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庭教育] 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14:35: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ocument对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学习,离不开记忆。记忆,就是知识的存贮。学过的知识只有记住了才能发挥作用。离开了记忆,一切学习活动都失去了意义。
有些中学生常常抱怨自己的记性不好。其实,除了痴呆者之外,普通人大脑的记忆功能是相差不大的。实际记忆之所以有差异,是因为个人对大脑记忆的规律和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掌握多少不同的缘故。
本节介绍的几种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同学们可以试一试。
一、理解、复述记忆法
1、理解法、理解了的东西是最容易记住的。
例如:对于代数公式(a+b)2=a2+2ab+b2,有的同学就是死记,一项一项,三项硬背下来。有的人就从理解的角度,了解(a+b)2的实质,这样就自然记住了公式的各项。还有的人,也从理解的角度,了解(a+b)2展开后,反正要有a和b的二次项,也就不用记了,只要记住有一个一次项"2ab"就可以了。
再如:关于万有引力公式,有的同学在复习的时候一遍又一遍地写。其实只要理解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公式就自然记住了。万有引力定律说:"万有引力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和物体质的距离平方成反比。"根据这个定律,两个物体的质量符号写在分数线的上方,距离的平方写在分数线的下方,得出公式:G是比例常数,这里是万有引力常数。
学习语文、外语时更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一首古诗,理解了诗的含义,背起来就快多了。
2、复述法:对知识理解之后,是容易记了,但并不等于全记住了。因此,还应当紧接着采取措施,巩固这时形成的记忆。复述法是巩固理解记忆的最好办法之一。这种方法就是,合上课本,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要记忆的知识说一遍。注意,一定要说出声来。最好是由一位同学看着课本,你大声说给他听。经过自己的嘴,再有意识地说过一遍的内容,记得是很清晰的。有的同学在帮助一位生病缺课的同学补课的过程中发现,补课的那几课记得特别牢,就是因为他在理解的基础上又复述了一遍。所以,中学时期,交上几个好朋友,课后在一起采取互相考课文,逼着自己复述刚上过的课程,对记忆所学的知识是很有好处的。
二、数字特征记忆法  在我们学习的课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全靠机械式的记忆。比如:年代、常数、字母、元素符号、地名等。普希金生于1799年,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等,这些内容是极易理解的,但却是极难记忆的。我们可以寻找这些内容的特征,这些特征有多半与事物的本质并无内在的必然性联系,仅仅是记忆者从自己的经历出发,给它一个特征,和记忆内容有某种联系,利用这种联系的提示来帮助自己联想或记起要记的内容。
数字特征记忆法可分为几种:
1、谐音法  如圆周率的数值为3.14159,可依谐音背成:"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6,可依谐音背成"山巅一狮一鹿"。再如,3的算术平方根是1.732050,如果把2读成斤两的"两",0读成"洞",那么这个数依谐音可读成"一起商量懂不懂"。
2、拆拼法  如要记住圆周率的分数表达式,似乎比较难。但一琢磨就发现,这里只有自然数最前面的三个数1、3、5,每个重复一次,不就是113355了嘛。拦腰截断,就是113、355了。那么把后面的放到分数线之上不就成了嘛。
再如,地理课讲到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等岛屿,其面积总共为35981平方公里。要记这个数也容易。前面"359 ",可记成"三五九旅";"81"可记成"八一建军节";那么,"35981"不就是"三五九旅在八一诞生"。
3、运算法  李时珍在1578年写成了《本草纲目》,这1578年可用加法运算,记为15=7+8;万有引力常数1/15000000,后面究竟几个零,常常容易错,可是无巧不成书,用加法运算1+5=6,正好是6个零。
