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标题: 高三实验复习教学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lina    时间: 2012-4-25 09:30
标题: 高三实验复习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的性质中指出;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考试说明·北京卷》中强调了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新增了关于控制变量法和科学探究方法和过程,将科学探究置于重要的位置,首次提出“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的要求。这一要求在近三年实验区高考试题中得到很好的强调。

北京市所选的5个教学模块中,关于“科学探究”的栏目共有32个,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如Na2CO3和NaHCO3的性质、FeCl3水解的条件等等,都可以作为教学的素材使用。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教材选修5实验“利用下图所示的仪器和药品,设计一个简单的一次性完成的实验装置,验证乙酸、碳酸和苯酚溶液的酸性强弱”引入,强调此部分内容为教材中新增的栏目“科学探究”。而后以08年广东21题为例,呈现“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并解题的过程中引导解题方法,强化相关知识、化学用语和表达规范性。再以09年安徽28题为例,巩固“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并感受试题设问的不同角度,关注到“控制变量”这一核心实验思想。最后,一道完成实验报告的试题,将“科学探究”的设问角度多样化,也明确了动手实验的重要性。

整节课旨在明确“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感受此过程中“控制变量”方法的使用,引导科学的解题方法。

三、学生情况分析

作为首届新课程的毕业生,在以往两年的学习中,对于科学探究的基本内容有了解,尤其是开放的思考方法和“控制变量”的解题思路比往届学生突出。本班学生基础知识较好,学习化学的热情高,课堂活跃。因而,本节课的教学需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明确有关“科学探究”试题的解题策略,并将“科学探究”的思考延续下去。

四、教学目标设计

1.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试题的完整过程

②使学生巩固解题中所需的化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试题中呈现的“科学探究”完整过程,使学生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过程并得到能力的提升。

将学科试题与研究性学习相联系,使学生能够将“科学探究”的思考延续下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体验问题的解决过程,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示学科魅力,学习新知识的目的。

2.发展性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控制变量”的核心实验思想

过程与方法:将学科试题与研究性学习相联系,使学生能够将“科学探究”的思考延续下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打通学科间的界限,让学生感受基于“学科”到基于“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变化。

3.教学重点的分析与确定

本节课旨在明确“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感受此过程中“控制变量”方法的使用,引导科学的解题方法。

重点:“科学探究”的过程及“控制变量”方法

4.教学难点的分析与确定

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面对综合度很高的高考试题,解决的难度较大,因而解题方法的引导及相关知识、化学用语和表达规范性的要求凸现重要。

难点:解题方法的引导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流程图
教学环节1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引课】教材选修5实验“利用下图所示的仪器和药品,设计一个简单的一次性完成的实验装置,验证乙酸、碳酸和苯酚溶液的酸性强弱”

【活动一】学生依题目要求作答,教师巡视指导。

         提出“科学探究”课题
教学环节2

反馈训练

提升方法
【活动二】08年广东21题

组间交流,教师评价。

09年安徽28题为例

组间交流,教师评价。
教学环节3

应用反馈

落实巩固

归纳小结

感受领悟
【活动三】完成某实验报告

1.习题强化训练。教师参与各组交流讨论,注意及时反馈评价。

2.小组之间交流分享,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共同领悟方法,感受学习过程。



2.教学资源的开放性措施

本节课采用了多媒体的教学工具,在教学的过程中提供线索和素材,为引导教学服务。

3.问题情境的开放性措施

①某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装置,能否完成实验目的?如何改进?

目的是通过教材实验引出“科学探究”课题,旨在提醒学生重视教材内容,并引入课题。

②本题的解题思路?解题难点?

目的是引导解题方法,强化相关知识、化学用语和表达规范性。

③某同学做同一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请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目的是将“科学探究”的设问角度多样化,也明确了动手实验的重要性。

4.学生活动的开放性措施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交流的方式,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5教学进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1

创设情 境

引入课 题
【引课】教材选修5实验“利用下图所示的仪器和药品,设计一个简单的一次性完成的实验装置,验证乙酸、碳酸和苯酚溶液的酸性强弱”,某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装置,能否完成实验目的?

【提问】如何改进?

【讲解】上述题目出现于教材“科学探究”栏目,教材中的素材共32个,探究点有性质、条件,内容有元素、原理等多方面。
思考、回答: 不能,可能有挥发的乙酸会干扰实验。








思考、回答: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倾听、思考


通过教材实验引出“科学探究”课题,旨在提醒学生重视教材内容,并引入课题。
教学环节2

反馈训 练

提升方 法
【习题】08广东21题:某种催化剂为铁的氧化物。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对该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进行探究

【提问】本题的解题思路?解题难点?

【引导】参考结论

【板书】“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

【小结】设计实验方案的一般原则

【习题】09安徽28题: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提问】本题的解题思路?解题难点?

【引导】参考结论

【小结】《考试说明》要求
思考、解题









思考、回答:找到实验目的,难点是验证假设2正确后,假设1和假设3无法判断。

思考,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各种方案。

倾听、思考


思考、解题



“控制变量”的思想

数据、图表的使用

思考,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倾听、思考


以08年广东21题为例,呈现“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并解题的过程中引导解题方法,[url=]强化相关知识、化学用语和表达规范性。[/url]




再以09年安徽28题为例,巩固“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并感受试题设问的不同角度,关注到“控制变量”这一核心实验思想
教学环节3

应用反 馈

落实巩 固

归纳小 结

感受领 悟
【习题】某同学做同一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请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引导】出题的角度可以多变。

【板书】总结

【深入总结】“科学探究”深入到各学科,
思考、解题



小组讨论、回答








倾听、思考
一道完成实验报告的试题,将“科学探究”的设问角度多样化,也明确了动手实验的重要性。

明确有关“科学探究”试题的解题策略,并将“科学探究”的思考延续下去。







































































六、教学评价设计

1.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学生了解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复习巩固相关知识、化学用语,将学科试题与研究性学习相联系,使学生能够将“科学探究”的思考延续下去。

2.教师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准备,对“科学探究”的相关内容有所掌握。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到“控制变量”这一核心实验思想,明确有关“科学探究”试题的解题策略,并将“科学探究”的思考延续下去。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高三化学实验部分的复习课,将此部分教学内容整合后,发现“科学探究”内容为教材新增栏目,以此为切入点,引入复习,从另一个角度落实化学知识。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强化“控制变量”这一核心实验思想,强化相关知识、化学用语和表达规范性。

实验区的实验探究试题,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做出猜想,并针对猜想开展一系列的实验探究等,如07广东23题、08广东21题、09广东21题,试题要求以一定的实验目的,做出猜想、涉及实验方案、开展实验研究并得出结论等,较为完整的展示“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而09年安徽28题是“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试题在设问时关注到了“控制变量”这一核心实验思想的考查。

在课程的实施中,能够及时捕捉学生的问题,生成教学内容,组织学生间的讨论和交流,教学效果不错。但师生间的交流过多,学生间的碰撞少,有时彼此的交流需老师为“传化筒”,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需改进。

总之,在复习课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就要在课上注入新的元素,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要充分挖掘隐藏在知识内的具有学科特色的科学方法,并精心设计展现知识形成过程、科学方法的运用过程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掌握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复习效果。






欢迎光临 家长易论坛 (http://www.jzy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