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3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交流] 【原创】小学语文常见文言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13 12:54: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ocument对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文言文集锦
  曹植聪慧
  【原文】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就,可观。太祖甚异之。
  【译文】
  曹植十多岁的时候,就可以背诵《诗经》、《论语》及其他诗词歌赋几十万字的文章,善于文章写作。太祖曹操经常考试他的文章,对曹值说:“你请人代笔写的吧?”曹植跪下回答:“我的言论是自己的观点,写出来就成文章了,您可以当面考我,怎么会请人写呢?”当时邺城铜雀台刚刚建成,曹操让所有的儿子都到台上,让他们以铜雀台为题写一篇文章。曹植挥笔马上就完成了,而且文章很有文采。曹操感到十分惊异 .
  桓荣勤学不倦
  【原文】
  桓荣初遭仓卒,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而不应。及为太常,元卿叹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若是哉!”
  【译文】
  桓荣早年遇到社会动乱,与同族的桓元卿同处于饥渴困顿之中,但桓荣不停地读书背诵,元卿嘲笑桓荣说:“你只不过是花了力气自讨苦吃罢了,什么时候再用到它呢!”桓荣笑着不回应他。等到他做了太常,元卿感叹道:“我就像农家人一样目光短浅,哪里想到学习能有这样的好处啊!”
  陆元方卖宅
  【原文】
  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不置。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
  【译文】 陆少保,字元方,曾经在洛阳城卖一栋房子,家里人要把房子卖了换钱,买者要求拜见。于是元方告诉那人说:“这房子非常好,只是没有排水的地方罢了。”买者听到(他说的话)后,立即找借口推辞不买房了。儿子侄儿们认为(陆元方的)话不妥当,陆元方说:“(如果)不这样(说),那就是欺骗对方。”
  张之万之马
  【原文】
  张尚书之万,畜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许。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未几,马送回,之万怪之,询其故,曰:“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此乃劣马,故退之。”之万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马。比公乘之,驯良如故,盖此马愿从主也。
  【译文】尚书张之万,畜养了一匹红色的马,非常地神气,速度非常快,曾经在一天内奔跑数千米,大气不喘。一个军人看见了就非常地喜欢它,派人前来买下那头马,张之万不答应。他坚持请求,张之万没有办法,(把马卖给了他)于是那军人就拉着马离开了。不久,马被送了回来,张之万为此感到很奇怪,询问把马送回来的原因,说:“刚刚骑上去,就被(马)踢翻了下来,连续换了几个人,都被翻得掉了下来。这是只性子暴躁的马,所以把它退了回来。”张之万对于此事求之不得,于是就马上退回了卖马的钱收回了这匹马。等到他骑上马去,仍像从前一样温顺善良,原来是只好马希望跟随(自己原来的)主人。
  钱货入瓶
  【原文】
  唐扬州有丐者,曰胡媚儿。其有一瓶,与人言:“若钱施满此瓶,则永世福矣!”观者见瓶但容半升,故有施十钱、百钱者,然瓶未见满,人怪之。一富人过,施千钱,仍未见满。有好事者牵一驴,曰:“施驴。”丐者依颔之,驴随变之类细绳而入瓶,一市人皆惊。其时有货车过,货主闻之戏言:“能令诸货车入瓶否?”曰:“可。”丐微侧瓶口,货车一一入瓶。货主大骇,欲捽丐,而丐已潜入瓶。货主击碎盖其瓶,一无所有。
  世之贪财者,乃无底之瓶也。
  【译文】
  扬州有个乞丐,叫胡媚儿,他有一个瓶子,同别人说:“如果放钱装满这个瓶子,就会永远得到幸福!”旁观的人看到瓶子只能容纳半升,因此有人放十文钱,百文钱的,然而瓶子仍旧没有满。人们对此感到奇怪,一个有钱人经过此地,放了千文钱,还是没有满。有一个好奇的人牵着一头驴,说:“放一头驴进去可不可以? ”乞丐点了点头,驴子随后变成像绳子似的进入到瓶子里,整个市场上的人都感到惊讶。这个时候,有几辆货车经过,货车的主人听闻这件事后便开玩笑说:“能不能让我的各辆货车也进入到瓶子里?”乞丐回答说:“可以。”乞丐将瓶口微微一侧,货车一一进入到瓶中,货主非常震惊,想要揪住乞丐,然而乞丐已经偷偷地躲进瓶子中。货主将瓶子打碎,却一无所有。
  世界上贪财的人,就像这没有底的瓶子。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原文】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且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昔者郑武公欲伐胡,乃以其子妻之。因问群臣曰:“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关其思曰:“胡可伐。”乃戮关其思,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而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此二说者,其知皆当矣,然而甚者为戮,薄者见疑。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矣。
  【译文】
  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大雨,他家的墙坏了。富人的儿子说:“要是不修筑,一定会有盗贼来偷东西。”邻居家的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结果,那个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人偷了他家的东西。   曾经郑武公要讨伐胡人,却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人首领,便故意问群臣:“我想动用军队,你们说哪个国家该是讨伐的目标?”有个叫关其思的臣子说:“胡人可以做我们讨伐的目标。”郑武公便杀掉关其思并声言:“胡人,乃是兄弟般的邻邦,你却说可以讨伐,是什么意思?”胡人的国君听到后,认为郑国亲近自己而不再防备郑国,郑国的军队便对胡人发动突然袭击,攻取了他们的国家。富人的邻居与关其思的话都对,然而严重的结果是被杀,轻微的结果是受怀疑,可见使人感到为难的并不是聪明或不聪明,而是如何使用这种聪明。
  两小儿辩日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
  【译文】
  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辩,便上前去问他们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近,而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远,而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太阳却像盘子那样小,这不是离人近看起来感觉大,而远看起来感觉小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让人感觉清清凉凉的,到了中午时就感觉像把手伸向热水里一样,这不是离人近时热,而离人远时凉的道理吗?”   孔子不能判定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爱莲说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中的、陆地上的草本、木本植物的花儿,值得喜爱的很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自从李氏的唐朝以来,社会上的人(都)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过但(并)不(显得)妖媚,(荷梗)中间贯通、外部挺直,不生藤蔓,没长旁枝,香气飘得越
