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那些没有明确实在意义,而偏重于语法意义的一类词。它的基本作用是帮助实词构成句子,表达一定的意思,初中阶段要求熟悉掌握“之、以、而、其、于、者、乃、夫、且、然、盖、则、焉”13个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其中“之、以、而、其、于”应重点掌握。在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时,首先根据它在句中位置,弄清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再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词语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它的词性,辨别它的意义。
之:
(1)代词,指代前面出现的人、事、物。如:
“渔人甚异之”:代桃花园的情景,相当于“这些情景”。
“愿陛下亲之信之”:代前面提到的众人,相当于“他们”。
(2)助词:
a、语气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无意实际意义,不用翻译,直接省略。如“两狼之并趋如故”、“无丝竹之乱耳”。
b、结构助词,“的”的意思。如“忘路之远近”、“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3)复指代词,译为“这样的”、“那样的”,如“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4)动词 ,译为“到 ”,如“辍耕之陇上”、“寡助之至”、“多助之至”。
(5)音节助词 ,无实际意义,可不译,如“怅恨久之”、“久之,目似瞑”。
(6)提前(宾语前置)的标志 ,如“孔子云‘何陋之有?’”、“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于:
(1)介绍与动作发生相关的时间地点, 表示处所、时间,相当于“在”,如“其一犬坐于前”、“于是时”。
(2)介绍行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 “向”、“给”、“对”、“到”等 ,如:
a、向:“告之于帝”。
b 、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 、对:“万钟于我何加焉 ”。
d 、到: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3)介绍比较的对象,可不译 ,如“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以:
介词:(1)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用”,如:“以刀劈狼首”。
(2)介绍行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把”,如:“屠惧,投以骨”; “咨臣以当世之事”
(3)介绍行为动作的原因,可译为 “因为”、“由于”,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起点时间,可译为“从”。
(5)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根据,可译为“根据”,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连词:(1)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以便”,如:“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河曲智叟无以应”;“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属予作文以记之”。
(2)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扶苏以数谏故”。
(3)表结果,可译为“以致”,如:“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
(4)表连接,可译为“而”,或不译。如:“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焉:
语气词:(1)用在句尾,表直陈的语气,相当于“呢”、“了”,也可不译,如:“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用在句尾,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呢”,如:“万钟于我何加焉?”;“又何间焉?”
兼词:相当于“于之”,其中“于”为介词,“之”为代词,可译为“在这里”、“从这里”,如:“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夫大国,难测焉,惧有伏焉”。
代词:(1)用在动词后做宾语,相当于“之”,可译为与“之”相当的词语。
(2)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如:“且焉置土石?”
为:
(1)介绍与行为动作发生相关联的对象,可译为“替”、“给”等,如:“尚思为国戍轮台”;“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天下唱”;“不足为外人道也”。
介词:(2)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原因或目的,可译为“为了”、“因为”等,如:“愿为市鞍马”;“为宫室之美”;“为报倾城随太守”。
(3)介绍动作的主动者,译为“被”,如:“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士卒多为用者”。
连词 (wèi): 表因果关系,译为“因为”,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尾助词:表示疑问语气,可以译为“呢”,如:“夫子何命焉为?”
所:
(1)特殊代词,它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必须和别的词组成所字短语,才能做句子成分,“所”字经常位于动词前和动词组成“‘所’字短语”,“所”字指代的是受它后面的动词支配的人、事、物。这种短语是名词性的,在句子里一般做主语、宾语、谓语、定语。如: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所思”、“所忆”都是所字短语 ,即想的人、事、物,做宾语。
“问所从来,具答之”:“所从来”,即来的地方,做宾语。
(2)“所以”,这是“所”字短语后来慢慢发展成的,“以 ”是介词,表示方法、手段或原因,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然:
(1)指示代词,常用来指代上文所说的情况,含有“这样”的意思,常常充当谓语,也可单独成句,偶尔还做状语。“虽然,受地于先王……”
(2)由代词演化来做词尾,常常附在动词、副词、象声词、形容词等后面,一起充当谓语或状语,以模拟声响或描绘事物、动作、状态、可译为“……的样子”,或不译。如:“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整齐的样子;“杂然相许”。
(3)连词 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然足下卜之鬼乎?”“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4)连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然后”、“然后才”,表示承接,如:“人恒过,然后能改”。
“然则”:相当于现代汉语“既然这样,那么……”,如:“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然而”:相当于现代汉语“虽然这样,可是……”表转折,如:“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
其:
(1)代词:
a、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有时在句子里做定语;代人,可译为“他的”、“她的”;代事、代物,根据情况翻译为“它的”,如“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既出,得其船”;“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b、如果“其”后面跟的是代词,那么“其”就译为“其中的”,做定语,如:“其一犬坐于前”。
c、特殊:第一人称代词,,可翻译为“我”、“自己”等,如:“蹲其身,使与台齐。”
(2)语气词,加强语气,无实在意义,如:“其如土石何?”
