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现在的初中语文课堂上,部分教师不再教学生读那些教材中的优秀作品,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基本上是教师按照教学参考书分析课文的字词、句子和层次段落,要么就是把课文上得死,让学生抄写考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答案,应付考试;要么就是把一篇课文上成了材料分析课,把一篇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单调乏味的“满堂灌”贯穿课堂的始终。在这种“重讲轻读”的氛围下,教学的效果如何?回答是否定的。要改变这种教学状况,当务之急是先要解决学生读书的问题。重视朗读,以优化课堂教学。
一、朗读与阅读理解相互依存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把朗读融入阅读理解中,使朗读始终贯穿于阅读理解的每一个环节,使朗读成为阅读理解的一个载体,使阅读理解成为学生读出感情的一个手段,这样将很大程度上体现朗读的目的性,不仅使阅读文章的深刻含义迎刃而解,更让学生在读中悟到了一些更深层的意思,陶冶了学生情操,还有效的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比如在教《骆驼寻宝记》这篇文章时,教师让先让学生初读全文.然后按组分角色朗读,再和老师分角色朗读,学生在读完后很快发现,文中的叙述很简单,先通过写禽兽国飞禽走兽们争先恐后的去寻宝,在路途中面对种种困难都纷纷畏惧的情况,最后写唯有骆驼不畏艰辛坚持到底寻得真宝的事件.通过对比,告诉读者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能找到宝藏,实现心中的目标.若单靠老师的讲解肯定很单调乏味.因此,我就要求学生先找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动物,然后再找出表现各自神态,心理,动作的词语或语句加以朗读,然后要求学生上台分角色表演.一堂课下来师生如沐春风,即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在无形中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这样何乐而不为呢?
二、朗读与内化情感相映成章
在教学时,教师应根据课文的特点,牢牢把握作者的情感之线,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由思想内容到语言表达作深入的理解和训练,通过咬文嚼字,朗读欣赏。从而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内化情感。
如在教《乡愁》一文时,我先引导学生读词、读句、读段,然后我范读,在分角色朗读,分组朗读等多种朗读形式相结合的读进课文情境,在读的基础上先初步感受下作者那强烈的思乡之情。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语言文字“还原”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因为乡愁它是一种根本无法触摸的东西,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因此只有把它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东西才能体会得到。于是作者用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从这四个不同的情感历程来寄托着不同的浓浓的乡思。通过朗读与讲解这样就会很容易的把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统一起来,使学生在朗读中入境、动情,体会作者那强烈的感情,强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思想的理解。
三、朗读与思维训练相辅相成
朗读是有声音的语言艺术,是理解词句短篇,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训练手段。凭借朗读,引导学生把语言文字“还原”为直观可感的生动形象,读书入境,把语言文字的形象感受和形象思维深化训练融为一体,使课文情景活现,甚至通过朗读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想开去,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天净沙·秋思》这是一篇悲秋的小令。字行间里蕴藏着游子孤寂凄楚的心情。文章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白描手法。因此我在完成“整体感知——重点品析”的教学环节后,顺势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如小令的前三句:枯腾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18个字共写了9种事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9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这些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全是写景,没有提到主人公,但每个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一切均为他所见;“古道”是他的经行地;“瘦马”是他所骑;“西风”吹在他身上,虽未在句中出现这些,但我们通过朗读可以想象得到,并把他们紧密地联系起来。后两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直道天涯游子之悲。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但人是主体,景物是人活动的背景,把前景写充分了,主体就被烘托出来了。至于游子为什么漂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这些尽可听凭读者去想象呀!这样通过朗读分析想象,从而使学生领悟到羁旅游子孤寂凄楚的心情。
总之,语文教学的课堂应是书声琅琅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去读,让学生去感受,课堂才会活跃而充实,教师的主体性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才能得以体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多让学生去读,因为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