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楚天杯] 聊聊小孩学英语的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1 16:1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document对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昨天在微博上跟朋友们聊起了小孩学英语的事,这里集中说说自己的体会,大家可以多交流。
  有了孩子以后,很多人都跟我说过,你可以跟孩子用英语对话呀,那样她英语一定学得很快。其实很多家长大概都试过跟孩子用英语对话,但是估计很小的幼儿一般都会强烈抗议或不合作。我女儿也是。所以我基本上不跟她用英语说话,也一直没有开始系统教英语。我分析,这里面主要的原因是,对于很小的幼儿来说,听爸妈突然不好好说话,估计那是一件挺恐怖的事。小孩对父母的依恋还是很强的,换一种语言,就破坏了熟悉感,好比是戴上一个面具或化了浓妆。孩子要的是那个熟悉的亲人,不是这个满嘴鸟语的怪物。学英语总不能以牺牲亲情和依恋感为代价,所以很多时候英语交流做不到。
  当然,如果父母一方是母语为英语的人,那自然例外。或者说,如果一人从孩子见到起就始终说英语,那大概他是能够接受的。另外也不是绝对不能说,我的经验是,可以跟孩子在游戏中、或以开玩笑的方式说,就是用趣味抵消了陌生感,这样孩子通常是可以接受的。总之要让孩子在听到英语时开心、喜欢,否则就不如不说。昨天周日在家,下午女儿睡了一个半小时我就叫醒她,否则晚上又不睡了。硬叫醒就得想办法哄她高兴。我躺下,肚子咕咕叫了一下,我逗她说:“你听!妈妈肚子说‘You do?’!”(这是加菲猫电影里的台词)给她逗得哈哈笑。这些天每次我学加菲猫里的英语台词,她都被逗得直乐。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如果父母英语够好,当然可以英语交流。但是我还是觉得这个做法要适当,不能过分。我在工作单位常能听到有妈妈用浓重的沈阳口音给孩子用英语对话,孩子不合作还不行,到最后变成听起来很滑稽的逼供。
  日常中用英语对话其实困难很多。首先,家长自己的英语说的是否地道、发音是否准确,这是个问题。另外,语言反应的是文化,离不开文化环境,就是说在中国的生活情境里,要想说出地道的英语,本身就是有难度的事,语境、思维方式、价值观都完全不同。我曾有个美国朋友,在中国呆久了,回美国偶尔也会说出中式英语。所以家长也不必自责英语不好,英语真好的家长其实倒觉得说不出口了。
  孩子到底应该怎样学英语?其实基本的道理跟大人学英语是一样的,只是对小孩更要多强调兴趣,对大人可以更多依赖逻辑思考的力量。比如,大人可以早些学语法,早些尝试语言输出,多纠错;小孩要少依赖语法、输入积累时间长一些、少纠错。
  具体说,我希望我女儿能够有机会大量接触到她感兴趣的、真实的英语。我一直认为语言输入的重要原则就是:真实、有意义。
  真实就是说让孩子听到的、阅读到的英语素材要是原汁原味的,来自真实生活的,而不是为了学英语而生硬地编出的脱离实际生活的对话。记得我小时候的英语教材里的开篇对话是这样的:“What’s this? This is a book. What’s that? That is a table.”我们都跟着老师大声读。现在想,即使以我女儿的标准来衡量,这些对话也较弱智,怎么能让她感兴趣呢?当你看到UFO时,说“What’s that?”这还说得过去;当你孩子把书当成iPad时,你说“This is a book.”才显得你没有侮辱孩子的智力。
  在网上看到有人把英语单词编成顺口溜,比如同样元音的单词编在一起,把这作为给孩子的英语教材。我觉得这些顺口溜偶尔跟孩子说着玩可以,就当是说儿歌了,但千万不能当成教材让孩子认真去背,因为这些单词都没在语境里,对学英语用处不大。
  我们这里还有很多老师教小孩《新概念英语》。这套教材有优点,但是语言比较过时,特别是第一册,用来教小孩口语很不合适。
