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假如生命只剩3个月,你会做哪10件事?假如为自己写墓志铭,你又会如何着墨?面对这些问题,想必纵是曾经沧海的老者,也会思绪万千踟蹰不决,更何况风华正茂的少年!
不过,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的320余名学生,却在上周陆陆续续完成了这看似不合时宜的难题。昨日,当布置这份特别作业的老师易凤霞,仔细批改一页页答卷时,学生们那跃然纸上的深省与感悟,让她感动不已。
给自己写墓志铭
多数学生反思人生与亲情
“这节课的课后作业,是为自己写墓志铭。”上周五,易凤霞讲完《生命教育》这章后,布置了这份“特别”作业。话音未落,教室里新闻学专业的44名学生一片哗然。
易凤霞已教了5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昨日下午,她翻看学生的“墓志铭”,虽千奇百怪,却都很用心。
新闻专业学生邓柳写道:“我曾笑着过每一天。”也有学生以诗总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化为清风,弥漫天地。”在学生们列出的10件事中,邓柳第一件就是安排好父母的生活,“如果真的只有3个月生命,亲情是我最难割舍的。”记者发现,把回报父母放在10件事首位的同学大有人在,学生作业中弥漫着浓浓的亲情及对生命的思考。
为何布置这份特别作业?易凤霞向记者道出了初衷:“90后的孩子们,可能觉得生命还很长,无需规划。我想通过这份作业,让他们认真思考生命的意义,好好规划时间。”大多数学生在“墓志铭”中表达了“但求无悔”的愿景,希望度过愉快而有成就的人生。很多学生在认真思考后,也表达了珍惜亲情,善待身边人的想法。
特别作业引争议
可探索也应考虑文化差异
“干嘛要写墓志铭,马上就是新年了,真晦气。”最初听到作业要求时有学生很不理解,还有学生觉得,“20多岁的人写墓志铭,太恐怖了吧。”
“这位老师以写墓志铭的形式,探讨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创新值得肯定。”湖大教育学院教授李经天表示,大学生应对自己的人生有一定规划,写墓志铭其实是逆向思维的死亡教育,“死亡教育十分重要,但在国内这个话题却很少被谈及,所以学生们反应才如此强烈。”
起初被作业“吓”到,但一周后,新闻专业学生孙天赐还是想明白很多:“以前生活没有危机感,通过这次作业,我觉得趁着年轻,要多做点有意义的事。”
华师教育学院院长涂艳国指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探索很有必要,但还是要注意一下文化差异。“就像西方人年轻时就立遗嘱,国内还不能接受一样。另类的做法可以探索,但应该考虑文化差异以及基于此的学生接受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