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标题: 取消奥赛保送是利还是弊? [打印本页]

作者: 八大贤人    时间: 2012-11-1 19:31
标题: 取消奥赛保送是利还是弊?
  参加全国数学、化学、物理或者信息学的奥林匹克竞赛,拿到省级赛区一等奖以上的成绩,就可以不用参加高考(微博),轻松进入国内顶级高校。从2014年起,这一实行多年的政策就将正式叫停。这意味着,2011年入校的高中生已经告别以升学为目的的竞赛。曾几何时,几乎每所中学都会设立专门的竞赛班,老师脱离教学大纲,单独授课;学生则是埋头做题,参加一项又一项的竞赛,为的就是拿名次,获得保送资格。如今,取消保送,竞赛还会有人参加吗?我们的教育能够因此回归“素质”吗?
  一辩:中学早该停办竞赛班?
  正方:减轻学生负担,回归素质教育
  刘若谦(教育杂志编辑):取消竞赛保送制度,这是早该实施的措施。现在终于落实了,值得庆祝。与之相对应,我认为中学应该尽快停办各种竞赛班。这也是减轻学生负担,回归素质教育的体现。
  一直以来,各种数学、物理等学科的竞赛班活跃在中学,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放学后都得去竞赛班上课、做题,往往到家已是深夜。假期休息时间也经常被占用补课。如此重的负担,中学还有素质教育吗?没有了竞赛保送,这样的培训班该停掉了,让孩子们上该上的课,多一些休息的时间吧。
  反方:训练学生思维,有助今后学习
  李绮华(中学数学教师):虽然竞赛保送要停了,但是我认为,中学的竞赛训练不能停。这是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方式,对他们今后在大学的学习帮助非常大。
  我相信每所中学都有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普通的课本知识根本满足不了他们。他们需要竞赛训练,训练不是为了得奖,更不是为保送。而是接触最前沿的学科知识,训练自己的思维,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种习惯对于学生进入高校后,自主开展科学研究作用非常大。
  二辩:保送生制度本身就不合理?
  正方:接受高等教育应当一视同仁
  徐晋(高校教师):我认为,高校就不应该招收保送生。这些学生应该和普通学生一样,通过高考竞争入学。我们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应当一视同仁。
  教育应该是公平的,每名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都需要参加中考,那高考也应该如此。虽然部分学生学有余力,选择某些学科进行竞赛训练,那是他的个人兴趣,跟报班学习唱歌、画画是一样的。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画画好,就允许他不高考,去学习别的学生需要高考才能有机会学的大学知识。这对别的学生不公平。
  反方:特殊学生应匹配特殊的培养机制
  王伟静(化名,在京某211高校招办负责人):说实话,取消竞赛优秀生保送制度,有些武断了。这是一批在特殊学科有天分的孩子。这样的特殊学生完全有资格匹配特殊的培养机制,帮助他们成人成才。
  首先他们是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开始参加学科竞赛,这说明这些孩子完全具备扎实的中学知识基础。另外,他们能在以考查学生思维能力著称的学科竞赛中取得佳绩,说明他们有非常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学科难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学生在高校学习和科研非常重要。我相信他们进入大学后,辅以有针对性的培养,完全可以成为造福国家的人才。
  三辩:保送生是“高分低能”的代名词?
  正方:除了上课考试实验,啥都不会啥都不干
  李欣(化名,浙江大学学生):我身边有不少通过数学、物理等竞赛保送进来的学生。在校园里,他们通常目光呆滞,背着书包行色匆匆,奔走于宿舍、教室、食堂、实验室、图书馆,别无他处。
  这是一群典型“高分低能”的人,除了上课做实验参加考试,他们几乎啥都不会,有的保送生甚至还会叫妈妈过来给他洗衣服。他们中很多人也没有业余爱好,独来独往,与宿舍室友关系非常冷淡,从不参加包括大扫除、K歌等在内的各种集体活动。我真的很怀疑,他们今后毕业了在社会上怎么生存。
  反方:最不会照本宣科的就是保送生
  俞晓宇(北京大学学生):很多人说保送生“高分低能”,我恰恰认为,最有才华、最不会照本宣科的就是保送生这个群体。
  他们不用参加高考,所以受应试教育的毒害最浅,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看自己喜欢的书。他们长期经历了竞赛的磨炼,思维活跃性远超常人。这些都会使得保送生在大学校园里脱颖而出。我认识的一名保送生,入学两年后就成为了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的教练,现在又自主创业,开发起了手机互动游戏,市场非常认可。保送生这种大胆开拓的能力是很多普通学生不具备的。






欢迎光临 家长易论坛 (http://www.jzy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