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年级题库]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我的小学作文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28 18:45: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ocument对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阅读可以让人活得更好,写作可以让人活得更久
  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百业待举,要发展工业,急需大量理工科人才,于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盛行。如今国家高速发展,已经接近或达到(部分地区)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边缘,人们在小康和富裕的时候,特别需要心灵的慰藉,借以平衡心态,追求更“幸福”的生活,
  此时,文科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特别是文科中的“语文”一科的“人文性”就尤为重要。因此,让学生学好语文,写好作文,写点日记,“阅读可以让人活得更好,写作可以让人活得更久”。因此,作文就不是你想不想写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写好的问题。作为语文老师,在谆谆教导学生学语文写好作文时会平添许多底气。
  作文是什么
  作文不是给老师完成的作业,作文是自己心声的书面表达。人与人交流,除了口头表达,就是书面表达。口头说完就完了,书面表达可以深思熟虑,可以传之久远,更具价值。学生明白了这一点,就更具说服力。我们语文老师也就有了理论依据,在布置作文时底气会更足,遇到对作文天生头疼的学生,就可以拿出“尚方宝剑”跟他“理论”一番。
  作文要从娃娃抓起
  不要把写好作文的“宝”全押在高年段,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有意思地为作文做准备。利用儿童的黄金记忆时期大量地朗读和阅读优质的课外读物,此为“输入”。同时,多开展讲故事、背诵经典诗文的活动,让学生练习口头表达,此为“输出”。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训练,来促进学生表达(偏重于口头)的提升,内化语言,并为将来的书面作文做准备。中年段要承上启下,前引后联,再继续夯实口头作文的基础上,由段向篇过渡。高年段要在篇章结构上做文章,指导要有方法,练习要落到实处,要有的放矢地进行“专题作文”训练,即集中力量训练写好“写人”或“记事”或“写景”的作文,辅以范文,指导如何开篇,怎样过渡,如何突出重点,怎样画龙点睛。当然,不要教成“八股文”,千篇一律,要在规范的基础上突出个性,富有文采。
  指导小学生作文,不要贪大求全,不要一味求数量,要在质量上下功夫,即重点指导写好“记叙文”,指导写好一件事情,把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清楚,突出重点,有细节描写更好。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写好文章固然需要天赋,我们不能指望学生“人人都是作家”,但作为语文老师,让学生爱上语文,喜欢写作文,实在是大功一件啊。
  何谓“好作文”
  时下对好作文难有定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见仁见智,褒贬不一,标准似乎很难确定。我有三个标准,一是主题要明确,即要么扬善,要么惩恶,旗帜要鲜明,立意要明确,如果含混不清,不知所云,就不能算好作文;二是布局谋篇要有“设计”,不要平铺直叙像“流水账”,要有点波澜,有点起伏,有点变化,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像照相一样机械地记叙,就算不上好作文;三是错别字要尽量少,书写尽可能美观,要让阅卷者赏心悦目,精神为之一振,要是错别字多,涂抹过多,那就算不上好作文。
  有了这三个标准,老师和学生就有了作文的“指南”——对老师来说,有了标准,评判起来就能有章可循了;对学生来说,作起文来也就有的放矢了。
  作文可不可以来点“虚构”
  以前我们都给学生强调,作文要说真话,抒真情,生活是怎样,作文就写得是怎样,来不得半点虚假。学生有时为了凑够字数,胡编乱造,我们一批评,他振振有词,您不是说要不少于500字吗?可是哪有那么多好写的事呢,不编一点能过字数关吗?我们真是哭笑不得。
  笔者以为,作文可以适当加点“虚构”(适合于高年段),作文来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要会加工,要会设计,要达到“准文学”的水平(对于有一定作文能力的学生而言)。这样老师评价作文时就不会在“说真话抒真情“与”达到规定字数“上左右为难了,学生也不用怕来点虚构情节被老师批评了。
  谈到作文可以来点“虚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还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作文。
  怎样教(写)好作文
  指导小学生作文,不要贪大求全,不要一味求数量,要在质量上下功夫,即重点指导写好“记叙文”,指导写好一件事情,把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清楚,突出重点,有细节描写更好。
  1、作文要分类强化训练。
  写人、叙事、写景等类别的作文,教学时要分类强化训练,一个类别的作文要多次练习,直到学会为止。
  2、、针对普遍问题集中辅导。
  目前学生作文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主题不明确。主题不明确进而导致选材和布局谋篇随之发生偏颇。因而,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审题和确定主题。作文的主题并不等同于题目,这是必须让学生明白的。
