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标题: 揭秘中考作文得分点之二:中心思想 [打印本页]

作者: 毛毛的夏天    时间: 2012-9-27 16:28
标题: 揭秘中考作文得分点之二:中心思想
  1.得分点概述
  我们不论写什么文章,在下笔之前,总要先考虑写什么内容,体现什么思想。这个过程,就是提炼主题的过程,古人称之为“立意”。在历年的中考作文评卷过程中,立意一直是阅卷老师关注的焦点。“意”立得如何,是否突出、有深度,可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和作文的成绩。
  综观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无一不将“立意明确,中心突出”这一要求作为其重要的评判标准,而且它在各地作文评改中所占的分值比重普遍较大,如安徽省,以本项得分点为主的“内容”一项竟占了全部分值的54.5%;潍坊市占了50%;北京市、上海市、河北省的本项得分点与选材,合占全卷的40%。
  由此观之,立意鲜明、新颖、深刻,乃是考场作文成功的关键。
  2.得分点策略
  如何达到上面所说的“鲜明、新颖、深刻”呢?我们不妨采用以下方法与技巧。明题依体凸中心。首先要正确理解题意;其次依据文体明了中心。以写记叙文为例,可抓住记叙的线索,诸如景、物、人、事、思想感情等,这是做到立意明确的先决条件;三要精心选择能表达文章中心的材料,若材料与中心联系不紧,就影响中心的明确;四是在文章的关键地方,用一两句话进行议论或抒情,揭示文章的主旨,使整篇文章宛如画龙点睛般活脱起来。
  化大为小炼主旨。仅以话题作文为例,考生可在析题的基础上,化大为小,把思维引向深入,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口拟题立意。如对话题“处处留心皆学问”,有一位考生从茶壶泡茶久了,里面长了“垢”,可泡出的茶却一天比一天香的现象入手,进行深度思考,最后明白了“只有积年累月长出茶垢的壶,才能泡出清香爽口的好茶来”的道理。在具体而生动的记叙中,突出了“处处留心皆学问”的话题要旨。经过这样的“炼旨”,立意自然就高人一筹了。平中见奇出新意。
  常见的方法有:
  (1)“旧瓶装新酒”。针对人们习惯了的事物、思想、理念,从新的角度提出新的看法和见解。
  (2)“反弹琵琶”。运用逆向思维,从反面提出自己与传统和世俗相悖的观点,以新眼光、新理念来分析事物,评价事物。
  (3)聚焦时代。针对社会现实,关注时代热点,比如对于救助弱势群体的看法,对环境污染的看法等,把自己对材料的独特体验、见解、评价等纳入文中。
  三思而行求深透。立意求深要求作者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象上,要努力发掘出事物内在的思想内容,要把有关材料放在一定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挖掘出它的社会意义,要善于把事物之间的内存联系,提炼出深刻的主题。
  3.失分会诊
  (1)由于不用心审题,或对中心与材料的关系把握不准,致使少数文章脱离标靶,不着边际,或虽不完全脱题,但只与话题打了个“擦边球”,过于平淡。
  (2)因为不会“炼旨”,导致有些文章中心不明确。主要表现在:全文基本观点不明朗、不集中,若隐若现,好像是作者不敢明确表态;或笔墨不集中,行文过散;或思路不清晰,前后内容不衔接不紧密。
  (3)符合题意要求,有立意,但缺少点睛之笔,使立意缺乏应有的高度。
  (4)思想境界不高,明显表现出一些不合适的观点。为了刻意求新或者对某一特写问题不能正确对待,而出现看法偏颇,或情绪偏激,体现在作文中,便是观点错误或态度消极或思想悲观。这些问题明显反映出考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有这些问题,作文自然不能得高分。
  4.提升要诀
  秘诀一:抓住“正确”不放。考场立意,决不站在个人的角度反映偏激的思想,而要符合生活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出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
  秘诀二:纵向深入开掘。学会纵向思考,采用层层推进的方法,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使中心思想更突出,更深透。
  秘诀三:融旨于物托志。适用于散文、记叙文的写作,是指借助于某种事物来表现文章的主旨,通过对平凡事物的精雕细刻来显示深远的寓意。如某考生的《兴趣》一文,借花抒情,围绕“桂花”展开描写,表达自己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主题深刻。
  【考题回放】
  1.(原材料略)以“生命的芳香”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2005?江苏南通)
  2.(原材料略)以“助跑线”为话题,自拟题目,选择你得心应手的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若写成诗歌,不得少于20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005?陕西)
  3.以“掌声又响起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思想健康,写出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 (2005江苏宿迁)
  【作文展台】
  1.失误文剖析
  生命的芳香(二类文)
  蝶的绚丽以及它飞舞的飘逸想必大家都非常了解。但又有多少人知道蚕变蝶的那一刻呢?
