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标题: 孩子小升初,家长可以帮什么忙? [打印本页]

作者: 学以致用    时间: 2013-4-11 09:57
标题: 孩子小升初,家长可以帮什么忙?
  焦急着、等待着,小升初在我们不急不慢的准备中走入我们的视线。5·26小升初,不仅仅是孩子的第一次人生转折点,似乎也成了考验家长的一道坎。如何让孩子更顺利地走向新的起点?如何让孩子在人生的重要节点积累经验?希望记者提供的“家长必修课”能对小升初的家长们有所启发。

  为孩子做好规划

  孩子教育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亲密合作。当走入“后小升初”时间段时,家长们需要为孩子做好系统的规划,如孩子要读什么学校、初中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安排,如何更好地根据孩子的特长选择相应的成长道路等等。

  一些在小学阶段水平相当的孩子,到了初中之后,没过多长时间,就出现明显的分化,几乎一夜之间差距就突然很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初中的知识结构跟小学不一样了,数理化科目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的比重进一步的加重,有一些孩子优势的智力类型不在这方面,所以学起来就感到很吃力甚至如听天书。二就是学习的主动性不一样。小学的时候,孩子的独立意识不是很强,几乎还是活在家长与老师的期望当中。到了初中之后,内心的自我意识进一步生长,独立意识开始苏醒。而且这个时期生长发育很快,身高上的自信让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逐渐敢于挑战身边的世界,比如挑战家长,挑战老师,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喜好,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所以这个时期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时期,单从学习上来讲,要让孩子以审视的高度去看待初中的学习过程,利于建立信心,或是调动孩子内在自我激励。

  绝大部分学生是被老师牵着走,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不明白要学些什么,走到哪看到哪,内在的积极性很难得到调动。在走入初中之前,建议家长有必要跟孩子一同学习下初中三年要学的内容纲要,要让孩子知道学习这些东西的意义,全部初中内容在整个学习生涯的意义,以及初中阶段知识的特点。除了调动内在激励之外,让孩子知道了这些东西另外的好处就是:如果刚好自己的孩子天赋所在并不是在逻辑抽象思维方面。如果自己的孩子优势在这些方面,也要不骄傲,更不可飞扬跋扈,目空一切。总之,提升孩子站在一个高度去俯视自己的人生,利于孩子的心智成熟。

  经过12年对孩子的哺育,相信家长对孩子的天赋特长所在应当有了足够的了解。清楚这一点,让自己的孩子逐渐清楚与明白自我的优劣所在,然后去跟他(她)探讨对他将来的规划。深入总结自我、有的放矢地规划孩子的未来,这是小升初之后为孩子长远谋划的核心要义。

  帮孩子快速进入备战状态

  小升初民校择校考是选拔性考试,因此相对于小学平时考试乃至小学毕业考来说,难度肯定要大很多。小升初的试题是由初中的老师命题,“初中的老师更熟悉初中的内容,因此在试题里涉及初中内容和解题方法也在所难免。”业内人士分析道。

  面对竞争激烈的考试,家长们首先要让孩子“淡定一下”,为此,家长应做好以下四件事:1.正确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全方位分析孩子的实力和兴趣,正确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2.多鼓励孩子,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3.保证孩子的营养和足够的休息时间;4.家长不要太功利,不要与别的孩子攀比。

  现读初一的小芳说,她从下学期的暑假开始准备小升初择校考,“当时主要是做真题、复习真题,我准备了一个错题本,对每几天内出现的错题我都会认真记下来,总结出错点在哪儿,偶尔学习累了的时候翻一下,算是一种总结再提高吧。”她每晚在家复习两个小时左右,“爸妈一直都给我很大的鼓励,累的时候他们就让我睡觉休息,有什么问题时候他们也非常耐心细致地和我交流,正是父母的用心沟通,让我没有了思想上的负担,始终能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小升初的学习中”。

  助力孩子小升初的完美衔接

  小升初将是孩子成长的一个转折点。小学与初中不同的教学方式、不同的学习方法,乃至不同的教育理念,都会潜移默化中在孩子的成长中留下痕迹。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其个性,家长实事求是帮孩子做好小升初的衔接,将有助于为他(她)的成长“锦上添花”。

  小升初考试后,为让孩子尽快地进入角色,减少孩子在新环境中的“磨合适应期”,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即将入读的中学去走走看看,熟悉一下新的环境,让孩子从思想上做好进入初中的准备。

  经常会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是:一些小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进入初中后成绩却变得平平,而有些学生在小学成绩本来一般,初中后却突飞猛进。其实,这些转变和学习习惯分不开,有些孩子没有看到小学和初中学习方式的变化,不能随着新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学习方式,因而不能很快地融入到新的学习之中。

  小学后,随着孩子的成长,他的性格和心理会有很大的变化,家长要对孩子多些关爱和沟通交流。如果发现孩子跟某个异性同学交往过密,其实这是生理趋于成熟导致的微妙心理变化。教育专家建议家长一定要以恰当的方式正确引导,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一棒子打死”。

  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成长氛围对子女的成长是潜移默化的。家长应当把握时间,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爱好。这个时候,孩子的自制力相对比较弱,一定要避免孩子接触不健康的书籍和音像制品,同时防止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或聊天。






欢迎光临 家长易论坛 (http://www.jzy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