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唐代诗人崔颢登临黄鹤楼,留下佳作流传千年。如今,黄鹤楼在,晴川阁在,唯独不见鹦鹉洲。不过,鹦鹉洲长江大桥施工时,从江底挖出了一棵至少沉睡了500年的已炭化的古树(炭化树,俗称乌木)。专家认为,这棵古树极有可能是古鹦鹉洲的实物佐证。那么,这棵古树是怎么挖出来的?“年龄”几何?本报记者采访了施工方,并邀请专家一一揭秘。
●挖掘●
水下9米深处异物“卡”住沉井筒
说起这棵古树的来历,先要说说鹦鹉洲长江大桥江心墩的施工。
施工方中铁大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鹦鹉洲长江大桥是武汉市的第八座长江大桥,一共有三个桥墩,中间一个桥墩位于江心。这个江心墩运用的是沉井法施工。具体地说,就是先用钢筋混凝土制作一个圆柱形的沉井筒,沉井筒围起来的面积比两个篮球场还要大。施工方不停地吸走沉井筒内的泥沙,沉井筒借其自重,就会慢慢往下沉。沉井筒下沉的过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随着泥沙被吸走,一点点往下沉,一直下沉到坚硬的岩石层,才下沉到位。紧接着,施工方抽干沉井筒里面的水,清除掉沉井筒里面残余的沙石,然后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凝固以后就成了桥墩的基座。
去年5月下旬的一天,中铁大桥局的施工人员突然发现,当沉井筒沉到水下9米深的时候,就沉不下去了,接下来几天时间,都是如此。施工人员判断,可能有异物卡住了沉井筒。因为异物藏在水下,无法辨别,施工不得不中止。
潜水员多次下水“摸清”异物是树木
为了弄清楚情况,中铁大桥局专门从山东请来了16个人的潜水团队。
潜水员第一次下水探摸,怀疑碰上了炸弹,这让施工方不由得紧张起来。不过,第二次下水探摸后,潜水员发现异物形状不规则,于是排除了炸弹的可能性,施工方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那么,到底是什么卡住了沉井筒?潜水员在经过了数次探摸之后,在2011年6月8日终于确定,异物是一棵大树。
中铁大桥局不知建设了多少座桥,很多东西都挖到过,但是在长江施工中碰到一棵大树,在大桥局建桥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是一棵什么样的大树?是生长在古鹦鹉洲上的大树吗?施工人员充满了好奇。
6月12日,施工方决定进行打捞。潜水员下水后,小心翼翼地将绳索捆绑在这个异物身上。之后,起重机缓缓启动,异物渐渐露出“庐山真面目”——果真是一棵大树。“刚出水时,黑得发亮!在场的人都很兴奋,很惊奇。”一位亲历打捞过程的工作人员回忆。
●鉴定●
古树可能是枫杨“享年”约100岁
古树出土后,被运送到了原武汉锅炉厂。施工方中铁大桥局正在这里开发一个小区。
近日,记者在小区的一个空地上找到了这棵古树。古树静静地躺在路边,如木炭般遍体黑色。
中铁大桥局房地产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出示了一份鉴定报告,鉴定单位是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
根据鉴定报告,树长约14.5米,根部直径约1.2米,胸部直径约1米,上部断口处直径约0.4米,重约8吨。根据树体形状、表皮裂纹等分析,初步判断为枫杨。
据《中国植物志》,枫杨又称水麻柳,为大乔木,高可达30米,胸径可达1米,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沿溪涧河滩,现已广泛栽培为庭院树和行道树,湖北是其产地之一。
从上部枝干的断口来看,这个枝干的直径有40厘米,有40多个年轮。据此推算,这棵古树大概活了100余年。
记者请来了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树木生态研究室高级工程师丁昭全。他用从德国进口的树木针测仪对古树进行了检测,结果也显示,这棵古树活了100年左右。换言之,这棵古树大约活到100岁左右的时候,就被埋到水下了。
埋藏至少有500年已取样送波兰鉴定
树木活了多少年,已确定了。但是,它在长江的河床之下,到底埋藏了多少年,才会炭化得如木炭般?
