话当做真理。只有一位数学老师伽利略不这么认为,他公开说,要从自然中发现真理,而不是背诵亚里士多德的书本。

  一天上课的时候,伽利略对学生们说:“站在楼顶上,左手拿着一个一磅重的铁球,右手拿着一个十磅重的铁球,同时扔下去,哪个先着地?”

  学生们想了想,回答说:“亚里士多德说过,重的物体下降速度要比轻的快,所以十磅重的铁球先着地。”伽利略摇摇头,说道:“不对,亚里士多德错了,应该是两个铁球一起着地。”学生们惊呆了,居然有人敢公开指出亚里士多德说得不对。大家议论纷纷,怀疑地看着伽利略。

  于是,他拿着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来到比萨斜塔的顶上。很快,人们看见铁球像伽利略说的那样,同时落到了地上。自从伽利略第一个站出来挑战亚里士多德以后,更多的人认识到亚里士多德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科学的真理来自实践,而不是一些书本上凭空想像的理论。

  王清任著成《医林改错》

  (修正理论错误需要实践)

  王清任是我国清代著名医学家,其心得之作是《医林改错》。书中既有他从事解剖实践和医事活动的笔记式记录,又有他临床实践和诊疗经验的病案式总结,还有他谈医论道和评古说今的书评式叙述,凝结了作者一生从事临床医学研究的心得,他在一些领域里把祖国医学的理论和实践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他在研究《黄帝内经》时,发现书中错误不少。我国古代医书中对人体脏腑的位置、大小和重量的描述并不确切,所以,他决心修正其中关于人体结构的部分。但是没有解剖用的尸体却成为困扰他的一大难题。当时,他曾在瘟疫流行的灾区观察未掩埋的尸体300多例,逐一进行了解剖和观察,绘制了大量的脏腑图。

  王清任修正了《黄帝内经》中的有关错误,写成了《医林改错》一书,并附上了25幅人体结构图。

  李时珍和曼陀罗

  (认识要靠实践来检验)

  李时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被后人誉为“医圣”。他是明末清初重实践、重考查、重验证的实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花了将近40年的时间,编写了著名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

  李时珍在年轻的时候就听人说,有一种神奇的植物叫曼陀罗,人们一见到它就会情不自禁地又唱又跳。李时珍费了一些周折,终于找到了这种植物,一时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他为了探明究竟,走到哪里手里都拿着曼陀罗。后来他亲自服下了曼陀罗,发现它有麻醉和使人兴奋的作用,少量可以治病,过量时在别人的暗示下,的确可以叫你唱你就唱,叫你跳你就跳。后来曼陀罗被广泛用于制造麻醉剂。

  李时珍和曼陀罗的故事,告诉我们“理论来源于实践”,他经常身体力行地验证一些传说,改变了很多当时人们的迷信思想和以讹传讹的做法。

  纸上谈兵

  (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赵括的兵书读得很多,他父亲赵奢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曾经为赵国立下大功,兵书也读得不少,可是一谈起用兵打仗来,每每败在儿子的嘴下。他虽然无法说服赵括,但是他认为赵括将来一定会因为用兵误事,正因为如此,赵奢临终留下遗言:赵括千万不能率兵打仗!

  赵奢死后,秦国大兵压境,赵王刚刚接位不久,年轻气盛,求胜心切,不顾客观情况,企图通过大败秦国来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可是当时统兵的大将是老将廉颇,不肯轻举妄动,不但未能打败秦军,还吃了几次小败仗。赵王不高兴了,准备换将。

  秦军很害怕廉颇,所以四处散布谣言,说廉颇就要投降了,秦军就要大获全胜了,秦军不怕廉颇,怕就怕赵括!

  这些话自然通过曲折的渠道传到赵王耳里。 赵括还是当上了赵国的统兵元帅。但是,只会夸夸其谈,照着兵书用兵的赵括,中了秦国大将白起的妙计,最后身败名裂,战死疆场。只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还是不够的,真正的本领是在实际的摸爬滚打中锻炼出来的。

  意林故事

  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代的时候,禅风盛行。人们主张在学习时脱离实际,参禅顿悟。有一位诗人吴可就这样认为:

  学诗浑是学参禅,竹榻蒲团不计年。

  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闲拈出便超然。

  “竹榻蒲团不计年”,就是要人们不接触实际,静心思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用此法学习,即便“自家了得”了,也不过是掌握了一些书本教条;用此法教人,就要误人子弟了。

  而同时代的诗人陆游则反对这种风气,主张重视实践。为此,他还写了一首诗来教育他的儿子: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诗的后两句则是从书本知识与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要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渔王的儿子

  古时候,有个渔人捕鱼技术很高,在当地被尊为渔王。但是,渔王的三个儿子捕鱼技术都很平庸。渔王很纳闷,就去向当地的智者请教:“我的捕鱼技术这么好,儿子们为什么会这么差呢?从他们懂事起直到长大,凡是我总结出来的经验,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了。可是为什么他们的捕鱼技术还赶不上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呢?”智者听完他的倾诉,问道:“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渔王肯定地点了点头。智者说:“你的失误就在这里。你传授他们技术,却不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捕鱼。”

  渔王的失败在于只手把手地教给孩子顺利的一面,却从不教会孩子在实践中去经历挫折,吸取教训,直面失败。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父母,像渔王这样千方百计为孩子遮风挡雨,不愿看到孩子有一点点失败和挫折。殊不知这样做却是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埋下了一个温柔的陷阱。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锻炼人的能力。

  庖丁解牛

  庖丁被请到文惠君的府上,为其宰杀一头牛。他的动作极其熟练自如。他在将屠刀刺入牛身时,那种皮肉与筋骨剥离的声音,与庖丁运刀时的动作互相配合,显得是那样得和谐一致,美妙动人。

  文惠君不觉看呆了,他高声赞叹道:“真了不起!你宰牛的技术怎么会有这么高超呢?”

  庖丁见问,赶紧放下屠刀,对文惠君说:“我做事比较喜欢探究事物的规律。我在刚开始学宰牛时,不了解牛的身体构造,眼前所见无非就是一头头庞大的牛。3年后,我对牛的构造就完全了解了。我再看牛时,出现在眼前的就不再是一头整牛,而是许多可以拆卸下来的零部件!现在我就只需用心灵去感触牛,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它。我可以娴熟自如地按照牛的天然构造,将刀直接刺入其筋骨相连的空隙之处,利用这些空隙便不会使屠刀受到丝毫损伤。我就连骨肉相连的部件都不会去硬碰。尽管如此,每当我遇到筋骨交错的地方,也常常感到难以下手,这时就要特别警惕,瞪大眼睛,动作放慢,用力要轻,等到找到了关键部位,一刀下去就能将牛剖开,使其像泥土一样摊在地上。”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世间万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性,只要你在实践中做有心人,不断摸索,久而久之,熟能生巧,事情就会做得十分漂亮。

  小马过河

  有一座小山旁边,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小马整天跟着妈妈,从来不肯离开一步。

  有一天,老马让小马独自把一袋麦子背到磨房里去。从小马的家到磨房,要蹚过一条小河。小马走到小河边,看见河水挡在前面哗啦哗啦地响着,心里有点怕了,犹豫起来。

  一头老牛正在河边吃草,于是小马连忙跑过去问:“牛伯伯,请你告诉我,我能过河去吗?”

