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自主招生] 湖北高考:2013年高校自主招生(自主选拔招录)指南及汇总

查看数: 2464 | 评论数: 8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2-12-6 15:48

正文摘要:

本帖最后由 烨晚 于 2012-12-6 15:57 编辑 * 2012年四大联盟简介* 自主招生申请资格 清华系(华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

回复

逍遥书生 发表于 2012-12-6 15:56:21
我们期待怎样的自主招生

  高校本科的自主招生,如果从2003年算起,已经跨入了第十个年头。和统一高考一样,自主招生对于中学教育,当然也具有指挥棒的性质。问题在于它所提供的是不是正确的教育导向。如果在实践中发生了导向的偏离,那么首先要检讨和修正的,应该是招生和考试本身,而不是指责中学,或学生的家长。

  我们所期待的高校本科的自主招生,应该提供怎样的教育导向呢?必须明确,自主招生是为了遏制应试教育而设置的,因此首先要破除考分至上的观念,而要特别强调选拔特质学生的招生定位。所以,对中学而言,第一是不应该鼓励越来越多的学生去挤拼这个比统一高考还要狭窄得多的通道,第二是要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发展自身的特质。事实上,只要守住了“选拔特质学生”这个定位,当前自主招生中的绝大多数乱象都将迎刃而解。

  不见得因为高中毕业生对自主招生趋之若鹜,就是自主招生政策的成功。自主招生必须以招收特质学生为目标,它必须坚守统一高考的补充地位,按较小的规模运作。绝大多数学生仍然应该集中精力准备统一高考。包括成绩拔尖的那些学生,也不应该都去申请自主招生。自主招生必须以考生具备特质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当然也要兼顾各科成绩达标,但是不应该以高分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才来考察考生有没有特质。如果报名材料不能反映考生的个性,高校就不应采纳。如果某中学推荐的考生普遍缺乏个性,高校应压缩或取消其推荐的资格。现在有的高校已经在致力于实现覆盖全校的自主招生,另一方面他们却不大在乎自主招生定位的偏离,以致一定程度上阻断了学生通过统一高考进入这些高校的道路,这种导向是完全错误的。

  事实上,差不多所有中学所推荐的,都是按成绩排名的前若干名。如果推荐虽有特质,但成绩不算太好的学生,中学会担心对外缺乏说服力。其实,只要学生的特质突出,就不至于没有说服力。也许现在存在的严峻问题是,在中学里,要找到特质突出的学生并不容易。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中,学生发展个人特质多年来不被看好。因为如果某学生学有余力,似乎他就应该把各门功课学得更好一些。但是没有足够的特质学生,中学就应该减少推荐,大学也应该减少招生。中学更应该由此反思,鼓励一部分有条件的学生率先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下挣脱出来,努力发展各人的特质,以期在以后扭转中学的被动局面。大学和中学都应该有一种宁缺毋滥的魄力,而不能听任自主招生重蹈应试教育的覆辙。

  现在的情况是,只要几场考试错得开日期,学校和家长就鼓励学生不要放弃每一场考试。另一方面,大家又埋怨现在的学生太苦了,连陪考的家长都苦不堪言,埋怨自主招生不但没有减轻,反倒越发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虽然高校一再声明考前培训对自主招生没有帮助,但是培训班依然越办越多,而且许多人相信提前学习一部分大学课程是考大学的必要准备。应试型的考前培训究竟有没有用?不凭口头的声明,而要用高校自主招生的实际行为来验证。

  今天,现行的自主招生仍然具备遏制应试教育的功能吗?自主招生必须倡导新的教育理念,而不能仅仅是高校招生权力的扩大,也不是高校想怎么招生就怎么招。今年,上海交大推出的 “科技创新潜质人才”考试,重点要求考生单科成绩优秀而不要求全面拔尖,这大概算得上自主招生中的一缕曙光,希望这种理念能获得更大范围的响应。

  教育主管部门某种政策介入是必要的。因为没有证据说明当前自主招生中出现的问题可能随着过程的行进而自行化解,特别是不能想象以进一步加重中学生的学业负担为代价来走完这一段路程。看来,自主招生还需要一番更深入的探讨。对于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我们不能推卸责任。招生的定位不仅要按教育学的原理来设定,更要依据实际执行中发生的问题作出具体调整。明确地强调招收特质学生这一定位,已经变得刻不容缓。也许,我们还在期待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招生。(文/浦家齐 上海大学教授)


