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庭教育] 送给班主任的教育小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10 17:4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ocument对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liu48175962 于 2012-4-10 21:39 编辑
  1、20美金的价值
  一位父亲下班回家已经很晚了,发现他的5岁的儿子*在门旁等他。“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爸爸,你1小时可以赚多少钱?”“假如你一定想知道的话,我1小时赚20美金。”“爸爸,可以借我10美金吗?”父亲非常生气。约1小时后,他平静了下来,开始想着自己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于是,父亲走进儿子的房间,给了孩子10美金。“爸爸,谢谢你。”小孩欢笑着从枕头底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为什么你已经有了钱还要?”“因为这之前还不够,但我现在够了。”孩子回答,“爸爸,我现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买1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时间可以换取金钱,也可以换取家庭的亲情和快乐。给家庭挤出些时间吧,因为有些东西是拿金钱买不到的。
  2、分苹果的故事
  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母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有两封回信谈的是同一件事:小时侯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那位犯人这样写到:妈妈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弟弟抢先说想要最大最红的那个。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奖励给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得到的东西,我不择手段。直到现在,我被送进了监狱。
  那位著名人士这样写到:我和弟弟都争着要大的。妈妈说:“我把门前的饿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我们三人比赛除草,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一个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
  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可以教他说第一句谎言,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永远努力争第一的人。
  3、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读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喜欢你的。
  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阴,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4、错误也有价值
  一个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把“还有后来人”误读成”了“还有后人来”。大家听了都哄笑起来,教室里的严肃气氛顿时化为乌有。怎么办呢?但见这位教师神态自若,她从容不迫地问:“同学们,你们在笑什么?这位同学念的意思并没有错呀!”经她这么一说,教师里静了下来。她接着说:“还有后来人的意思是还有接班人;还有后人来的意思还有人接班。”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教师又亲切地说:“当然,意思不变,并不等于说这位同学读对了。他所以念错,是由于没有看清楚的缘故。如果仔细看,认真读,就不会出这种不应该的错误了。我们请他在为大家朗读一遍,好吗?”学生们听了,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时,那位站着的学生情绪更加激昂的读了起来。
  5、生命的价值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小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象我这样的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
  院长总笑而不答。
  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着这块石头到市场上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无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拿着石头蹲在市场的角落,意外地发现有不少人好奇地对他的石头感兴趣,而且价钱愈出愈高。回到院内,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上去卖。在黄金市场上,有人出比昨天高10倍的价钱来买这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孩子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又涨了10倍,更由于男孩怎么都不卖,竟被传扬为“稀世珍宝”。
  男孩兴冲冲的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把这一切告诉给院长,并问为什么会这样。
  院长没有笑,望着孩子慢馒说道:
  “生命的价值就象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他的价值,竟被传为稀世珍宝。你不就象这块石头一样?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生命的价值首先取决于自己的态度。
  6、人生第一课
  这是美国一家普通的幼儿园。
  刚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的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一位幼儿园图书馆的老师微笑着走上来,她的背后是整架整架的图书。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
  “好!”孩子们答道。
  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幼稚的声音在厅中回荡。
  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地故事记录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张插图呢?”
  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订在一起。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瞧,这是你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种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人生第一课结束,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受到了某种灌输。如何看待这种灌输呢?
  评价:这样的灌输使孩子们从小就“站着”,不会光“趴着”去看待那些大人物。这种自信心与健全的人格会为人的一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7、记住,我们在养小孩,不是在养花
  大卫有两个小孩,一个5岁,一个7岁。有一天,他正在教他7岁的孩子凯利怎样使用瓦斯驱动的割草机割草。他正教孩子如何在尽头把割草机掉头时,妻子叫他去问事情。当大卫转身回答问题时,凯利把割草机推到草坪边的花圃上……
  大卫回头发现发生的事之后,他开始失控了。大卫花了很多时间、费了很大力才侍弄出那些令邻居们羡慕的花圃大约有2尺宽已被夷为平地!当他开始对儿子提高音量之后,妻子很快地走到他身边,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说:“大卫,请记住——我们在养小孩,不是在养花!”