  老牛回答说:“水很浅哪。还不到我的小腿那么深,怎么不能过去呢。”

  小马听了,立刻就朝小河跑去。“喂!慢点跑,慢点跑!”小马停住脚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只小松鼠。小松鼠蹲在一棵大松树上,摇着大尾巴,对小马说:“小马,你可别听老牛的话。水很深,一下水就会淹死的!昨天,我们的一个同伴过河,就给大水冲跑了!”

  这下,小马没有主意了。它决定回去问妈妈。妈妈看见小马回来了,奇怪地问:“为什么回来了?”小马把事情说了一遍。妈妈说:“你为什么不自己试一试呢?”

  小马觉得有道理,它一口气跑到河边,立刻跳到水里。河水刚好齐到小马的膝盖,不像老牛说得那么浅,也不像小松鼠说得那么深。

  只有自己亲身实践才会对事物有比较深刻的了解。

  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屠格涅夫是19世纪俄国文坛上享有世界声誉的杰出作家,他笔下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文学形象“罗亭”。

  罗亭身上集中了19世纪40年代俄国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优点和缺点,是这些人的一个典型。他受过良好教育,接受了当时哲学思想中最主要思潮的影响,有很高的美学修养;他信仰科学,关心重大社会问题,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并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决心;他热情洋溢,才思敏捷,口才出众,能感染人、吸引人。但是他徒有过人的天赋和才智,却不会正确将其运用、付诸斗争实践。因此,罗亭曾被列宁称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罗亭这个人物有血有肉、真实可信,成为俄国文学史上继奥涅金、毕巧林以后又一个光彩照人的“多余人”形象。

  巧调“红蚁兵”

  在甘蔗林里,害虫蔗螟对甘蔗的破坏十分严重。人们想了许多方法来对付蔗螟,都无济于事。然而,小小的红蚂蚁却能对付凶恶的蔗螟。一发现害虫,红蚂蚁就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把蔗螟咬死。如何使每块甘蔗园都布下红蚂蚁的“战场”,对蔗螟展开全面歼灭战呢?

  蔗农们在生产实践中,想出了一个调遣“红蚁兵”的好办法。

  每年四五月间,最怕水灾的红蚂蚁知道南方的雨季开始了,就得离开自己的家园,从低地向高处转移。蔗农们就趁机把一只只细管子插在红蚂蚁转移的路上。管子是芦苇制的,上下两节,节中有一个小孔。逃难中的红蚂蚁发现这个理想的“避难所”,就成群结队地钻进管子里,还用泥土封住上面的空洞。

  几天以后,蔗农们就把所有用泥封口的管子收集起来。

  在干旱的季节,红蚂蚁是无缘无故不想转移的。这怎么办呢?蔗农们就用“人工降雨”的办法,逼迫它们迁徙。

  他们先把一只只细管子插在蚂蚁窝的附近,傍晚时候,在蚂蚁窝附近浇水。红蚂蚁本来忙了一天,完全没有料到会大难临头。它们不得不匆忙地迁移。在逃难的路上,一发现附近的细管子,就争先恐后地钻进去。

  这样,蔗农们每次能收集到几百只、几千只管子。然后,把一只只装着红蚂蚁的管子插遍甘蔗园。

  逆流而上的石兽

  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的。有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十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的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按照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他的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到呢?旁人听来,觉得此言有理。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应求之于上游。众人全愣住了。老兵解释道:我等长年守护于此,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头一样。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头石兽。

  那位守河堤的老兵的眼光何以那么犀利,盖因其长年守护于此,常与湍急的河流打交道,洞悉河中情势和石兽走势。悖理见智,真知灼见只能出自实践。

  应用与创新

  认真地多读些书

  知识源于实践。在人类历史上,一代代的人通过实践不断地使科学知识向前发展。后来的人因为可以接受前人已经取得的知识,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依靠新的实践而求得新的知识,所以后来的人就能够比前人更加聪敏,具有比前人更进步更丰富的科学知识。要接受前人已经取得的知识和已经达到的科学成就,要使一个人的知识不局限于个人经验所及的小范围内,就应当多读些书。

  历史上一切有成就的科学家、理论家,没有一个不是孜孜不倦的苦学者。马克思不仅攻读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这些方面的书,而且在语言学、数学以及其他自然科学方面,也是博览群书,并且在很多方面达到了很高的造诣。有一次当他生病不能从事研究工作的时候,还阅读了好些生物学的书。当然,马克思并不是死守着书本知识的人。他不但参加了革命的实践运动,而且进行了革命性的理论创造。

  高尔基说:“几乎每一本书都似乎在我面前打开了新的、不知道的世界的窗口。”“书读得越多,书籍就越使我和世界接近。”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读书的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读书的人又积极地关心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那么,我们就能够成为书本的主人,而不是书本的奴隶。

  让我们找个时间,坐下来,静静地读书。

  23、《成熟》

  思路

  成熟是生命的一种境界。成熟不仅取决于年龄,还决定于人的心理。成熟是痛苦而快乐的成长过程。成熟是人生经验的沉淀。成熟不是老于世故、故作深沉。成熟的人是谦虚的。成熟是一个觉悟的过程。成熟需要经验的积累。成熟是学习和认识的结果。成熟的人是平和与宽容的。

  名言

  所谓成熟是指自我最深的觉悟,而非做观念上的俘虏。——李小龙

  成熟的男人不会陪着你疯狂,也不会陪着你沉默。他只是在你需要时出现,在你厌恶时消失。嫁给成熟的男人等于买了一份保险。——李敖

  所谓成长, 就是去接受任何在生命中发生的状况。 即使是不幸的, 不好的, 也要去面对它,解决它, 使伤害减至最低。所谓的成长, 所谓的智能, 所谓的成熟, 都不过如此。

  ——曹又方

  成长就是下棋的时候,能赢了老爸;成熟就是你明明能赢老爸,却让老爸小赢一下。

  ——陈光宪

  喂,你可曾听说才思也许能在青春年少时获得,智慧也许会在腐朽前成熟?——爱默生

  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伊索

  把蛋煮熟易,使人成熟难。——弗·艾伦

  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一经与成熟科学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就能相得益彰。

  —— 贝弗里奇

  尚未成熟才有成长的空间,一旦成熟,接下来只会走向衰退。——雷·卡洛克

  经典素材

  超越痛苦的天才——霍金

  (在痛苦中走向成熟)

  霍金大约是当代最有名的物理学家,他是剑桥大学物理系的终身教授,这是牛顿曾经做过的职位。他写作的《时间简史》畅销全世界,然而伴随霍金获得这一切成就的却是难以想像的苦难。

  霍金幼时的成绩并不算优秀,他的名次从来未能排在全班的前列。霍金从小 就不擅长体育活动,身体协调性较差,这其实是他日后爆发一场灾难性疾病的预兆,但他和他的家人当时是绝对意识不到的。

  中学后霍金如愿以偿地考上了牛津大学,并开始展露出自己的天才禀赋。然而,在牛津上到第三年时,霍金经常无故地摔倒。从牛津毕业,考入剑桥大学读博士后,霍金的病情开始加剧。

  在他21岁生日过后不久,霍金即入院检查,做了两周检查后,医生除了告诉他得的是一种极其特殊的运动神经细胞病之外,什么也没说。霍金从医生的眼神中得知自己患了一种不治之症。但疾病并未将霍金击倒,反而使他更加成熟。在科学上他日益进取,阐发了他一生中最著名的宇宙大爆炸和黑洞理论,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不断成熟的姚明