乃:
(1)连词:
A、表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顺承,时间上一前一后,可译为“于是、就……”、“于是、才……”、“终于”,如:“陈胜、吴广乃谋曰……”; “乃行卜”;“乃悟前狼假寐”。
B、表条件关系,前一分句提出的条件,后一分句说明了这种条件的结果 ,如:“弗胜,守臣死,乃入据陈。”“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2)副词
A、表示对事物或事情的确认,可译为“是”、“实在是”、“本来是”等,如:“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表出乎意料之外,可译为“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夫:
(1)指示代词 ,念fú , 表远指,相当于“彼”,可译为“那”、“那个”、如:“予观夫巴陵胜状”。
(2)语气词
A、用于句尾 ,表感叹,相当于“啊”,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B、用于句首,念fú ,表示将要发表议论,用来引出议论,无实在意义,不用翻译,如:“夫战,勇气也”;“夫环而攻之”。
而:
连词:
(1)表顺接,可译为“然后”、“就”,如:“温故而知新”;“聚室而谋曰”。
(2)表转折,可译为“却”、“可是”,如:“人不知而不愠”;“环而攻之而不胜”。
(3)表并列,可译为“并且”,或不译,如:“黑质而白章”;“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4)表修饰,可译为“地”,或不译,如:“默而识之”;“恂恂而起”。
五 代词简介
代词可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三类。
一)人称代词
古汉语的人称代词主要有:
第一人称代词:余、予、吾、我……。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我”、“我们”等。
第二人称代词:尔、汝、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你们”、“您”等。
第三人称代词:之、其,他……。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他的、她的、它的”等。(注意:古汉语中没有“她”的人称代词。)
二)指示代词
古汉语的指示代词主要有:此、是、斯、兹、彼……。它们和现代汉语的指示代词“这”、“那”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彼”有时也可以作第三人称代词用,如:“彼采葛兮”(《诗经·王风·采葛》)。
“其”和“之”也可以作指示代词,如:“非其人不可”(那个)。
三)疑问代词
古汉语的疑问代词主要有:谁、孰、何、奚、安、恶……。
“谁”,是问人的;“孰”可以问人,也可以问物,还可以用于选择,如:“画孰最难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什么)
“何、奚、安、恶”作宾语时表示“什么”,要前置。如:
“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
“何陋之有?”
“何、奚、安、恶”作状语时表示“为什么”、“怎么”。如:
“安得广厦千万间?”
四)特殊代词
古汉语中还有一些特殊的代词:诸、焉、旃、者、所。
“诸”等于“之于”或“之乎”,“焉”等于“于之”,“旃”等于“之焉”。它们都不是单纯的代词,而是既包含了一个代词“之”,又包含了一个介词“于”或一个语气次“乎”。这种情况是现代汉语没有的。
“者”和“所”表示“……的人”、“……的东西”、“……的原因”。这两个字的区别是:它们和动词配合时,“者”代替动作的主动者,“所”代替动作的对象。如:“言者无谓,闻者足戒”,“闻者”是指听话的人,而“所见所闻”中的“所闻”,则是指听到的东西了。但是当“所”和“者”结合起来使用时,就都指动作的对象。如:“吾所闻者”就是“我听到的东西”。
六 语气词(附:词头、词尾)
现代汉语中语气词“吗、呢、啊、吧”等,都是放在句子末尾表示疑问、感叹等语气的。古汉语中的语气词,除了放在句末外,还可以放在句首和句中。我们根据这些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分别称之为“句首语气词”、“句中语气词”和“语气词”(指放在句末的)。但在本字典例句的注释中,一律辰为“语气词”。
这些语气词所表达的语气,有的比较清楚。如“乎”表示疑问或感叹,“其”表示疑问、推测、祈使。在这些字条下,我们都说明它们表达什么语气。但也有的不清楚,在翻译时翻译不出来。如“岁云暮矣”、“不可泳思”,就只能翻译不出来“一年快到头了”,“不能游过去”。语气词“云”和“思”就翻译不出来。在我们的字典中,凡是只说明是“句首语气词”、“句中语气词”或“语气词”的,都属于这一类,在句中不用翻译过来。
应当注意的是:有的句中语气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帮助判断,或者和“非(匪)”搭配使用,好象等于“是”字。如:“民惟邦本”可以译作“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匪莪伊蒿”,可以译作“不是蓼莪而是蒿草”,但实际上,“惟”和“伊”仍是句中语气词》因为在古汉语中,这种句子也可以用“民,邦本也”,和“非莪也,蒿也”这样的形式来表达,加上“惟”和“伊”知识为了表达某种语气。
附带说说词头、词尾
词头、词尾不是词,而是词的构成部分,在现代汉语中称之为词缀。它们没有具体的词汇意义,只起语法作用。在现代汉语中也有词头词尾。如“老虎”的“老”字,它和“老人”的“老”不同,并不表示“年老”的意思(还可以说“小老虎”),它就是名词词头。有如“钉子”的“子”,它和“瓜子(儿)”的“子”不同,它的作用就在于构成 “钉子”这个名词,一区别于动词“钉”。这个“子”就是名词词尾。
古汉语中词头词尾比现代汉语多。多词词头有:“阿”、“有”等。如“阿母”(母亲)、“阿女”(女儿)。“有周”(周代)、“有唐”(唐代)。动词词头有“言”、“于”、“簿”等。如“驾言出游”(驾着车出去游玩),“君子于役”(丈夫去服役了),“簿浣洗衣”(洗我的衣服)。这些词头在翻译时都译不出来。
形容词词尾有:然、如、尔、若、焉、乎等。它们的用法是一样的,都表示“……的样子”。如“巍然”(也可以说成“巍乎”、“巍如”等)就是“高大的样子”。应当注意的是:在古汉语中,有的形容词加“然”(或“如”、“若”等),表示的就是后面那个动作的状态。如“喟然长叹”,“喟然”就是“叹气的样子”。“莞尔而笑”,“莞尔”就是“微笑的样子”。在这种情况下,“喟然”、“莞尔”就翻译不出来了。
欢迎光临 家长易论坛 (http://www.jzyi.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