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3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交流] 如何培养和提高英语听力理解的能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22:3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ocument对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学习语言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同活生生的人进行交际,听作为人类言语交际方式之一,在信息剧增、国际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提高听力始终为人们所关注,尤其是听力能力的提高。初学者要真正掌握一门外语,必须尽快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中学英语教师作为学生的英语启蒙老师首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制定相应的策略,把重点放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听力理解的能力上。
   造成学生听力理解困难的因素很多,如生词、复杂的句子结构、内容熟悉度、语速、背景杂音和语音语调的变化等。仔细分析这些停留在表层的干扰因素,我认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可以从学习策略的角度考查以下几对关系:
一、影响听力理解的几个因素
   (一)听力与词汇量
    一般人总是认为,听的越多,听力能力就越强。勿容置疑,多听的确是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一种积极的手段,但听力水平的高低不完全在于听的次数的多少,也不完全在于听的内容长短、难易程度如何,它是一个人英语知识的全面体现,而所有英语知识的基础便是词汇。词汇量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切训练的基础,听力自然也不例外。每一个对话、语段、语篇都是由句子组成,而句子的基本单位正是词或词组。在听的过程中,我们能模仿出听到的发音,但如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便无法把与其所代表的符号一词联系起来,也就无法得知符号所代表的事物意义。
     因此,从理论上说,词汇量的大小在一个侧面决定了听力理解的程度。
(二)听读相关性
    不少人学习英语多年,若把英语的书面材料给他们,即使有一些生词也能读懂或大致读懂。但却不一定能听懂别人说英语,即使是非常简单的句子。当前,在英语教学中,尽管学生的听力训练材料的难易度往往低于阅读材料,但就整体而言,学生的听力水平仍低于阅读水平。实质上,这种情况的产生与外语教学环境中听读心理活动过程特点有关。
    在母语学习中,从技能的发展顺序看,听说先于读写,即首先在大脑中建立语言的语音特征图式和其相对应的有关客观世界相互关系的图式,然后在大脑中建立语言的字符特征图式,即在听说的基础上进展到读写。当然,听读的心理活动过程要比读写的心理活动过程复杂一些。在外语环境中,听读的心理活动过程与母语环境中的情况不同,其特点如下:
    1.外语学习必须经过一个在大脑中叠加或重新建立新的语言系统的图示的过程,才能掌握外语。这个过程的顺序是:字母篇章,在此同时,还要逐渐完成语音特征图式的建立(如音、音素、节奏、语流、语调等),因此,字符图式与语音特征图式的建立是同时的。但在外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综合训练的,然而,在教学中由于受教学大纲、内容、时间、方法以及学习环境和个体差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四种技能实际上不可能做到同步发展。比如,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时间往往超过听能训练时间,在读的过程中又常常采用默读的方法,这样,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的发展势必不平衡。实验证明,对同一个或若干已学过的词,学生听和看的反应是不同的,通过视觉辨认的能力大于其用听觉辨认的能力。
    2.“的能力(即同时用语音和字符图式辨认字母)在外语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学习者主要是以字符为基本媒介开始学习外语的,因此,阅读能力直接影响着听的能力。
    那么,怎样从理论上解释阅读训练与听力理解的这种关系呢?
