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汉大学第一附属小学简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08:22: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武汉大学第一附属小学
  武汉大学第一附属小学位于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珞珈山下。依托武汉大学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武大一附小,是一座被绿色环抱的学校,同时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花园学校。学校四周围,树木环抱,信步于校园内,绿色随处可见,树龄达30年以上的大树,比比皆是;四季鲜花绽放,樱花、桃花、石榴花、栀子花、桂花、梅花、葱兰……为校园缀上鲜艳的色彩。学校占地面积17180平方米,建筑面积4458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5584平方米,校园绿化率约 48%。学校有专用活动室15个,全校现有23个教学班,在册学生 996人,教职工64人。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人,市区学科带头人、市青年岗位能手、优秀青年教师10人,武昌区教学能手3 人。84%的教师为大专及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教师1名。近一年,老师5人次在武昌区教学比赛中获奖,成功申报省级课题《信息技术对地方传统美术的传承与再创造》,在老师们中间形成了“厚德、笃学、爱生、启智”的教风。
  武大一附小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她的前身是创建于1915年的武昌高师附小(现中华路小学潭秋分部),是湖北省第一所公立小学。1931年武汉大学在珞珈山设立小学。2000年7月新武汉大学成立,原4所大学的附小于2001年3月进行了合并,组成武汉大学附小。2005年8月,原武大附小分成两所小学,成立武大一附小和武大二附小。现武大一附小的前身为原武大附小第一教学点。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国际问题专家、知名学者钱亦石、著名国画大师端木梦锡曾在附小工作过。附小毕业生中,涌现出科学家查全性院士、杨弘远院士、桂希恩教授,军事家、外交家伍修权将军,剧作家沈虹光女士等一大批英才,蔡元培、李四光、胡适等杰出人物都曾视察过附小,胡适、伍修权还先后为附小题词。
  原武大附小先后评(定) 为“教育部基教司与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协作项目实验学校”、“全国队报金奖学校”、“湖北省红旗大队”、“湖北省天文活动先进学校”、“武汉大学文明单位”、“武汉市环境教育示范学校”、“武汉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基地”、“武汉市体育卫生‘两个条例’合格学校”、“武昌区办学水平先进学校”、“武昌区目标管理立功单位”、“武昌区文明单位”、“武昌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武昌区科技教育立功学校”、“武昌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2005年3 月,学校通过了市级示范学校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同年9月正式挂牌。
  武大一附小成立至今短短的一年中,在原武大附小基础上,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继续快速发展,获得“武昌区教育目标考核优秀单位”、“武昌区立功单位”、“武昌区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武昌区艺术教育先进基地”、“武昌区雏鹰大队”、“‘龙人杯’全国少儿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优秀集体奖”等荣誉称号。
  武大一附小在传承原武大附小优良传统的同时,以“抓质量,求发展;重体验,陶情操;创特色,树名校”为办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师生进取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的培养,重视挖掘、发挥教师才华,重视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努力拓展师生发展空间,逐步形成以英语、微机、围棋、足球为主的特色教育,在科技教育、环境教育、体艺教育、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均有较好的表现。学校注重校本课程开发,利用兴趣班活动时间,开设有形体、舞蹈、合唱、书法、绘画、机器人、篮球、足球、航模、环保与探索等二十余个兴趣小组,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正努力打造与武汉大学名气相匹配、全省一流的小学。
  学校新成立的年轻领导班子,教育思想先进,专业功底扎实,他们步调一致,团结一心,踏实肯干,牢固树立“教育教学质量就是学校的生命”的观点,以“办让家长满意,让学生满意的学校”为宗旨,带领全校教师,统一思想,真抓实干。学校成立一年来,学生中有300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学校集体项目获奖17 次,《武汉晚报》、《楚天金报》、《楚天都市报》、武汉教育电视台等媒体10余次正面报道我校教育教学情况。学生们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初步形成“活学、善思、励志、求真”的学风和“健康、诚信、乐观、睿智”的校风。在教学质量上,毕业年级合格率100%,优秀率 92%,在每年全区调考中,我校成绩均名列前茅。近一年,学校重视学科竞赛,通过有效地组织赛前培训,学生竞赛成绩显著提高,在武汉市读书竞赛中13人获奖,其中一等奖4人;在武汉市英语能力大赛中41人获奖;在武汉市英语读书大赛中,27人获奖,其中一等奖8人;2006年“楚才杯”作文竞赛5人获奖,其中彭惠然同学获一等奖;全国“写作杯”作文大赛,43人获奖,其中一等奖10人;李博文、陈晨进入中央电视台第七届 “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湖北赛区总决赛,其中陈晨进入北京总决赛;“希望杯”全国数学大赛23人获奖,其中一等奖1人,二等奖7人。2005年学校机器人代表队获湖北省一等奖16人次,多次作为湖北省的代表队参加全国比赛。在2006年暑期举行的第六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吴真行、李卓然获一等奖,徐思哲、吴沛沛获三等奖;在全国创新素质竞赛机器人项目中,李博文、高寒获全国亚军。在武昌区劳动技能大赛中47人获奖,其中一等奖10人。2006年5月代表武昌区参加武汉市环境英语小品、演讲大赛,小品、演讲均获二等奖。
  在体育、艺术方面,注重学生素质提升,仅2005-2006学年度,我校就荣获武昌区秋季田径运动会乙组第四名;武昌区男子篮球亚军;武昌区女子篮球季军;湖北省少儿足球比赛u9组,我校足球队获冠军;武昌区围棋团体季军;邓安琪同学获2005年市小学生田径比赛全能冠军。在武昌区春季田径运动会中,我校有9人进入决赛;校田径队在区小学生运动会和冬季越野长跑中都能进入团体前十名,并为武昌区代表队输送队员;在“武昌区小学生文艺节目比赛”中,我校舞蹈《小青蛙》荣获一等奖;在武汉市艺术小人才比赛中,有3人获奖;多次与武汉电视台合作,舞蹈《红红的灯笼红红的脸》,受到武汉电视台文艺频道节目组一致好评,多家新闻媒体相继报道。
  学校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2004年6月,黄河清、谷子瑞、李宇晨同学和新加坡裕廊小学的同学共同制作的“中国戏剧”网页获国际THINK QUEST网络评价大赛一等奖,并与2004年12月赴美国旧金山领奖;我校学生刘伊科和他写的“中国城乡差别调查”被全国十余家媒体(包括中国青年报、中国农民报、中央电视台、福建东南电视台、湖南卫视、上海东方卫视)采访和报道。我校杨圣桑同学的社会调查报告《“大辫子”的苦与乐》获武汉市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一等奖,报告中提到的部分内容与武汉市有关部门的考虑“不谋而合”,武汉教育电视台,《武汉晚报》、新浪网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在2006年武昌区中小学“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中,我校七名学生获奖,其中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
  如今的武大一附小充满着激情与活力,在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形势下,学校将深化教育改革,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在已有历史积淀的基础上,作为武汉市示范学校一定会有更令人瞩目的发展。在老师们爱心、真心、耐心、细心的浇灌下,她不仅是学生们成才的摇篮,更是他们成长的乐园,同时也将成为名师辈出的沃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11-23 18:39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