  (在实践中不断成熟)

  在姚明的4岁生日时,他得到了第一个篮球。9岁那年,姚明在上海徐汇区少年体校开始接受业余训练。由于从小受到的家庭熏陶,他对篮球的悟性,逐渐显露出来。5年后,他进入上海青年队;17岁入选国家青年队;18岁穿上了中国队队服。

  在18岁入选中国国家篮球队之后,姚明的表现进一步成熟。在2001年的亚洲篮球锦标赛上,姚明每场贡献13.4分10.1个篮板和2.8次盖帽,投篮命中率高达72.4%,帮助中国国家队夺得冠军。

  2000年奥运会期间,姚明平均每场拿下10.5分和球队最高的6个篮板2.2次盖帽,他平均每场63.9%的投篮命中率也无人能比。

  在美国当地时间2002年6月26日的选秀大会上,休斯敦火箭队顺利挑到了中国的中锋姚明,他也成为联盟历史上第一个在首轮第一位被选中的外国球员。

  被选中的中国小巨人也成为联盟历史上最高而且是第二重的状元秀。在姚明加盟休斯敦火箭队之后,他成为继王治郅和巴特尔之后第三位登陆NBA的中国球员。

  在NBA的第一个赛季中,姚明表现出色,入选了NBA全明星首发阵容,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亚洲球员。在2004年,他连续两次获得NBA全明星赛的首发位置。目前,他凭借着出色的表现,正征服着越来越多的世界篮球球迷。这表明姚明已很成熟了,也说明他比赛打得越来越好了。

  霍英东的童年

  (苦难会促使人成熟)

  1923年5月10日,霍英东出生于一个穷困潦倒的水上人家。家境相当困难,全靠父亲租船驳运货物维持生活,他们全家穷得连鞋都穿不上,无论寒冬酷暑,都是赤脚行走。

  霍英东7岁那年,父亲患病不幸去世。 父亲去世以后,霍英东一家生活得更加困难了。生活的重担全落在他母亲身上。悲痛之余,母亲带着霍英东和两个女儿上了岸,靠给别人打些零工来支撑这个业已破碎的家。后来,因为生活实在过不下去,他们又迁到湾仔的棚户区居住。生活的凄苦,世态的炎凉,使霍英东过早地成熟了起来。17岁那年,霍英东辍学,小小年纪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他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一艘轮渡上当加煤工,而后,又找了很多工作来赚钱养家。这些经历虽然让他备尝艰辛,但是也是他逐渐成熟的财富。后来,他利用赚来的钱开了一家小小的杂货店,开始了更加艰辛的创业过程。

  霍英东,而今的亿万富翁。苦难促使他成熟,造就了他的成功。

  独树一帜的服装大师——皮尔·卡丹

  (事业上的成熟是一种成功)

  皮尔·卡丹出生在1920年的水城威尼斯。“二战”爆发使皮尔·卡丹失去了进高校深造的机会,他来到法国开始为自己的一生打拼。

  1949年底,皮尔·卡丹终于决定开创自己的事业。他租借了一间房屋,开了家服装店。他才思敏捷,年富力强,设计新颖美观,博采众长,而且又以其独特的风格高人一筹。因此,服装店开业不久便顾客盈门,生意兴旺发达。

  1953年,皮尔·卡丹创作了一款“泡泡裙”轰动一时,从此他的名声响彻时装行业。许多厂商找上门来,签订合同,聘请卡丹先生设计流行服装。20世纪50年代后期,他设计的“柔软型”、“绳套型”、“轮箍型”、“镰菇型”、“蘑菇型”等服饰都称得上是当时流行服装造型的“鼎足”。1957年,皮尔·卡丹又在男装领域取得了新的成功。他改革了领带和男衬衣的设计,独出心裁地用印花布料制作男衬衣。而在此以前,男衬衣基本上都是用单色面料制作的,结果新潮的衬衣一下子就大受欢迎。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皮尔·卡丹始终走在潮流最巅峰,用自己独特的设计征服着全世界。今天皮尔·卡丹虽年事渐高,但童心未泯,持久而旺盛的创新精神使他的作品依然青春常在,为世界的服装爱好者们所崇尚。

  小市长≠小大人

  (不要让孩子过早地成熟)

  第五届羊城小市长初赛连续两天在广州儿童活动中心举行。许多孩子的表现让评委们感到担忧:不少孩子说话作文喜唱高调,打扮举止成熟摩登,表现得像“小大人”。 他们喜欢扮成熟,缺少自然童真。才艺表演中,小学组一名女生涂着浓重眼影和脂粉,卷发蓬松披散,穿着吊带小背心,模仿名人主持节目,与十来岁孩子的身份极不相符。

  一名小学生在作文《〈我是中国人〉读后感》中写了这样一件事:同学们上课不守纪律,“我”想到要团结祖国才能富强,以此劝说同学恢复了纪律。令人感到十分牵强;一名五年级的学生写出了长达15页的《汽车尾气对广州大气环境影响的调查报告》,包括主稿、调查问卷、国外考察等,被评委称为“成年人如果不是专家也写不出来”;各组征文中,“改革开放以来”、“五千年历史长河”之类的套话屡见不鲜……

  到底是在选小市长?还是在选小大人?孩子是纯真的,我们不应让孩子过早地成熟。

  周恩来对科恩的一席话

  (成熟就是勇敢反省走过的路)

  1971年春,周恩来会见美国乒乓球队。队员科恩是个有名的嬉皮士,他向周总理问到:“总理先生,我想知道您对美国嬉皮士的看法。”周恩来看了看科恩那飘垂的长发,说:“看样子您也是一个嬉皮士。” 周恩来继而把眼光转向大家:“世界上有的年轻人对现状不满,正在寻求真理,在思想变化的过程中,在这种变化成型以前,这是可以允许的。我们年轻的时候,也曾经为寻求真理尝试过各种各样的途径。” 周恩来又将眼光转向科恩:“要是经过自己做了以后,发现这样做不正确,那就应该改变,你说是吗?” 科恩耸耸肩,友好而诚恳地笑着点点头。 周恩来略略停顿,又补充一句:“这是我的意见,只是一个建议而已。” 周恩来这番话,在第二天(1971年4月15日)几乎被所有的世界大报与通讯社报道。4月16日,科恩的母亲从美国加州威斯沃德托人通过香港,将一束深红色的玫瑰花送给周恩来总理,感谢周恩来对她的儿子讲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让他成熟了许多。

  弗洛伊德的爱情

  (爱情在磨难中成熟)

  那时,弗洛伊德刚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正在实验室里热中于鳗鱼脊神经节的研究。但是,一次邂逅改变了一切。

  玛莎·贝纳斯,弗洛伊德妹妹的朋友。弗洛伊德第一次见到她时,她正坐在弗洛伊德家午后洒满了橙黄色阳光的客厅里,削着一只苹果,柔润的面庞和优雅的姿态令每天在实验室里盯着玻璃试片的弗洛伊德从此告别了显微镜——“她感受到我不敢追求女人,就泰然地走到我的面前。她使我有了信心,给了我新的希望和活力,而这些正是当时我最需要的。”