  大卫的妻子也提醒我们,为人父母必须明了熟轻熟重。孩子以及他们的自尊比他所破坏的任何物质上的东西还要重要。被球砸碎的窗户、被孩子不小心碰倒的灯及掉在厨房里的碟子都已经破了,花也已经死了,再责备孩子又有何用?我必须记得不要打破一个孩子的心灵,不要让他们充满活力的感受变得麻木,不要再增添更大的损失。
  ……
  有一对夫妇以及7岁的女儿外出到朋友家晚餐时,女儿打翻了水杯。他们在水渍擦干净后并没有责备女儿。朋友抬头看看他们说:“你们知道,我真的很感谢你们不像别的父母一样。我大部分朋友的父母会对孩子的无意小错咆哮,并且教训他们要更小心一点。谢谢你们没有那样做!”
  有一次,我和一些朋友共进晚餐,相似的事情发生了。他们的儿子弄翻了桌子上的牛奶杯。当他们责备他时,我也故事弄翻我的杯子。当我开始解释说我在40多岁还会弄翻东西时,男孩开始微笑了,而她的双亲似乎也明白了我的意思,不再生气。我们多么容易忘记我们仍然在学习啊!
  ……
  最近我听到一个有关史蒂芬·葛雷的故事。他是个曾经取得过重要的医学成就的科学家。有个报社记者采访他,问他为什么会比一班人更有创造力,是什么因素让他超乎凡人?
  他回答,在他看来,这都与他小时候他母亲给他的经验有关。有一次他尝试着从冰箱里拿一瓶牛奶,他失手把瓶子掉在地上,牛奶溅得满地都是——像一片牛奶海洋一样!
  他的母亲来到厨房,并没有对他大呼小叫、教训他或者惩罚他,她说:“哇,你制造的混乱还真棒!我几乎没有看见过这么大的水坑。反正损害已经造成了,在我们清理它之前你要不要在牛奶中玩几分钟?”
  它的确这么做了。几分钟后,他的母亲说:“你知道,每次当你制造这样的混乱时,最好你还是得把它清理干净,让物归原处。所以,你想这么做吗?我们可以用一块海绵、一条毛巾或一只拖把。你喜欢哪一种?”他选择了海绵,于是他们一起清理打翻了的牛奶。
  他的母亲又说:“你知道,我们在如何有效地用两只小手拿大牛奶瓶上已经做了个失败的试验。让我们到后院去,把瓶子装满水,看看你是否可以拿得动它。”小男孩学到了,如果他用双手抓住瓶子上端接近瓶嘴的地方,他就可以拿住它不会掉。这堂课真棒!
  这个知名的科学家说,那一课使他知道他不需要害怕错误。除此以外,他还学到,错误只是学习新东西的机会,科学实验也是如此。即使实验失败,我们还是会从中学到有价值的东西。
  如果每个人的父母都跟他母亲的反应一样,那不是很好吗?
  ……
  几年前,保罗·罗威曾经在收音机上说过一个在成人关系上也使用的故事。
  有个年轻女人下班后开车回家发生了碰撞,撞坏了挡泥板。她在说明那辆车是出厂才几天的新车时便说边掉泪。她回家怎么向丈夫解释呢?
  另一辆车的驾驶员充满同情心,但他也表示他们必须记下彼此的驾驶执照和车牌号码。当这个年轻女人从大大的棕色信封中取出文件时,有张纸条掉了出来。上面,男人的笔记写着:“如果出了事……记住,亲爱的,我爱的是你,不是车!”
  ……
  且让我们记住,孩子的心灵比任何物质还要重要。当我们这么记住,自尊和爱的花朵就会开得比花圃中的任何花更美丽!
  (美)杰克。坎菲尔
  评:什么样的物质损失可以同给你所爱的人造成的伤害相提并论呢?
