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庭教育] 孩子问题的根源是不良亲子沟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21 18:4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ocument对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很多家长会说:我的孩子上幼儿园、小学时很愿意和我们说他学校的事,很听我们的话,可上了初中之后就越来越不愿意和我们说了,也越来越不听话了。的确有这样的问题,而且这种情况还比较普遍。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的必然吗?不是,如果我们回忆一下孩子的成长过程我们会发现,每个阶段的孩子都可能存在着逆反心理,幼儿园的孩子有,小学的孩子有,中学的孩子有,上了大学的孩子也会有。孩子所以逆反,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父母的沟通方式存在问题,孩子小的时候自我意识不强,内心能量不足,被家长的权威、强力给压制住了,表现得听话。我们做家长的也都知道,孩子有时的听话是别动的,不情愿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内心能量也越来越强,这个时候如果家长还是使用过去的沟通方式和孩子相处,孩子由被动的听话而变得对抗、逆反也就不难理解了。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的沟通互动情况有三种:一种是孩子能表达自己的意见,也能借鉴父母的意见,亲子关系和谐、亲密;第二种是孩子极力地想表达自己的意见,极力地想表明自己的立场,听不进甚至不加批判地反对父母的意见和立场,亲子关系矛盾重重;第三种是孩子很少有甚至根本没有自己的意见,什么都听父母,什么事都要请示父母,亲子关系平和、若即若离。
  在这三种情况之中,第三种情况是最需要注意和警惕的。第一种情况中的父母很懂得沟通技巧,从孩子小的时候起他们能尊重、接纳和民主地对待孩子,所以孩子内心有充足的心理能量,能自信的表达自我,也能借鉴父母的意见和建议;第二种情况下孩子的成长空间往往是经常受到压制,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孩子控制过多、过紧,但孩子的安全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内心比较有力量,但自信往往不足,他们努力地想表达、证明自己,听不进父母的建议,哪怕建议是合理的;第三种情况中,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成长空间被高度压缩,父母的过度控制导致孩子过分依赖,孩子内心的力量不足,没有自信。
  第二种情况下,因为父母在教育过程中的“权威”,亲子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表现得明显甚至尖锐,孩子会和父母抵触、对抗,甚至有的会用离家出走等极端行为来回应父母的要求和权威。但这种情况下,孩子本身的状态是没有问题的,只是父母的沟通方式激发了孩子的“不被接受”行为。如果父母能够积极主动地调整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随着父母方式的优化,孩子的“问题”也会慢慢地自然消失。
  第三种情况下,因为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用权威或者纵容的方式来控制孩子,孩子的成长空间被过分压缩,成长机会被剥夺,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往往很差,内心的心理能量不足,缺乏自信。如果说第二种情况下孩子是“吃了枪药”——一点就着,那这种情况下的孩子就是“炮弹没装药”,无论父母如何敲打都无法迸发。要改变这种情况也需要父母先调整自己和孩子沟通的方式,但仅仅有父母的改变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慢慢增强孩子内心的安全感,让孩子的心理能量能得到不断增强,而这些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所以说,如果孩子出现了这种情况,比孩子的强烈逆反更值得我们注意。
  孩子是在与父母的沟通、互动中慢慢成长的,良好的亲子沟通会让孩子获得足够的安全感,获得内心的心理能量,也能让孩子在与父母的沟通中学会如何去和周围的人沟通。不良亲子沟通往往是孩子问题的根源,所以,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从孩子小时候起就注意自己跟孩子的沟通和互动,用良好的沟通为孩子的成长奠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6-30 19:51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