逍遥书生 发表于 2012-12-6 15:54:51
浙大学子自主招生历程全体验
  高考是通过一次考试的成绩来决定你的大学。虽然很多同学有很稳定的状态,有很出色的综合素质,但是这些大学很看重的优点却往往不能反映在高考的考场与考卷上。所以,自主招生就成为了我们展示自己的特长与综合素质的舞台,自主招生的优惠政策增加了我们被名校录取的机会。

  我是去年自主招生大军中的一员。我当时的成绩在学校里排名前五获得了与自主招生同时进行的北京大学小语种专业保送的名额。我根据自己的实力与排名,选定了三所学校。在选择学校时,我们可以“宽撒网”报考多所学校,然后根据自己的爱好与考试日程安排来决定参加哪些学校的考试。比如,清华和北大就是在同一天考试,复旦和浙大也是在同一天考试。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所以要自己做好决定。

  初审:用自我介绍打动老师

  第一个环节是初审。时间从10月开始到12月。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要登陆各个学校的网站,查询它今年的自主招生情况、报名注册,然后下载填写各种表格寄回学校参加筛选。这个环节的关键在于用你的表格与材料这些文字的记录去打动高校。我经过反复斟酌,选择了报考北大、浙大、西南财大。我比较注意各高校的梯度,从全国顶级名校到省内顶尖高校,以最大限度降低高考风险。在我填的几所高校的表格中,除了必须的个人信息,一般还会包括1000字的自我介绍、学校盖章出具的高中三年期末考试的成绩与排名证明书,以及各种奖状的复印件,甚至允许你寄去你的个性化的申请材料来介绍你的特长与爱好。比如,我的好朋友能成功通过清华的初选,就是用了自己刻录的介绍自己爱好特长以及表达对清华向往的光盘。自我介绍书一般要求亲笔书写,一封书写优美整洁、结构清晰、内容翔实可信、充满创意的自我介绍也是很能打动老师的“利器”。

  对于高三在读生,这里必须提到,大学对于你的“零诊”十分看重,有一个优秀的零诊成绩是获得预录的重要砝码。当然,高三阶段的各次月考的排名也是重要的参考成绩。因为大学,特别是顶尖名校在初选的淘汰率是非常高的。比如浙大,会高达10:1或更高。我们必须在材料中体现出我们的特质,比如,爱好广泛却不止于皮毛,善于学习成绩拔尖却同样会享受生活,开朗而善于交往,具有领导才能等等。

  笔试:不是某项具体的学科知识测试

  大学的测试将会在1月份陆陆续续展开。我们这一届的测试,北大与清华是在1月1日进行,浙大与复旦在1月3日进行,西南财大是在1月9日进行。考试将会非常密集。我的感觉整个人疲劳不堪,结果一诊成绩一落千丈。所以大家一定要合理安排考试日程,注意好休息,恢复体力,这样才能在考场上真正发挥实力。

  自主招生的试题可以用千奇百怪来形容。因为这个考试是没有大纲与范围的,你是不可能有针对性的复习。所以以荒废学业来准备这个考试有些不值得。大学教授就是要通过这个考试来测试大家在没有准备之下的实力以及在大学中学习的潜力。还有,就是考查你平时对于一些常识的积累,而不是某项具体的学科知识测试。比如,在北大的考试中,作文是让你反驳“腐败无害论”,如果还是用高考作文公式生拉硬拽,只会适得其反。比如,在浙大的英语测试中居然有托福级别的阅读,如果没有足够的英语能力是无法通过的。又如,在西南财大的考试中,出现了关于金融证券的数学题目,又有关于中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时事评论。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就要关注社会,关注民生,不能仅限于书本与文理分科,要“通识”。但由于这样的考题设置,一些综合素质出众的学生往往能出类拔萃,突出重围获得名校青睐。

  面试:冷静自信,并且自然得体

  在笔试之后,往往就是面试了。我只参加了浙大与西南财大的面试。

  1月4日的浙大面试,面试是五对五形式,即两个五人的学生小组面向而坐,桌子的两端坐着记录打分的老师。面试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每人一分钟的自我介绍,然后是五对五辩论。浙大面试就是要在展示自我风采的同时体现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发现具有领导才能的学生。我们在自我介绍的同时还要求我们报出我们的零诊成绩来为老师们提供参考。