  8、利 息
  在一次段考中,一个男生的语文得了59分。他找到老师说:“老师,您就再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老师说:“作文绝对不给加分;但是,我可以给你把总分改成60分——我借给你1分。不过,你可要想好啊,这1分不能白借,要还利息的,借1还10,下次考试我要扣掉你10分,怎么样?要是觉得不划算就不要借了。”男生咬咬牙说:“我借。”结果,再后一次段考中,他语文得了91分,扣掉10分,净剩81分。
  这位老师:一是有一颗真切的爱生之心,他不想让学生挨打;二是他充分相信学生;三是他善于利用契机激励学生。那个借分的学生由于获得了老师的“资助”,得到了老师的关爱,鼓起了奋斗的信心,从考试不及格到考试满分,实现了他自己的许诺。
  ——一般说,老师对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往往不会很重视,不会很信任,有的甚至会挖苦讽刺,巴不得借家长之手“好好整治”一下学生。老师心里很想把学生教好,但对学生缺乏爱心,单是“恨铁不成钢”,“铁”就难以“炼成钢”。爱学生是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连在一起的。
  9、爱的神奇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黑人贫民窟的真实故事。
  一位大学教授带着他的学生来到这里搞调查研究,其中有一个课题是对该区200名黑人孩子的前途作预测。学生们都很认真,不久报告都出来了,结论令人沮丧:200名孩子无一例外地被认定为“一无是处”、“无所作为”、“终生碌碌”等等。
  四十年后,老教授早已去世,他的继任者从档案里发现了这份报告,好奇心驱使他来到当年的黑人贫民窟。他惊奇地发现:当年被调查的200名孩子中,除了20个已离开故地,无从考查外,其余180个孩子大多数都获得了相当的成就,他们之中不乏银行家、商人、大律师和优秀运动员。这一切,他们都说最该感谢的是当年的一位小学教师。
  继任者找到当年的小学教师,此时她已是迟暮晚年,吐字不太清楚,可有一句话任何人都听得懂:“我爱这些孩子。”
  评价:只有没有爱心的老师,没有改变不了的孩子。
  10、你给孩子什么样的环境
  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
  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
  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
  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怨自艾;
  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
  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钩心斗角;
  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心怀内疚;
  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极富耐性;
  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充满自信;
  赞美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存感恩;
  嘉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爱人爱己;
  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胸广大;
  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掌握目标;
  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慷慨大方;
  诚实公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维护正义真理;
  安定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信任自己、信任他人;
  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对世界多一份关怀;
  祥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有平和的心境。
  评价:诚如贝多芬所言:“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点,给孩子提供一个充满美德和善行的成长环境。把美德、善行推荐给你的孩子们,能给人们带来幸福的只有它,而不是财富。”
  11、总理的老母亲
  泰国总理川立派86岁的老母亲川梅,是一个摆食品摊的小贩,她闲不住,虽然高龄了,还在曼谷的一家市场内摆摊卖虾仁豆腐、豆饼、面饼。她说:“儿子当了总理,那是儿子有出息,与我摆摊并没有什么矛盾。我不觉得有什么丢人的,我很喜欢摆摊,在这儿,能见到很多的老朋友。”
  川梅最高兴的事,就是看到儿子下班回家后狼吞虎咽吃他亲手做的豆腐。
  泰国的媒体称赞说:“一个来自平民阶层的平凡母亲,教育出一名以其诚实正直而受人尊敬的总理。”而川梅在面对记者时却谦逊地表示:“我其实没有作什么,我只不过在他小时候教导他做人必须诚实、勤劳和谦虚。我从不打骂他,但我也不记得他有那件事让我失望。”
  评价:望子成龙是普天之下母亲地共同心愿,任何一条“龙”都是在父母地教育及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有几个母亲做到了川梅这一点?又有多少母亲在儿子“成龙”之后不母以子贵,仍甘于平凡?中国母亲们深思。
  12、美丽的歧视
