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庭教育] 怎样纠正孩子没大没小坏习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4 14:3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ocument对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现在的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因此,孩子俨然成了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发现:在家里,孩子总是没大没小,对长辈不尊重;在公共场合,孩子也表现得很没礼貌,让家长很难堪。
  孩子没大没小原因何在?家庭“**”怎么掌握度?如何才能培养出知书达理、个性鲜明的孩子?
  讲述
  戴女士
  孩子竟然直呼爷爷姓名
  我们一直希望孩子成长在一个比较**的家庭氛围里,所以,从孩子小时候开始,我们尽量为孩子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对孩子从不苛求。可是,现在孩子上中学了,我们发现,曾经的“**”留下了一些“后遗症”,孩子在家里没大没小,对长辈显得不够尊重,时不时让我们做家长的无比尴尬。
  那天,老家来了好几位客人,吃晚饭了,让孩子叫爷爷一起入席,孩子竟然当着客人的面直呼爷爷的姓名。看着客人一脸诧异的表情,我和孩子他爸爸面面相觑。而爷爷说了一声“这臭小子”后,脸上的笑容也显得有些僵硬。我们都没想到孩子怎么就突然脱口呼出爷爷的姓名了。
  最近,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孩子学说话的时候,我们除了以称呼对方“爸爸”、“妈妈”来引导孩子外,还告诉了孩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姓名,孩子刚开始学会直呼大人姓名的时候,我们不仅没在意,还觉得很好玩,甚至还呼应孩子,觉得孩子能记清大人的名字是了不起的一件事,没想到“隐患”却就此留下。
  孩子上小学后,我们担心孩子再“没大没小”下去会渐渐形成习惯,甚至会导致孩子霸道、不讲理的个性,成为不受大家欢迎的孩子。所以,我们开始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了这方面“校正”,并引导孩子,讲礼貌会让他人觉得愉快、舒服与温暖,并受到欢迎,能够交到更多朋友。
  通过引导,孩子有了较大改变,由于对我和他爸爸有点忌惮,孩子不再直呼我们的姓名了,但对于宠爱他的爷爷奶奶,孩子有时还是显得没啥规矩,不仅无理顶撞爷爷奶奶,说起话来也没大没小,以致出现了前面当着众客人直呼爷爷姓名、让我们大人猝不及防、显得没有家教的难堪一幕。
  有时带孩子去别人家做客或是到公共场所,我们也还会担心孩子“出言不逊”让大人下不了台。但我也不希望我们和孩子之间总是“板着面孔交流”。在家里到底该如何把握**的度,孩子既不会没大没小又乐于和长辈交流,并成为一个知书达理、个性鲜明的孩子?
  点评
  林瑛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孩子,天真纯洁又可爱,他们是世界上最接近美好的生物,我们常常用“天使”来形容孩子。然而,“天使”们偶尔也会有不可爱的时候,每当他们在家长和外人面前表现出不礼貌、不讲理、野蛮霸道的行为时,我们就觉得他们好像化身成了“小恶魔”!
  究竟“天使”是如何变成“恶魔”的呢?家长在教训孩子之前,应该先问问自己,我们是如何教导孩子的?
  刚出生的孩子就像吸收力无限的海绵,他们会通过模仿,从周围的人身上,学会如何行为和思考。然而孩子毕竟是孩子,有一些在成人身上显得很正常的行为,落在孩子身上,就变成了大众眼中的大逆不道、没大没小。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故意这么做的,他们只是单纯地展现自己学习的成果而已。
  比如,孩子会直呼家长的姓名,这是因为他们看到家长彼此之间就是这样称呼的,但却忽略了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约定俗成。又比如,孩子有时候会在公共场合大呼小叫,跑来跑去,打扰周围宁静,让家长很尴尬。其实这也不是故意的,他们只是做着在家里长辈允许他做的事情而已,他们不懂得,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礼数和规则。
  还有一些时候,孩子们会对大人颐指气使,甚至出言不逊让大人下不了台。然而,他们可能只是单纯照搬了家长对自己或别的成人说话时的口气和语言而已。他们不懂得,对不同的人应该使用不同的态度和口气。
  孩子擅长模仿,但却缺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时间、地点、对象转换行为模式的能力。这就需要家长耐心地指导和教育。尤其是孩子出现以上“没大没小”的行为时,与其忙着责骂孩子,不如把这当成一次教育的时机好好把握,化危机为机遇。
  好家长是学出来的
  想要孩子知书达理,家长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平时:以身作则,文明示范
  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言传身教之中,身教更重要。比如尊老爱幼、文明礼让、使用礼貌用语……在一个家长说话全都轻声细语的家庭中,是培养不出说话喜欢大呼小叫的孩子的。反之,如果家长平时就不注意对待长辈的态度,那么孩子自然也就有样学样,不懂得尊重长辈。
  2.事前:约法三章,预防为主
  带孩子接触陌生人或进入陌生场合之前,应该对孩子说明对方的身份、该场合中应该遵守的规则和礼仪,提出行为和语言的具体要求。对于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孩子,要事先约法三章,指出错误的行为必然要受到相应的处罚,让孩子能够主动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打好预防针,就不容易出现尴尬的“意外”。
  3.事发:及时指出,明确要求
  孩子做一些事情,出发点往往是好的,但是由于受到自身表达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的限制,有时会出现“说话太直”、“说话不经头脑”甚至“言语伤人”的情况。这种时候,不必过分指责,指出错误以后说明理由,让孩子及时道歉。但尽量不要在公开场合严厉批评孩子,以免在外人面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4.事后:把握时机,强化训练
  一旦有“没大没小”的事件发生,要注意把事件本身当成教育的时机,及时让孩子反省自己的行为,要把教育的重心,放在指导孩子如何分析场合、对象、事件上,让他们了解,有些话不一定要说,有些话要换种方式说,并且一定要说明这么做的理由。
  戴女士能够注意“引导孩子,讲礼貌会让他人觉得愉快、舒服与温暖,并受到欢迎,能够交到更多朋友”,就是很好的示范。在孩子理解了家长的意图后,及时为孩子制造合适的机会和情景,进行强化训练,有助于孩子将大人教给的“道理”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好家长是学出来的。没有孩子天生就是完美无缺,犯错是必然的,要做好遭遇“尴尬”的心理准备,家长和孩子一起,在错误中学习,在错误中成长,用小错误换取大成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5-1-23 04:07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