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标题:
当教育成为产业后,谁是择校屡禁不止的“拦路虎”?
[打印本页]
作者:
法拉卡
时间:
2013-3-12 16:18
标题:
当教育成为产业后,谁是择校屡禁不止的“拦路虎”?
我国大多数县区的校际差异比发达国家还要大,相当一部分乡镇和农村学生成绩达标率不到40%。”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两会上的发言,引起了很多代表委员的共鸣。
校际差异拉大造成“名校独大”:动辄上万人的超级名校,好教师和好生源越来越多;周边的学校“失血严重”,越来越弱。
一些代表委员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种“大树底下不长草”的怪象该刹刹了!
名校自我膨胀择校年年难禁
“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各地各学校之间的差别并不大,如今学校之间‘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全国人大代表、赤峰学院副院长郭丽虹说,有些名校动辄几千人甚至上万人,班级学生数几乎都超过规定人数。
名校借助高升学率,垄断了大量优质生源。河北一所名校每年考取北大、清华的人数占到全省的百分之三四十,山西、陕西考取北大、清华的学生主要集中在四五所高中。
众多利益之手助推名校膨胀,成为择校屡禁不止的“拦路虎”。在城市,小学、初中择校热高烧不退,重点校“大班额”和“超大学校”随处可见;在农村,基层学校生源减少、教师流失,父母进城陪读成风。
在全国人大代表李光宇看来,之所以“年年禁择校,年年择校”,关键是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没有下决心取消重点校、重点班。“解决择校,说简单也简单,没有重点校,哪来择校?”
弱校“水土流失”寒门怎出学子?
超级名校“广挖良师”,薄弱学校“苦不堪言”。近年来,为了缩小校际差异,各地推行教师校长轮岗交流,重点促进老师从名校流向弱校。但在现实中,弱校的好老师大多千方百计想调动到名校,实际从弱校流动到名校的老师数量远远大于反向流动的数量。
朱永新委员认为,长期以来,在“效率优先、重点建设”的政策导向和错误政绩观的影响下,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在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根据最新的调查结果,有相当一部分县区的乡镇和农村学生成绩达标率在40%以下,甚至低于20%。
相比教师,弱校的生源流失更加严重。“有些弱校的学生几乎跑光了,不得不进行撤点并校。”西部一所薄弱初中的校长这样描述当前的办学困境,如果教改改成这样,谈何公平?“好老师和好学生留不住,长此下去,弱校的教学质量只会越来越差。”全国人大代表姜兰对此非常忧虑。
伐掉大树方长草千姿百态质量高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一些代表委员认为,义务教育不均衡,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意见强烈的聚焦点,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制约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
任何改革都是对既得利益者的挑战,教育改革也不例外。“如果好学校都是有钱人和有权人的孩子在读,这个格局谁愿意去破坏!”朱永新建议改革现行的教育考评机制,“如果评价教育政绩不是看当地最好的学校怎么样,而是看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的差距大小,相关领导就会去抓教育均衡。”“解决择校问题,先要解决县区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消除县区内的择校现象,这就要求把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新增教育经费重点向薄弱地区的薄弱学校倾斜。”全国人大代表张学勤说。“名校扩张,扩的不应是收费范围,而应是优质教育资源。”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淮阴中学校长张元贵建议组建学校共同体,把薄弱学校交给优质学校去办,捆绑考核,调动双方提升教育质量的积极性。
作者:
crab
时间:
2013-3-13 08:34
教育体制不变,对学生素质的评价体制有漏洞,导致只注重知识,甚至只注重考试结果,当然会让人趋之若鹜啊,
欢迎光临 家长易论坛 (http://www.jzy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