  弗洛伊德开始了与玛莎的约会,两个人的感情在升温。没过多长时间,他们就订婚了。就在这时,玛莎一家搬到了汉堡。此时,弗洛伊德已经深深地依恋玛莎,离开了玛莎,他觉得一切生活都乱了套。他每天都要给玛莎写信,后来开始责备她搬家,最后他开始怀疑玛莎对爱情的纯洁与深刻。弗洛伊德的无端怀疑令玛莎很气愤,她毫不客气地斥责了他一顿……弗洛伊德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表示忏悔。在磨难中,爱情逐渐成熟了。

  康熙大帝

  (成熟就是善用理智与情感)

  康熙是我国清朝时期著名的皇帝。他在位时,清朝的政治逐渐稳定,国力逐渐强大。公元1661年,年仅8岁的爱新觉罗·玄烨被推上龙座,成为康熙皇帝。玄烨幼年登基,虽经祖母悉心培养少小持重,但担负国家的重任还为时过早。尤其,当时以鳌拜为首的辅政大臣,利用玄烨年幼、孝庄太后一介女流之便掌握朝政大权。在朝中,他们结党营私,玩弄权术,骄横跋扈,不把小康熙放在眼里,连孝庄太后也只好隐忍。年轻气盛的康熙几次想将鳌拜惩治法办,但是实力相差悬殊,如果时机不成熟,只能是以卵击石。因此,康熙把怨气与怒气埋在心里,一直积蓄力量。

  终于,1669年,年满16岁的康熙羽翼丰满,发动攻势,一举剿灭了鳌拜一伙。之后,他又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击退沙皇俄国的入侵,开创了一代盛世。

  而康熙如果不是用理智战胜了愤怒,把怨气压了八年,恐怕早就被鳌拜害死了,哪里还有后来的“康乾盛世”。

  韩信受胯下之辱

  (成熟才能忍一时之气)

  韩信是汉初著名军事家。他年少时,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却刻苦读书,熟读兵法,怀安邦定国之抱负。苦于生计无着,于不得已时,在熟人家里吃口闲饭,有时也到淮水边上钓鱼换钱,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时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胯下之辱”。

  韩信以项羽帐下执戟卫士的低微身份,几年内登坛拜将,屡建奇勋,终至成为左右楚汉战争的一方诸侯。这位叱咤风云的军事人物,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

  韩信被杀

  (政治上不成熟祸及于身)

  历史上有三个十分著名的人物,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个人都是旷世英才,刘邦之所以得到天下,这三个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刘邦曾对部下说过这样一段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运,吾不如萧何;统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很有能耐,各有千秋,难分仲伯,但在成熟这一点上,就有天壤之别了。张良、萧何非常成熟,尤其是张良,洞察世事,绝顶聪明,他根本不相信刘邦的鬼话,为了保全自己,他称病去深山学做神仙,从而可以安度晚年。萧何历经种种磨难,总算化险为夷。韩信则不然,在统兵打仗上,他十分娴熟,但是在政治上,他看上去十分不成熟,先是把刘邦的应景的话当真,接着摆出高傲的姿态,向刘邦要这要那,这样刘邦就难免生疑,而那心如蛇蝎的吕后更容不得韩信,于是一代名将韩信便稀里糊涂做了鬼。临死时,韩信仍执迷不悟,他仰天长叹:“不听蒯通言,反为女子所诈,岂非天命。”可见,成熟二字对于一个人来说多么重要,不论你有多大本事,你不成熟就要吃亏,韩信的教训确实发人深思。

  意林故事

  彼得·潘综合症

  (成熟是必然的)

  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丹·基利也撰文描述了这样一个群体:“这类人渴望永远扮演孩子的角色而不愿成为父母。”这些彼得@潘们很爱玩也很好相处,但免不了也有不少孩子的弱点,如优柔寡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渴望被人接受又害怕被人拒绝等。因此他们的行为同年龄很不相称,大多数情况下这无伤大雅,但总有一天,等他们突然明白生活原来并不如想像中那么称心如意时,已经太晚了。这些人就是“彼得·潘综合症”的患者,也就是一些不愿长大,拒绝成熟的人们。

  1904年,彼得·潘诞生于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笔下,后来成为家喻户晓的童话人物,他的故事多次被搬上银幕。彼得·潘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但这毕竟只能出现在童话中,不能为现实所接受。“彼得·潘综合症”患者就是现实中的彼得·潘。成年人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和残酷倾轧,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装嫩”,不愿成熟起来。但这种心态如果发展到极端,就被称为“彼得·潘综合症”,被定性为一种心理疾病。

  帮助患者摆脱“彼得·潘综合症”的最好办法是迫使他面对现实,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告诉他:“没人有义务承担你所应担负的责任;你要是不去银行交费,没人会帮你交;你睡着了,没人会把你叫醒……”

  快快长大

  从前,有一位国王,王后给他生了一个女儿。国王非常喜爱这个女儿。

  国王天天看着襁褓里的小女儿,欣赏她小巧的鼻子、红嘟嘟的嘴巴。他想:女儿长大以后一定会是个举世无双的美人儿!可是,女儿长得实在太慢了,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她长大的模样呢?

  国王把太医叫来,命令他说:“快给小公主开些药吃,让她立刻就长大。如果办不到的话,就杀你的头!”

  太医是个聪明的人,他思考了一会:

  “陛下,您尽管放心好了,我知道有一种药吃了以后可以立刻长大。但是,这种药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方,10年才开一次花。请您给我一些时间,我保证带药回来见您。不过,在我去找药期间,您不能见小公主,不然药就不灵了。”

  国王同意了。于是医生就出发了,不过他没有去找药,而是找了个地方隐居了起来。

  12年后,医生回到京城。他禀报国王说:“我终于找到药了。”国王大喜。医生很快带着公主过来了,国王一看,公主真的长大了,高兴极了,夸奖道:“太医的医术果然是举世无双啊!”还赏赐给太医许多珍宝。

  世上哪有能够使人立刻长大的药呢,小公主是随着时光的流逝自然地长大的,而不是服了什么灵丹妙药。自然规律是不可违背的客观存在,如果硬要去改造它,不但不能成功,还有可能受人愚弄。

  《浮士德》

  《浮士德》是歌德历经60余年的呕心沥血而完成的巨著。在书中,他借用浮士德的经历说明了只有每天接受新的挑战,才能战胜自由与生活,才能不断地成熟起来。

  在《浮士德》中,恶魔梅菲斯特与浮士德打德,赌订约:条件为魔鬼今生侍奉浮士德,浮士德死后灵魂归魔鬼所有。于是恶魔就通过各种手段来满足浮士德的愿望:他先是使浮士德返老还童,变成一个年轻人;又引诱他和一个少女格雷辛恋爱;后来又协助浮士德成为地下宝藏的拥有者;甚至带浮士德回到古希腊,娶了绝代美女海伦。但是金钱和美女并没有使浮士德感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他想干一番大事业。他要征服海水,征服海洋,在不毛的沼泽中为人们建立新的理想之邦。

  浮士德终身探索,最后发现与人民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改造自然,创造自由国土才是美。他真正地成熟了。

  谦逊是一种成熟

  某一天苏格拉底和弟子聚在一起聊天,当中有一位学生因家里相当富有,便趾高气扬地向所有同学炫耀,他家在雅典附近拥有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当他口若悬河大肆吹嘘的时候,苏格拉底不动声色地拿出一张世界地图,然后说:“麻烦你指给我看看,亚细亚在哪里?”学生指着地图,洋洋得意地回答:“这一大片全是。”

  苏格拉底又问:“很好!那么,希腊在哪里?”学生好不容易在地图上将希腊找出来,但和亚细亚相比,的确是太小了。“雅典在哪儿?”苏格拉底接着又问。学生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小点说:“雅典,这就更小了,好像是在这儿。”

  最后,苏格拉底看着他说:“现在,请你再指给我看看,你家那块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在哪里?”学生急得满头大汗,当然找不到。他家那块广大肥沃的土地在地图上连个影子也没有。他尴尬又不好意思地回答:“对不起,我找不到!”