  高考落榜,对于一个正值青春花季的年轻人,无疑是一个打击。8年前,我的同学大伟就正处于这种境地。而我刚考上了京城的一所大学。
  当我进入大学三年级时,有一日大伟忽然在校园里寻到了我,原来,他也是北京某名牌大学的一员了。
  “祝贺你--”我说。
  “是该祝贺。你知道吗?两年前我一直认为自己完了,没什么出息了,可父母对我抱有很大的希望,我被迫去复读——你知道‘被迫’是一种什么滋味吗?在复读班,我的成绩是倒数第五……”
  “可你现在……”我迷惑了。
  “你接着听我说。有一次那个教英语的张老师让我在课堂上背单词。那会儿我正读一本武侠小说。张老师很生气,说:‘大伟,你真是没出息,你不仅糟蹋爹娘的钱还耗费自己的青春。如果你能考上大学,全世界就没有文盲了。’我当时仿佛要炸开了,我噌地跳离座位,跨到讲台上指着老师说:‘你不要瞧不起人,我此生必定要上大学。’说着我把那本武侠小说撕得粉碎。你知道,第一次高考我分数差了100多分,可第二年我差17分,今年高考,我竟超了80多分……,我真想找到张老师,告诉他我不是孬种……”
  3年后,我回到我高中的母校,班主任告诉我:教英语的张老师得了骨癌。
  我去看他,他兴致很高,其间,我忍不住提起了大伟的事……
  张老师突然老泪纵横。过了一会儿,他让老伴取来了一帧旧照片,照片上,一位书生正在巴黎的艾菲儿铁塔下微笑。
  张老师说:“18年前,他是我教的那个班里最聪明也最不用功的学生。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讲:‘像你这样的学生,如果考上大学,我头朝地向下转三圈……’”
  “后来呢?”我问。
  “后来同大伟一样,”张老师言语哽咽着说,“对有的学生,一般的鼓励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要用锋利的刀子去做他们心灵的手术——你相信吗?很多时候,别人的歧视能使我们激发出心底最坚强的力量。”
  两个月后,张老师离开了人世。
  又过了4年,我出差至京,意外地在大街上遇到大伟,读博士的他正携了女友悠闲地购物。我给大伟讲了张老师地那席话……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大伟突然泪流满面。
  在那以后的时光里,我一直回味着大伟所遭遇的满含爱意却又非常残酷的歧视。我感到,那“歧视”蕴含着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对大伟和那位艾菲儿铁塔下留影的学生来说,在他们的人生征途中,张老师的歧视肯定是最美丽最宝贵的。
  13、人生最好的教育(一)
  一个青年来到城市打工,不久因为工作勤奋,老板将一个小公司交给他打点。他将这个小公司管理得井井有条,业绩直线上升。有一个外商听说之后,想同他洽谈一个合作项目。当谈判结束后,他邀这位也是黑眼睛黄皮肤的外商共进晚餐。晚餐很简单,几个盘子都吃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两只小笼包子。他对服务小姐说,请把这两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外商当即站起来表示明天就同他签合同。第二天,老板设宴款待外商。席间,外商轻声问他,你受过什么教育?他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父亲去世后,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学。她说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等,你能做好你自个儿地事就中……在一旁的老板眼里渗出亮亮的液体,端起酒杯激动地说:我提议敬她老人家一杯——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
  一个人受过苦,便知道珍惜;一个在贫寒中长大的人,不会不知道勤俭的重要;一个自小就知道努力做事的人,不会不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在贫穷中什么也学不到,并进而失去人的自尊。
  14、人生最好的教育(二)
  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孩,在一所极普通的中专学校读书,成绩也很一般。她得知妈妈患了不治之症之后,想减轻一点家里的负担,希望利用暑假这两个月的时间挣一点钱。她到一家公司去应聘,韩国经理看了她的履历,没有表情地拒绝了。女孩收回自己的材料,用手掌撑了一下椅子站起来,觉得手被扎了一下,看了看手掌,上面沁出了一颗红红的小血珠,原来椅子上有一只钉子露出了头。她见桌子上有一条石镇纸,于是拿来用它将钉子敲平,然后转身离去。可是几分钟后,韩国经理却派人将她追了回来,她被聘用了。
  一个在爱中长大的人,他最好的回报也是爱。当爱促使一个人去做他很难做到的事情时,这足以证明爱的力量!
  而在一件很细小的、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上也能体现出对别人体贴和关心的人,他所受到的爱的教育无疑是成功的。
  15、人生最好的教育(三)
  有一个岗位需要招人,先后来了四位应聘者。在招聘条件一栏中,有一项条件是必须具备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前三位应聘者都称自己有类似的工作经验,但面对应聘者的考问,很快显示出自己对这一行的无知。最后来了一位男学生,他坦率地对招聘者说,自己不具备这方面地工作经验,但对这项工作很感兴趣,并且有信心经过短暂的实践后,能够胜任它。招聘者毫不犹豫地录用了他。此后他和那个招聘者曾经有过一段对话,那个招聘者说,有很多求职地人在介绍自己的情况时并不诚实,而他为什么能够诚实相告呢?他说小时候有一次他拣了钱,奶奶问他时,他撒了谎。奶奶朝他的屁股上重重地打了一下,然后告诫他:“穷不可怕,只要你诚实,你就有救!”他说他永远记得奶奶说的这句话。试想一个不敢正视自己的不足,只能依*骗来的众人信任的人,他能行得远吗?