  3、立足现状,语文课怎么上?作文怎么教?一句话,多读多写,别无选择。千方百计让孩子读,千方百计教孩子写。克服当下的种种困难,从孩子语文的长远发展着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勿以短视堕华章。
  怎么读?一定抽出时间,带孩子诵国学,读经典,涵养情怀。把国学任务分解细化到每天,每堂,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自然环境社会变迁多方联系起来学。狠抓课外阅读,海量阅读,古诗及新诗诵读,营造读书风气和氛围。认真落实本学期大科组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和安排。同时也抽出时间读自己喜欢的书,读要求孩子读的书,用自己的热爱点燃孩子的热爱,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以利孩子。
  怎么写?在语文课堂上切实关注表达,落实表达,由词而句而段,而篇,由语感到技巧,扭住表达的主线。在有限的语文课堂时间内,删繁就简,摒弃内容分析式阅读教学,集中指向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多读,多背,多积累。持之以恒,做好一件小事,实事,把写下水文变成教学的需要,专业成长的需要,教师性灵舒展的需要,与孩子同感受,同乐同悲,同写同赏。千方百计保护和提高孩子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意犹未尽,再谈几点建议:
  1、创设用笔交流的情境和机会,把习作变成一种需要;
  2、注意习作的自我有效感,让孩子体验成功,让他们对习作充满激情和自信;
  3、进行必要的归因训练,让孩子们感受成功与努力的因果联系。
  4、改变习作方式,让习作有趣,让习作常写常新。
  作文是写出来的,好作文是改出来的
  美玉是琢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能力是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作文习惯。虽然教材中没有在每一组中对习作修改给予提示,并不意味着某次习作可以忽视修改。讲评中要重视修改,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厚积才能薄发
  1、抓好课外阅读,让孩子们间接接收多种信息,吸纳、借鉴前人的经验;
  2、扩大学生的生活范围,有意识地让孩子们经受波折,改善写作素材来源单一化的倾向;
  3、养成注意观察、寻根问底,注意习作素材的积累。
  作文好的孩子是夸出来的。
  改善对孩子习作的评价,让他们乐此不疲,对习作充满激情。
  1、眼睛向下,“蹲下来”看待孩子的习作,用“放大镜”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2、创造孩子们发表习作的机会,让习作真的有用,让孩子感受成功。
  倾听学生的心声
  我现在终于明白了作文与做人的联系:
  1、只有用心做人、好好做人,才能体会周围人和事物的感情;
  2、只有好好做人,对人友善,才能有机会展示自己,发展自己,这样就有了写作的材料。
  我明白了写作是为了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丰富自己的内涵,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写作文要与做人联系起来,“文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就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我以后一定好好写作文,不再把写作文当成是完成一项作业,而是我自己的事情,关系到我以后的人生道路。
  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哇塞,作文与做人之间还有这么大的联系啊。这可是我平时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写作文尽量不要有错别字,错别字多的话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的影响,我想到了《弟子规》中的一句话“字不敬,心先病”。确实是这样,错别字连篇,肯定是态度不好。以后每一次考试,我都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至少确保自己书写整洁,没有什么错别字。
  以《课程标准》为标准
  《课程标准》隐去“作文”提法,将低年级写作训练直称“写话”,中高年级写作训练定名“习作”,其用意在于进一步明确并强调小学生写作训练的性质──习作练笔、学作文。这对作文教学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唯其是“习作”,所以新大纲才会在写作内容要求上更贴近学生实际。强调“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唯其是“练笔”,新大纲才会在淡化文体意识上做文章,才会在“篇”的写作上适度降低要求,力图减轻学生写作压力;也唯其是“学作文”,新大纲才会在习作的命题、指导、批改、讲评上对教师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凡此种种,无不在充分地证明着小学作文的性质,决定着小学作文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
  语文老师,责无旁贷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写好文章固然需要天赋,我们不能指望学生“人人都是作家”,但作为语文老师,让学生爱上语文,喜欢写作文,实在是功德无量啊。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沙发
发表于 2013-6-17 13:41:4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6-27 03:00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