  愈是成熟的稻穗,头垂得愈低。成熟的果实,开花是向上,所结的果实都是向下。

  龙虾与寄居蟹

  有一天,龙虾与寄居蟹在深海中相遇,寄居蟹看见龙虾正把自己的硬壳蜕掉,露出娇嫩的身躯。寄居蟹非常紧张地说:“龙虾,你怎可以把惟一保护自己身躯的硬壳也放弃呢?难道你不怕有大鱼一口把你吃掉吗?以你现在的情况来看,连急流也会把你冲到岩石上去,到时你不死才怪呢!”龙虾气定神闲地回答:“谢谢你的关心,但是你不了解,我们龙虾每次成长,都必须先脱掉旧壳,才能生长出更坚固的外壳,现在面对危险,只是为了将来发展得更好而作出准备。”寄居蟹细心思量一下,自己整天只找可以避居的地方,而没有想过如何令自己成长得更强壮,整天只活在别人的护荫之下,难怪永远都限制自己的发展。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安全区,但是,你如果想成长起来,成熟起来,你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请不要画地自限,勇于接受挑战充实自我,你一定会发展得比想像中更好。

  皇帝的新装

  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欢穿好看的新衣服。他为了要穿得漂亮,把所有的钱都花到衣服上去了。有一天来了两个骗子。他们说他们是织工,还说他们能织出谁也想像不到的最美丽的布。这种布的色彩和图案不仅是非常好看,而且用它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异的作用,那就是凡是不称职的人或者愚蠢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他付了许多现款给这两个骗子,叫他们马上开始工作。他们摆出两架织机来,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机上什么东西也没有。他们接二连三地请求皇帝发一些最好的生丝和金子给他们。他们把这些东西都装进自己的腰包,却假装在那两架空空的织机上忙碌地工作,一直忙到深夜。皇帝先后派了多位大臣去查看进度,但是大臣们虽然什么都没看见,还是装作看到了。为了不被别人嘲笑为愚蠢,皇帝自己也装作看到了美丽的衣服。于是,穿上这“衣服”亲自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所有的人都随声附和着。只有一个小孩子最后叫出来:“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安徒生童话》)

  应用与创新

  成熟不是装出来的

  成熟并不与年龄成正比,但成熟需要经历沧桑岁月的磨炼。一个成熟的人往往是历经失败的人。失败使人重新反省自己,遭受失败后人们往往获得一段使自己蜕变的宝贵时间。此外,很多人发现巨大的打击往往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勇气和机会,去尝试从前从未尝试的东西。一个成熟的人往往是肩负着某种责任的人。家庭、事业、祖国无不在心中,用尽所有的潜力来负担起这份责任。

  所以成熟的人,大都是智者,且朴实无华,谦逊平和。只有小才华才有华而不实的傲慢相。所以成熟的人,不虚荣,更不会嫉妒;不自大,也不带偏见。对志同道合者深深敬爱。

  所以成熟的人,是清醒的。他洞悉人生,洞悉世事,但又不悲观,不消沉,他有超凡的承受力和忍耐力。他能享受成功,也能享受痛苦、忧愁和烦恼。成熟并不意味着一帆风顺,但它能给人一种容纳一切的气魄。在任何情况下,都会镇定自若,从容得体。

  成熟是什么

  散文家余秋雨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逆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狂放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潮。可见成熟是至境。

  据说孔子临终前几年就很少说话了,弟子们问他为什么,孔子回答说:天何言哉(包容宇宙的天难道说话吗)?看来他老人家算是成熟到家了。

  成熟又是火候。如摘瓜,摘早了生,摘晚了老,不生不老正好,是成熟。

  正因为成熟是至境,又十分讲究火候,所以一般人虽然向往成熟,却难得成熟。芸芸众生,一辈子在家长、老师、领导的手中掂来掂去,结论不是幼稚,就是单纯,总是不成熟,掂来掂去,眨眼也就老了。其实,人生更多的是个自我完善的过程,完全不必刚一发芽就刻意追求成熟,只要一枝一叶地自然成长,不必太在乎别人如何评说。

  杯子

  在橱柜里翻出了一只水杯,水杯好长一段时间没用,蒙上了一层灰,擦掉灰之后看了看,又放回去了。杯子刚买的时候纯清透明,盛上水放在桌上。不到一个月,杯子就发生了莫名其妙的变化,原本清清纯纯的杯身蒙上了擦拭不掉的灰色,它也渐渐失宠,最后被扔到壁橱里去了。

  这一刻看着杯子我想到了人,那个新买的杯子多像一个婴儿呀,每个婴儿都那么纯真可爱,白玉无瑕。成年人都羡慕婴儿,却不断朝着背离婴儿的方向成长,婴儿长大了,又变成羡慕婴儿的成年人。

  “等你大学毕业就完全成熟了!”“成熟一定好么?”我真的很想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为当时我觉得所谓的成熟来得太痛苦,是一种无奈的过程。我相信表兄一样也是在这种无奈中成熟的,面对我的提问,大人也忽然发现成熟实在算不上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其实世上一切事物都无法回避这种无奈,在时间面前我们无权选择。一块石子放到河里,在水流的推动下不断和其他石子摩擦,千百年后,磨掉所有棱角,光滑圆润,变成一颗普普通通的鹅卵石,和其他石子的摩擦总算达到最小了。人也如此,只不过人的这一过程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就完成了,生活是河流,我们是石子,时间是水,成熟的是鹅卵石。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问我:成熟是什么?那么我告诉你,成熟是用思考作催化剂,从痛苦的熔炉里提炼出来的精钢!

  24、《珍惜》

  思路

  珍惜体现真情。珍惜每一个生命。珍惜时间、情感、梦想。珍惜名誉、尊严、美德。珍惜孩子的童心童趣。珍惜资源,不要浪费。珍惜现有的才能知足常乐。珍惜不是吝啬。

  名言

  人们轻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不珍惜。——契诃夫

  最值得高度珍惜的莫过于每一天的价值。——歌德

  没有一种不幸,可与失去的时间相比。——屠格涅夫

  要爱惜自己的青春!世界上没有再比青春更美好的了,没有再比青春更珍贵的了!青春就像黄金,你想做成什么,就能成为什么。——高尔基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爱惜才华吧,保护那些才华修美的人物吧,文明的民族啊,培养他们吧。——卢梭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的民族是悲哀的。 ——郁达夫

  半截粉条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算细人。 ——徐特立

  人才难得又难知,只要爱惜人才,就要用人不疑。—— 周扬

  当我们为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叹息时,我们应该考虑将来的衰老,不要到那时再为没有珍惜壮年而悔恨。——拉布吕耶尔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古语

  孔雀爱惜尾巴,好人珍惜名誉。——蒙古谚语

  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古语

  经典素材

  我只看我所有的

  (珍惜自己拥有的)

  画家黄美廉,从小就得了脑性麻痹,肢体的平衡感和发声讲话的能力都被夺去了。从小她就活在众多异样的眼光中,她的成长充满了血泪。然而她没有让这些外在的痛苦,击败她内在奋斗的精神,她昂然面对,迎向一切的不可能,终于获得了加州大学艺术博士学位。在一次演讲会上,全场的学生都被她不能控制自如的肢体动作震慑住了。

  “请问黄博士”,一个学生小声地问:“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你都没有怨恨吗?”