  其实现在学校的教材和大出版公司新出版的教材,质量都很好。学校的《牛津》教材是教学理念很合理的教材,只是往往被老师用不科学的教学方法给教得不好了。好的教学方法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很多老师达不到,仍然用过去的那套路子去教,孩子就没有受益。
  输入原则的第二点是“有意义”。这个“有意义”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是说,我们在接触语言时脑子里要反应语言所表达的真实意思,而不是把它当成空洞的符号。以单词为例。很多学生看到cup这个词,脑子里想的是中文“杯子”,而不是cup所表达的那个东西。这样,就可能说出“a cup of milk, a cup of beer”这种奇怪的话。这种现象恐怕很多中国学生直到高中、大学还有。从小就习惯了背单词表,习惯了认为在两种符号之间建立了对应关系就是学会了,学生们大概早就忘了这些符号本来都是干什么用的。
  “有意义”(meaningful)的第二个含义是说,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对你来说最好是很重要的、能引起你兴趣的。比如,加菲猫说的每句话对我女儿来说都是刻骨铭心的;你喜欢的人的一切细节都是有意义的。当我们对一个事情有特殊关注,我们的大脑就工作得更高效,这个大家都有体会。所以让孩子接触到的英语,最好内容是他感兴趣的。
  这里多说一些,现在中国的孩子,大概从上初一开始就进入了应试教育的轨道。学生们把学考题当成学英语。越往后越是如此。我的一个大学老师朋友说,整个一学期公外课,不讲教材,就讲四级考题。
  英语考试题,除了阅读部分,基本都是违背我这里说的真实、有意义这两个原则的。我看到中考题的选择部分有很多是口语对话,这样没有背景没头没脑地冒出来的对话,不能用来当作学习素材。考题只是用来检验的,不是用来学的。考试本不是学习的目的,量体温不是治病。
  如果从小就陷入考题、单词表、错题本之中,孩子的成绩一时会好,但是他很难真的学好英语。我们家长要对孩子的学习有长远打算。我在国内的教学工作中接触成人学生较多,其中除了考研、考博、出国留学和移民的之外,恐怕大家很难想象,在沈阳这个地方(没有歧视沈阳的意思),居然有这么多成年人因为工作的需要想要好好学英语!更不用说几乎每个孩子长大都要通过的四、六级考试了。
  就是说,如果以短视的方法去学,成绩一时会提高,会让家长老师满意,但是以后道路漫长。如果有远见,用符合语言规律的方法去学,或许眼下成绩一般(也不会差到哪去),但是孩子慢慢地能真的掌握一门语言,能使用它,能受益。
  前面说了语言素材的两个重要原则是真实、有意义,如果继续说,那么其次的原则是大量、难度适中,这些更多是针对学生说的,这里就不多啰嗦了。有人会说,我们中国学生花那么多时间学习外语,量还不够吗?问题是,我们的学生学的更多是“考试学”,真正的高质量接触英语的时间是不够的。没有足够量的语言输入,单靠语法去分析是很低效的,特别是对于孩子。语言是习惯,句型、短语、词语搭配,都是习惯,需要以生动的方式去重复,以巩固。
  对于大一些的学生,随着输入量的增加,就可以适时地开始鼓励他大胆尝试,去说、写英语。使用英语同样是中国学生极度欠缺的。我想根本原因还是大家太把考试当回事了。老师们恐怕都忘了使用英语不仅是学习目的,而且是很好的学习手段。
  当然使用英语的前提是,输入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输出,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不能急着逼孩子往外冒英语。正常的情况,学外语有个沉默期,就是只进不出的阶段。了解这些规律,我们就不会对孩子急躁。