     首先,尽管阅读和听力两种训练形式不同,但他们都属于接受性和理解性的语言使用过程,二者有很大共性。从较低层次(音素、音素群、词和句)来看,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者运用听觉感知知识,对语言材料进行解码和做出种种推断。换言之,在辨音的基础上,运用认知效应对该语言材料作各种解释、判断、达到理解。从较高层次上看,听者为了理解语篇(句)意义,更需依赖认知效应进行理解。这是由于在篇章层次上,意义的产生往往是听者对语义的再创造过程。这一过程中,语言形式所起的作用往往只是触发听者运用已有的背景知识对语言材料进行意义上的构建,其中包括语用文化方面知识预先判断,推测说话者的意图。显然,听者的认知过程和认识效应以及掌握的背景知识对听力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以听天气预报为例(听力理解测试中常常考到的一个话题),能否准确而快速地理解有关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就依赖听者的地理知识、基本的天文知识,甚至一些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如这一地区标识温度使用摄氏度还是华氏度等,而上述这一点正是与阅读理解所涉及的过程相一致的。在阅读中,读者同样使用种种认知过程,依赖种种认知效应及其所拥有的背景知识,对语篇进行语义分析和构建。因此,就这一意义上说,学习者操练和运用认知过程以及判断推理过程,并不断提高和完善这种能力,显然有助于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其次,阅读对学习者来说是一种较大的语言输入来源,它不但增加了学习者接触语言的机会,丰富了学习者对使用英语民族的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在大量的阅读中拓宽其词汇量和背景知识量,这三点对听力理解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总是在不断地有意识地和潜意识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并接受新的知识,而量的积累势必产生语言习得中质的飞跃。由此,学习者的阅读量越大,质量越高,他的英语整体水平也越高,而听力能力正是一个人英语知识的全面体现。
(三)听力与记忆
听并非是被动消极的,它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它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过程。从外部的声音信号到内部的听觉理解大致经历三个阶段:首先,听觉器官对连续音流的感知与切分,即辨认出连续音流中的各个语句成分或片段;第二,将辨认出的句子或片段留住(既短时记忆),并迅速不断地与前后其它片段相联系(即构成句法关系);最后,经过辨认和联系的原语句以高度简缩的形式(冗余部分被排除)形成意思并储入长时记忆,至此理解完成。从这一构成看,记忆与听力理解密切相关。语言学家将这种记忆称之为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这两种记忆是听力理解的依据。换言之,在听的过程中,人脑与其所获得的语言信号之间形成了某种瞬时和短时的联系,而人们的思维正是凭借这种联系去分析、辨认语言信号的,同时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采取一系列认知策略,然后把信号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出来,达到理解。但问题是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所保持的时间很短,在听力范围内,瞬时记忆保持时间仅为 0.25-2 秒,而短时记忆所保持的时间最多也不超过 1 分钟,这样就给听力理解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大大增加了听力理解的难度。此外,短时记忆的音量是 + 7,因而为了防止遗忘,使交际活动能顺利延续,就要及时、快速处理语音和做出反应。
   另一方面,学习者理解过程中存在的负迁移也对听力产生很大干扰。当学习者用已知的语言事实去补足信息链上所缺的某些环节或用已知知识推理、分析、判断某些事物时,他总是受到某种思维定势的干扰即用母语的某种约定俗成的思维方法去考虑它、推理它和判断它,因此,这种负迁移就自然地对记忆的产生、保留以及对语言信号的解码产生了障碍。
(四)听力与语言功能的操练
  传统的教学中,听的活动一般包括在以句型或课文为中心的综合教学中,着重于语言形式的听辨和记忆;信息的输入,即以语篇内容为目的的听的活动明显不足。实质上,句型中围绕语言形式的听从严格意义上说并非是真正的听,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