  “我怎么看自己?”美廉用粉笔在黑板上重重地写下这几个字。她写字时用力极猛,有力透纸背的气势,写完这个问题,她停下笔来,歪着头,回头看着发问的同学,然后嫣然一笑,回过头来,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写了起来:

  一、我好可爱!二、我的腿很长很美!三、爸爸妈妈这么爱我!四、上帝这么爱我!五、我会画画!我会写稿!六、我有只可爱的猫!七、还有……八、……

  忽然,教室内鸦雀无声,没有人敢讲话。她回过头来定定地看着大家,再回过头去,在黑板上写下了她的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掌声由学生群中响起,看看美廉倾斜着身子站在台上,满足的笑容,从她的嘴角荡漾开来,眼睛眯得更小了,有一种永远也不被击败的傲然,写在她脸上。

  明星自杀事件

  (要珍惜生命)

  他们都是最红的明星,他们都拥有青春、美貌、才华、财富、地位……但是他们没有经受住压力,因为各种困扰而放弃了生命

  1935年 3月8日,中国电影女星阮玲玉服毒自杀,时年25岁。

  1968年12月27日,香港演员乐蒂服药自杀,时年31岁。

  1964年7月17日,香港影星林黛在寓所服食过量安眠药自杀,时年30岁。

  1989年9月1日,香港演员钟保罗跳楼自杀,时年30岁。

  1974年7月4日,香港演员白小曼服用大量安眠药自杀,时年19岁。

  1985年5月14日,翁美玲在自己居住的公寓里自杀身亡,时年26岁。

  1999年2月14日,歌星谢津从家中窗台跌落身亡,时年29岁。

  2000年9月10日,歌坛新秀筠子在家上吊身亡,时年23岁。

  2002年7月31日,陈宝莲从上海24层高楼纵身跃下,时年30岁。

  2003年4月1日,张国荣坠楼自尽,时年47岁。

  2005年2月22日,韩国女演员李恩宙上吊自杀,时年25岁。

  如果他们能再坚强一点,多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那么就不会留给人们那么多的遗憾了。

  珍藏30年的小提琴

  (珍惜别人给予的东西)

  1952年梅纽因到日本演出,演出前他就听说有一位擦皮鞋的日本小孩为了听他演奏,凑钱买了一张便宜的票。演出结束之后,梅纽因穿过贵宾席上的社会名流,走到后边问那位小男孩,我怎样才能帮助你呢?这位日本小孩说,我什么都不需要,只想听听您的琴声。梅纽因当即把自己心爱的小提琴送给了他。30年后,梅纽因再次到日本访问演出,当他得知当年的这位知音30年来还是过着清贫的生活,多次拒绝别人高价收购那把琴的时候,他又和他会面了。他再次问他,我怎样才能帮助你呢?这位日本人说,我什么也不需要,只想再听听您的琴声。梅纽因默默地接过了那把阔别30年的旧琴,又演奏起了那支曲子。

  徐悲鸿慧眼荐白石

  (珍惜人才)

  20世纪30年代末,徐悲鸿认识齐白石后,对齐白石的独特艺术风格极为推崇,称赞他的画“妙造自然”、“浑然天成”。他在担任北京艺术学院院长后,就派人给齐白石送聘书,邀请齐白石到学院任教。但数日没有回音。经查询,才知道有人贬低排挤齐白石,在正在开放的一个画廊上把齐白石的画冷落在一个角落。徐悲鸿来到展厅,看到挂在角落的齐白石的水墨画《虾趣》,画上的虾子体若透明,形态逼真,实属神品,标价却只有8元。他当即找来展厅负责人,把《虾趣》移到展厅正中,挂在自己的《奔马图》旁边,将标价改为80元,并在说明栏里注上:“徐悲鸿标价”。而他自己的《奔马图》标价为70元。一时在京都书画界传为美谈。齐白石深为感动,马上写信给徐悲鸿同意到学院任教,徐悲鸿又为齐白石编了画集,亲写序言,使齐白石名声大振。

  惜时如金的巴尔扎克

  (珍惜时间)

  巴尔扎克是位多产作家。他的时间是一秒也不空过的。一次,巴尔扎克太累了,对一个朋友说:“我睡一会儿,你一小时后叫醒我。”一小时过去了,朋友实在不忍心叫醒他。巴尔扎克醒来,发觉超过了一小时,几乎是暴跳如雷地对朋友说:“你为什么不叫醒我,耽误了我多少时间啊!”他平时每天写作十六七个小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日三餐由仆人从特定的窗口放进去。

  1850年,巴尔扎克51岁,他感觉到此次自己的心脏病是大发作了,于是便问医生自己还能活多久,半年?六星期?医生摇摇头,巴尔扎克急了:“至少六天总可以吧?我还可以写个提纲,还可以把已经出版的五十卷校订一下。”医生告诉他:“你还是赶紧写遗嘱吧。”可巴尔扎克却把医生的劝告扔在一边,依旧紧张地工作与死神争分夺秒。

  安全帽上的遗言

  (珍惜信用)

  2003年5月24日的《中国青年报》有一篇报道《安全帽上的遗言》,讲述了一个煤矿工人的感人故事:聂文清是湖南省涟源市七一煤矿的一名普通矿工,在4月16日下午5时许,他所在的煤矿发生事故,他和16名同伴在井下被困。6天后,救护队员终于打通救援通道找到了他们中的16个人,但人都已经死了。在聂文清的遗体附近,救护队员发现了他的安全帽,上面用粉笔写着他的遗言:“骨肉亲情难分离,欠我娘200元,我欠邓曙华100元,我在信用社给周吉生借1000元……”这种临死也未忘欠人钱债的责任心何等让人感慨和称颂,一个整天与煤屑打交道的普通矿工把信用看得和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人无信不立,信用是人的第二身份证,他珍惜生命,但更珍惜自己的人格信用。

  为保护青蛙停奥运工程

  (珍惜动物的生命)

  澳大利亚为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兴建奥林匹克公园时,曾因一群濒临绝种的青蛙,而让工程停了数星期,以修改工程设计,保护这数以百计的青蛙,有关方面本来设想把青蛙迁到别处,后经慎重研究决定还是保留青蛙的栖息地,用布将这块地围起来保护青蛙,并安排了新的设计配合,这样花在保护措施上的费用达到40万澳元。在澳大利亚,严重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会受到国家法令的处罚,违法者得坐牢2年,或罚款10万澳元。

  巨富不忘节俭

  (珍惜水资源)

  我国某考察团访问日本,参观了日本屈指可数的大财团本田公司,细心的参观者发现卫生间里每个抽水马桶的水箱中都放有几块砖,十分惊奇,公关人员解释:“放砖是为了缓解水流速度,节约冲水量。”

