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庭教育] 【理论派】学会做孩子的律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5 16:16: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ocument对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学会做孩子的律师
  青年学者林格提醒年轻的父母们,在教育孩子上不要再次步入误区。他认为,目前许多父母存在着盲信盲从的现象,有的甚至痴迷于所谓成功孩子的家教经验,而实际上,这些经验往往听着容易,做起来难。有些父母由于邯郸学步,结果适得其反。
  正当而立之年的林格,在中央某部委工作的这几年里,一直致力于教育研究。他和20多位知名教育专家一起,探索出一套素质家教的操作系统,并出版了《新家教》、《好父母》、《激励孩子好好学习》等操作实用性强的书籍。这些书问世后,受到许多年轻父母的喜爱,特别是《新家教》系列,发行量已超过几十万套,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案头参考书。
  谈到家教操作系统的重要性时,林格说,人类到目前为止的各种思想理论,实际上分两种,一种是理论本身,一种是如何实践某一理论的理论。比如说诚实做人是一个理论,要使这一理论变成现实,就必须有一套怎样使人诚实的理论,否则人们很可能会陷入美妙的空谈。人类思想的丰富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后一种理论的探索与丰富。
  他认为,目前社会上流行的一些家教方面的书籍,大多是“描述性”的,也就是举一个案例,或者援引一个故事,让人们懂得一个道理。对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父母来说,这些道理并不深奥,他们自己也心知肚明。可实际上,他们中有不少人往往没有教育好子女;而一些文化程度并不高的父母,教育子女却比较成功。林格认为,要把好观念落实到教育自己的孩子身上并不容易,懂了,但不会做,是当前特别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
  林格建议年轻的父母们看一种观念或理论,首先要注意其有无“可转移性”。他举例说,有一次,一位母亲听一场专家报告会时很感动,还向主讲专家请教了一个具体问题:“我的孩子喜欢撒谎,怎么办?”这位专家说:“孩子撒谎是由于思想压力所致,只要父母与孩子交朋友,他就会向你说心里话,孩子自然就不会撒谎了。”这位母亲听完后,觉得是这么回事,但回家一想,怎么缓解孩子的思想压力?怎样算交朋友?头脑又是一片空白。
  林格认为,作为教育研究者,他们所做的工作就是在转变父母观念的基础上,加强理性认识的可转移性研究,抽象出一般解决方案或解决原则,并使之成为父母自己的技术。
  林格还认为,对于父母亲来说,要将好观念转化成好技术,就要注意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选择和思考,做聪明的父母。要善于把最有用的真东西提炼出来。所谓真东西,就是那些“能说出一个一二三,又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理解的有效建议”,如果只是一味地克隆、模仿,很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所以,接受理念与方法一定要谨慎。
------------------------------------------------------------
学会做孩子的律师(1)
------------------------------------------------------------
  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培育良好的亲子关系或者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真谛。
  要培植良好的亲子关系,就要从自身出发,改变观念,调整位置。
  千万不可做孩子的“法官”。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对孩子施加影响与教育,不了解其内心世界是无从谈起的。而要了解孩子,第一要诀就是要呵护孩子的自尊,维护孩子的权利,成为孩子值得信赖与尊敬的朋友。
  优秀的“律师”总是能从自己的当事人角度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为惟一宗旨,这样才能打好“官司”。所以,要积极影响孩子,就要先当孩子的“律师”。
  1.如何真正尊重了解孩子?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尊重”的含义包括“尊”和“重”两个方面,“尊”是指把孩子当作平等的、独立的人看待,“重”是指对孩子的一切——思想、情感、愿望、喜好加以重视和认真对待。
  (1)想得细一点
  父母是和孩子最亲密的人,但是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呢?曾经有人做过调查,给父母出了一份考卷,上面列了几十道题:
  你的孩子最崇拜谁?
  你的孩子感觉最兴奋的一件事是什么?
  从小到大,哪一件事对孩子打击最大?
  孩子最感兴趣的一次活动是什么?
