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标题: 关于指导孩子成长的几点认识和做法 [打印本页]

作者: 夏校长    时间: 2014-1-10 14:13
标题: 关于指导孩子成长的几点认识和做法
一、正确理解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作用
学校、家庭、社会是学生教育的三个支点,从而形成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体系。然而,对这三个支点的作用的理解,却经常陷入误区。
不少的学生家长认为:学生的教育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把学生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尤其是一些文化素质不高、或者经济条件较好的家长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或者认为自己缺乏必要的文化基础而无法教育子女,或者以工作(生意)忙为由推脱教育的责任,认为只要为孩子选一所好学校就学,自己就尽到了家长的责任。
实际上,学校和家庭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象一个标准化的工厂,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大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学生是这个标准工厂的原材料,而家庭则是原材料的供货商。学校的加工方法基本是统一的,而家庭提供的原材料则差异很大。不同的家庭在幼儿教育阶段培养出来的准学生存在各个方面的差异;如学生的健康状况、心理状况、个性、道德标准都有极大的不同;这一方面为学校教育增加了难度,一方面为培养不同特色、不同志趣的学生提供了可能。
学校与家庭的不同作用在于,学校在于按照社会的需求试图统一学生的社会公德及知识水平;而家庭则根据家庭的结构和经济条件对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影响。每个学生无时无刻不受到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只不过学校进行的教育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教育;而家庭的教育却是在父母及子女无意识中完成的。
学校是学生知识体系形成的基础;家庭则是学生个性形成的基础。学校可以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发展的空间,而不能代替家庭创造这个基础;学校可以一定程度上矫正学生的某些偏好,但学生个性的形成却只能在家庭里完成。
通俗的说:有什么样的学校不一定有什么样的学生,而什么样的家长,却一定会有什么样的子女。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的教育比学校教育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对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个性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学校和家庭的一个交叉点就是社会教育。学校也是社会,但家庭的社会色彩更浓。学生的很多社会知识都是在家庭的圈子里获得的。学生的家族圈子和生活社区的环境都会影响到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很多学生的不良社会习气都是从这个圈子里形成的。社会是复杂的,每一个家庭的情况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但是,每一个负责任的家长在子女面前,都应该按照法律和社会公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为自己的子女树立好的榜样;或者至少避免让自己的子女在未成年时接触一些与社会公德抵触的不良现象。
反过来说,任何学生的成就及失败对学校都不具有决定意义;而每个学生的教育成败,都决定了这个家庭的命运。每个家庭必须为学生的成败分享喜悦或者吞下苦果。
家庭教育的影响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对学生的一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父母必须高度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工作,父母必须对子女的教育负主要责任;绝不能把教育的成败全部推给学校。
父母对此的认识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您孩子的前途!

二、高度重视孩子的教育工作
所谓高度重视,主要是重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其次是重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密切配合,形成教育的合力,与学校共同创造最佳的培育环境。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且是最重要的教师(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否健康,取决与其青少年时代的生存环境,其中至关重要的环境就是家庭;而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否和睦幸福,也取决与孩子是否健康成长;许多家长在孩子青少年时期疏于管理,而孩子成年后走上邪路后,给家庭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烦恼。就是因为一些家长未能正确认识家庭对孩子的成长的不可或缺的教养责任,而以各种各样的理由为自己失职予以开脱,最后吞下难咽的苦果。
因此,孩子需要全天候的精心呵护和关爱,需要家庭与学校密切配合,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三维立体的(家庭、学校、社会)良好环境。而家长,应该承担策划、执行、协调的重要责任。

三、正确认识小学阶段孩子的培养目标的认识
我认为:孩子在小学阶段的主要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逐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会计较孩子的分数和一些偶然性的得失,而是致力于培养孩子学习兴趣,采用多种办法激励孩子,树立自尊、自强意识,在学习中重视方法的培养而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
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会着眼于孩子的综合素质提高,对孩子成长有着长远的目标和分阶段实施的计划;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有这样的认识,我们才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不是为考试而学习,而是为自己的未来而学习;为成为国家有用之材而学习。
明确孩子在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有利于家长采取正确的方法指导孩子的学习,有利于家长正确对待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曲折,避免因操之过急而对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但是,部分学校和学生家长,对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不甚了了;或者讲一套,做一套;一些学校甚至还将小学生升学的情况大肆宣传,以标榜自己学校的所谓教学质量。与国家的义务教育、素质教育的方针格格不入。部分家长给小学生的小学教育附加了太多的内容,附属了太多的期望,太多的功利,使小学生的培目标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学生中不断出现的高分低能、缺乏生存能力等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四、创建孩子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即——存在决定意识。
不少家长把孩子的一些反常举动看成是“不听话”的表现,实际上,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基本环境;而孩子的一些表现则是家庭环境的一面镜子。家长的言行举止和在家庭里的活动(或事件),都对孩子有着深刻的影响(如家长的道德水准、父母反目、家庭赌博、家庭的社会关系往来等)。当孩子出现不正常表现时,一定要反思自己的言行,避免自己的不良言行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我们夫妻均有教育行业1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有从幼教到高中的工作经验。我们除自身工作外,在家里形成“一切为了孩子”的准则。凡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事尽全力予以避免。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凡是影响孩子学习的事,一律为孩子的学习让路;孩子在家里的每一分钟,都有人负责他的学习、游戏和锻炼。不管工作有多忙,回到家里,只要孩子需要,都必须放下工作辅导孩子。把工作放到孩子休息后来做。为兼顾工作和孩子的教育,有时夫妻分工,一个对外忙工作,一个主内管孩子。可以说:从孩子早晨起床,一直到晚上入睡,都处于家长有效的监控之中。
我有读书的习惯,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读上一段。而多数时间,是在家里休息的时候。读书猎涉的面也很宽,历史、哲学、科技及专业书籍经常阅读。孩子也受到熏陶,从小养成入睡前读书的习惯,在床头柜上、枕头边上到处是他经常阅读的书,有文学的、科技的、军事方面的。坚持不断的课外阅读使他的知识面超出同龄的孩子,也培养了广泛的爱好和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自学的能力,成为他在学校之外的又一个学习渠道。
孩子读了一本有意思的书,会主动来和我讨论,或者推荐给我看;他甚至对《穷爸爸,富爸爸》这样的书也读,虽然一知半解,但对书里讲的大致意思,确也八九不离十。使我深有感触,我向他一样大的时候,只能读到《三国演义》之类的连环画。
父母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孩子影响很大,有时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对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帮助更大。

