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春节期间孩子们的小口袋也会被长辈给的压岁钱塞得鼓鼓囊囊,少则几百元,多的能达到数千甚至上万元。压岁钱年年都有,今年孩子们的压岁钱行情如何,又该如何支配呢?调查发现除了传统的储蓄,不少家长会购买黄金或者理财产品等,通过压岁钱,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以及理财观念。
今年“行情”
压岁钱变“厚”了
“以往奶奶、外婆给的压岁钱都是1000块,今年就像约好了似的,全部涨成了2000元。”更让林女士意外的是,就连朋友之间互给对方孩子的压岁钱也变“厚”了。
“我有几个要好的朋友,每年初五都会约好了带着孩子到我们家玩。”林女士说,一进门几个朋友就相继把红包塞到孩子手上,自己拿过来的时候发现厚度与往年明显不同,后来找了个机会看了一下,竟然全部是500元。我给几个朋友孩子的红包还是按200元的老习惯准备的,幸亏发现及时,要不然就糗大了。”林女士把每个红包补足到500元才塞进了几个朋友的口袋里。节后林女士一清点,过年期间孩子一共收到了9700元的压岁钱,“这个收成,都赶上我两个月的工资了。”
压岁钱是要“还”的
“今年的压岁钱好像是涨了一点。”带着孩子回泰州婆家过年的李女士说,往年老公家一些亲戚给孩子的压岁钱还有100元的,今年的“起步价”全部涨到了200元,家里比较亲的亲戚,比如孩子的姨婆、舅爷爷,给孩子的红包也从往年的800元涨到了今年的1000元。
“其实压岁钱也是人情债,都是要还的。”董女士有个4岁的女儿,女儿出生后的第一个春节,她便跟自家同辈的堂姊妹、表姊妹说好了,反正都有孩子,干脆互相抵消得了,“要不然人家包个红包给我,我还得再包个同样数目的红包还回去,也没多大意思。”
压岁钱有“逆差”了
“今年不仅没有压岁钱收,还得给弟弟妹妹们发压岁钱。”老家在盐城的小朱去年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工作后的第一个新年,本来还挺乐呵的,可等到过年的时候小朱还是小失落了一把,“按我们老家的习俗,工作后就没压岁钱拿了。”更让小朱“失衡”的是,自己不仅从舅舅、姨妈那损失了一大笔压岁钱,还得给正在上学的表弟、表妹们派发压岁钱,“一个人200块,转眼1200就没了。今年因为刚工作,所以给得少,不知道明年会不会‘涨价’。”好在爷爷、外公念在她还没结婚的份上,依然派发了压岁钱,小朱这才找回了一点“平衡”。
和孩子一起理财
新华社昨天发文称,随着孩子们压岁钱水涨船高,一些浙江的家长开始试着和孩子一起管理这笔“小财富”,以此培养孩子们的理财观。记者采访了解到,其实在南京,这样的家长也大有人在。
二年级就有了“小金库”
“别看我们家孩子刚上初一,但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压岁钱就由他自己保管、支配了。”记者昨天在采访中得知,楚女士早早“放权”给孩子自行管理压岁钱。
有句俗话说得好,“大人盼种田,小孩盼过年。”给孩子压岁钱是春节特有的风俗之一。压岁钱是每个孩子过年的企盼,不过随着压岁钱行情的“水涨船高”,不少家长在压岁钱的处理上也会显得犹豫不决,全部给孩子吧,担心孩子挥霍一空;控制在自己手上吧,又会遭到孩子的强烈“抗议”。
“我们从孩子小学二年级开始,就把压岁钱全部交给他自己管理了。”楚女士清晰地记得,孩子小学二年级的那个春节一结束,她便带着儿子小宇到银行开了一个压岁钱专用账户,“第一年只存了500元,第二年大概是1000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