  在自我介绍环节中,如果一个学生表现得淡定而自信,会赢得同组伙伴的信任,为辩论赢得先机。在接下来的辩论中,我们的论题是新闻道德与新闻价值的取舍。在辩论中需要注意的是每人只有一次或者两次机会,因为时间很有限,所以你的思路必须清晰,结构必须完整。还要注意倾听队友的发言,相互配合帮助,这样才能体现团队合作。

  1月10日是西南财大的面试。西南财大是一对五的面试,即一个考生五个左右的教授。这些教授来自不同的专业,他们所提的问题一般与他们的领域有关。首先做一个一分钟自我介绍,接着做一道经济学方面的选择题,然后解释题目的做法。之后就是英语环节,一个教授会用英文提问,并要求用英文回答。再接下来,就是各个教授根据他们的兴趣来对你提问,以求全面了解你。在这个环节,问题可能会尖锐,需要冷静对答。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有众多教授在场,所以你对于你的任何细节都不能马虎,但是又要表现得自然得体才行。当然,平时对于时政的积累,以及面试技巧的练习都很重要。

  在这一切完成之后,我又投入到紧张的高考复习中去了。1月下旬的时候,我获悉自己被浙大以及西南财大预录了!但是,今年的政策是我只能选择一所接受优惠条件,而且选择意味着放弃通过高考冲击北大清华的希望。这时,我的班主任也不置可否,只是说,高考是有风险的,自己决定吧。于是,通过对于自己的成绩与状态的考察,我选择了浙大的20分加分政策。结果在今年的高考中,我只有580多分,但由于有浙大的20分加分,我被浙大录取了。

  感谢自主招生,它圆了我的名校梦! (浙江大学 甘骏骄)


逍遥书生 发表于 2012-12-6 15:54:18
自主招生,高校命题三种形式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试点高校自行组织自主招生测试(一般包括笔试和面试)。因此,自主招生命题的风格、内容、方式、评判标准等,都由试点高校自主决定,各具特色。测试结果是考生能否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重要依据。这样一来,自主招生命题也成为了考生、家长、社会关注的热点。

  截至目前,试点高校的命题主要有三种形式:单独命题、联合命题、委托专业机构命题。大多数高校采取的是单独命制本校自主招生试题的形式,实行联考的高校中,北京学院路5校进行联合命题,“清华系”7校则委托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

  自主招生命题并没有固定的考试大纲。近年来,各高校自主招生命题的方式和内容各有千秋,且不断变革,可以大致归纳为学科知识类、逻辑推理类、时事热点类和生活常识类等题型;而所考查的能力和素质目标,也大致包括考生的知识面、思维缜密性和灵活性、记忆力、兴趣的广泛度等。正因为这样,考生无需针对自主招生测试进行特别准备,更不必钻研偏题、难题、怪题。


逍遥书生 发表于 2012-12-6 15:53:20
自主招生现有四大“联盟”联考特点分析

  在2011年自主招生中形成的“清华系”、“北大系”、“工科系”、“特校系”4大自主招生“联盟”,目前继续实行合作自主招生的模式,其中“北大系”阵容收缩,复旦大学和南开大学两所高校“单飞”。其它三个联盟的成员没有变化。

  现有四大“联盟”联考特点分析

  清华系:考生可以报考2所高校。如果考试后考生在初审通过的院校均未得到认定,则可以测试成绩和相关材料向第三所高校提出申请。高校不接受初审未通过考生的再次申请。高校也不接受初审未通过考生的复试申请。同时报考两所高校的考生,如A、B志愿高校初审和初试均通过,则可以参加两所高校的复试。

  北大系:联合命题、统一组织笔试并且共享考试成绩。每位考生最多可以报考3所高校。所报的高校互为平行关系,志愿不分先后。各高校根据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独立进行初审,合格者获得参加综合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资格。各高校面试时间尽量错开。

  工科系:考生可以在9所合作高校中选报2所高校。采用网上统一报名、统一考试的方式。

  特校系:5所学校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同一时间进行考试,面试由各高校自行安排,成绩不互相承认,考生只能参加上述其中一所学校组织的复试。


逍遥书生 发表于 2012-12-6 15:52:43
本科高校自主招生有两类

  高校自主选拔录取(俗称“自主招生”)是怎么回事?考生可以享受怎样的优惠政策?哪些学校具有招生资格?针对这些考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阳光高考平台梳理了2012年的自主招生政策与信息,供您参考。