  成蝶之前,蚕在茧里被裹着,为了实现飞翔的梦和拥有那矫建绚丽的翅膀,它们必须破茧而出。破茧而出的过程是痛苦的,有多少蚕经受不了这个过程都死在了茧里。但这个过程又是必不可少的,这个过程是使蚕升华到蝶的梯子,假设有谁不忍目睹蚕破茧而出时的苦苦挣扎,而把它的茧剪开使那蚕舒服地出来,那么那只蝶永远飞不上蓝天,只有抱着那皱缩的翅膀在地E苟延残喘。因为它没有经历那使它升华的梯子。
  (此处若加一句:“破茧成蝶说明磨难是使物升华的阶梯,正是磨难造就了蝶的飞翔之梦。”就会加强事例对观点的支撑力。)
  [编友提示:“蚕破茧成蝾”这一表述不周,蚕结茧变蛹。蛹又变蛾,而非蝶,属知识性错误。毛虫变蝶,桑蚕变蛾,可选其一。]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主席的一首咏梅词写出了梅的高尚品质和坚忍的风格。梅是腊月开放,腊月风雪交加,气候恶劣,那时百花早已凋谢,风雪中只有那一枝梅花挺立着,任凭自己的幽香飘向四方。,
  梅的这种风格正是暴风雪塑造出来的,只有在风雪的吹打下,梅才能逐渐形成抗击风雪的躯干,只有在风雪的吹打下,梅才能绽放出那幽香的花朵。
  (此处若加一句:“风雪中那一枝绽放的梅花说明磨难是造就坚忍和芳香的使者。”效果自然会不同。)人
  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已有二百多万年了,据说在环境恶劣的时候,地球上仅剩下两千多人。但后来人类在更恶劣的环境中也能生存并不断地发展,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磨难!磨难造就了这个伟大的群体,磨难促使人不断地进化和发展,磨难使人类适应了这个多变的世界。
  人类的进化说明磨难是生物进化的条件。
  朋友,生活中的挫折可能常常侵袭你,别怕,只有经历它的洗礼你才能更成熟,只有经历了它你才能进步。
  (结尾改为下面一段怎么样?“蝶飘逸地飞翔、梅在风雪中散发芳香都是艰难困苦磨炼的,人也是这样,只有经历它才能进步,不是么?风雨后才能出现彩虹……”)
  【失分会诊】
  得分点:作者“沉思”的内容十分广泛,由物到人,共选取了三个材料,两个物,一个人,物人结合,共同揭示同一主题。三个材料用分章写作的方式组合起来,三个小标题简单醒目,意蕴深刻,加在一起正好是大标题,有独到的创意。
  失分点:文章最大的失误就在于每个章节之间的中心不很突出,前两节的最后应该有一句简短的揭示主旨的话。结尾段也应再次呼应开头、突出中心。
  提升点:文章最大的失误就在于每个章节之间的中心不很突出,前两节的最后加上一句点明中心的话(参见夹批),就会跻身一类文的行列了






欢迎光临 家长易论坛 (http://www.jzy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