五、从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开始,采用激励为主的教育方法,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孩子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他需要长期持续的驱动力,这个动力就是成功和成功所带来的快乐。
家长要不断地为孩子提供这种驱动力。这就需要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持续不断的给予激励。要善于发现和肯定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要不断“小题大做”地给予孩子他所希望得到的鼓励(主要是精神上的,有时也可以适可而止满足孩子的小小的愿望),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给他带来的快乐。学习兴趣就建立在孩子感受进步和快乐的过程之中。
在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时,我们适时的提出具体的要求,如:按时起床和就寝,在老师没有要求的情况下自觉复习功课(如听读英语、听写训练),放学后先完成作业再看电视和做游戏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孩子的兴趣,购置一些课外书籍,使孩子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支持孩子学习电脑,主要是绘画工具(软件)和上网等,以扩展孩子的知识面,养成主动学习、探索知识的良好习惯。
孩子的认知系统尚未健全,缺乏自制能力;有时难免把许多精力放到兴趣大的方面,如电脑制作、电脑游戏等,我们与学校老师密切配合,引导孩子把握一个度。把基础课的学习作为前提,注意劳逸结合。比较好的处理好了基础学习与发展兴趣的关系。使孩子得到全面发展。

六、寓教与乐,尝试快乐教育法
对孩子的德育教育是一个难点。我们主要通过和孩子讨论来进行。我们为孩子购置了许多健康有益的故事光碟,如《海尔兄弟》、《葫芦娃》等;孩子受到很好的正面影响,孩子在看电视时会发表一些议论和见解,我们就以商榷的语气与他讨论,对一些意见予以肯定,对一些意见予以修正。对孩子的问题予以实事求是的解答,因为孩子从电视上学到的知识涉及面很宽,即使象我这样当年的科技辅导员协会会员也难以全部回答。
有时学习难免会有些枯燥,我要孩子完全放松,制造快乐的气氛来帮助学习。孩子在学习乘法口诀时遇到困难,我就叫孩子躺在床上,和我一起大声唱读口诀;孩子兴趣大增,很快学会了口诀,而且记得牢固。
孩子有时和我一起看《新闻联播》,还会发表一些见解;比如环境保护,比如扶助贫困等;我对孩子的正确见解予以支持和鼓励。从而帮助孩子形成对是非的判断能力。
我们还支持孩子通过电视和网站学习拓宽视野,鼓励孩子发表正确的见解。引导孩子正确对待一些社会现象,培养孩子积极进取的精神。希望能对孩子的成长有益。

我们的孩子经过10年的教育,已逐步成长起来。
首先,孩子有正确的善恶观;知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对世界万物和社会现象有自己认识和评价。其次,孩子有强烈的求知欲,广泛的学习兴趣并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再其次,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逐步走向自立;我们有意识的培养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暑假的时候,还让他去参加了少年先锋报社组织的童子军生存夏令营的生存特训,使孩子经风雨,见世面,逐步的走向成熟。
我认为:孩子的成材应该也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所谓天时,应该指时代背景(国家大的社会环境)、地利可以指孩子成长的环境,主要是学校的教育条件,人和主要指孩子的家庭教育环境。每一个因素都很重要,都缺一不可。家长和老师只能各尽职责,尽人事而已。
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个难度很大的综合命题,需要每一个家长用一生的努力来解答。我愿意尽全力和学校老师共同努力,把孩子培养成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14_副本_副本_副本_副本.jpg (105.7 KB, 下载次数: 14)

14_副本_副本_副本_副本.jpg

作者: 杨念    时间: 2014-1-20 14:56
很赞同              




欢迎光临 家长易论坛 (http://www.jzy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