   第一,语言形成的操练往往注重音素和音素群的区别和辨认,注重音位的变化,注意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等,然而,对这些知识的操练和掌握,并不一定意味着学习者能在实际使用中,演绎性地运用这些知识。学习者对一种新的语言的语音和音位的敏感往往是在实际使用语言中逐渐获得的。这种敏感性的获得,不仅依靠在使用语言中演绎性地运用学过的知识,更依赖归纳性地领会和掌握相关的知识,而语言功能操练则为学生提供了学习、领会和运用听觉感知知识的机会。
  第二,听是对口头信息的接受和解码,是一种最基本的交际行为。无论听什么,只有在无须注意说话的人的表达方式,只注意其说话的内容时,才能有效的把握信息,达到交际目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听力教学的本意应该是使学习者获得直接听取信息的能力,即交际意义上的能力。现代语言教育学理论认为:充分的以理解语篇内容为目的语言输入,是形成交际性听力乃至决定整个语言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此外,有效的听力培养必须对听的技能技巧加以针对性训练。
第三,既然听力理解的过程是对语言信息的解码和意义再构建过程的结合,那么,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要求听者的积极参与外,听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语用学知识与听者的纯语言知识同样的重要。对于这一点,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听力理解好的学生和理解差的学生在使用学习策略方面呈显著差异。理解好的学生较多使用的学习策略包括:有选择性地集中注意力,根据上下文推断意义和运用背景性知识辅助理解。我们知道,语言形式的操练几乎完全排除了对背景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的考虑,但是语言功能操练却往往能弥补这一缺陷。
   综合上述三个原因,听力教学应在训练语句成分听辨的基础上,训练语篇内容的理解,同时在听速与难度上达到一定指标。
二、解决途径
通过对上述几对关系的探究,以下几点在教学中值得注意。
(一)建立旨在扩大听的输入和有针对性地训练听力技巧的听力教学体系。各种语言技能的掌握和提高是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的,对中国学生来说,阅读水平的提高对于带动包括听力在内的其他技能的提高,可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从一开始就应重视在进行语言形式操练的同时,注重连续的语篇教学,并在材料的选择中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可理解性,体裁的广泛性、交际性和练习设置的科学性。
   (二)改变思维方式,讲究听力技巧,提高记忆的速度和效果。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地域的差异等多种因素,以汉语为母语的民族与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思维方式必定有所区别,因此,了解必要的目标语国家的背景及文化知识,并在听的过程中运用背景知识排除负迁移的干扰,必将提高记忆效果。另一方面,培养听者的听力技能,对其进行单项和整体的听力训练,让听者运用听觉感觉知识在音素、词、句子层次上依次对听力材料进行辨认和理解,或者让听者运用自己的背景知识从篇章层次上对听力材料进行理解,从而帮助他们学会把握语篇的重点和大意,区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抓住关键词,以有效地提高听力水平。
   (三)语言的听是主动的解码而不是被动的感知,是积极地认知构建而不是单纯的声学事实。因此,要充分认识认知水平的提高对提高语言水平的重要性。
   (四)优化心理环境,消除情绪障碍,运用多种视听方法及手段,创设多种情景,以最终调动学生听的兴趣和动机。
    三、具体训练方法
    在具体的听力训练中,理解可分为:1、语调的理解。如对陈述句、疑问句和反意疑问句等语调的理解;2、语言信息要点的理解。语言信息是指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回忆。听力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对语言的记忆和回忆活动。根据Rivers Temerity的划分,培养听力理解能力可以分成四个阶段。下面作一介绍,供教师训练学生听力时借鉴。
第一阶段:辨音练习
  1 辨别音素和短语;
2 听学过的对话;
3 从学过的阅读文章中辨别短语和句子;
  4 通过游戏来辨别听到的单词和词组;
  第二阶段:不需记忆的辨别和选择练习
5 听各种各样已经学过的对话的录音;
6 听所学的阅读材料的复述;
  第三阶段:需短暂记忆的辨别和选择练习
  7 在听学过的对话和阅读材料时,让学生做书面的正误判断题;
8 在学生听所学过的对话和阅读材料时,教师口头给出有关问题,让学生做书面的多项选择题;
