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9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招生择校] 千万不要让“高考压倒一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3 11:1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不得不说,整个社会得了严重的“高考病”!每年6月,全民集体进入高考语境,高考成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一切为高考让路。原本一场属于学生的“个体大考”,演绎成了考全民、考社会、考政府的“国家第一大考”——瞧,这几乎是一场现代“全民战争”。
  国内领导们常说的一句套话是稳定压倒一切,但时逢高考这一非常时期却是高考压倒一切:一切为了高考,为了高考的一切,各行各业,男女老少皆知高考的不易、高考的重要,都给高考打开绿色通道。这一场全国大一统的同时考试是共和国最大规模的集体行动,所有的考生在参与!所有的家长在尽力!所有的商机在瞄准!所有的媒体在关注!高考指挥棒所牵动着的这求学心、这责任心、这个中滋味在心系、情系其中才有切肤感受。每一个经历十二年寒窗苦读的学子们以及全力以赴予以鼎力相助的家长们将终生难忘。
  恐怕还没有任何一场考试能像高考这样引发全民关注与热议,也无法像高考那样触发对中国教育的反思。
  一切为了高考,为了高考一切,高考为了一切。莘莘学子为了这一刻的冲刺已经准备好几年。他们有人在深夜和周末的马拉松式学习中依赖吸氧和打氨基酸点滴。他们的家长给孩子请家教,强迫孩子在暑假参加夏令营,慷慨承诺可以以丰厚的礼物作为好成绩的奖励,包括现金和汽车等。有大学学历的保姆千金难求。一些女孩通过吃避孕药或打避孕针确保他们不会在高考期间碰上生理期。高考牵动考生、家长与社会,送考、禁鸣、绿色通道……尤其在高考的两天里,整个社会秩序以高考为"指挥棒"而运转,"高考气氛"成为这两天的公众"脸谱"。报道称,高考期间商业和军用飞机要改变飞行路线,以减少头顶上空传来噪音。通往考场的路口有警察设立路障,汽车严禁鸣笛,出租车为考生提供免费乘车。各大寺庙挤满了来祈祷的家长们。建筑工地停工了。网吧接受整顿。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时也要绕行,以免喧哗影响正在考试的学生。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为了迎接它,一个姑娘从高一到高三的所有试卷摞起来有2.41米高;一个家庭从一对一家教到就近租房再到营养食补,成本数万元;一所学校让学生坐在教室里打点滴,备考、营养两不误;一个城市从交警大队到出租车司机全体动员,忘带证件或走错考场的糊涂考生得以一路绿灯。全国7300个考点,31万个考场,915万考生,支撑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考试;考场外,警车、救护车齐全犹如事故现场,大巴车、小轿车全体静候……
  如此兴师动众,高考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刺眼:“一考定终身”,带来的是全社会的“高考焦虑”。但以打破“一考定终身”为初衷的“自主招生”又不断被诟病为滋生腐败和加剧不公。在效率与公平的争论中,在自主招生、南科大改革等摇摆而艰难的探索中,高考改革依然小心翼翼。
  没有机会进入改革试水范围的人还是大多数。广大的乡村和无数普通家庭,都将高考视为孩子走出贫困或走上金字塔顶端的捷径。每年近千万考生参加的高考,也始终被赋予“最公平的人才上升渠道”和“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期待。尤其是在贫富差距扩大、资源权力日益集中的今天,“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等醒目的高考励志语,呈现出“高考焦虑”的某种社会根源。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颇有些杀气腾腾的口号之下,“高考焦虑症”带来的极端事件屡见不鲜。家长为了孩子高考要求邻居“不能深夜冲马桶”,甚至当母亲被撞昏倒在血泊中,路人却劝说女儿上考场。高考结束后,考生的庆祝方式是洋洋洒洒的碎纸片甚至是一些暴力行为,他们以此释放内心的压力、困惑与结束后的茫然。
  教育本应为国民心态的健康打下基础,但在今日中国,教育问题却加剧了社会心理的焦虑。这种骤然迸发的焦虑其实埋藏着漫长的酝酿期和久击不碎的障碍。
  在高考之前,有东中西部及城乡教育资源的落差,有应试教育的刻板僵化,有户籍制度带来的异地高考的瓶颈;在高考之后,重点高校录取率在各省呈现巨大落差,而沉重的就业压力,学历社会的阴影,高等职业教育的薄弱,国人日趋功利的心态……这一切,使这场考试背上重负,“高考压倒一切”俨然一条不成文的原则。
  即便高考已经凌驾于个人的健康成长、他人的利益乃至公共秩序和伦理道德之上,即便这个制度被反复地抨击、诟病,对于长久生活在这种教育氛围中的我们,似乎早已习惯了。
  这种习惯,似乎让一切都变得合理:中国教育的痼疾,国人的非理性心态,都得以在高考焦虑的泥淖中发酵。但是,教育的深陷、心态的畸变,蹉跎的不仅是一场考试,也许还有一个未来。
  2012年高考终于结束了,媒体报道中,走出考场的考生们大呼着“解放了”,但几家欢喜几家愁,另一些“不合时宜”的消息随之而来。在长沙,是一位母亲送考遇车祸,在交警和路人的安慰劝说下,“女儿含泪进考场”;
  在辽宁和陕西,为了孩子不分心,也发生了隐瞒着家人的病情和死讯的情况。