  远(就)越觉得清馨,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那里),可以从远处观赏但不能
  轻慢地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花,(是)花中的富贵人;莲花,
  (是)花中的君子。唉!喜爱菊花(的人),(我在)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
  到了。同我一样喜爱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喜爱牡丹(的人)当然(是)
  很多了。
  夸父逐日
  【原文】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
  夸父跟太阳赛跑,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口渴,想要得到水喝,(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喝,又向北去喝大泽的水。还没走到,在路上就渴死了。(夸父)丢下的手杖,变成了桃林。
  掩耳盗铃
  【原文】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已自闻之,悖矣。
  【译文】
  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狼
  【原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又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以薪积其中,苫(shàn 盖上)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以数刀毙之。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 屁股的意思)尾,屠自后断其股(大腿),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不识自家
  【原文】
  曩有愚者,常于户外县履为志。一日出户,及午,忽暴雨。其妻收履。至薄暮,愚者归,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妻见而怪之,曰:“是汝家,何不入?”愚者曰:“无履,非吾室。”妻曰:“汝何以不识吾?”愚者审视之,乃悟。
  【译文】
  从前有个愚蠢的人,经常在门外悬挂鞋子作为标志。一天他到外面去,到了中午,忽然下起暴雨。他的妻子把鞋子收了进来。到了接近傍晚时分,愚蠢的人回到家,他没有看见鞋子,惊讶地问:“我家搬走了吗?”来回走动却不进去。他的妻子看见了他,问道:“这是你的家,为什么不进屋呢?”愚蠢的人说:“没有鞋子,这就不是我家.。”妻子说:“你难道连我都不认识了吗?”愚蠢的人仔细察看了他的妻子,这才恍然大悟。
  黔驴技穷
  【原文】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应应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喊,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文】
  贵州这地方本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途,就把它放在山脚下。一只老虎看到它是个形体高大、强壮的家伙,就把它当成神奇的东西了,隐藏在树林中偷偷观看。过了一会儿,老虎渐渐靠近它,小心谨慎的,不知道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有一天,驴大叫起来,老虎吓了一大跳,逃得远远的;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了,非常害怕、可是老虎来来回回走动,但终究不敢向驴进攻。老虎又渐渐靠近驴子,又进一步戏弄它,碰闯、依靠、冲撞、冒犯它。驴禁不住发起怒来,用蹄子踢了老虎。老虎因而很高兴,心里盘算着说:“它的本事也就如此而已!”于是跳起来大声吼着,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然后才离开。
  苏东坡传
  【原文】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
  【译文】
  东坡写的诗词,每一下笔(写成)就被人们传诵。每次有一篇(东坡的)文章送来,欧阳(修)一整天都为此高兴,前后几次都像这样。一天与儿子谈论文章涉及到东坡,欧阳修感叹到:你记住我这句话,30年后,世上的人们更不会谈及我!崇宁、大观年间,海外的诗很流行,年轻的没有再谈论欧阳修的了。这时候朝廷即使曾经禁止(海外诗),赏赐的钱增加到80万,但是禁得更严密传送更多,经常凭借(海外诗)多相互夸赞。士大夫(名词不用翻译)不能诵读东坡的诗,就自己觉得神气委靡,但有的人却说东坡的诗没韵律。
  滥竽充数
  【原文】
  齐宣王使人吹竽①,必三百人。南郭处士②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③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译文】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官仓供养的乐手有好几百人。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王继位。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狐假虎威
  【原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译文】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掌管百兽的,现在你吃掉我,就是违背天帝的命令。(如果)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论语六则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日:“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儿吗?我有才学,别人不了解我,可是我自己并不恼怒,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具有的吗?”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孔子说:“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人们谥为‘文’呢?”孔子说:“孔文子聪敏好学,不认为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羞耻,因此谥他为‘文’啊!”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王戎识李
  【原文】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王戎不动。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译文】
  王戎七岁时曾和众小孩儿一起游戏,看见路旁李树上有许多李子,折断树枝,众小孩儿相继跑着抢走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别人问他为何如此,答道:“李树在路边生长而且结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的李子。”拿来一个确实如此。
  郑人买履
  【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
  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於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转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於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 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曾子杀彘
