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庭教育] 儿童心理健康四大杀手之占有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26 10:05: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ocument对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儿童有儿童的教育方法,成人有成人的教育方法,唯独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二者是可以合二为一的。就像弗洛伊德大师所说,成年人的行为方式取决于早年的经历……心理问题不因为别的,只因为童年时留下的情节。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在孩子的儿童时期扼杀10年后注定要发作的心理问题;我们也可以从自己孩子身上的心理隐患找出我们自己烦恼的根源。在攻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等级考试的时候,我整理了前辈们总结的心理问题的三大原因。
其一,生理原因,包括残疾、疾病、青春期、更年期、季节影响等因素;
其二,社会原因,包括强烈刺激事件、社会支持系统缺失、沟通水平低、家庭教养严厉四方面;
其三,心理原因,包括认知偏差、行为方式不当、情绪失调、性格极端四方面。
我觉得前辈已经把心理问题的原因总结的非常全面了,这也是中国教科书的一贯特点,我只能另辟蹊径,说说中国儿童心理健康的四大成因,希望给我们的家长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今天,我想说说作为心理健康四大杀手的老大,名叫占有欲。占有欲,每个人都有,它和满足感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占有欲最高的人我们称之为野心家,占有欲最低的人我们称之为出家。大多数普通人介于野心家和出家之间,我们的烦恼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想得到而得不到。人为什么总想着得到?人为什么会得不到?这两个问题我一会会给大家着重去讲,我们还是首先随着孩子出生,看看他们在心理上是如何变化的吧!
出生之后只有一些简单的应激反应或称行为反应,它是完全受外界环境的刺激而形成的。很快婴儿开始出现饥饿感与不安全感,父母或医生会在最快的时间内,满足他们的各种需要。当然,需要都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这时候孩子并没有表现出占有欲。
0-3岁,婴儿阶段,孩子处于和母亲生理上的分离时期,却是心理上的一体化时期。幼儿完全依赖母亲,并害怕母亲在任何时候消失。因为他们认为,母亲就是他们自己,或者至少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安全感是这个时候的主题,是一个人非常正常的需要。强烈建议不要把母子或母女拆开,这样做会导致日后的自闭和自卑倾向。在这个时期,孩子不应该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
4-6岁,幼儿阶段,也是被我称作亲子关系的黄金年龄。心理上成长很快,可以区分母亲和自己,并把自己视为独立的个体,我们姑且笑称它为“私有化意识”的产生吧。母亲的东西是母亲的,自己的东西是自己的。由于受到外界环境,如电视、邻居家孩子的影响,开始向父母提出要求。父母的及时满足导致了他们占有欲的膨胀。他们开始凭借自己的好奇心四处寻找目标,并通过向父母索求的方式获得目标。一旦父母拒绝他的要求,他开始采取耍赖、淘气、哭泣、就地打滚等方式威慑父母,当他偶然发现某一方式非常灵验,就会按照此法屡试不爽。我相信这是所有家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可是我们一直认为他们的要求只会给我们带来烦恼,却不知道他们的占有欲会导致他们未来生活中的心理灾难。
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我最崇拜的一位心理学大师勒温的观点。在所有的心理学大师都认为人的行为来源于求乐的动机时,他提出了创新的解释。人的行为,有目标的行为(即正常行为)都是源于人失去了心理平衡的状态:在人发现新的目标后,人与目标物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与拒绝力。目标物与人都有可能吸引对方,也有可能拒绝对方。如小明想和小英作朋友,这时候小明是主体,小英是目标物,小明实现与小英交朋友这个目标会出现两种情况:
A小英吸引小明,小明也吸引小英,二人心心相映
B小英吸引小明,小明不吸引小英,小明比较郁闷
但真实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因为如果将吸引或者拒绝量化就会出现无数种可能,勒温设计了引拒值这个概念,就是吸引力与拒绝力的比值。当引拒值大于一,则表明成功的几率高;当引拒值小于一时,则表明成功的几率低。有意思的是,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同一目标物的引拒值也是不一样的。如一个小孩非常讨厌吃芒果,但是当他在饥饿难耐,手头上又只有芒果时,芒果对于它的吸引力就大于它的拒绝力,这样他就必须接受芒果。无论成功的几率高与低,都要经过一番折磨才能达到,勒温把本体及可以动用的资源称之为紧张系统(这就是紧张一词的学术用途),把目标物与主体之间的整个环境(场)称之为生活空间。无论是儿童,还是大人必须要经历解冻、流动、重冻三个心理过程,最终在获得目标物之后,重回心理上的平衡——紧张状态宣布结束。可以说,占有欲越强,目标越多,人就处于紧张状态,而紧张恰恰是万病之宗。要求我们孩子少私寡欲,似乎不近人情,六根清净,更是不必效仿。
我们能做的有以下几点:
其一,延时满足。东西来的容易,就会让人产生躁狂的反应。这里要提一下罗杰斯的“无条件的爱”理论。很多的家长认为爱是无私的,甚至有些学者也拿出来罗杰斯的观点,说为了让孩子产生亲情感和归属感,就应该无条件的满足,体现出爱的本质。此话大错特错!罗杰斯的无条件的爱指的是无条件的给予,而非无条件的满足!父母一定是把自己认为合理而需要的物质、精神无偿提供给孩子,不需回报或交换;与之相反,儿童提出的任何要求,都必须要有条件的满足。“无条件的爱”和“有条件的满足”是亲子教育当中最容易搞混的概念,二者不可成为“无条件的满足”和“有条件的爱”。在亲子关系养成时期,孩子提出的任何,哪怕再小的要求,都要安排简单的条件或代价。这样,在孩子选择目标物时,就会慎之又慎,因为他知道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成本!
其二,扩大视野。0-3岁注重感统训练,4-6岁注重情感与性格的培养。老子曾云,“不贵难得之物,使民不为盗!”让百姓看了不该看到的稀罕之物,大家反而生了歹意。这段时期不阻拦他的好奇心,但更要注重与他进行感受的分享。不要让他聚焦一个恐龙玩具,而要让他对整个自然博物馆感兴趣。当然,前提是我们要有丰厚的知识储备,让孩子感受到知识的雨露远远高于一个玩具的获得。除此之外,多带孩子去看大海,树立他们远大的志向,让他们立长志,立大志。
其三,亲子共读。之前,我们讲过,0-3岁是被动阅读,4-6岁是亲子共读。书中自有黄金屋,与孩子进行绘本阅读时,让他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让精神上的获得成为他的首选目标物。我在前面的文章里详细介绍了绘本阅读的方法,这里不再赘述。但有一点,亲子共读,重在“共”字,而非“读”字。选择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首先家长要爱上它,并从中汲取营养与智慧,在分享中,用适合儿童的语言点醒孩子的情商与智慧;在分享中,让孩子明白与人交流时温和的态度与沟通的方法。
其四,介绍家境。让孩子简单了解所在家庭的情况。是穷,是富,是喜,是忧,给他一个整体的认识。占有欲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可用资源。让孩子明白家庭的收入情况和支付能力是有必要的。这种类似“财商”的培养,宜早不宜晚。如果家境情况乐观,也要让孩子明白占有欲与占有之间存在着距离,而不是等号。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了解自己和自己的需要。对于4-6岁的儿童,他并不具备理性思考能力,不要讲道理,不要提要求,合理的拒绝就会让孩子更好的接受现实,也提高了他的情商。
占有欲不都是坏的。当儿童有了合理而主观的愿望,我们要做好助手工作,让他知道,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合作,更需要一个人不懈的努力。将占有欲转化成梦想,将占有转化为贡献,就是成功的家庭教育了。不可否认,丁俊晖的父亲是一个成功的父亲,无论是物质上的极大满足,还是名誉上的丰收,都是父亲正确的判断与引导的结果。我们不需要将所有孩子培养成丁俊晖,但丁俊晖式的教育对于每一个普通家庭都具有借鉴与学习的意义。
只希望这篇文章,可以让儿童心理健康四大杀手之一的占有欲,不再伤害孩子,和我们。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11-17 01:42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