  曾几何时,高考与生死离别相连,有人说,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现在,这项承载着选拔人才的宏大使命的高考制度,却越来越是把人生那些有价值的东西撕裂给人看。想想看,当一个十八九岁的孩子,走出考场,还没等如释重负般地喊出“解放了”,却得知父亲去世两个月消息,这是何等的巨痛!也许,也只有在高考的逻辑下,这种对于孩子的隐瞒,才能解释得通是“善意的谎言”,不是欺骗,而是另一种爱。卢梭说过“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公民”。是的,任何时候都必须是“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但置于高考的语境下,我们必须坦诚面对价值倒换的事实。这一切,那么顺其自然。当这些消息披露出来后,我们同情、理解,但不支持,更不能责怪,要怪只能怪在高考这条流水线上,他们别无选择。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从一出生,从跨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启动了高考程序,时间的流长,不过是意味着离高考越来越近。有句名言,知识改变命运,其实,不如说“高考改变命运”更贴近些。
  国人自古以来,都崇尚“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就连神话小说《西游记》里,也都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获取真经。其实,凡是有过高考经历的人,都应该记得那紧张如战斗的场面,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切几乎是自古以来所信奉的“苦其心志”,所谓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这个民族一直都信仰的成功学逻辑就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古老的朴素的话语里沉淀了几千年来国人对成功的认知和积累。就如最近报道中的河北衡水衡水中学,把学生做题的潜力挖掘到极致,学生连等待打饭的时间都要被利用做题。在这样一种语境下,高考高过一切,为了高考具有无可置疑的唯一的正当性,凡是与此冲突的都需要让路。
  当一个社会基本的价值排序错位时,行为不当、失范,甚至颠倒错乱,便不再令人感到诧异,即便你是当事人,也觉得天经地义。更何况,“一考定终身”的高考依然是当下大多数人的一道人生单选题,考上好大学,才可能扼住命运的咽喉,将来谋得一份体面而又有尊严的工作。虽然这是个文凭贬值的时代,但文凭作为评判成功乃至成才与否的标准的地位并没有实质性动摇。中国的教育,某种意义上是围绕高考设计的,说高考从娃娃抓起,一点也不为过。突然想起来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5-6岁学龄前儿童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即可,以此禁止“拔苗助长”式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在坚硬的现实里,这消息很难让人兴奋得起来。而期待已久的、说了一遍又一遍的高考改革,在送走了2012年高考之后,我们仍然不知道是否明年还要“今日复今日”。
  不可否认,高考制度在选拔人才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行的高考制度弊端越来越明显:一考定终身,百万人挤"独木桥",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人才培养多元化的"瓶颈",此外,还有高考经济的过热,高考腐败的滋生等问题。高考制度正面临着严峻的现实考验。资料显示:2008年之后,高考考生持续减少,分析称,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带来的适龄人口下降是高考生源连年下滑的主要原因,次因则是放弃报名、放弃考试、放弃入学的"三放弃"现象增加。机械运转都有磨损,更何况制度。高考制度运转三十多年,早就"疲倦了"。
  是什么?让全中国的考生,为了高考而挑灯夜战12年日晚。
  为什么所有家长学生都如此重视高考,是因为高考是中国唯一相对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赛吗?还是因为高考观念已经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如果是因为前者。那么我们应该庆幸,因为这是不幸中的万幸!为何不幸?因为如此大的一个中国,居然只有高考是唯一相对公平公正的选拔赛。“关系”,“金钱”已经踩在“能力”头上成为被选拔的最重要因素。就拿工作来说,“关系”可以疏通就业道路上的阻碍,“金钱”可以买到称心如意的职位。那么很自然地高考就成为中国唯一相对公平的选拔赛了。可是又为何说“相对”公平呢?因为绝对有一些人钱多得可以买通“一切”,官大得可以压倒“一切”。为何幸?因为至少高考让全社会洋溢着一种积极的,光明的气息。至少每个考生都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至少穷人家的孩子可以得到“翻身”的机会,那么社会才会稳定,才不会有“起义”。