9 听之前,先提出问题,在听的时候学生再用母语回答问题;
第四阶段:需长期记忆的辨别和选择练习
10 此项练习类似上面的 789,但要求学生做书面的问题解答或者在他们听过一篇文章之后,口头提出问题,让学生做书面解答。
在每阶段的练习中都可以通过视听说写等方式进行听的能力的训练。如:
选择练习;配合练习;下定义练习;情景训练;听描绘图片的练习;句型练习;替代练习;直接对话;猜谜;辨别正误;搜索信息;听写等。
以上所介绍的听力训练项目只是指导性的建议,是有限的。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进行更符合学生实际的听力训练,扩展出更多的适合于学生听力训练的方法,从而使他们的英语听力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学习语言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同活生生的人进行交际,听作为人类言语交际方式之一,在信息剧增、国际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提高听力始终为人们所关注,尤其是听力能力的提高。初学者要真正掌握一门外语,必须尽快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中学英语教师作为学生的英语启蒙老师首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制定相应的策略,把重点放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听力理解的能力上。
造成学生听力理解困难的因素很多,如生词、复杂的句子结构、内容熟悉度、语速、背景杂音和语音语调的变化等。仔细分析这些停留在表层的干扰因素,我认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可以从学习策略的角度考查以下几对关系:
    一、影响听力理解的几个因素
   (一)听力与词汇量
    一般人总是认为,听的越多,听力能力就越强。勿容置疑,多听的确是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一种积极的手段,但听力水平的高低不完全在于听的次数的多少,也不完全在于听的内容长短、难易程度如何,它是一个人英语知识的全面体现,而所有英语知识的基础便是词汇。词汇量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切训练的基础,听力自然也不例外。每一个对话、语段、语篇都是由句子组成,而句子的基本单位正是词或词组。在听的过程中,我们能模仿出听到的发音,但如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便无法把与其所代表的符号一词联系起来,也就无法得知符号所代表的事物意义。
    因此,从理论上说,词汇量的大小在一个侧面决定了听力理解的程度。
   (二)听读相关性
    不少人学习英语多年,若把英语的书面材料给他们,即使有一些生词也能读懂或大致读懂。但却不一定能听懂别人说英语,即使是非常简单的句子。当前,在英语教学中,尽管学生的听力训练材料的难易度往往低于阅读材料,但就整体而言,学生的听力水平仍低于阅读水平。实质上,这种情况的产生与外语教学环境中听读心理活动过程特点有关。
    在母语学习中,从技能的发展顺序看,听说先于读写,即首先在大脑中建立语言的语音特征图式和其相对应的有关客观世界相互关系的图式,然后在大脑中建立语言的字符特征图式,即在听说的基础上进展到读写。当然,听读的心理活动过程要比读写的心理活动过程复杂一些。在外语环境中,听读的心理活动过程与母语环境中的情况不同,其特点如下:
    1.外语学习必须经过一个在大脑中叠加或重新建立新的语言系统的图示的过程,才能掌握外语。这个过程的顺序是:字母篇章,在此同时,还要逐渐完成语音特征图式的建立(如音、音素、节奏、语流、语调等),因此,字符图式与语音特征图式的建立是同时的。但在外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综合训练的,然而,在教学中由于受教学大纲、内容、时间、方法以及学习环境和个体差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四种技能实际上不可能做到同步发展。比如,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时间往往超过听能训练时间,在读的过程中又常常采用默读的方法,这样,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的发展势必不平衡。实验证明,对同一个或若干已学过的词,学生听和看的反应是不同的,通过视觉辨认的能力大于其用听觉辨认的能力。
    2.“的能力(即同时用语音和字符图式辨认字母)在外语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学习者主要是以字符为基本媒介开始学习外语的,因此,阅读能力直接影响着听的能力。
    那么,怎样从理论上解释阅读训练与听力理解的这种关系呢?
