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标题: 华南理工自招试题“雷人” 是否该“枪毙”自主招生 [打印本页]

作者: 魔盗    时间: 2013-4-17 14:27
标题: 华南理工自招试题“雷人” 是否该“枪毙”自主招生
“馒头和面包打擂谁会赢?”

  “杜甫到底忙不忙?”

  “《西游记》里一共有多少个妖怪?”

  “哥本哈根和哈根达斯有什么区别”

  在2013年自主招生的过程中,华南理工大学的自主招生试题因其异常“雷人”引起网友广泛关注。

  有网友认为这些自主招生试题看似无厘头,实则考出大智慧;而另外的一些网友则认为考题过于哗众取宠,丧失了考试的严肃性。

  华南理工大学一位副教授表示,大学应该是充分发挥才智的地方,需要的是有创新思维,而不是单纯地走标准化程序。华南理工大学之所以这样选拔,是为了让考生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积极展现创新思维模式,从而能够选拔出敢于创新拓展的人才,这和教育部自主招选拔的精神是一致的。

  那么,自主招生的选拔精神和选拔目的是什么呢?教育部2003年推行自主招生的有关文件中指出,为了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自主权,培养教育创新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3年在部分高等学校中开展自主选拔录取的试点,积极探索以统一考试录取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学校自主招生、自我约束,政府宏观指导、服务,社会有效监督的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机制。

  虽然自主招生的选拔精神和选拔目的有章可循,但依然缺乏明确的目的。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倪跃峰坦言,虽然自主招生进行了十年,但其目的从最开始就很不明确,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各方参与者自然走一步看一步。虽然自主招生对高校有好处,有很多高校都在积极争取。自主招生改革对于中国高校招生是全新的尝试,关键是要建立评价学生已有业绩与能力(包括潜能)的多元化组合标准,而不是根据考试分数一个标准。自主招生发展现状显示,在制度设计不明确的前提下迅速推广自主招生,不仅最初的目的未达到,还产生了新的质疑。比如命题的科学性、从报名到接收学生过程的公平性、公开性与透明度,判分的标准等,或许这些也就是自主招生近年来饱受争议与诟病的重要原因。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指出,自主招生有一个基本假定,那就是高考成绩不足以反映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有的学生是高分低能,有的则是低分高能。自主招生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专门的笔试和面试,把这些素质好和能力强的学生挑选出来,给他们加些分,让他们在高考分数不够时,也能够被录取。这里要注意几点:一是就学生总体而言,分数与能力绝对是正相关的;说分数不能够充分反映能力,仅仅是就很少数人而言是正确的。二是总分数可能不足以充分反映能力,还应看成绩结构,看单科成绩。三是能力的比较无法绝对化和量化。四是考试发挥是否失常,也反映出考生的心理素质。综合起来,可以看出,自主招生针对的是两部分学生:特长显著的和综合素质特别高的。这项政策的本意就是针对少数考生的。

  自从2003年实施自主招生改革以来,每年参与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数量迅速增长,高校笔试面临着巨大挑战。同济大学招办负责人坦言,笔试无法体现同济的招生目的,但现实是,每年网上报名的,总会有多达万人以上的考生,以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可能举办如此大规模的面试,只有通过笔试筛选一部分考生。上海交大招办主任也表示,高校也希望取消笔试,让考生直接进入面试环节,但由于人数众多,学校不得不通过笔试设置“门槛”。显然,笔试正在成为高校一种无奈的选择。

  面对先天营养不足、后天成长畸形的自主招生,我们还能怀着当初的那份激情和梦想坚持么?语文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表示,自主招生是高考的破冰之旅,该如何进行自主招生,大家还在尝试和探索之中,但是自主招生的方向一定要坚持下去。

  期待着自主招生在争议中良性发展,事实上,高考改革不应只有自主招生这一条路可以尝试。

  附:自主招生的前世今生

  2003年,教育部《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为了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自主权,培养教育创新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3年在部分高等学校中开展自主选拔录取的试点。”自主招生被首次提出,并在22所大学进行试点。

  2009年,北大“中学校长推荐制”使自主招生被空前关注。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对特长显著、符合学校培养要求的,依据面试或者测试结果自主录取”。

  同年,各高校自主招生之战越演越烈,先后出现“北约”、“华约”、“卓越”联盟。


作者: 我是谁    时间: 2013-4-17 15:02
这出题的人是不是太无聊了




欢迎光临 家长易论坛 (http://www.jzy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