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雨妍 指导教师:程三平
她家境贫困,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了,所以,瘦小的她,因缺失人世间亲情的温暖,变得渐渐沉默寡言起来,和一向木讷的父亲靠着母亲寄来的钱寒酸地挤在一间阴暗的小平房里相依为命。
她从不爱说话,上课也不怎么发言,成绩不好不坏的,因此,没有老师喜欢她,在学校她更是没几个朋友。在闲暇时间里,她把她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到书上去了,她甚至认为,在这世上,她唯一的牵挂就是书,
那时候,在那人贫困的山旮旯里,唯一的照明工具就是煤油灯了。虽然也有几家富裕点的用过手电筒之类的,但全以“败家”的名义给扔了。在她幼小的心里,认为是最珍贵的就是那么一点点灯油啊!为了在冬天也能看点书,于是就有了她与父亲之间的第一次最长的对话。
“爸,我需要一些煤油灯油。”她怯怯地说。
“啥?你用那个做什么?”父亲吐着烟气说。
“没……没啥。看点书,书就是文明人看的纸。”
“噢……”父亲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捻掉了烟头。
她走进了自己的“房间”,那个被一块补了又补的破布圈起来的地方。走进房间,她的心兴奋地怦怦直跳。一看到窗外已夕阳西沉,她立马从床底抽出一本书,心想:快点,不然就看不到了。
从此,她发现父亲不再吸烟了,就连最最劣质的烟也没吸了,整天也神出鬼没的。但她也管不了那么多,毕竟她已经有了半个小时看书的机会,得抓紧时间才行。
但是,一个小时看书怎么够呢?于是她开始“偷”灯油。但如果发现了怎么办?她就往油里加水,可油与水不相容的,父亲也一定发现了,于是她总是隔着破布听到父亲叹息:“唉,这孩子,越来越古灵精怪了。”
十几年后,她考上了大学,成为了这个小村里的骄傲,为她送行的人中,她却没有看到父亲。
在繁华的城市里,她已渐渐忘了父亲。毕业后,她的一个小学朋友突然来拜访已经成为白领的她,告诉她:“回去看看你父亲吧,他也挺不容易的。”听到这儿,不知为什么,心里突然一震,有一种想回去看看的冲动与念头。
等她赶回去时,父亲已经奄奄一息了,留给她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给你“赚了”69桶灯油,你不用愁冬天看不成书了。”她哭了起来,握着父亲的手,她多么想说,城里早就不用煤油灯,改用电灯了。
送走父亲后,看着床底下一排整整齐齐,一尘不染的煤油灯时,她可以想象出父亲擦着煤灯,盼着她回家后看见这么多灯时,高兴的神情,父亲陶醉的样子。这时,她才发现,真正迟来的,也不是朋友间的友谊,不是令人羡慕的职位,而是她与父亲之间的亲情啊!
曾几何时,我们只有失去时,才懂得珍惜?难道迟来的,只有来时才能发现吗?悔恨,又有什么用呢?难道,留给我们的,只有叹息吗?
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