    首先,尽管阅读和听力两种训练形式不同,但他们都属于接受性和理解性的语言使用过程,二者有很大共性。从较低层次(音素、音素群、词和句)来看,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者运用听觉感知知识,对语言材料进行解码和做出种种推断。换言之,在辨音的基础上,运用认知效应对该语言材料作各种解释、判断、达到理解。从较高层次上看,听者为了理解语篇(句)意义,更需依赖认知效应进行理解。这是由于在篇章层次上,意义的产生往往是听者对语义的再创造过程。这一过程中,语言形式所起的作用往往只是触发听者运用已有的背景知识对语言材料进行意义上的构建,其中包括语用文化方面知识预先判断,推测说话者的意图。显然,听者的认知过程和认识效应以及掌握的背景知识对听力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以听天气预报为例(听力理解测试中常常考到的一个话题),能否准确而快速地理解有关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就依赖听者的地理知识、基本的天文知识,甚至一些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如这一地区标识温度使用摄氏度还是华氏度等,而上述这一点正是与阅读理解所涉及的过程相一致的。在阅读中,读者同样使用种种认知过程,依赖种种认知效应及其所拥有的背景知识,对语篇进行语义分析和构建。因此,就这一意义上说,学习者操练和运用认知过程以及判断推理过程,并不断提高和完善这种能力,显然有助于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其次,阅读对学习者来说是一种较大的语言输入来源,它不但增加了学习者接触语言的机会,丰富了学习者对使用英语民族的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在大量的阅读中拓宽其词汇量和背景知识量,这三点对听力理解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总是在不断地有意识地和潜意识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并接受新的知识,而量的积累势必产生语言习得中质的飞跃。由此,学习者的阅读量越大,质量越高,他的英语整体水平也越高,而听力能力正是一个人英语知识的全面体现。
   (三)听力与记忆
    听并非是被动消极的,它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它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过程。从外部的声音信号到内部的听觉理解大致经历三个阶段:首先,听觉器官对连续音流的感知与切分,即辨认出连续音流中的各个语句成分或片段;第二,将辨认出的句子或片段留住(既短时记忆),并迅速不断地与前后其它片段相联系(即构成句法关系);最后,经过辨认和联系的原语句以高度简缩的形式(冗余部分被排除)形成意思并储入长时记忆,至此理解完成。从这一构成看,记忆与听力理解密切相关。语言学家将这种记忆称之为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这两种记忆是听力理解的依据。换言之,在听的过程中,人脑与其所获得的语言信号之间形成了某种瞬时和短时的联系,而人们的思维正是凭借这种联系去分析、辨认语言信号的,同时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采取一系列认知策略,然后把信号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出来,达到理解。但问题是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所保持的时间很短,在听力范围内,瞬时记忆保持时间仅为 0.25-2 秒,而短时记忆所保持的时间最多也不超过 1 分钟,这样就给听力理解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大大增加了听力理解的难度。此外,短时记忆的音量是 + 7,因而为了防止遗忘,使交际活动能顺利延续,就要及时、快速处理语音和做出反应。
    另一方面,学习者理解过程中存在的负迁移也对听力产生很大干扰。当学习者用已知的语言事实去补足信息链上所缺的某些环节或用已知知识推理、分析、判断某些事物时,他总是受到某种思维定势的干扰即用母语的某种约定俗成的思维方法去考虑它、推理它和判断它,因此,这种负迁移就自然地对记忆的产生、保留以及对语言信号的解码产生了障碍。
   (四)听力与语言功能的操练
    传统的教学中,听的活动一般包括在以句型或课文为中心的综合教学中,着重于语言形式的听辨和记忆;信息的输入,即以语篇内容为目的的听的活动明显不足。实质上,句型中围绕语言形式的听从严格意义上说并非是真正的听,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
    第一,语言形成的操练往往注重音素和音素群的区别和辨认,注重音位的变化,注意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等,然而,对这些知识的操练和掌握,并不一定意味着学习者能在实际使用中,演绎性地运用这些知识。学习者对一种新的语言的语音和音位的敏感往往是在实际使用语言中逐渐获得的。这种敏感性的获得,不仅依靠在使用语言中演绎性地运用学过的知识,更依赖归纳性地领会和掌握相关的知识,而语言功能操练则为学生提供了学习、领会和运用听觉感知知识的机会。
