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标题:
感市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风清扬
时间:
2013-7-1 15:54
标题:
感市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3年6月20日上午9时,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终于揭开了它神秘而美丽的面纱。初读这份试题,感觉它是那样的熟悉,几乎每道题都是我们料想中的模型,没有太大的意外,平常得几乎就像一套模拟训练题。然而细读每个小题,你会惊喜的发现,命题者和试题的匠心正在细节创新上。认真研读今年中考题的细节变化,也是为平时的语文教学明确方向。
一、较大程度传承了历年孝感市中考语文试题的结构模式和命题原则
1、所考查的知识面较广: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都有所涉及。试卷结构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表达”三大板块,全卷共24小题。
2、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考察设计有梯度。例如:同样是基础知识的考察,第1题、第2题字词的考察容易得分,第3题词语填空属中等难度,第4题考查病句是拉分题,大部分同学不能得分。
3、对城乡的地区差异有兼顾。阅读题《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所涉内容可能农村地区的学生理解起来容易一些,因为文中有他们比较熟悉的生活体验;而《安全的空中旅行》可能城市孩子读起来更轻松一些,因为他们可能有过坐飞机的体验帮助他们理解。
4、兼顾所考查的知识点在6册教材的均匀分布。字词题、默写题和诗词赏析题都凸显了各册教材知识的大综合。名著题《简爱》源自九下,沿袭了以往对教材精彩片断的理解和分析的形式。古文阅读节选了九上的《陈涉世家》,分别考查了重点词语的理解、重点句子的理解、文本内容的理解和主要人物的理解。
二、注意稳定题型中的细部创新
1、字词题的考查将原来4分的音形混合题,拆分为独立的“字音”和“辨形”两道题的考查。改革之后的题目考察目标明确,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考查难度。
2、基础知识的考察中增加了词语运用的填空题(第3题),旨在对应新课标中“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接受祖国文化的熏陶和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的建议。
3、默写题注重考查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的积累和运用。例如“梦”是温馨的怀想,是美好的期盼。……李白在《行路难》中用“ , ”表达他希望得到重用的愿望。学生如果没有准确理解是很容易错误的写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正确的答案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4、综合性学习题明显增大了分值。2013年的综合性学习题在以往5分的基础上加大为7分,包括了“材料分析题”“口语交际题”“仿写题”,综合性强,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2011年版新课标要求“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综合性学习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今年的综合性学习题既有“文化”(《岳阳楼记》《滕王阁序》《论语》)的元素,也有“道德文明”(文明出行)和“生活”的元素。真正体现了“文化的语文”“生活的语文”的命题理念。
5、散文阅读可以说是今年最大的创新点和亮点。题目整体的设计遵循了以往阅读题的6个固定模式,又很好的契合了散文的文本内容。散文阅读题今年虽然第一次在中考中出现,学生却没有很强烈的不适应感。原因在于选文切合学生生活实际,题目的设计科学合理,大部分题目的答案都能在仔细读文章时发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文章线索的考察。文本中实际有两条线索:一条“物”线(槐树的生长),一条“情”线(弟弟的成长)。学生在示例的提示下应该能够解读并概括出来。关于拓展延伸题18题的设计,用课内篇目《紫藤萝瀑布》提示散文文本的主旨,让学生既沟通了课内外知识,又联系到类似生活实际的理解,无形中促成了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提升。
6、说明文阅读题注重了内容的实用性和科学知识的普及性。文本内容解读难度不大。依次考查了整体理解、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过渡和衔接、语言运用等知识和能力点。19题涉及内容的整体理解和概括,可能部分学生因概括不完整而失分。23题是一道能从文中局部段落找到答题依据的语言运用题,难度也不大,但容易因答题不全而丢分。相比较而言,说明文阅读的难度低于散文阅读。
7、作文题不设偏题、怪题。审题没有障碍,为学生预留了宝贵的时间,两道题都适合不同层面的同学发挥才情,绝对让学生有话可说。尤其是话题作文“滋味”,题干的表述流溢着浓浓的文学内涵,既为学生营造出不同的情绪氛围,又做好了优美语言的示范。
综合看来,2013年的语文试题其实是在戴着脚镣跳舞,在传承和创新的矛盾中极力寻求突破。好在无论是命题者还是考生都在其中找到了平衡的支点和双方的契合点,即是否适合检验学生知识,是否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否催生了学生进一步的语文学习愿望。相信2013年的中考语文改革只是迈开了小碎步,随之而来的应该是稳稳地大步!逐步砸掉束缚!
欢迎光临 家长易论坛 (http://www.jzy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