  话说回来,大孩子的以后慢慢再谈,这里集中说幼儿英语学习。我女儿幼儿园有英语课,学了一些英语儿歌,也挺好的。她两岁左右时听过很多英文儿童歌,我想这也很有用。美国儿童歌曲更注重游戏性,节奏感强,所以听歌不仅是熟悉发音,也是在感受文化。后来她又先后迷过几个动画片:《汽车总动员》、《海底总动员》、现在是《加菲猫》。如果再能有她喜欢的英文绘本,我可以给她读读,那就更好了。以后如果能找到她感兴趣的有声读物,也可以。没有喜欢的那就算了。至于应用,其实现在我就可以拿加菲猫里的词跟她用,比如actually、 seriously、It’s liver flavored. 、Where are you?……她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是:“Garfield! I made your favorite **gna!”,因为她每天都想着自己给加菲猫准备美食然后喊它来吃的情景。她看前半部分电影那阵,没算低头盯着地上的什么脏东西就惊叫一声:“Mouse!”。现在看后半部分,那天又指着地上的脏东西惊呼一句。我细一琢磨,她是学电影里John看到加菲猫脚印时说的那句:“Garfield has been here!”。
  现在有些家长会把很小的孩子送去外语班学习。我想在上学前,让孩子多在家里接触他感兴趣的英语素材,比去外面上课更有用。3、4岁的孩子,他的发音、认知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很有限,所以对教学方法要求很高。如果方法不当,不仅他不会受益,还会损害了学英语的兴趣。有个家长给我讲笑话,说一班3岁的孩子,进来个黑人外教,吓哭一大片。
  我想,对于幼儿来说,培养对语音的敏感和对文化的兴趣是侧重点,这比学会多少单词、会几句会话更重要。昨天看电视,有个外国学生坐一起的镜头。我女儿居然说:“外国学校!将来这样上学能不能行?都说加菲猫的话?”我确认了之后一阵惊喜,英语成了加菲猫说的话,有学习动机了!
  最后顺便说一句,现在很多人抨击中国的外语教学,进而质疑中国人学英语的必要性。其实如果方法得当,学英语是不必耗费我们这么多时间和资源的。学英语当然很必要,我们当家长的也都希望孩子能掌握这种了解世界的工具,关键是方法要对。而决定学习方法的,是我们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观念。为了什么而学英语,这需要我们时时牢记,以随时修正我们的做法。
  下面是昨天跟朋友们在微博上的互动,附在这里跟大家交流:
  看到网上国外动画片视频有好多是中文配音,如果给孩子看,就看英文的,不用怕他看不懂,这比上什么英语班都有用。过去跟家长说只是基于理论,现在更有体会。女儿迷加菲猫,昨天睡醒觉居然说个actually,当然平时都是乱说,但是输入多了,而且是真实语言,就有语音基础了。读经尚且如此,何况学外语。
  中国小孩的问题是,语言输入量不够、内容枯燥、方式单一,然后就陷入应试中了。正常学习应该是让孩子立体地多接触英语,内容是他感兴趣的,引导他想搞懂内容,不是急于学语法。有了大量有意义的输入的基础,再引导他使用,不苛求准确。
  要把接触英语变成他每天的一项活动内容,就像要运动,大人没事上微博一样。听歌看电影看画报都行,用英文认识国家名世界地图都是好的。要让孩子知道,学英语不是为了考试,是为了了解更广阔的世界。这个不是用道理说出来的,是要真的让他看到外面有更多要了解的内容。
  对于幼儿,很多英语教材意义有限,更重要的是要让他看到原生态的,外国人生活标本,知道有一种生物那样说话,在那样的环境里,那里还有有趣的东西,这更有意义。
  (孩子学英音好还是美音好?)纯粹看个人喜好。想让孩子将来在国内参与外交翻译就多接触英音,想多参与经济企业科技就多接触美音。其实我主张让孩子说中性的,少些口音。两者都需要听听,长大了英语考试中两种都会遇到,哪个听不惯也不行。我曾见到个学生,10岁,每天听半小时英语,一口标准英音,也可爱极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11-11 01:37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