    第二,听是对口头信息的接受和解码,是一种最基本的交际行为。无论听什么,只有在无须注意说话的人的表达方式,只注意其说话的内容时,才能有效的把握信息,达到交际目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听力教学的本意应该是使学习者获得直接听取信息的能力,即交际意义上的能力。现代语言教育学理论认为:充分的以理解语篇内容为目的语言输入,是形成交际性听力乃至决定整个语言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此外,有效的听力培养必须对听的技能技巧加以针对性训练。
    第三,既然听力理解的过程是对语言信息的解码和意义再构建过程的结合,那么,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要求听者的积极参与外,听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语用学知识与听者的纯语言知识同样的重要。对于这一点,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听力理解好的学生和理解差的学生在使用学习策略方面呈显著差异。理解好的学生较多使用的学习策略包括:有选择性地集中注意力,根据上下文推断意义和运用背景性知识辅助理解。我们知道,语言形式的操练几乎完全排除了对背景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的考虑,但是语言功能操练却往往能弥补这一缺陷。
    综合上述三个原因,听力教学应在训练语句成分听辨的基础上,训练语篇内容的理解,同时在听速与难度上达到一定指标。
    二、解决途径
    通过对上述几对关系的探究,以下几点在教学中值得注意。
   (一)建立旨在扩大听的输入和有针对性地训练听力技巧的听力教学体系。各种语言技能的掌握和提高是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的,对中国学生来说,阅读水平的提高对于带动包括听力在内的其他技能的提高,可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从一开始就应重视在进行语言形式操练的同时,注重连续的语篇教学,并在材料的选择中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可理解性,体裁的广泛性、交际性和练习设置的科学性。
   (二)改变思维方式,讲究听力技巧,提高记忆的速度和效果。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地域的差异等多种因素,以汉语为母语的民族与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思维方式必定有所区别,因此,了解必要的目标语国家的背景及文化知识,并在听的过程中运用背景知识排除负迁移的干扰,必将提高记忆效果。另一方面,培养听者的听力技能,对其进行单项和整体的听力训练,让听者运用听觉感觉知识在音素、词、句子层次上依次对听力材料进行辨认和理解,或者让听者运用自己的背景知识从篇章层次上对听力材料进行理解,从而帮助他们学会把握语篇的重点和大意,区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抓住关键词,以有效地提高听力水平。
   (三)语言的听是主动的解码而不是被动的感知,是积极地认知构建而不是单纯的声学事实。因此,要充分认识认知水平的提高对提高语言水平的重要性。
   (四)优化心理环境,消除情绪障碍,运用多种视听方法及手段,创设多种情景,以最终调动学生听的兴趣和动机。
    三、具体训练方法
    在具体的听力训练中,理解可分为:1、语调的理解。如对陈述句、疑问句和反意疑问句等语调的理解;2、语言信息要点的理解。语言信息是指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回忆。听力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对语言的记忆和回忆活动。根据Rivers Temerity的划分,培养听力理解能力可以分成四个阶段。下面作一介绍,供教师训练学生听力时借鉴。
第一阶段:辨音练习    1 辨别音素和短语;
2 听学过的对话;
3 从学过的阅读文章中辨别短语和句子;
4 通过游戏来辨别听到的单词和词组;
第二阶段:不需记忆的辨别和选择练习
5 听各种各样已经学过的对话的录音;
6 听所学的阅读材料的复述;
第三阶段:需短暂记忆的辨别和选择练习
7 在听学过的对话和阅读材料时,让学生做书面的正误判断题;
8 在学生听所学过的对话和阅读材料时,教师口头给出有关问题,让学生做书面的多项选择题;
9 听之前,先提出问题,在听的时候学生再用母语回答问题;
  第四阶段:需长期记忆的辨别和选择练习
  10 此项练习类似上面的 789,但要求学生做书面的问题解答或者在他们听过一篇文章之后,口头提出问题,让学生做书面解答。
在每阶段的练习中都可以通过视听说写等方式进行听的能力的训练。如:
选择练习;配合练习;下定义练习;情景训练;听描绘图片的练习;句型练习;替代练习;直接对话;猜谜;辨别正误;搜索信息;听写等。
以上所介绍的听力训练项目只是指导性的建议,是有限的。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进行更符合学生实际的听力训练,扩展出更多的适合于学生听力训练的方法,从而使他们的英语听力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沙发
发表于 2012-6-1 18:44:3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11-17 13:44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