  在水箱中放砖头按中国人的说法算是十足的小家子气,然而,日本本田公司正是靠这“小家子气”而发家致富,走向成功的。

  美国的吃苦教育

  (亲自体验才能学会珍惜)

  现在,美国许多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非常流行“吃苦”教育。为了使生下来就不缺吃不缺穿的孩子们明白生活中还有苦,世界上还有许多人吃不饱饭,还有许多需要同情和援助的人,有些学校甚至组织学生上“要饭课”,有意识地让学生们体验饥饿。

  为了教育孩子们懂得珍惜粮食,学会同情穷人,一些学校将“忆苦教育课”设为必修课。位于马里兰州的温顿小学连续开设3天“要饭课”。吃午饭时,大多数学生扮成流浪汉、乞丐或者穷人,到学校开设的大锅前排队领取食品。他们要来的饭菜不仅不足以吃饱肚子,而且饭菜的质量也相当粗糙,有时只是些很难下咽的水煮土豆。学校还配合忆苦教育,给孩子们讲述美国普通人的过去的生活,告诉孩子们即使在当今的美国,每年至少仍有100万无家可归者。而在全世界,生活在贫困当中、靠乞讨为生的贫困人群至少有2亿人之多。

  旧金山市开展的“体验饥饿”活动中,全校11~14岁的孩子们都积极参加。扮作穷人的孩子只能领到一份少得可怜的粗制面包。在体验活动中,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饥饿的滋味儿,而且还明白了不应该浪费粮食,更应该同情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上的人们。

  澳大利亚课本公用制度

  (教会孩子如何珍惜)

  在澳大利亚,中小学的课本都是公用的。当地法规规定,课本必须一届一届传承,直到不能再用为止。即便某些内容过时了,也只能多几张修订的活页,而活页也要届届相传。我国一位出使澳大利亚的外交官,为了给刚转学到那儿的孩子暑假预习准备资料,给一位澳大利亚友人打电话,借一套他儿子上学期的课本。但是却没借到,原来友人的儿子上学期用的就是不知传了多少届的课本,且早就按规定在放暑假前交还学校了。等到自己的儿子上学后,他翻看了儿子带回家的书,除了蓝色封面上有些沧桑旧迹外,整个课本的内页几乎都是簇新的。许许多多身心活跃、好动好玩的小学生,竟在保护旧课本上表现出如此的自觉!他感到惊奇了,而从儿子那儿得到的答案竟是那样的简单——老师教导简洁明了:“让你下届学生对你的信任,从给他们一本虽旧如新的课本做起。”

  澳大利亚是一个林木资源极为丰富的富裕国家,却如此珍惜资源。同时,课本的“公用”是在用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和榜样,让孩子觉得自己也是美好的一环、美好的一分子,并因此满怀欣慰与动力。且能从小培养孩子对法规的尊重与自觉;成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品质;使人珍惜自然,也珍惜自己与别人的劳动,进而珍惜生活,提高人的素质,民族的素质;还能在身心活跃和好玩好动的天性里,同时训练人的理性。

  耕种自己的地

  (自己的才会珍惜)

  曾是美国首富的石油大亨保罗·盖帝创业之初,没事便到各油田巡视,每次总看到浪费和闲人,他都会把工头找来,要求消除浪费和闲人。但是,下次再去,浪费、闲人依然如故。保罗·盖帝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我不常来,都看得出浪费和闲人,而那些工头天天在此,却视而不见呢?尽管再三告知,却不见改善。

  后来,一位管理专家教给保罗·盖帝一句话:“耕种自己的地。” 保罗·盖帝醒悟了,立即召来各工头,向他们宣布:从此油井交给各位负责经营,收益的25%由各位全权分配。以后,保罗·盖帝再到各地油田去巡视,发现不仅浪费、闲人绝迹,产量也大幅度提高。如此高效率经营,使保罗·盖帝在后来的一次次兼并大战中获胜,发展壮大为石油王国。

  节俭的刘少奇

  (学会节俭,珍惜钱财)

  1961年,刘少奇同志要出国去参加一次国际共运的会议。工作人员考虑到那里天气寒冷,要给少奇同志添置一件新大衣,他坚决不要。无奈,工作人员只得从一件旧大衣上拆下皮领子,缝到另一件比较厚实的旧大衣上。少奇同志对这种“改”法很满意。此后,这件大衣一直伴随着他。还是这一年,少奇同志的夫人王光美病愈出院,工作人员要用少奇同志的专车去接,由少奇同志按路程付了车费。

  刘少奇同志吃饭十分简朴,他一般是在夜间工作,“早餐”常常是稀饭、咸菜,偶尔才加一两个鸡蛋。“晚饭”一般在零点以后,为了不影响工作人员休息,通常是由王光美同志来做这顿饭。其实,这顿饭通常又是把家里人中午吃剩的饭菜烩一烩。大家开玩笑地说,王光美同志成了“烩饭厨师”了。不添新衣,不坐公车,不讲吃喝,这几则小事,固然小矣,却闪耀着夺目的道德光辉。

  恩格斯处理遗产纠纷

  (珍惜亲情)

  恩格斯的父亲是一个殷实的工厂主,生前与欧门家族的几个弟兄合伙经营“欧门一恩格斯”公司。1860年2月,他与世长辞。过了一个多月,恩格斯的母亲也得了重病,生命垂危。于是,恩格斯匆匆忙忙地从英国赶回自己的家乡德国巴门探望母亲。

  不料,在大家忧心忡忡之际,兄弟之间却为遗产的处理发生了意见分歧。恩格斯的两个弟弟坚持要恩格斯放弃他对父亲在德国恩格尔斯基的企业的继承权,而这种要求是不合理的。但倘若不答应他们的要求,兄弟之间看样子就会发生纠纷,重病中的母亲也会受到精神上的打击。为了使母亲免受精神上的刺激,使兄弟之间不因遗产的继承问题而起纠纷,恩格斯慎重考虑后,决定向弟弟们让步,放弃自己的继承权利。他母亲的病,经过精心治疗,终于痊愈,生命又延续了12个春秋。

  后来,恩格斯在写给他母亲的信中,一方面坦率地向母亲说明,如果不是为了想让她摆脱与遗产有关的一切忧虑,他是很难决定走这一步,放弃自己的遗产继承权的。另一方面,他又告诉母亲,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他不会因此而生弟弟们的气。恩格斯在1861年2月27日写给母亲的信中,说得更为感人肺腑。他说:“我还会有成百个别的企业,但是我永远不会另有一个母亲。”

  意林故事

  把整个花园都给你们

  我爸爸,一位牧师,开始担任新一任牧师职务。他猛地想起前任牧师种下的鳞茎成了问题。因为孩子们到附近学校上学都要横穿他的地块,并且折断刚刚开出的花。

  一天早晨,爸爸站在花园中,孩子们正向学校走。有一个小男孩走近他,问道:“我能折枝花吗?”“你想要哪枝?”爸爸问道。小男孩选了一枝很低的郁金香。然后爸爸说:“这花归你了。如果你把花留在这儿,它还能开好几天。要是你现在折它,那就只能玩一会儿了。你想怎么办呢?”小男孩想了想说:“那我就把它留在这儿,等我放学回来再看看它。”那天下午,有二十几个孩子等着我爸爸给他们选花,并且都同意把他们的花留在花园,直到它们枯萎。那年春天,爸爸把整个花园的花全给了人,但没丢一枝。

  火柴与风

  一根纤细的火柴被主人划着了,火柴欢乐地跳着舞,兴奋异常。远处的风看见火柴纤弱的生命,在顷刻间即将灰飞烟灭,感到十分惋惜,便快速地跑过去,一口气吹灭了燃烧的火苗,救了火柴。

  熄灭了的火柴被主人扔在了地上。火柴抬头对着风说:“风婆婆,你怎么吹灭了我啊!”