根据鉴定报告,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认为,古树可能在长江河床之下埋藏了500年左右。体表均已炭化,内部坚硬如石,已形成乌木。
为了尽可能还原古树被埋的时间,记者请来了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李长安。多年来,李长安致力于化石树和炭化树的研究和保护,是目前行业内的权威之一。
11月30日下午,记者陪同李教授和他的一名博士生,来到了古树前。“这个树很大,很完整,太难得了!”虽然化石树研究过不少,但一看到这棵古树,李教授还是情不自禁地赞叹起来。
李教授介绍,在阳逻也发现过一些炭化树,但没有这棵树炭化得厉害,这棵古树的埋藏时间,应该比那些树还要久远,至少有500年。
为了弄清楚这棵古树被埋的准确时间,李教授在树根、树干、树木中间、表皮等部位,分别取样。这些样本,已被送往波兰做碳14鉴定。波兰的这个实验室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权威的碳14鉴定机构之一,鉴定结果几个月以后才能出来,届时,古树被埋藏的具体年代将最终揭晓。
四个理由推测古树长在古鹦鹉洲上
鹦鹉洲长江大桥江心墩建在江底的一个潜洲之上。据史料记载,这个潜洲就是唐朝诗人崔颢诗句里古鹦鹉洲的一部分。
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和李长安教授都认为,这棵古树极有可能是在古鹦鹉洲上生长的树木,而不是从上游冲下来的。理由有四:一、古树周身表皮完好,就近埋入的可能性极大,如果是从上游冲下来的,树身上肯定会有碰撞的伤痕;二、古树埋藏地周围还有许多小树;三、古鹦鹉洲具备枫杨生长的条件;四、唐朝崔颢的“芳草萋萋鹦鹉洲”、李白的“芳洲之树何青青”,以及宋、元、明三代的文献资料里,都表明鹦鹉洲上有树,特别是国家一级文物明代绢本《江汉览胜图》上,描绘有鹦鹉洲绿树成荫的景象。
之前,人们对古鹦鹉洲的了解,只停留在文献的层面,而这棵古树的出土,极有可能就是古鹦鹉洲的实物佐证。
●声音●
炭化树极具价值应尽快保护起来
这棵炭化树属于文物吗?带着这个问题,11月30日上午,记者来到了武汉市文物局。该局文物保护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文物指的是人类创造的、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但是,这棵炭化树是自然生长、自然灭亡的,不属于文物的范畴。
不过,在李长安的眼里,对于炭化树的保护,已迫在眉睫。
李长安不仅是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也是省政协常委、武汉市人大常委。就炭化树的研究和保护,他准备明年专门就此撰写提案。
他说,武汉市近年来在城市大建设中,发现了许多珍贵的化石树和炭化树,如在举水河一个采沙坑中,发现了十余棵埋藏了千余年的炭化树;在阳逻长江河道发现了直径1.5米左右的炭化树。这些炭化树有着极为重要的科学和文化价值,但是由于没有专门的法规,也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均被散失掉了,甚至被作为柴火烧掉了,甚为可惜!
因此,李长安提出了两条建议:一,请武汉市政府尽快研究出对这些古树的保护对策,明确管理部门,对新发现的化石树、炭化树及时开展研究,深入挖掘其科普价值和文化价值,特别是挖掘出其对武汉市古地理(江湖变迁)、古环境(气候演化)、古人文(人地关系)的价值,将其列入武汉市古文化的范畴。二,尽快建立专门的博物馆或者收入武汉博物馆,在将古树保护起来的同时,向市民和游客开放,让市民和游客更形象地了解到武汉的历史。
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的专家也认为,这棵古树是一种因地质变动、河流变迁久埋地下、几乎完全炭化的木材,对研究所在区域的气候、水文、植被、河道变迁,特别是古鹦鹉洲的演变极具价值。几百年来,仅此一棵,不可再生,因而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建议相关科研院所对其信息进行充分挖掘。
将打造专门景点再现“芳草萋萋鹦鹉洲”
中铁大桥局地产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在小区内打造一个专门的景点。这个景点将在充分保护古树的前提下,通过文字、模型等手段,向人们展示这棵古树的生长、埋藏、发掘、鉴定和保护的过程,生动地再现“芳草萋萋鹦鹉洲”的变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