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标题: 秋裤主义 [打印本页]

作者: 火蝴蝶    时间: 2012-12-28 10:59
标题: 秋裤主义
  文/方希

  看美国电影《爱情故事》的时候,已经上了大学。那会儿我还没有恋爱过,按说该对这种戏非常入迷才是。可是对这部后来被日剧韩剧翻着花样改编的爱情剧老祖宗,记忆中关于男女之情的桥段已经面目模糊。在电影院里被深深震撼的,是男女主角驱车去男主角家,纷纷扬扬的大雪里,女主角穿着大衣从车里出来,进屋后男主角为她脱掉大衣,她里面居然只穿了一条红色的裙子,裙子底下是两条光着的腿。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她,她,她……居然棉毛裤都不穿!

  小时候,打死我也不相信,棉毛裤有一天会成为时尚的敏感词。这个敏感词从2008年开始,每到秋冬季节,便悠然浮上心头。在我们南方被叫做“棉毛裤”的家伙,在北方被叫成了简直可以入诗的“秋裤”—听听这两个字,嘴唇轻轻聚拢,在最圆润的时候吐出一口气,幽幽然,不怨;萦萦然,不伤。若是用舒缓的语气念出来,一个完全不懂汉语的人会误以为是在叫情人的名字。我头回听到这两个字,便觉得那软塌塌白底绿花的棉布裤子有点配不上这美妙的音节—绝不如棉毛裤那般暖和、直白和便宜。

  我想那位时尚女主编,当初打死也不相信她的名字会和秋裤这样伧俗的物什紧紧绑在一起。她不穿秋裤本身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就我粗浅的身边调查来看,一条裤子过冬的人也有,多为南方人,对于北京这样干冷的气候适应得很,压根不觉得是个事儿。区别只不过是女主编的选择成了声明,尽管她后来补充声明“我在滑雪的时候也穿秋裤”,这声音也早已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

  一个多少被演绎过的笑话不断流传,它何以能成为一个笑话?如果不是秋裤厂商和广告商在后面推波助澜的话,其原因也不过是一条秋裤将世界上的人分成了两类。号称不穿秋裤的那一类,有着明显的优越感,这直接冒犯了另一类人,包括穿不穿两可和一定要穿的人—或者说,一条秋裤分出了两个世界,而明显人多势众的人群也带着强烈的谴责装洋蒜者的优越感在放大这个段子。这分明是:同一条秋裤,两种优越感。

  如果说时尚女主编完全是被栽赃冤枉的,也不尽然。翻开她的语录,豁然有“我不允许我周围的人穿秋裤”的字样,虽然是主持人代她说出的话,显然也获得了她相当的肯定。一个人穿什么不穿什么,可理解为偏好或者怪癖,但是对周围人有所限制,便已将声明升级为主义了。这主义的根本就是:有一种标准,如果你认同,便可贴上相应的美好标签,如果不认同,则进入了另一个阵营。

  也许“不允许”几个字本身有撒娇的成分,未必真会发出禁令,但在对权力异常敏感的人们那里,一条贴肉穿的裤子和权力限制的隐喻让人浮想联翩。这事儿跟女主编的关系已经渐行渐远。

  在恶骂女主编的人群中,安然享受着秋裤主义带来的暴力快感的,大约也不在少数。中医、超短裙、金链子、宝马、片儿鞋、购物袋……也同样能把人分为两个阵营,每个阵营中的人,都认为自己是可爱的、讲理的,或者是酷的、真理在握的,别人应该跪在地上亲吻他的脚。人因为有了这样的优势,也自然有了限制他人的自由。在一个逼仄的世界中,真正进退裕如的空间有限,便容易产生暴戾的划分法,并用站队的方式彰显个性,或者在好不容易获得的针尖大的立足点上产生站在高处引领世界的幻觉。

  按常理,人在很难获得平和安乐的时候,便只好争夺优越感。而优越感却如此容易达成,毫无客观标准。比如作为一个一入秋便忙不迭套上秋裤的人,我更中意20年前商场里对这种商品的另一个称谓:卫生裤。这名字暗示不穿秋裤的人都不卫生,让毫不时尚的我们有了健康优越感—你看,我们就这样从秋裤主义的分歧出发,又走回了同一个世界。

  由此我们需要给秋裤主义下一个清晰的定义:把鸡毛蒜皮的小偏好当成标准以争夺优越感的天真作为,它原想强化人的区别,结果却往往证明了人的相似。






欢迎光临 家长易论坛 (http://www.jzy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