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女儿性情大变 一个已经上小学了的小女孩,聪明伶俐,周围的邻居都很喜欢她。但是最近母亲却发现孩子的性情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同学之间说话越来尖刻,在学校和同学的关系也不好,只要有其他同学在某一方面做得比她好,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她就会挖苦别人,还很生气的否认这一点。妈妈为此大为震惊,不明白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当妈妈得知孩子即镜子的理论后,妈妈有所醒悟,平常多抽出时间和孩子进行沟通,聊聊学习、学校的事情。同时,自己的坏脾气和爱教育别人的坏毛病也改正了许多,渐渐地,乖巧懂事的那个女儿又回来了。 两种态度、两种结果 如果我们把目光集中在孩子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盯着他们的“缺点”,不停地的提醒、批评、监督,我们等于告诉孩子:“你不行,如果没有我告诉你,指导你,你什么也做不了。“同时这样也为孩子做了反面的教材,让孩子对其他人也这样。 当我们在一意孤行地要求孩子变成自己希望的那样的同时,为什么不反过来想一想,我们作为家长,自己需不需要改变?我们一直在规定孩子的行为,那我们自己的行为方式有没有存在问题呢? 态度决定未来 爸爸看到女儿玩游戏,不是责备、就是呵斥,结果女儿越来越沉溺。事实上,爸爸粗暴的干涉,强化了女儿玩游戏的意识。女儿学习成绩下降,爸爸非常苦恼。 后来,爸爸渐渐改变了他的做法。即使孩子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玩游戏的时候,爸爸也是心平气和的提醒孩子。爸爸的种种改变让孩子羞愧不已。事后孩子说道:在我最沉迷的时候爸爸没有对我放任不理,也没有对我棍棒相加。他给予我的是理解,是尊重,我为了爸爸也一定要好好学习,决不能让爸爸失望。可是如果爸爸还是像之前一样对我吼,那么即便他说的是对的,我也不想听。即便他用任何事情来说我,哪怕是我的前途,我依旧会跟他作对的。 两种态度、两种结果 著名的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说道:家庭教育,实际上就是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的过程。把孩子比作家庭的一面镜子,他能照出你内心的一切。你快乐,他也快乐;你烦躁,他也烦躁…… 而恰恰有了这面镜子,父母们就可以明白哪里不足,就可以提高和完善自己。同时,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终身的老师。家长的改变也使得孩子发生了变化,教育就在无形中产生了效果。 一个小学生,他没有能力理顺内心的那些纠结,也没有能力化解内心的疙瘩,更谈不上改变自己。而父母是孩子的人生导师,是孩子效仿的对象,必须先调整父母才能调整孩子,必须通过改变父母才能改变孩子。 “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 父母的关系问题,会反应在孩子的身上。 父母之间的关系,包括了夫妻间的关系及亲子间的关系。虽然每个孩子出现的状况、细节有所不同,但从许多家庭个案中我看到: 1.当孩子出现迷失的行为,例如不想学习、情绪不稳定、有抵触性情绪时,他反映的很可能是父母间夫妻关系的失衡或模糊。 2.当孩子出现注意力分散、依赖、易结交坏朋友时,他所反映的往往是父母双重标准、夫妻关系分裂、在家中缺乏归属感。 3.当母亲的位置缺席时,孩子容易空虚忧郁、焦虑紧张、较优柔寡断,也比较容易发生人际关系问题,难以表达自己,也难与人连接。 4.当父亲的位置缺席时,儿子很容易发生成瘾行为,例如沉迷于电玩、抽烟、喝酒、吸毒;女儿则很容易发生早熟、暴食或厌食症、对成年男子有兴趣、期待有人保护。 5.当父母一方或双方想离开家或死去时,孩子在潜意识里会接收到这个信息,并以逃家、重病、发生意外危险等方式反映,严重者甚至会死亡,因为他们小小的心灵里幻想着:“我代替你走,这样你就可以留下来”或是“我会跟着你一起走,这样我们就永远不会分开”。 给孩子最好的小建议 孩子就像家庭的一面镜子,会真实反映出家中的情况,其中最直接反映出的是父母的“身教”,因为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言行及如何互动,所以身教重于言教,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你希望孩子怎样,你自己就应该怎样。从孩子的语言和行为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看到自己的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