  ……
  当然,这些父母的孩子也得到了同样一份问卷。把父母与孩子的答案两相对照,人们惊奇地发现,没有一位父母能答对一半以上的问题!这些父母可能熟悉孩子身上最微小的一颗痣长在什么地方,却怎么也弄不清楚孩子崇拜的偶像是叫迈克尔?乔丹还是叫迈克尔?杰克逊。
  为了实现“想得细一些”,从而知道孩子需要的是什么,建议父母准备一个孩子成长笔记本,时不时记下点什么,比如你的孩子今天高兴了,他为什么事高兴,他今天和你谈话时透露了什么信息……不用太长时间,你就会有收获。
  (2)想得开一点
  父母与孩子的许多矛盾往往是因为父母“想不开”。比如,让孩子学钢琴,孩子就是不想学,父母就容易“想不开”了:一是我花这么多钱给你买钢琴、请老师,你还“狗咬吕洞宾”?二是别的孩子都在学,你不学,以后万一升学有“加分”,你岂不是吃亏?三是都说学钢琴提高智力什么的,还能陶冶气质,反正学总比不学好。这么一说,孩子当然得跟父母急。
  像这种时候,父母就得“想开一点”,来点“阿Q精神”也无妨,不妨这样想:一是我已经花了不少钱是不假,但如果孩子真不想学,他也学不好,这么下去费的钱更多,每个月上课就得好几百呢!二是孩子要学不好,以后就算升学有“加分”,恐怕也没他的份,再说学钢琴的那么多,竞争也激烈着呢!三是不管学钢琴有什么好处,孩子如果不喜欢,他也觉不出好来,提高智力的法子也多,找点其他孩子喜欢的吧。
  在遇到与孩子意见有分歧的时候,父母不妨依照下面三步曲:
  A.先考虑一下孩子的意见,看是否有道理。
  B.与孩子一起讨论商量,可以相互妥协,各让一步。比如对孩子说:“我同意你放学回来先看一会儿电视,但是,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定要在晚上八点前写完作业。”
  C.如果双方意见统一了,就要制定计划照着做。如果意见还是统一不了,先搁搁再说。在等待的时间里,父母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诱引”孩子“上钩”,比如,真想让孩子学钢琴,不妨在这段时间带孩子听听音乐会,或者请个懂音乐的朋友到家里弹弹那台钢琴。
  (3)想得少一点
  一位教育家说:“母亲最好只有一只手。”也就是说,对孩子要放开另一只手。
  有些父母也想让孩子多做事,多实践,但真到做的时候,不是怕孩子做错,就是怕孩子出乱子:“算了算了,还是我自己来吧。”这样一来,孩子的许多权利就被剥夺了。
  父母可以在孩子做事前先想想,孩子如果失败,最大的害处是什么?如果不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损害,就不用管了。
  这样想问题:
  A.你所担心的事情大部分不会发生。
  B.即使发生了,很快也会过去。
  C.利用潜意识的力量暗示自己。在头脑里设想一幅“图画”:孩子成功后的笑脸;你还可以为图画加上声音,孩子兴高釆烈地对你说话;然后再加上触觉,你高兴地抚摸着孩子的脸……
  D.保持忙碌。
  (4)想得通一些
  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秘密是孩子成长最好的营养品。
  人们都知道,走向独立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之一,而拥有个人秘密并能恰当处置是走向独立的前提。对于个人来说,秘密往往与责任紧密相连,并且要独立承担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秘密的“水晶人”是永远长不大的。
  A.允许孩子有秘密。父母应该做到几点:不偷看孩子的日记和信件,不偷听孩子的电话,不强迫孩子说出不想公开的秘密。这是有一定难度的。而要做到这些,主要依靠自律。如果信不过自己,可以先给自己设置一些“困难”,比如让孩子给抽屉上锁,自己不留“备份钥匙”;有条件给孩子的房间单独装电话(不是分机)等等。
  B.教会孩子辨别危险。父母可以在平时多与孩子交谈,让他们学会识别危险。比如,私下与网友见面可能有哪些危害,与男生单独呆在一个房间可能遇到的情况。让孩子明白哪些“秘密”是有害的。注意,在谈论这些话题时,不要针对孩子,父母只要真诚地说出自己了解到的信息和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不要对孩子说“你可千万不能怎样怎样”,孩子一听到这种话就会烦躁,还很可能反驳:“你以为我连这都不懂?”
  C.给孩子适当的帮助或引导。如果让孩子保守了自己的秘密,父母又怎样知道孩子的一些重要信息呢?
  一是要学会“察言观色”,孩子有心事时一般会在神情言语之间表现出来。这时,父母不要逼问孩子,而是可以跟孩子说些轻松的话题,或者带孩子参加一些有趣的活动,缓解孩子的忧虑,并在一个私下场合单独告诉孩子,如果孩子需要任何帮助,只要说一声。二是告诉孩子善于求助是一个现代人的本领。当孩子把心里话告诉可信任的成年人时,成年人不要像抓住了小辫子一样对孩子进行批评,或者说些丧气话,而应像帮助朋友一样给孩子帮助,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这样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
------------------------------------------------------------
学会做孩子的律师(2)
------------------------------------------------------------
  如何建立父母的威信?
  父母的威信决定家庭教育的效率。
  什么是“威信”?