  风回答说:“孩子,我是不忍心看着你短暂的生命那么快就完结了啊!”

  火柴听后,叹息道:“唉,风婆婆,我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最大的价值就是燃烧啊!可您却扼杀了我短暂的生命中的闪光点。”

  珍惜孩子幼小的心灵

  妈妈最后离开家的那个晚上,她和爸爸整整坐了一个晚上,也说了一夜的话,但我只记得一句:“你走吧,由我来向佩佩解释。”这句话是爸爸说的,我知道要走的是妈妈。妈妈离开的几天里,我天天都在等着爸爸给我一个解释。

  但他似乎把这件事给忘记了,仍一如既往地接送我上学,给我在学前班的家长手册上认真填写我又学会了的新字、又听到的故事,以及纠正我左手写字画画的进展情况,这些在许多同学都是由妈妈来做的事情在我家里一直都是由爸爸来做。但每当奶奶叹气说妈妈心早就不在的时候,爸爸就会用眼神制止奶奶。妈妈离开半年之后,我等她的心也慢慢淡了。

  一天晚上,爸爸合起给我读的故事书,又掖了掖我的被角,说:“佩佩,你听过很多天使的故事,天使飞到一个地方,发现那里有人冷了,有人饿了,有人需要帮助了,她就会留下来当差,如果一切都很好,不当差的天使就会放心地飞走,继续去找需要她帮助的人。世界上爸爸妈妈就是天使,是专门飞来照顾孩子,陪孩子一同好好长大的。咱们家里,有爸爸一个人就能照顾好佩佩,所以妈妈才放心地把佩佩留给爸爸,妈妈去了一个叫美国的很远的地方,就像不当差的天使一样……”

  这是我一生中听到过的父母在孩子面前对“离婚”做出的最美、最好、最阳光的解释,所以我的童年一直快乐而幸福,因为他给了我一个美好而纯净的天空。

  珍惜并把握每一个机会

  他大学毕业就南下了深圳。走进人才济济、高手如云的招聘现场,在一家跨国公司中国总部摆设的摊位前,是一支几乎清一色博士、硕士们排成的长龙。仅是一位学士的他,却坦然地加入其中。在排对等候的近三个小时里,他看到了太多的应聘者一个个怏怏离去,却依然没有选择退却。好不容易轮到自己,当考官将个人资料退还给他,同时带着职业性的微笑说了声“抱歉”时,他并没有像其他求职者那样起身离开,而是指着墙上张贴的一纸告示“面谈不超过五分钟”,不卑不亢地回答:对不起,我还有一分钟。考官会心地一笑之后,他突然拿过考官身旁放着的一份产品说明书,熟练地用中文口译起来。等最后一分钟结束时,对方欣然站起身,热情地伸手相握,同时诚恳地说:小伙子,明天能上班吗?

  当时他早就注意到考官身边摆放着的一本中日双语词典和一份日文版产品说明书。如今,他已是这家企业的一位部门经理了。

  放飞一只蝴蝶

  一个秋晨,我到学校办公室,刚坐下,便有人通知我说我班教室里有两块窗玻璃昨晚被风刮破了。我马上意识到这事在这个管理甚严的学校里意味着什么。

  中午,我找来昨天的值日生朱兰。她怯生生地说,昨晚放学时,教室里有两只蝴蝶,赶来赶去,总有一只飞不出教室。她只好开着一扇窗户,好让外面的飞进来,或是里面的飞出去,让它们结伴去玩,想不到会被大风打破了玻璃……小女孩几乎落泪地嗫嚅着说愿意赔这两块玻璃。我一直无语,然后摸了摸她的头发说:“不用了,你去玩吧。”

  后来我去了财务室,告诉学校从我的工资中扣两块玻璃的钱。这是一笔我乐意付的钱。

  学会珍惜,需要换一种思维

  弟子对大师诉说:“我要疯了,我的妻子、孩子、岳父、岳母全住在一个惟一的房间中,房间像地狱。”大师说:“你会照我说的去做吗?”弟子说:“是的。”大师说:“把你家里所有的动物都带到你的房间中。”一个星期后,弟子又找到大师:“我的神经快要崩溃了。”大师说:“把动物统统赶出去。”之后,弟子想:“生命多么甜美,动物出去了,家是一处乐园,那样的安静、整洁、宽敞。”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太多的人忘了珍惜自己拥有的。快乐是对拥有的珍惜和感激,而不是相反。

  珍惜才能提升价值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珍惜知识

  世上仅有的两套集聚全人类知识的全书以天价售出,购买者是为富不仁的首富甲和为富且仁的次富乙。首富甲在几十名警察的护送下把书运进了炸弹也炸不穿的保险柜,同时在声纹、指纹、磁卡、密码等20道锁的基础上,又在柜口装了10把结实牢固的锁。他说:“你看,我多么珍惜知识啊!这样就没有人能够碰到属于我的知识了!”

  次富乙在几个工人的帮助下,把书搬进了他的软件开发公司的制造车间。不久,全书以光盘软件形式在全世界发售,其价格低得让人难以置信,仅相当于成本价。次富乙笑着说:“知识是全人类共有的,我珍惜它,并且希望全人类和我一样都来珍惜它。”

  应用与创新

  “一日之计”在于夜

  从小人们就教育孩子“一寸光阴一寸金”,让孩子学会珍惜时间。并且告诉孩子,要早睡早起,因为“一日之计在于晨”,要孩子好好珍惜白天的光阴,珍惜早晨的时间。但是,白天一定就是最好的时光吗?我们是不是忽略了黑夜?事实上,晚上也是非常宝贵非常美好的时间,如果说一日之计在于夜也完全不为过。

  等到黑夜完全降临,你会发现,你好像已成为万物的主宰。黑色夜幕就如熟识的黑板,你的大脑就像粉笔,在上面不断划过,如行云流水一般。你仿佛清晰地看到了蕴藏在心底的一切,符号、数字、文字与图形……

  这时候的你,灵感也会特别丰富。白天搁置多时的问题现在都可以在弹指间迎刃而解。或许你会自嘲地说:“白天我难道是傻瓜?”不,那只是因为黑夜赋予了你更多的灵感。在夜里,整个世界看上去都黑洞洞的,你会感到宇宙的浩瀚与自我的渺小。于是,心神也如黑夜一般开阔与无尽,灵感的激流于一瞬间喷发而出,经久不息。难道你没有看到,李白、苏轼、鲁迅、朱自清,乃至世界各国的文学家们,都喜欢在灯下疾书吗?

  “今日事,今日毕”,待到完成了今天的内容,就该稍稍考虑。“明日事,如何为?”头脑经过了夜的洗礼,已渐趋清晰,作出明日的计划不仅正确,而且有条理。若“明日事”待“明日思”,不仅糊涂,而且由于仓促而欠条理。那么为何不重新考虑一下,“明日事,今日思”?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12-23 23:44

Powered by 家长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