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时至今日才发现,数学之于我,依然如同梦魇,阴魂不散。”
日前,《我们为什么会患上“数学恐惧症”》的报道引发众人对数学教育的反思。
回想不久前关于“数学要不要滚出高考”的探讨,再到今天“数学恐惧症”人群“患病率”颇高的现状,大有国人与数学“积怨方已久,顽疾终养成”的态势。
相关调查显示,80%左右的人都做过与考试有关的噩梦,其中70%左右是考数学的。在微博和论坛里,他们把自己称为“数学恐惧症”患者。而眼下患者年龄越来越小,蔓延至中小学生。
本来是一种充满趣味、蕴藏智慧的思维科学,为何变得令人胆战心惊、望而却步?
——充斥着数字、符号、公式的数学学科,不能靠一味地灌输训练,如果把“苦口良药”精心“包装”成孩子们喜欢的、不同口味的“糖果”,是否更符合数学教育的本真?破解之道不仅仅在数学学科,更在于育人规律: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学定教,从学法和教法上切实改进提高,让孩子在接触、学习、运用和探究的整个过程中都获得心智的成长。
首先,要让“数学恐惧症”学生们都能吃到“糖”。
“数学恐惧症”人群的焦虑往往不是在深入接触数学之后产生的,而是脑中想着做数学题所带来的各种痛苦、急躁等消极情绪造成的。因此当务之急,要让孩子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享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成功是每个学生的权利,帮助孩子发掘兴趣和感受成功的甜蜜是每位教师和家长应尽的职责。然而现实是,不少教育工作者并不了解数学的内在逻辑,而是一味地灌输给孩子某个概念、公式或定理。
对此,斯坦福大学的做法值得借鉴,就是把数学变成一个喜庆的节日。
斯坦福大学将每年4月份的第四个周末定为“数学节”。每到数学节,活动场地布置得特别漂亮,主办者既赠送纪念品,又提供免费饮料食品,到会者熙熙攘攘;家长在孩子玩“踩地雷”“俄罗斯方块”时引导孩子思考“概率”问题,“这个方格是地雷的可能性大不大?”“下次出现这种形状的比例高不高?”在日常的游戏中和孩子探讨数学之道。
此外,还要让“数学恐惧症”学生们吃到“不同口味的糖”。
在西方,探索是第一位的,然后再发展相关的技能;但中国人则认为技能的发展是第一位的,后者通常又包括了反复练习,然后才能谈得上创造。这样的结果自然是使数学沦为了“术数”,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极其匮乏,劳心费神累了众人却出不了世界级的数学大师。因此,我们要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和创造热情,让学生自由地去体会、探索差异性学习的乐趣。
无论“数学恐惧症”怎样势如猛虎,但幸运的是,它并非无药可医。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与其让数学沦为工具性学科,不如在其内涵价值、教学方法上下大功夫,帮助孩子们从点滴中获得成功体验,自然会慢慢与数学“化敌为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