  “威”指的是对原则的坚持,“信”指的是对承诺的信守。
  有关专家对父母权威的来源进行了长达四年的研究,认为只要从“来源”出发,注意自己的言行,即可在孩子的心目中建立威信。
  以下是父母威信的四个来源:
  (1)诚实守信
  在“威信”一词里,“信”和“威”具有同等的地位,要让孩子对父母心悦诚服,诚实守信是不可缺少的要素。
  对父母来说,有这几点原则:
  A.不在孩子面前夸口,胡乱许诺。承诺太多而又不能兑现,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会大大降低。孩子如果提出什么要求,不要随口答应,而是清楚地告诉孩子,可以还是不可以。
  B.对孩子做出承诺后,最好立刻把承诺写在一个随身的记事本上,提醒自己及时兑现。
  C.因为某种原因对孩子失信,应该及时向孩子说明,不能敷衍了事。应该郑重向孩子道歉,并和孩子一起商量可以用什么形式弥补。
  (2)责任心
  从前,孩子毫无例外地认为自己的父母最有本事,无所不知,而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他们开始用挑剔的眼光看待父母,发现父母身上的种种弱点。这个时候,要保持父母的威信,就不能单纯依靠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而应该让孩子看到你的社会角色,感觉你在社会上的“重要性”。
  A.要尊重你的工作,告诉孩子你工作的重要性。不管你从事怎样的职业,任何职业都有其美丽和尊严,你都应该为之自豪。要多和孩子谈谈你的工作,或者在休息日带孩子去你的单位看看。如果母亲没有职业,也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一个与世隔绝只埋头照顾丈夫孩子的母亲很难持久获得孩子的尊敬。
  B.努力丰富自己。孩子能从日常的谈话和生活习惯得知你的爱好,父母对国内外大事表示兴趣,通过各种渠道丰富自己的知识,与一些层次较高的朋友来往,都能获得孩子的尊敬。
  C.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父母与孩子积极参与救济灾民的事业,向遇到困难的同胞伸出援助之手,既尽到了社会责任,也使孩子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更让孩子对父母生出了崇敬信赖之心。
  (3)从容的态度
  A.有主见。有主见的人才会有威信,这是肯定的。谁也不会信任一个自己都要依靠别人做判断的人。在孩子面前,你应该充分表现你的主见(别忘了,你可是孩子的主心骨呀),迅速地作决定,并且做了就不反悔。
  至少有一次,让孩子看到你站出来说话。比如,开家长会时,老师当众批评你孩子的不是,这时,当场站起来为孩子辩护!和孩子一起出门时,站出来指责你看到的不公正不道德的行为!只要有一次,孩子就会对你油然生出敬意。当然,并非要求你站出来抓歹徒。
  B.冷静,能控制情绪。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冷静和理智,这本身就非常值得敬重。有威信的人首先要有力量控制自我。喜欢用发火来吓唬孩子的父母记住:不管你怎样发火,都不如冷静来得有力。
  有的时候我们的确也真的有点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时,为孩子想想,他们在向你学习,学习如何对待自己的怒火。你想给他们做一个怎样的榜样?
  C.乐观,而不是唠叨和抱怨。你会尊敬那些不停抱怨的人吗?你会愿意与成天唠叨的人相处吗?你一定会说:我躲还躲不及呢!孩子也是同样的心情,当他们听着妈妈的唠叨,心里恨不得赶快找个地方躲起来,要命的是还找不到这种地方!唠唠叨叨、唉声叹气、怨天尤人,这些行为极大地伤害着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D.正确处理孩子犯错误。孩子犯错误往往是出于好奇或无知,有些时候也与控制不住自己有关。作为孩子本人,犯了错误常常惊慌失措,以为从此得不到父母、老师、同学的喜欢和信任,而心存后悔。因此,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往往是教育最有效果的时候。
  首先,给孩子以申诉权,让他从容地讲明错误是怎样发生的。
  其次,帮助孩子认清错误的性质及危害,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得到真正的成长。甚至可以为孩子的错误保守秘密,以免孩子的自尊心受挫。在这种情况下,犯错误的孩子一般都会吸取教训,加倍努力,对父母心存感激。
  (4)善于妥协
  向孩子妥协并不会降低父母的威信,相反,如果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向孩子妥协,孩子会感觉到父母可亲可敬,“妥协有条件,威信自然成。”
  不能缴械投降,无条件的妥协等于向孩子“弃权”。长期如此,孩子就永远都不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他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的需求就是应该满足!