  一个诚实的人,其实是最需要勇气。他必须敢于面对事实和真理,在别人含含糊糊、唯唯诺诺的时候,勇敢地指出真相。
  诚实比一切智谋都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评:把孩子送去学校,只是去学习一些知识,做人最基本的东西不一定是在课堂上学到的,父母千万不要忘记还要教给孩子一些书本以外的东西,而且教的时候要以身作则。 16、莫须有与想当然
  记得在小学的时候,每星期有作文课。国文教师除了在作文卷上有批语外,还把全班的作文排好了名次,当堂唱名发还。如名次排在后面,显得非常难堪,所以大家对作文都很努力。我本来就喜欢作文,再加上努力,所以作文发还时,常是名字在前几名之中。
  一次作文题目是“北风”还是“春风”,我已记不清了,做完了自己很得意。当时觉得下星期发还时,我一定是在前几名之中。没有想到,不仅前几名没我,甚至中间也没有,而是排在最后一个。我根本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下了课,去问国文老师,老师说:“这不像你这个小学生作的,一定是抄自什么杂志上的。”我惊讶得不得了,我说:“确实是我作的。”教师说:“你不可能作这么好,你是抄的,你如果说你不是抄的,拿出证明来!”我反抗也无从反抗起,委屈地哭了一场。
  小孩时的多少事情,现在几乎都忘了,惟独这次所受的委屈,总是记得清清楚楚。
  事情竟然无独有偶,我在大学三年级时,又出现一次类似的事。那是考交流电路的课,又一道最低还是最高功率的问题,教师所讲过的是用微分求最大或最小的方法。我在考试时,嫌那个方法麻烦,竟异想天开,用几何作画,利用切线的关系,找出了答案来。那一次考试,我又是很得意,却没有相到这一题竟然得了零分——教授说我不会微分。而这个几何方法呢,一定是从别处抄来的。于是我在小学所受的委屈又再版一次。
  时光流水似的逝去,我在美国当了教授,遇到又一次类似的事件,不过我扮演的不是学生,而是教师的角色。
  有一个美国学生提出一篇学期论文,当做期末考试。我翻来覆去地看他这篇论文,发现不仅风格清新,而且创意满纸,令人不能相信是一个大学生所作。
  我很自然地怀疑他是从什么地方抄来的。问题就这么极端:如果是抄来的,只有给不及格;如果不是抄来的,那就太好了。我到图书馆查了两天最新到的期刊,看看有无类似的东西,却不得要领。于是请教一同事,问他怎么办。
  我这位同事对我提出的问题,倒显得有些惊异。他说:“如果你不能查出你学生是抄来的,你就不能说他是抄来的。你的学生并没有义务去证明他不是抄来的,这是罗马法的精神;文明与野蛮的分际,就在这么细微的差别上。我觉得这是常识,你却觉得这是个问题,好奇怪!”
  听了这一番教训后,我倒没有什么惭愧的感觉,而是想起中国文化中好多好多莫须有与想当然的故事。
  17、关注儿童心理
  新学期开学了,一位家长搀着一位小孩来到幼儿园报名,小孩躲在家长身后指着幼儿园展出的往届幼儿绘画作品说:“这么丑的画是谁画的?”……来到活动场地,看见一辆坏了的玩具汽车,说:“是哪个坏孩子把小汽车摔坏了?”如果你是家长,或教师会对孩子说些什么?是教育孩子辨别美丑、好坏?是教育他爱护公物、损坏公物要赔偿?还是批评、呵斥?……你有没有从孩子说话的心理上分析?(孩子胆怯、怕自己以后画不好或摔坏玩具,又渴求自己的作品能展出、能多玩玩具)如果没有这样想,至少说你对儿童心理了解不够,对儿童关注不够。你的教育是无效的,你的批评更是可怕的。(高明的幼儿园老师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我们幼儿园,不管小朋友画得怎么样,只要敢贴出来就是好的,如果你想贴,尽管画吧。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是:我们幼儿园的玩具就是给小朋友玩的,玩坏了是不要赔的。)
  18、说 禅
  有一位年轻人找到一位著名的禅师,想跟他学禅,禅师开导他很长时间,年轻人还没找到入门的途径。有一天,他当着徒弟面倒水,杯子满了,茶水溢了出来,他还在倒。弟子很惊讶,提醒他水倒不进了。他说:“是呀,杯子满了,水就倒不进了;而你呢?用成见把自己的脑子塞得满满的,我又如何能增加你的智慧呢?要想学到禅的奥妙,就必须把头脑腾出空来,把充塞其中的幻象和杂念清除出去。”
