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标题: 毛泽东从善如流五次修改诗文 [打印本页]

作者: 撒说18    时间: 2013-12-8 15:21
标题: 毛泽东从善如流五次修改诗文

毛泽东虚怀若谷,以能者为师,曾五次虚心听取朋友们的建议修改诗文。
  1957年,有一次毛泽东请教诗人臧克家,问他对自己的词作《沁园春·雪》有何看法。臧克家认为词中的“原驰腊象”的“腊”字须推敲,说:“将‘腊’改为‘蜡’似好些,‘蜡象’正好与前面的‘银蛇’映衬。”毛泽东听后高兴地说:“好,就请你替我改过来。”毛泽东后来还几次和臧克家提及此事,说他修改得好。
  1958年,毛主席对诗作《七律 ·长征》有段批注:“改浪拍为水拍,这是一位不相识的朋友建议的,他说一篇内不要有两个浪字。是可以的。”这位“不相识的朋友”,就是山西大学历史教授罗元贞老先生。
  罗元贞是广东兴宁市宁新人,是享誉海内外著名爱国诗人、历史学家,曾长期任山西大学历史系教授。1952年元旦,当时在东北大学任教的罗元贞,作为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致信毛主席表达感激之情,顺便谈了点学习主席诗词的体会,并建议将《长征》诗第五句“金沙浪拍云崖暖”中的“浪”改为“水”。这样既可避免与第三句“五岭逶迤腾细浪”的“浪”字重复,又不使意境太“露”。主席在百忙中于1月9日亲笔回信:“元贞先生,1月1日来信收到,感谢你的好意,此复。顺颂教棋。”
  早在建国前后,毛泽东就曾有过“一字师”和“一词师”的佳话。1949年,毛泽东接受“救国七君子”之一章乃器的建议,将人们传唱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一歌中的“中国”前面加一“新”字,并当面亲切地说:“乃器先生,你的意见很好,我们已经通知作者加上〈新〉字了”。一字之增改,使该歌词大为增色。建国之初的1951年,中国决定抗美援朝,原想以“支援军”名义出兵,后来在征求民主人士意见时,时任政务院副总理的黄炎培对毛泽东主席说:“有个问题要考虑呀,自古道出师有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这个仗就打不好。”他认为“支援”的说法不妥。周恩来总理也同意黄炎培的看法,他附和说:“我们叫支援?我们是不是要跟美国宣战?”毛泽东一听,受到启悟,顺手抓起铅笔,将“支援军”改为“志愿军”,黄元培频频点头:“师出有名,战无不胜!”
  1959年,毛泽东在庐山会议初期,印发其《到韶山》一诗。毛泽东当时虚心地向有“荆楚才子”之称的梅白征求意见。梅白提出“别梦依稀哭逝川”这一句应改“哭”为“咒”更好。这样似诗意更积极深刻,感情也更鲜明强烈些。毛泽东欣然接受了梅白的意见,称梅白是“半字之师”。“哭”也就改成了“咒”。另外,《到韶山》诗最后一句原为“要使人民百万年”,梅白又提出不妥,说这句有口号之嫌。毛泽东由是就将这句改为了“遍地英雄下夕烟”。
  毛泽东尊重“一字师”臧克家、罗元贞、章乃器、梅白和“一词师”黄炎培的虚心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作者: zhangkehua    时间: 2013-12-8 17:19
毛泽东,现代最伟大的中国人之一
作者: lihongdou    时间: 2013-12-8 20:43
谦虚使人进步
作者: cherish    时间: 2013-12-9 08:43
虚怀若谷,以能者为师
作者: lhm0842    时间: 2013-12-9 08:47

作者: crab    时间: 2013-12-9 08:54
值得学习,谨记之
作者: 饭团蚂蚁    时间: 2013-12-9 09:14
虚怀若谷,能者为师
作者: lyh576531536    时间: 2013-12-9 09:18
虚心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作者: 故事0501    时间: 2013-12-9 11:21

作者: lhm0842    时间: 2013-12-10 08:41
学习了
作者: 小实    时间: 2013-12-10 08:54
五次修改诗文
作者: 小实    时间: 2013-12-10 08:54
五次修改诗文
作者: crab    时间: 2013-12-10 09:11
谦虚使人进步
作者: 夏木下花    时间: 2013-12-10 10:22
zhangkehua 发表于 2013-12-8 17:19
毛泽东,现代最伟大的中国人之一

没有毛泽东,我们中国现在至少要倒退五十年
作者: 漫步云端1987    时间: 2013-12-11 09:01
每个人都应该谦逊
作者: Ella    时间: 2013-12-28 17:35
发帖辛苦了,支持一下!
作者: 涂涂笑    时间: 2013-12-29 15:31
还是很有才的
作者: 涂涂笑    时间: 2013-12-29 15:38
很有才的主席哦
作者: 涂涂笑    时间: 2013-12-29 15:38





欢迎光临 家长易论坛 (http://www.jzy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