  也不能因为孩子的无理取闹向孩子妥协。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哭闹、撒娇,不知道怎么办,或者心肠一软,就满足了孩子的需求。这种妥协必然后患无穷,因为孩子从这一次的“收获”中明白了对付大人的办法。
  有效的妥协分为三步:
  A.要求孩子清楚明白地说出自己的要求以及理由。
  B.和孩子讨论要求的合理性。
  C.向孩子做出一定让步,但孩子必须承担某种责任。
  学会做孩子的“啦啦队”
  千万不可做孩子的“裁判”。
  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了竞争与拼搏的旅程。在人生的竞技场上,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是无法代替孩子的。
  但是,父母一定能给予孩子一种力量,使孩子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这种力量就是“啦啦队”的力量。
  我们应将自己的位置摆到看台上,远距离地进行助威,无论孩子是处于优胜者位置上,还是暂时落后,都应当给以积极的掌声,因为孩子要走向成功的终点,不能没有父母的“加油声”。
------------------------------------------------------------
学会做孩子的律师(3)
------------------------------------------------------------
  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潜能,凡事做出积极的选择。自信心对孩子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把“自信心”当作教育的灵魂,或者说,孩子没有自信心,所有的一切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也都是不可能的。
  中国最有成就的成功教育家刘京海认为:“人是怎么生活的,靠自我概念!你觉得自己是个好人,你才会像个好人一样去生活;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个坏人,你便会像个坏人一样生活。所以,教育的第一要义就是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个好人、是个能人!这就是自信心,人格的核心也是自信心。10岁左右是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期,此时,形成自信或自卑的自我概念,将会影响到人的一生。”
  1.如何发现并赞美孩子?
  (1)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首要任务是把孩子做对的事情从平凡的生活中挑出来,大加赞扬。
  有的父母会说:“我怎么发现不了孩子的优点呀?我总觉得孩子一无是处,怎么夸奖他呀?和别人家的孩子比,他还差远了,我怎么表扬他呀,一表扬不就骄傲了吗?”其实,有这种想法的父母是在用一种挑剔的眼光看待孩子。当然,并不是说父母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孩子一定不对,关键问题是您“挑剔”的是什么。如果您“挑剔”的是孩子的缺点、短处,那么您传达给孩子的肯定是消极的信息。如果您“挑出” 的是孩子的优点,那么,您自然会肯定孩子、赞扬孩子。
  (2)怎样的赞美才是有效的
  A.赞美要清楚而及时。“清楚”使孩子明确自己做得对,从而有助于他们把成功归结于自己的努力;“及时”表明反馈的时效性,及时的反馈和赞美才是有意义的。
  B.赞美的重点应该是在“努力”上,而不是“能力”上。对孩子的赞美和奖励应根据孩子是否尽了力,是否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提高。
  C.赞美孩子要具体,有根据,注重赞美“具体行为”和“具体细节”。
  D.赞美要有新意。如果只是一味地进行简单赞美,孩子就会陷进“赞美疲劳”,所以还应该不断选择新的角度发掘新的内容,特别是潜在的优点,比如孩子如果学习好,仅仅是称赞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就显得没有新意,还不如赞美他学习方法独特,效率很高,以促进他更加注重效率和方法,会使他的成绩“更上一层楼”。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要善于从新角度上看问题,能从孩子表现出的细微处,及时发现孩子身上潜在的东西,给以赞美和肯定。
  E.赞美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只有适合孩子的赞美方式才是有效的,在赞美孩子时要做到大小有别。小孩子喜欢父母的拥抱、亲吻、抚慰或说一些亲切的话语,而对大孩子,这一套可能就行不通,这时,你可以采用眨眼、竖大拇指、拍拍孩子的肩膀等方式。另外,也可以适量地对孩子比较大的进步进行物质上的鼓励,比如送一个小礼物,但不能滥用,不能让孩子轻易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3)一分钟赞美法
  A.事先告诉孩子,当他有好的表现时,父母会赞美他。
  B.每天都挑出孩子一天里做对的事情。
  C.具体告诉孩子做对了什么事情。
  D.告诉孩子父母对他做对的事情有多么高兴。
  E.静默几分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愉快心情。
  F. 做符合自己内心感受的事情,或者告诉孩子您爱他,或者拥抱孩子,也可以两种都做。
  G.请孩子也这样做,当孩子发现父母有做对的事情时,也要赞扬父母。
  H.父母也可以使用一些无声的夸奖,如用笑容、眼神、表情、动作等身体语言对孩子的良好行为做出反应,这也是赞扬的一种好方法。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沙发
发表于 2013-8-20 08:46:58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慢慢品
板凳
发表于 2013-8-20 13:51:27 | 只看该作者
慢慢品吸收
地板
发表于 2013-8-26 13:22:40 | 只看该作者
很受用,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11-11 05:20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