  【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⑤。”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译文】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想要捉小猪去杀。她就劝止说:“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可不能跟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现实教育的方法。” 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矛与盾
  【原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盾,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译文】
  在很久以前,楚国有一个人既卖矛又卖盾。有一次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是世界上最坚固的,什么东西也刺不破它。”然后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是最锋利的,任何东西都能刺破。”一个人问:“那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如何呢?”听了此话后,这个人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师旷论学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秉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译文】
  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晚了,为什么不把蜡烛点燃呢?”   平公说:“哪里有作为臣子的人来戏弄君主的呢?”   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热烈);晚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就像把蜡烛点燃一样明亮。点上火把再走路和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平公说:“说得好!”
  曹冲称象
  【原文】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
  【译文】
  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个成年人)。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太祖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属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当水面也达到记号的时候),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东西的总质量差不多等于大象的质量)就能知道了。”太祖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作了。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原文】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译文】
  北宋时,有个州的太守名田登,为人专制蛮横,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个 "登"字,所以不许州内的百姓在谈话时说到任何一个与"登"字同音的字。于是,只要是与"登"字同音的,都要其它字来代替。谁要是触犯了他这个忌讳,便要被加上"侮辱地方长官"的罪名,重则判刑,轻则挨板子。不少吏卒因为说到与"登"同音的字,都遭到鞭打。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即将到来。依照以往的惯例,州城里都要放三天焰火,点三天花灯表示庆祝。州府衙门要提前贴出告示,让老百姓到时候前来观灯。 可是这次,却让出告示的官员感到左有为难。怎么写呢?用上"灯"字,要触犯太守;不用"灯"字,意思又表达不明白。想了好久,写告示的小官员只能把"灯"字改成"火"字。这样,告示上就写成了"本州照例放火三日"。 告示贴出后,老百姓看了都惊吵喧闹起来。尤其是一些外地来的客人,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真的以为官府要在城里放三天火呢!大家纷纷收拾行李,争着离开这是非之地。当地的老百姓,平时对于田登的专制蛮横无理已经是非常不满,这次看了官府贴出的这张告示,更是气愤万分,忿忿他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什么世道!"
  鲁人锯竿
  【原文】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但是我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约不可失
  【原文】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③猎。是日,饮酒乐,天雨④。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⑾焉⑤之⑥?”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⑦可不一会期哉?”乃⑧往,身自罢⑨之。
  【译文】
  魏文侯与管理森林的一个小官约好了去打猎。这天,魏文侯与文武百官开怀畅饮,天又下起雨来,魏文侯准备去赴约。左右官员们说:"今天您喝了酒,天又下雨,您将要到什么地方去?"魏文侯说:"我与小官约好了去打猎啊,虽然这里有乐趣,哪能不去赴约呢?"魏文侯于是前往,亲自赶去取消了约会。
  鲍子难客
  【原文】
  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吧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
  【译文】
  齐国贵族田氏,一次在庭院里祭祀路神。祭礼完毕,应邀参加 宴饮的宾客竟有上千人。   席间,有人献上鱼雁,他看了感慨地说:“天帝对人类的恩德多么深厚啊!繁殖了五谷,生育了鱼鸟,供我们享用。”他刚说完,赴宴的众宾客随声附和,一致赞同。   这时,在座的一个姓鲍的十二岁小孩,走上前来说: “事情并非如您所说啊!天地之间的万物,和我们共同生存在自然界,都是物类。物类本身,并无贵贱之分,而仅仅以智慧大小,力量强弱,相互制约,得以生存,并非谁为谁而生。人类获取能吃的东西食用,哪里是上天专门为人降生的呢?比如,蚊、蚋吸人的血,虎狼吃人的肉,难道能说上天生出人类是为蚊蚋和虎狼制造食品吗?”
  杨氏之子
  【原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就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伯牙绝弦
  【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课文: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澎湃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 伯牙心中的想法,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中所想的。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绝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沙发
发表于 2012-6-2 20:53:12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11-30 20:28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