  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如果一味地以书本为威权,让过多的、无用的、甚至可能错误的书本知识充斥我们的头脑,就会限制我们接受新的东西,限制我们的思维。
  我们的教育,应该在教给学生所需的书本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对书本知识保持一种客观清醒的认识,能够“读书而不为书累”,达到这位禅师就是要弟子心灵时常处于“虚怀若谷”的清净状态,达到辛弃疾“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的境界。
  19、你有多少时间思考
  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学者,身边有一批学生,其中有一位非常勤奋,每天早晨5点起床进实验室,中午在实验室吃自带的饭后又接着干,到晚上10点才回宿舍休息。众学生羡慕他的精力,老师们都夸他的勤奋,然而,这位学者却有点担心。有一天,学者问这位弟子:“你每天几点进实验室?”“早晨5点。”“中午休息多长时间?”“不到1小时。”“晚上几点回宿舍?”“10点左右。”“哪你有多少时间思考?”学生无言以对。这就告诉我们:光做不思考、光学不思考,永远也不会有所进步,有所创新!
  20、木偶小孩
  有一则童话,讲的是在木偶剧团里,一个木偶逃跑了,导演又气恼又着急,发动人们四处寻找,结果错把一个小孩当作木偶抓了回来。因为这个小孩特别听话,马路上路口处的信号灯坏了,红灯总是亮着,而绿灯一直也不亮,这个小孩站在路口处等绿灯,半天就是不走。导演试了一下,发现这个孩子确实比真正的木偶还听话,后来,他加入剧团,成了一个非常受观众欢迎的木偶明星。
  童话中的木偶当然是经过夸张的艺术创作之后的一个典型形象,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受欢迎的木偶明星一般的孩子?我们的教育常常为其制造生产出的听话、顺从、遵守纪律和规则的产品而满足自豪,却不知我们已有多少缺乏个性和独立性、失去灵性和活力的孩子。多少年来,我们的教育一直推崇的是听话顺从的乖孩子,强调的是教育的整齐划一。为此我们使用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育方法,同样的评价标准,要求、衡量着智力、爱好、兴趣和经历、基础迥异的学生。
  21、女儿的作业
  有一次经我检查过的语文卷子错了很多,不仅是家人,我也开始对我的语文程度怀疑起来。有两条错误是这样的:题目要求根据句子意思写成语。有一条是“思想一致,共同努力”女儿填“齐心协力”,教师判错;还有一条“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女儿填“栩栩如生”,教师也判错。我仔细看一了,不知错在哪里。女儿说第一条应是“同心协力”,第二条就是“惟妙惟肖”。这真让人吃惊,我不知道“齐”与“同”在这儿有什么区别。按新华字典“齐”字第三个义项就是同时、同样、一起的意思,并举例“同心”一词。该用“同心协力”时用“齐心协力”谁能说这是错了。女儿说:不行答案是“同心协力”,其他当然就错。真可怕,语文什么时候变得比数学还要精确了。中国语言之丰富,词汇之多,所谓同义词、近义词,相应的不止一条,怎么就会只有一个答案呢?再说第二条,我觉得按照题目的意思,“栩栩如生”甚至不比“惟妙惟肖”更为准确,“妙”和“肖”与“如生”比,哪一个与“逼真”这个词接近呢?关键还不在此,把对的说成错的,就不仅是误人了,实在是害人!还不止害一个人,而是害了一代人!甚至还要害到几代!实际也是这样,我反复怎么说两条都没有错,女儿也不信,她视教师为绝对权威,老师的标准答案为圣旨。女儿把她原本活跃、灵动的心收了起来。从她心里把那两个词赶出去了,她将接受别人给她的不行,来谨慎地使用词汇,她以后可能会像收音机一样的说话。那天,她按老师的要求把那“错的”又抄写了十遍。我那一刻心里只有一个词——残酷!
