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标题: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一) [打印本页]

作者: 风清扬    时间: 2012-8-16 14:59
标题: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一)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均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焦燥(zào) 分道扬镳 B 焙(bèi)烧 谈笑风生

  C.殷红(yān) 融汇贯通 D 日晷(guĭ) 浮想连翩

  2、对下列文段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

  A.诚:果真 B 唱:同“倡”,倡导

  C.然:这样 D 乃:于是,就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著名电影演员袁莉的祖籍是江苏江阴人。

  B.这句话的后面,包含着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

  C.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D.真正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这样,我们的情感就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的而难以 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 的青春 ,却迎受着 的晚年。

  A.保存 放浪 愧悔 B 保持 放荡 愧疚

  C.保持 放荡 愧悔 C 保存 放浪 愧疚

  5、为了论证“天才就是劳动,灵感来自积累”,下列名言警句不可以引用的是( )2分

  A.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B.我还要强调多读书、多积累知识的重要性。

  C.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

  D.灵感全然不是漂亮地挥着手,而是如犍牛般竭尽全力时的心理状态。

  6、阅读下列选自《格列佛游记》中的一段话,回答问题。(2分)

  在以后的日子里,国王经常召见我,有一天,我直言不讳地对他说,他对欧洲及世界其他地方的鄙视,与他超人的智慧不太相称。人不是躯体大头脑就聪明,相反,在动物世界中,蜜蜂、蚂蚁的勤劳、技能和名声都远远超过了一些大动物。国王聚精会神地听我说话,听着听着,渐渐开始对我产生了好感。他要我尽可能详实地说说英国政府的情况,看看其中有什么值得他效仿的。

  (1)文段中的国王是 国的国王。(1分)

  (2)请你据此推断一下,作者写“我”在这个国家里的经历的用意是什么。(1分)

  二、阅读与赏析(49分)

  (一)秋 思 张 籍 (3分)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7、对上面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寓情于事,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B.第一句用“见”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C.第二句从侧面写“思”,在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平添了欲归不得的惆怅 ,思绪变得愈加复杂多端了。

  D.“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唯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体味到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二)李生论善学者(12分)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者所言,吾悉能志之①,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②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③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④,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注释】①志(zhì):同“识”,记。 ②说(shuì):劝说。

  ③还(xuán):同“旋”,转身。④蹉跎(cuōtuó):光阴消逝。

  8.与“以昭炯戒”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扶苏以数谏故 B.何以谓之文也

  C.固以怪之矣 D.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9.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段主要写李生向王生介绍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

  B.文段中李生介绍的学习方法主要有学贵善思、择善而从、不耻下问、温故知新等。

  C.李生经常劝说王生,可见他是一个对朋友极其负责的人。

  D.王生能“惊觉”,说明他是一个能接受别人合理意见的人。

  10.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4分)

  (1)王生不说( ) (2)君但志之而不思之( )

  (3)李生故寻王生( ) (4)莫逾自厌( )

  11、翻译句子:(4分)

  (1)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2分)

  (2)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2分)

  (三)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6分)

  ①四季中,人们最喜爱的是春天。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大好春色,自然成了诗人热情吟诵的对象。而这些千古华章,又成了人们了解我国春天气候特点的极好材料。

  ②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宋代李时则在《十二月立春》中写下这样的诗句:“盘装荞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诗中的东风,即春风。可见,虽然春天急迫地降临人间,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这春季来得有多快!这类诗句中最精彩的,还是唐代贺知章在长安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前两天看柳,枝上还是光秃秃的,可是今天却看见嫩叶已经从芽苞中绽出。原来,这是因为北方春季升温快,物候变化迅速。2001年3月20日至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也看到了柳树两天内发叶时情况。正是因为柳树春季发叶如此迅速,诗人才会用剪刀这类令人联想到动作快速的词汇来描写。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人们普遍能够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③我国南北春季到来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我在这里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说明,华夏大地五湖四海并非都同时被春风吹绿。如果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那么北纬280的长沙3月10日入春,北纬300的武汉3月7日入春,而北纬320的南京则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姗姗来迟。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后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东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而广东已经告别春天进入绿阴深深的夏季了。实际上,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现代气象资料表明,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皇都长安的姹紫嫣红则早已过去,已经时近暮春了。

  ④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天气暖热得人们已经穿起单衣,桃花落尽,野梅结籽,田野里已经响起蛙声,可是突然间,蛙声却没有了:这在气象学中叫作“倒春寒”。宋代的萧立在《春寒叹》中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如命牛亦冻。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夜黑更深,寒风呼啸,赖以生存的耕牛已经冻死,风中夹杂着八十老翁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为什么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呢?因为我国春季还经常有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冷空气。如果前期冷空气少,春暖快,长期积聚的北方强冷空气一旦南下,便会发生强烈的季节逆转,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

  ⑤古代诗人对我国春季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描写华夏春天的诗词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改动)

  12.第二段中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完整版下载: 初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题一.doc (117 KB, 下载次数: 2)
作者: 风儿    时间: 2012-8-29 16:48
谢谢




欢迎光临 家长易论坛 (http://www.jzy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