三国时期魏、蜀、吴建国时间分别为220、221、222年,记住了魏是220年,用迭加法,加一年为蜀、再加一年为吴;记住了吴是222年,用迭减法,减一年为蜀,再减一年为魏。辛丑条约订于1901年,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我们党诞生于1921年。知道了我们党成立的1921年,减10年就是辛亥革命爆发时间,再减10年就是辛丑条约签订时间。塔里木河长2137公里,也巧,用乘法,21=3×7,也就记住了。
4、特征法 如:普希金生于1799年,一琢磨,有特征,它比十九世纪早一年;蒙古族灭金是1234年,特征明显,四个数字连续;玄武门之变626年,淝水之战383年,都是前后两数相同的特征。
三、间隔交替记忆法  
间隔交替记忆法是建立在"记忆心理学"基础上的科学方法。我们举个例子;小张前年暑假参加了夏令营。和各地来的营友朝夕相处一个月,混得可熟了。可是,今年暑假在黄山碰到南京的营友小吴的时候,就差点认不出来了。夏令营时还有一位上海的营友叫小李,开营不久因为生病回上海了。小李生病的时候,小张曾经照顾过他。小李回去以后给小张写几封信,还寄来过照片。有一次小张去上海,在火车站出口处那么多迎客的人群中,小张一眼就认出小李来。
小张和小吴是一次性接触,一次性记忆,而和小李则是间隔接触,因此有间隔交替记忆。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在记忆过程中,先记住的事物对后记忆的事物有抑制作用,叫后遗抑制;后记住的事物对先记住的事物也有抑制作用,叫倒摄抑制;那么,记忆的序列则为:  ABCDEF  可见开头A和结尾F只受单向抑制,中间部分B、C、D、E则受双向抑制,越是中间的部分,受到的抑制越强烈。为了降低这种抑制,可以采用间隔法。也就是说把记忆的序列打断,插上非记忆的活动,这样开头和结尾增多,中间部分减少,抑制就大大削弱了。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对某一长篇材料,一天要读六十八遍方可背诵;可是每天读几段,三天内读了三十八遍就可全部背出。因此,背诵长课文、阶段复习,与其集中时间打突击,不如分而治之,每天背一点,效果还好些。也就是说,把不同学科的学习交替进行,避免过多地接受单一刺激,可提高记忆功效。
课间操,就是把上午一个记忆序列打断,变成两个记忆序列。午睡,更使上下午之间的抑制降低到最低程度,以恢复下午与晚间学习的精力。
四、归类网络记忆法  
把学习的内容按事物的外部特征、或按事物的内在联系进行分类,有的分类可以连续不断地分下去,形成网络。由于分出的类目或分出的网络,代表了一大类需要记忆的内容。我们只要记住了类目或网络,遇到某一类目下的具体内容时,即可由类目和网络推得。
例如对"得、的、地"三个字的用法,可以用以下归类网络记忆法。从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来分,动词前面用"地",动词后面用"得",名词前后都用"的"。从语法角度来分,作状语时用"地",作定语时用"的",作补语时用"得"。
再如,初读《红楼梦》,对里面的人物之间的关系实在记不清楚。记不清楚也就影响理解书的思想内容。如果归一下类:名字中有带文字旁的字,如:贾政、贾赦、贾敷,都是父辈;带王字旁的是子辈,如:贾琏、贾珍、贾环等;而带草字头的就是孙辈,如贾蔷、贾兰、贾蓉等。这样记着"文、王、艹"这父、子、孙三辈,不论看到哪一回都不会混淆。
如果对其中四大家族复杂的血缘关系搞不清楚的话,还可以列出四大家族族系表,对贾宝玉、史湘云、薛宝钗、王夫人之间的关系就一目了然了。
此外,学三角可以列出三角公式系列表;学化学可以列出化学元素系列表;学物理可以列出物理规律系列表……列表的过程,就是抓特征、找联系、分类归纳的过程。所以制表的过程有助于加强记忆,列出的表简单明了,特征明显,容易勾起联想,易于记忆。
五、改错趣味记忆法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教训是深刻的。"就是说错误所造成的记忆是印象深刻的,有的甚至终生难忘。错误本身并不值得记忆,但是由于产生了错误,反而对正确的内容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因此,作业或考试中出现了错误,一定要找出原因,引以为戒,以加深记忆。
 现在,在语文、外语、数学等学科的考试中都有了改错题,就是企图运用改错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趣味记忆,是因为生动形象的、内容有趣的材料,在头脑中留下的记忆保持量,远远超过内容枯燥乏味的材料。许多中学老师在多年教学中,积累了许多生动的例子、有趣的比喻、精彩有故事,在课堂上举出来,不仅增加了课堂效果,而且易于增强记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沙发
发表于 2012-4-18 14:39:1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11-18 18:36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