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庭教育] 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孩子逆反心理更严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10:1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ocument对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孩子逆反心理更严重
  对孩子的伤害80%是来自家庭而不是社会?这一论断令不少网友感到意外。据《海峡都市报》报道,这个结论出自福建师范大学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调查样本涉及福建省9个地市762名幼儿、2033名在校小学生、1815名在校初中生和1481名在校高中生。这项调查发现,四成中学生有轻度心理问题、两成学龄前儿童有违纪倾向等,也引发社会各界热议:我们的教育到底缺了什么?
  近日,调查负责人、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叶一舵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澄清:“对孩子的伤害80%来自家庭而不是社会”的结论并非出自本次调查,而是其他相关调查的一个结论。但他同时表示,大多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孩子,确实是因家庭教育不当所致,这个影响有时起着决定性作用。
  中国青年报:对于孩子的教育,现在不少家长觉得学校肩负着更大责任,学校教育的作用大于家庭教育。您觉得呢?
  叶一舵:这个想法是错误的。我们的调查发现,在孩子的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很大,但这不是说孩子上学后家庭教育就没用了。如果没有健康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成果很容易被抵消,甚至被瓦解。
  比如学校教育孩子“要合作,要良性竞争”,但孩子回到家,很多家长会说:这个世界是残酷的、自私的,有好处就要争,不要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告诉别人。这样一来,学校教的东西对学生还有什么用?
  中国青年报:但一些家长会抱着“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觉得只要孩子成绩好,暂时性的家庭教育不当没关系。
  叶一舵:一项针对北京680个中小学生家庭的调查发现,在家庭教育水平比较高的家庭里,95%的孩子成了优等生,基本没有后进生(即“差生”——编者注);家庭教育不当的家庭里,孩子成为后进生的比例高达85%,几乎没有优等生;教育水平一般的家庭里,2/3的孩子是中等生。可见,多数情况下,家庭教育水平与孩子的成绩是成正比的。
  另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分工不同,前者更多是教孩子如何做人,后者更多是教孩子如何成才。如果家庭教育不当,连基本的做人都不会,如何成才?家庭教育对一个人形成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好的习惯、性格的形成,也都是在早期家庭教育中实现的,想要之后再去矫正,往往来不及了。
  现在家长总说一句话:“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其他什么都不用管。”这是中国家庭教育中相当普遍的问题。我们接触的很多家长,对孩子成绩的排名非常清楚,但孩子的心理状况怎么样,同学关系如何,完全不知道也不关心。如今,我们经常遇到学习非常优秀的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很多家长到那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后悔,说:“只要孩子平安,别的什么都不重要了。”
  中国青年报:报告中指出,在家庭教养方式方面,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由低到高的排序依次为忽视型、专制型、溺爱型、民主型,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但有网友指出,现在的孩子比较任性,太民主其实就是溺爱。您觉得呢?
  叶一舵:一方面,民主不等于放任,不能有求必应、毫无约束;另一方面,如果孩子已经很任性了,家长该专制时还得专制。只是通常来说,我们需要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民主型”强调家长在观念上把孩子当做平等的人,要能设身处地地从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最重要的是做到“三不要”:
  首先,家长不要让孩子成为实现自己梦想的替身,就像英国哲学家罗素讲的一句话,“父亲们最根本的缺点在于想要孩子为自己争光。”我一个远房亲戚家的孩子,为了他父亲学医的梦想,考上了医科大学。但因为他自己对医科不感兴趣,进大学后学习没干劲,整天沉迷于网络,最后弄得退学。
  其次,家长不要按照老一辈人培养自己的模式来培养孩子。现在孩子的思维方式跟老一辈完全不同,很多老一辈的理念他们根本无法理解和接受。现在“90后”孩子的思维方式是:“你不开心啊,那你说出来让我开心一下。”
  第三,就是不要把孩子当做开玩笑和出气的对象。现在很多家长没意识到这个问题,孩子大多数时候是开不起玩笑的,他们经常分不清玩笑是真是假。比如孩子表现不好了,家长有时会开玩笑说“你很傻”、“你以后只能去扫大街”。如果你老说“你很傻”,说不定他真的越来越傻,这种暗示的影响很大。现在有些家长喜欢拿孩子出气,这也非常要命。我见过一对夫妻吵架,当时母亲正在给孩子洗澡,母亲就拿孩子出气,孩子从盆里跳起来哭着说:“关我什么事,为什么打我?”很多父母都把攻击矛头转向孩子,可孩子又能转向谁呢?他以后可能会继承这种行为。
  中国青年报:网上流传着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天敌,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有网友说,父母的攀比心理才是孩子最大的敌人。您有同感吗?
  叶一舵:是的。我们在做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归纳出了孩子最不喜欢父母的几个点:
  一个是父母的唠叨。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超限效应”,是说任何事情太强烈、太持久,都会引起反感。家长、老师一而再、再而三地批评唠叨,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再一个,就是父母拿自己跟别的孩子比较。现在的孩子个性和独立性都非常强,他会觉得这是最不尊重自己的表现。
  此外,父母的盘问也是孩子非常反感的。如今很多父母喜欢从孩子回家开始,就没完没了地问问题,从学习成绩问到今天跟谁在一起。跟孩子沟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关心的话要简约说。家长可以在孩子上学时问:“孩子,上学要注意什么?”孩子就会骄傲地说“注意安全”,就可以了。这要比每天不厌其烦地重复一长串“安全清单”效果好得多。
  父母还要注意,不要随便否定孩子的负面情绪。比如孩子说讨厌某个老师,一些父母往往会跳起来:“你怎么可以讨厌老师呢?”所谓民主型家庭教育,就是家长首先学会“同理”,要知道孩子有这样的想法,一定有原因。家长可以问:“你能告诉我今天在学校发生了什么吗?”
  中国青年报:感觉您理想中的家庭教育,对家长的文化素质要求很高。这次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初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随着父母文化程度的提高而显著提高。那一些孩子不是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了?
  叶一舵:对于这个结论,我们不能做绝对化的解读。父母文化程度高,在某种意义上,确实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但不是所有情况都是这样。
  我们经常跟中小学校长和家长讨论一些问题。我们发现,如今不少青春期的孩子很逆反。其中,很多家庭背景好、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孩子,往往逆反心理更严重;而在一些父母文化水平不高的家庭,孩子往往没有一点逆反心理。这可能是因为在前一种家庭里,孩子往往没有话语权,父母地位高、见多识广,觉得自己说什么都是对的,很难做到民主。而在后一种家庭里,父母因为没什么文化,读过一些书的孩子有时就成了父母的“老师”,父母遇事都会请教孩子。如果孩子念了当地比较好的学校,或者上了大学,他还会变成家里的主心骨,有很多话语权。这样一来,孩子怎么会逆反?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沙发
发表于 2012-5-15 10:54:53 | 只看该作者
太棒了!哈哈  
板凳
发表于 2012-5-15 10:54:53 | 只看该作者
{:4_131:}
地板
发表于 2012-5-15 14:58:41 | 只看该作者
围观来了哦   
5
发表于 2012-5-15 14:58:41 | 只看该作者
好帖,有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11-18 08:24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