  自主招生是高考制度的重要补充,是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高招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通俗地说,自主招生给了高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使高校不再完全按照高考成绩排队录取考生,改变了以往一张考卷定终身的现象。教育部在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自主招生的对象主要是具有学科特长,以及全面发展且具有创新潜质的考生。

  自2003年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启动以来,经过十年的探索,本科高校实施的自主招生大体有两类:第一类是经教育部批准的76所试点高校面向全国进行自主招生;第二类是部分省属高校面向本省自主招生。此外,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也开展了自主招生。如上海、北京、浙江、天津等省市的部分高职院校实行自主招生。考生参加这些院校组织的自主招生测试合格后,可直接被录取,不用再参加高考;如测试不合格,还可正常参加高考。

  截至2012年,76所试点高校面向全国进行自主招生。这些高校的自主招生录取人数一般不超过本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这其中又形成了两种模式:

  模式一:高校通过测试来确定自主招生入选考生名单。考生入选后还要参加全国统考,在录取时可享受一定的优惠条件,一般可降到本校在当地录取线下20分录取(不低于本科一批线),有的可降60分,甚至降至本科一批线。

  在这种模式的基础上,部分试点高校自发组织了自主招生联考。联考给考生带来了利好。考生参加一次测试,成绩通用,可申请多所大学,增加了机会,也使高校降低了组织测试的成本。目前,考生家长耳熟能详的有四大“联盟”。

  清华系(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

  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共7校。

  网址:http://211.151.240.112/aaa_student/

  北大系(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

  北京大学(含医学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共11校。

  网址:http://www.ccuut.edu.cn/

  工科系(卓越人才培养合作高校联合自主选拔录取)

  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共9校。

  网址:http://211.151.240.39/excellent_student/

  特校系(学院路5校联考)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

  另外,还有些高校实行自主招生联考,但规模较小。

  2013年自主招生即将启动,很多考生家长关心“联盟”是否有变动,阳光高考会随时发布最新动态。

  模式二:在76所试点高校中,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在上海、江苏、浙江实行自主选拔录取的办法与在其他省市区有明显不同。

  这种模式的最大突破在于自主招生笔试、面试成绩更重要,高考成绩只作为录取的参考。沪苏浙考生参加这些高校组织的自主招生笔试和面试,测试成绩合格即能被确定为拟录取对象。有的高校还免去了考生的笔试环节。已经被这些高校确定为自主录取对象的沪苏浙考生,虽然也要参加高考,但高考成绩只作为录取的参考(一般达到一本线即可)。目前,这种自主选拔只针对上海、江苏、浙江考生。

  除了76所试点高校在全国自主招生外,还有部分省属高校面向本省自主招生。考生可在省级招办网站或招生高校网站查询相关信息。

  比如,2012年,湖北省继续在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江汉大学、三峡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武汉工业学院、长江大学和湖北中医药大学开展自主选拔录取试点。从2012年起,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6所省属高校在江苏省内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此外,上海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广西大学等高校也面向本省学生自主招生。

  这类高校录取优惠政策与上述76所试点高校类似。考生都要参加学校组织的测试,测试合格后还要参加普通高考,一般达到一本线即可录取。


逍遥书生 发表于 2012-12-6 15:52:07
2010年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的76所高校名单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吉林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河海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苏州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兰州大学

逍遥书生 发表于 2012-12-6 15:51:22
占楼
逍遥书生 发表于 2012-12-6 15:48:36


简章汇总:2013年具有自主选拔录取试点资格的高校名单及招生简章
根据各校公布时间,简章陆续发布中
(尚处于审核阶段的部分高校报名结束时间较早,提醒考生提前关注以免错过报名)
院校名称
招生简章
报名网址
联系方式
院校名称
招生简章
报名网址
联系方式
北京大学



河海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江南大学



清华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浙江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厦门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山东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中央财经大学



武汉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华北电力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华中农业大学



南开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天津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湖南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中南大学



吉林大学



中山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东华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招生简章http://bkzsw.swu.edu.cn/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邮编:400715
上海外国语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苏州大学



长安大学



东南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兰州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只在本省实行自主选拔录取院校
上海大学
贵州大学
云南大学
广西大学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7-1 06:33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