  22、“爱之链”的故事
  一个小学生讲道:
  我们的“爱之链”活动是在班主任周老师的倡导下开始的。在活动发起会上,她表情庄重而且充满感情地说:“世界是美丽的,生活是美好的。然而,所有的美丽都是用爱营造出来的。假如生活没有爱的存在,假如我们没有足够的爱心,那么生活将不再美好,世界也不复美丽!请大家多献出一些爱心,让我们用爱把生活装点得更美丽吧!”于是,我们每个人在周老师那里领到一些卡片,每张卡片上写着:“我们帮助您;也请您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帮助他们。”我们不断地把卡片传递出去,我们班里也涌现出许多帮助残疾人、辅助孤苦老人的事迹,我们觉得生活无比充实,心里总有一种特别的满足。
  一次我去书店,下楼时不慎摔了一跤,脚崴得肿痛难忍。一位叔叔迅速跑过来,把我送进医院。他为我挂号、拿药,并用电话通知了我的父母。当我父母赶到医院向他表示感谢时,他却微笑着从衣袋里拿出一张与我们送的一模一样的卡片!我含着热泪接过那张卡片。周老师知道后说:“我们付出爱与我们得到爱的时候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为了更多人的幸福把这条‘爱之链’连接得更长些吧!
  ——周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爱的种子,她爱我们,又教会我们去爱别人。
  23、想像力是怎样丧失的
  一个老人搞了个别开生面的测试: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请测试者回答这是什么。
  在小学一年级,小朋友们异常活跃地回答:“句号”、“月亮”、“烧饼”、“乒乓球”、“老师生气的眼睛”、“我家门上的猫眼”……
  问到初中同学时,一位尖子生举手回答:“是零”,一位学习后进的学生喊道:“是英文字母O”,他却遭到老师的批评;
  当问到大学生时,他们哄堂大笑,拒绝回答这个只有傻瓜才会回答的问题;
  当问到机关干部时,他们面面相觑,用求救的眼光瞟着在场的领导。领导沉默良久,说:“没经过研究,我怎么能随便回答你的问题呢?”
  某日看电视里的《东方儿童》节目。主持人问天真的孩子:“花儿为什么有很多种颜色?”孩子的回答个个透着可爱的童稚。有的说要是花儿只有一种颜色太阳就不喜欢了;有的说要是花儿只有一种颜色蜜蜂就不想吃了
  ……最后这些回答都被判作是错误的。当节目主持人一本正经地说出正确答案——因为花儿中有胡萝卜素云云……整个节目顿时失去童趣,直到最后主持人也没有对孩子们的想象力给予褒奖,这使我很为说出“要是花儿只有一种颜色太阳就不喜欢了”的孩子担心,担心他那无比宝贵的想象力,会被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大人用一个“胡萝卜素”就轻而易举地涂抹掉。从某种角度说,正是“正确答案”蚕食着我们的想象力。我们只是急于将现成的答案告诉我们的孩子。其实象“胡萝卜素”之类的常识性东西,他们迟早有一天会知道的。实在没有必要以牺牲孩子的想象力来作为了解常识的代价。我们有责任尊重和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小学语文老师考学生:“雪融化了是什么?”一个学生回答:“雪化了是云。”另一个学生说:“雪化了是彩虹。”还有学生说“雪化了是春天。”
  老师说:“错。答案是泥水。”
  有这么一道考题:秋天到了,树叶。学生写“树叶红了”、“树叶绿了”、“树叶飞舞”等都为错,因为书上是“树叶黄了”
  用“活泼”造句,只能造“小朋友活泼”,“小鱼在河里活泼地游来游去”、“小河里的水很活泼”都是不对的。
  ——对教育而言,读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获取知识,而是训练思维,点燃学生头脑中创新思维的火把。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沙发
发表于 2012-4-12 05:23:5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啊!
板凳
发表于 2012-4-21 10:44:59 | 只看该作者
你最喜欢贴发帖子的人了  
地板
发表于 2012-4-21 10:44:59 | 只看该作者
{:4_113:} {:4_113:}
5
发表于 2012-4-24 12:10:29 | 只看该作者
努力,努力,再努力!!!!!!!!!!!  
6
发表于 2012-4-24 12:10:29 | 只看该作者
一定要回贴,因为我是文明人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12-25 02:00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