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家长的传统价值观。也是家庭未来的希望,对于大部分家长而言。子女教育是家庭里最基本的“消费项目”之一,其费用占家庭年收入30%以上。近日,作者了笔账,如今父母养大一个孩子,70万都算普通。
教育成本过高已成家庭三大困难之首,调查显示:83%认为“子女培养成本”非常高;出能力;15.6%一般高,能够承受;1%不算高,小菜一碟。2010年5月,全国妇联发布的《中国和谐家庭建设状况问卷调查报告》也显示,当前“孩子的教育费用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家庭生活面临的三大困难之首。
2003年报告显示父母养大一个孩子花49万,如今父母养大一个孩子,70万都算普通。“在孩子教育上花的钱越来越多。”这是当前家长们的普遍感觉之一,10年来,一些调查结果也证明了这一说法。家庭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收入超30%,尽管收入有高有低,但涉及孩子的教育支出,每个家庭都是尽可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环境,教育支出因此成为多数城乡家庭一个沉重的负担。我国城市家庭消费支出中增长最快的是教育,其年均增长速度为20%左右。近四成城市家庭一年子女教育支出费用在9000元以上,平均费用8773.9元。城市间存在较大差异:北京13747.5元,银川6776元,石家庄5645.8元。
近七成教育费用为扩展性支出。基础性教育支出17.9%;选择性性教育支出12。。2%(包含借读、捐助学费等在内的择校费用。26.6%的家庭为子女就读某所学校支付过择校费用,平均金额为12407.9元,最高额度为80000元);其他支出1.2%;扩展性支出68.7%(包括含课外培训或辅导费用、课外读物费用、子女观看演出及参观旅游的费用、参与学校或家长为教育子女自我学习的开支等,其中以课外培训或辅导费用最高。年平均费用为6031.4元。
对于子女择校就读,六成以上的家长认为对于子女发展有效果,其中,13.9%的家长认为非常有效果,49.5%的家长认为比较有效果。不过,对于择校费的合理性问题,家长之间的观点差异很大。30.9%的家长认为子女就读学校收取择校、借读、捐资助学等费用是不合理的,与之相反,31.3%的家长认为是合理的,另有37.8%的家长表示无法判定。
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虽然免除,但家长们仍要面对名目繁多的“费”,如补课费、择校费、赞助费、住宿费等。“一边免费、一边收费”现象比比皆是。在农村,由于近年来义务教育实行免除学费、书本费和给予伙食费、寄宿费补贴等政策,农民家庭直接的教育负担大为减轻。但随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集中教学资源,产生了大量新的家庭教育支出,比如交通费、伙食费、住宿费等,农村学生的其他上学成本反而较从前增加了。此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农村学校面临严重的“生源不足”和“教员不足”问题,让农村学生不得不进城上学,“提着火盆走山路”、“背着红芋进课堂”的情景,让人心酸。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教育费用已成为农户最主要支出,许多家庭为此背上沉重债务。
教育支出对中等收入群体消费预期的影响最大——对于各种与“分数”挂钩的学杂费,他们既不能像高收入人群那样丝毫“不在乎”,也不能像低收入家庭那样彻底“不敢想”。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对教育连年增加投入的“好处”就会被抵消,即便是扩大消费的中坚力量——中等收入家庭,也将陷入“只要家里有个上学娃,想花的钱也不敢花”的困境。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父母亲不吝金钱培养孩子的原动力。此举有家长自身的“盲目”成分,更有无可奈何的苦衷——如果没有户籍限制、没有跨区择校的种种“樊篱”,不一定非要送孩子去学奥数、学特长,透支童年的快乐;如果没有优质大学资源的紧缺,何必为了分数,挤破头地“课外辅导”?又何必花大价钱对择校呢?不少家长已经对所支付的高额的择校费、赞助费等费习以为常,甚至视作顺理成章,心甘情愿地付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20多年前,这句话意味着受教育再也不是少数人的特权。然而,20多年后,这句话从勒紧裤腰带为孩子凑学费的家长口中说出,让人感到的却是无奈和心酸。从幼儿园到大学,从义务教育到非义务教育,教育支出之高,让家长们不堪重负。子女教育费用超过了养老和住房,在中国居民总消费中排在了第一位。如今父母养孩子从小到大学毕业最起码要花50万元,普通型70万元以上,奢侈型130万元。也许数据不够精确,但目前孩子教育成本狂涨是不争的事实。更让人纠结的是,有时候光有钱还远不够,还要对各种“潜规则”逆来顺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