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2年香港、澳门地区高校招生咨询会”在南京江苏教育学院举行,众多学生和家长前来了解港澳高校招生信息。
4月份,2012年高考进入紧张的命题阶段。高考试题到底难还是不难?高考试题难度为什么会出现年度性的波动,高考试题难度是否会加重考生的负担,如何合理地控制试题的难度,这些都是社会和家长考生关注和希望解决的问题。
■罗立祝
4月份,全国统一高考和16个自主命题省市开始高考命题,由于高考分数一直是高校录取新生的主要标准,因而高考试卷难度以及试卷难度的稳定性问题自然就成为学校、家长、考生和教育主管部门关注的敏感问题。高考的目的是区分每个考生的能力或成就水平,为了保持较好的区分度,高考试题就要保持一定的难度,试题太难或太容易,都会降低高考的区分度,对于高考试卷的难度变化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试卷难度为何波动
社会评价、学校评价、命题师资水平都是影响高考试卷难度的重要因素。
实行分省命题之后,高考试卷难度的稳定性问题更加突出,以最具代表性的数学试卷为例,不仅同一年份、同一科目的难度值在不同自行命题省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如有的省市达到0.50,另一些省市区只有0.72,而且同一省市的同一科目在不同年份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从有关媒体的报道来看,2011年北京、江苏、浙江、山东、福建、重庆、云南、广西等省市的高考数学试卷难度比2010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广东、安徽等省市则比2010年有所增加。
高考试卷难度为什么会出现不合理波动呢?其原因既有外部社会评价的因素,也有内部命题机制的因素。从社会评价来看,公众与媒体的社会评价对高考改革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高考试卷难度存在“众口难调”的问题:大学与中学之间、重点大学与一般院校之间、一级达标中学与二、三级达标中学之间、优秀水平考生与中等水平考生之间都存在较大分歧。前者主张保持较高的高考试卷难度,认为这样有利于重点大学选拔优秀人才、有利于一级达标中学凸显社会名望、有利于优秀水平考生脱颖而出。而后者要求降低高考试卷难度,认为这样有助于减轻中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有助于二三级达标中学扩大影响、有助于中等水平考生获得更好的入学机会;前者强调高考的选拔甄别功能、提高选才效率,后者倡导高考对基础教育的导向功能、力主教育公平。两种主张都有充足的依据。这两种主张是导致高考试卷在难易之间左右摇摆的主导力量。当某一年高考试卷出现较高难度时,一般中学、中等水平考生、部分教师等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就会通过各种媒体诉说高考试卷高难度的各种弊端,诸如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损害教育公平、打击考生自信心等,这些声音会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考命题组施加强大的影响,从而降低第二年高考试卷的难度;而当某一年高考试卷难度较低时,一级达标中学、重点大学以及优秀水平考生也会通过各种媒体诉说试卷低难度的各种危害,诸如埋没优秀人才、不利于重点大学选拔人才、浪费优质教育资源等,这些声音也会影响第二年的高考命题工作,使得试卷难度明显提高。由此可知,社会对高考命题的评价是影响高考试卷难度波动的外部因素。
从高考命题内部机制而言,我国高考命题采用集中入闱命题制度,实施分省命题的省市只能在本省范围内从大学和中学抽调教师参与命题工作。从高校来看,有些省份高校分布结构不合理,综合类重点高校较少,学科能力不足,缺乏稳定的命题队伍。
从中学来看,对命题教师的选聘条件要求较高,如:在高校或高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当年无直系亲属参加高考;本学年度没有参加与应考有关的教学、辅导或讲座,没有编写相关复习资料及发表过与应考有关的文章;具有较丰富的教育考试命题工作经验,身体健康,能适应50天左右封闭命题工作;学科命题组组长还应在本学科领域学术造诣较高或在本学科领域有影响力且具较强的领导能力,加上对命题教师的经济补偿较少,许多优秀教师不愿意参加高考命题工作,难以组织到理想的命题教师队伍。结果高考命题队伍以中学教师为主,而且这些命题人员必须在两个月内并在信息封闭的条件下完成高考试卷的研制,不仅时间紧迫,而且命题资料有限,多数命题人员只好根据经验命题,此种条件下的命题质量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甚至出现“超纲”现象、错误试题。若采用题库命题制度,则高考试卷难度的波动幅度会趋于减少。可见,现有的高考命题机制是导致试卷难度不稳定的内部因素。
欢迎光临 家长易论坛 (http://www.jzyi.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