  如果因为后者。我只能说这是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的一种悲哀。为啥?因为高考观念实在是太out了,那种“高考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观念实在不应该在21世纪出现!抛开“关系”和“金钱”这些庸俗的东西不说,难道高考失败就不会有其他因素可以让你成功吗?高考只是最好的出路,因为你只需要拿着成绩单和文凭你就可以找到工作,没有成绩单和文凭的人却需要体验很多心酸的社会经历才能够成功,但是要知道这不是唯一的出路,要说没有好文凭却能成功的人士,且不说在国外,就是在高考观念深入男女老少的心的中国,只要随手一抓就一大把一大把的!更何况咱们的先人不是说过“术业有专攻吗”?他在学习方面没有天赋,你就算让他一天学习20个小时,他还是倒数,但是否有人会想一想他也许在经商方面很有天赋啊,也许即使他吊儿郎当地去做生意也能闯出自己的天地。有些东西是“逼”不出来的,说句老土一点的话,“这就是命啊!”。
  高考以总分为录取标准的模式,才是问题的真正源头!其向上影响高校入校学生的质量,向下影响十二年基础教育的走向。
  首先是机制层面的问题。
  高考以各科总分的高低排序,总分成为压倒一切的唯一的录取标准。“统筹兼顾、齐头并进、没有偏科、全面丰收”十六字方针,成为十二年基础教育的不二法门。只要其中有一、二门“瘸腿”,便意味着总分达不到理想高校的入学门槛。
  其次是学生层面。
  对总分的追逐是以牺牲学生学习个性为代价的,孩子身上潜在的兴趣爱好被扼杀于萌芽状态。十二年的“题海战术”、以各科总分为标准的选拔机制深刻影响了孩子一生的思维方式。为了追求各科总分,你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空间去发展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中国学生没有个性、没有兴趣爱好、没有充分的个性发展、没有自由的思想。
  许多大学教师发现,很多高分学生进大学后发展空间狭小,因为长期的“题海战术”,消磨掉了他的学术灵性——他已经成为一部“扒分”的机器了。
  “高考状元”备受人们关注,不仅有当时的高调曝光,更有此几十年的人生追踪。人们往往发现:高考状元发展平平者居多,出类拔萃者居少。其中固然有人们对高考状元过高的期望值,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高考状元很多都是应试教育的最忠实的“臣服者”。
  再次是教师层面。
  上世纪四十年代,丰子恺先生有一幅漫画批评当时教育:一位面点师傅正用木模制作一个个面人,用模子压出来的面人当然是“千人一面”,题曰“某种教育”。
  当今教师的教学活动就是按高考标准“复制”人才,一如工厂的产品批量生产。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消磨的过程,教师就是扼杀学生学习个性的具体实施者。在对教师职业所有的美化语中,“园丁”一词尚可理解为:看到哪颗苗冒出头来,就“咔嚓”一剪刀。
  然而,从整体上讲,高考的人才选拔功能是毋庸置疑的。
  科举发展到明清时,八股文“代圣人立言”,毫无灵性可言。从形式到内容均趋于僵化。那些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士子皓首穷经,终老科场,最后铩羽而归,成为不辩菽麦、不能自存的废物,范进、孔乙己便是典型。
  但是最后高中进士者,几乎个个都是“人之龙凤”,精英中的精英。常州籍著名史学家吕思勉说,古人又不是傻子,何尝不知科举考的全是无用之物?只不过一个人能否将无用的东西学好,可以看出其人的资质智能,所以科举并不是用来选学有所成之士,而是在选可堪造就之人。
  对于家庭和学生本人来说,敲开理想大学的大门是人生的第一步,至于这种应试教育给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人造成怎样的危害,很多家长、第一线的教师和学生自己往往是很难顾及的。
  更何况高考的公正、公平性,使其成为当今社会背景下大规模人才选拔的无奈选择。
  1949年,我国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不到20%,初中入学率仅为6%。2008年全国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5%,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5%,青壮年文盲率降低到3.58%。1949年我国粗文盲率为80%,1998年为14.5%。
  民国期间的教育是“开小灶”——因人设灶,一人一灶;现在的教育则是“大锅饭”,以能填饱肚子为旨归。
  其实,高考本身设计的不科学和不合理人尽皆知,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呼声已然久矣;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高考是一个还算相对公平的平台,但却是稀缺的,几乎是唯一的“独木桥”,这无疑加剧了竞争的残酷性和悲剧性,因此,我们更需要多元多层次的人才选拔通道。教育改革的艰巨任务是真正建立既有利于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又兼顾到社会公正、公平原则的人才选拔机制。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沙发
发表于 2012-7-13 16:09:11 | 只看该作者
悲哀!中国人都知道,路还得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9-24 16:26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