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6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库] 中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31 15:46: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数学思维的一个很重要的特性是数学思维的问题性,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只有问题才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思维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心智活动,所以数学思维是由问题引起的,总是指向问题的变换,表现为不断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是思维活动的中心,因此优化问题教学是激发数学思维提高思维效益的关键,而创设优美的问题教学情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是优化问题教学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的事实也表明:只有当学生被设计的课堂情境所感染,思维进入预定的情境之中时,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一、创设悬念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思维
“悬念”,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就是人们心理活动中的一种强烈的想念和紧张的心理,这种心理活动,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可以激发起学生强烈、急切的思维欲望。悬念的设置方法很多,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而定。若把悬念设置于课尾,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使学生感到余味无穷,从而激发起学生继续学习,思考的热情。例如在初二讲了矩形的定义及性质的课后,给学生布置了一道思考题:你要到玻璃店去划一块矩形玻璃,只带卷皮尺去,请问你怎么去检验这块矩形玻璃是否标准呢?这就引出了下一课的矩形的判定这一节内容。课后学生跃跃欲试,寻求方法。对学生的课外预习起了指导作用。学生通过带着问题预习下一节的内容,找到了解决悬念的思路和方法,从而使下一节课的教学水到渠成。悬念也可设在课头,作为引入问题。例如,在引入数轴的概念时,仅仅明确甚至强调“数轴”是“规定了方向、原点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学生一定不易接受。如果我们创设以下的情境:拿根杆秤称物体,秤杆上的星点表示所称物体的重量;温度计上用点表示温度……秤杆、温度计都有具有三要素:(1)度量的起点;(2)度量的单位;(3)明确增减的方向。这些事例、模型、实物都启发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从而引进“数轴”。这样做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给学生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了思维的效率。
二、创设矛盾情境,引发学生探索思维
矛盾和困难是最好的教具,矛盾的魅力在于把人吸引住,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论断。“愤”、“悱”是学生思维很活跃的心理状态,而矛盾是激发学生产生这种心理状态的最佳途径。教学时可利用隐含于教材中的矛盾因素,或学生已有人至于新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设计矛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积极思维来解决矛盾。如在解答时,可有意出现差错与疏漏,形成学生思维上的正误冲突,从而获得问题的解决。正确与错误的强烈对比,波澜迭起的教学,形成了创新思维的问题意境,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严谨性。教学时创设“矛盾”情境,有利于引发探索思维,提高思维的效率,学生通过积极思维找到矛盾根源,并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终生难忘。
三、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乐于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展示实物、挂图、放录音、投影等方法,尤其是配合教师生动的语言和炽热的感情,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创设趣味的问题教学情境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无意中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提出的问题上,并主动地思考。例如,在教学“过三点的圆”时,先介绍一个学生的母亲自豪地夸奖自己的孩子活学活用的故事来激发情感——原来是该生家中柜中的圆形玻璃镜不小心被碰碎了,这个学生仅仅找一块带有边缘的碎块到镜店就配了一块合适的镜子。然后把问题逐步展开:学生发现将此转化为数学问题是确定圆的问题,通过复习确定直线的办法(直线的性质公理,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类比探究“几点”确定圆。于是在故事中提到的碎镜块的边缘上取一点A,作圆经过它很容易,只在以A点以外的任意一点为圆心,以该点与点A的距离为半径就可以作出,这样的圆有无数多个,显然达不到复制镜子的目的。同样在碎镜块边缘上取两点呢?取三点呢?学生积极参与,轻松愉快地完成知目标,同时,学生在了解知识产生背景(实践产生理论知识,发展理论知识;生活需要掌握知识,发展知识)的同时,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最后通过给一个残损的机械零件——轮子做复制件的作业(有余力的同学可通过测量计算其半径长),达到了技能目标的实现,也提高了思维的效率。
再如,初一数学§7.2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和教学时,结合问题教学可让学生画一个三角形ABC剪下三个内角拼,并用直尺检验,检验∠α+∠β+∠γ为一平角。§5.2垂线教学时,结合所给出的问题,可让学生通过折纸、三角尺(直角)检验等。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既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相一致的,又和新教材的编写意图相一致。新编义务教材中初中数学几何的前半部分扩大了公理化体系,加强学生实验操作,弱化论证,也出于对初中学生认知水平考虑。
四、创设“喜悦”情境,激励学生有效思维
数学思维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获及成功而产生欣喜和愉快,也就是说喜悦来于“因困难造成悲观,因繁锁造成烦恼”之,具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趣。为此在问题设计教学时,要合理把握问题的“梯度”。“小跨度”符合渐进分化原理,但成功后的欣喜感不强。“大跨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设计不当可能成为思维的障碍。关键在于把握“适度”。这要求教师对所教学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运用心理学理论加以分析,在设计问题时具有准确的预见性。即创设的问题教学情境既要激活学生原有的情感结构(学生在长期生活和学习中的情感体验的沉积),又要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在长期学习实践中的知识积累)。再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要给予鼓励和引导,增强思维成功的信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不断取得成功。享受由此带来的喜悦并用成功的喜悦激励其继续思考,再成功再思考。国外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学生课堂学习的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功动机上,即追求成功,希望获及成功。只有多次获及成功,体验到需要被满足的乐趣,逐渐巩固了最初的求知欲。”因而从思维的心理机制看喜悦可使人兴奋,增强思维活动。所以创设喜悦情境,有利于提高思维效率。
教学的实践和研究均表明,从学生的情境状态着手,创设“悬念”、“矛盾”、“趣味”和“喜悦”的问题教学情境,其作用是都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旺盛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毅力因而有利于提高思维效率和教学效果。在创设问题教学情境的设计时,既要从情意状况着手,又要注意到学生的认知结构,这样的问题情境教学,对激发引导学生思维,提高思维效率的作用会更明显。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9
发表于 2013-9-20 17:22:2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了
8
 楼主| 发表于 2012-3-31 16:42:5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在公立学校的确难以实现
7
发表于 2012-3-31 15:58:21 |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2-3-31 15:57:03 | 只看该作者
挺好的,就是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授课情况!
5
发表于 2012-3-31 15:56:1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还不错,就是没见那个老师用过!
地板
发表于 2012-3-31 15:50:05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3-31 15:48:3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好。让我们这些数学盲也学习学习。
沙发
发表于 2012-3-31 15:48: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饭团蚂蚁 于 2012-3-31 16:44 编辑

提议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11-10 22:27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