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十二月问题”就是大考临近时,学生产生的考试焦虑心理,是“一种预料到威胁性刺激而又无能为力去应付的痛苦反映,是处于失助状态下或处于阻断威胁中而又不能采取变式行为去应付的时候产生的情绪。”“十二月问题”常有以下几种表现:
同大多数学生谈话后觉得,自责倾向较重,主要埋怨自身能力、学习环境等。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在群体中明显表现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的时候,便产生了能力上的自卑或焦虑,深以自责。主要表现为:
高中生处于青年初期,内心世界有闭锁性和自尊性强的特点。再加上高三紧张的学习环境和独生子女的孤独性,使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同学的交心,朋友的倾心,尤其是对亲密友谊的需要急剧增加,对异性的关注和友好特别敏感。但自己又必须克服情感上的冲动,努力处理好师生、同学、异性之间的关系,有很多事只能心里想而情理不准,常处于情感上的矛盾之中,导致感情上的焦虑。
个别同学暴躁、易怒,情绪不稳定,想歇斯底里地发泄一通。比如,我们就遇到过一些成绩优秀的男生为排遣焦虑,堕入了早恋的泥潭而难以自拔,最终耽误了大好时光,这让我们十分痛心。
由于这一代学生多数在顺境中受到长辈的过多关爱,因而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加上高三紧张的生活节奏,激烈的升学压力,高三学生暴露出几种“焦虑”情绪,已成为不能忽视的问题,适度的焦虑有助于学生的成长,过度的焦虑必须予以调控缓解。
针对以上总总问题,玖久特聘高考专家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中等生“十二月”抓分策略:
(一)提高学习技巧,控制学习焦虑。
1. 缓解“分数”负担。
整个教育基调都本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考试依然是学习生活的主调,“分数”是莘莘学子跨进大学门槛的重要标准,因此,考试焦虑不可避免。所以学生应当想办法减轻或客服精神压力。
(1)对自身要有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估计,不能单纯从分数的高低来衡量自己的成绩,更不能因为考试不理想给自己贴上注定人生失败的标签。同学们应当正确的看待平时的周考、月考乃至诊断考试的成绩,要学会领会“胜败乃兵家常事”这句话的含义。要善于找到失败的原因,敢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对自己予以严格要求,首先懂得“好成绩源于好习惯”,遇到偏差,也许是方法不对,也许是基础缺陷,这正是要你狠下功夫去弥补的。
(2)同学们要懂得: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许多素质是不能用分数来测定的。卡耐基的成才观和情商、德商、智商三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观点,如一个人在纷繁杂乱生活中的应变能力,在艰难困苦中的忍耐性,以及在集体中与他人的协作精神等,都不能用表面分数来衡量。而这些恰恰能在作为重要转折时期的高三来培养,成为将来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3)很多名人或身边人成才的经历告诉我们,高考成才仅仅是千万条成才道路中的一条而已,并非一考定终身。当然,这或许有些啊Q精神,但是作为高三学生,绝大多数同学们已经迈向成熟,有自己的观点和梦想。我接触过不少学生,他们成绩或许不高,但是他们都挖掘了自己的优势,坚定了自己的志向,即使所上的大学不理想,但是他们把目标放在了力所能及的院校中,选取了他们立志要学习的专业,结果是非常不错的。况且,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学而优则仕”的成才观已经开始转变,“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和事例也不少,要引导学生既是走升学的道路,也并非只有进入高校或是重点高校才能实现。通过这些,分散学生对分数的过分追逐。事实上,每年的高考作弊,平时学生之间的考试攀比等就是应试教育的毒瘤在作怪。
2. 提高“学”的技巧。
对于同学们是第一次经历高三(复读生例外),不能盲目的“钻研”而没有成果,反而带来焦虑。为此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课本,抓好“双基”的落实。
我们之前接触的大部分同学在学习中抛开课本,买了很多参考书,在大量的复习资料和模拟试卷中钻来钻去,结果事倍功半,表现在成绩不稳定,丧失学习信心。故同学们要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课本上,按照课本的要求抓好“双基”的落实。不要盲目追求社会上流传的偏题、怪题,不要在题海中迷失自我。
(2)正确处理训练的质和量的关系。
很多老师对学生的训练就是布置大量习题。但是大多没有注意习题的质和量的关系,关注意训练的量,却较少注意训练学生做题的质量,大多就题论题,较少就题论“理”,较少题论“规律”,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一题的效应,使习题能做透,做通。使学生不能在不同中见相同,于相同中见差异。那么我们建议同学们在处理习题的时候应该多思考和总结,注重处理每道题的“质量”,从题目中找到解题的原理步骤,总结题型规律,不同题型中应用了哪些相同的思想,相同题型中又有哪些差异。通过这么去学习,就相当于掌握了学习技巧,方能达到事半功倍。
(3)要敢于走出考试失利困境
高三要经历无数次大大小小考试,因此考试失利是常见的事。而很多学生觉得我已如此重视学习成绩,为什么学习成绩仍然很难提高,而且在短时间内很难解决掉,致使情绪焦虑、紧张。首先要从学习方法上进行分析,其次要从知识的掌握上加以改进,更主要的是从心态上自觉的进行调整,学会关注自己的不良情绪和不合理的评价,并以它们为线索去思考已经发生的事情,弄清什么是真正的问题,找出失败原因,最后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恢复自信。如果因为钻研难题、偏题、怪题导致心态失衡,建议从基础简单题和中等常规题入手,一方面加深基础,另一方面提升做题信心。
(二)要对自己进行心理矫治
“心病还须心药治。”这句古训对我们很有启示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自己进行心理疏导。
1.正确认识自己
(1)学生形成考试焦虑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因此,要矫正焦虑心理,首先要让同学们进行自我形象修整。具体做法是:同学们必须找准自己的“档次”,即所在班内及全体学生的大体位置,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只要他能考出自己的水平,就满足了。然后根据自己的不足逐渐的查缺补漏,再寻求突破。
(2)同学们要发现自己的特长及相对弱科,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从而使同学们在考试这一环节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奋发进取,又脚踏实地,使同学们心平气和地面对考试和成绩。比如,一些没有考理想的学生,让我们的咨询老师给他们指点一二。我们的老师就实事求是地给他们分析得失,确定下次的努力方向和目标。结果,这些同学大多能够冷静地面对成绩,踏踏实实地努力,确确实实的逐步进步。
2.实施考试焦虑心理的行为矫正
高三学生考试焦虑心理的行为矫正包括自我放松,迎考复习和超前辅导等几个方面。
(1)学会自我“放松”。高三学生由于受学习压力的影响,造成心理紧张,学习压力十分大。“紧张”有加,“放松”不够,这是高三学生高考前的普遍现象。平时可以抽出一点的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适当的放松,但不要沉迷。实践证明,积极的休闲不仅可以松弛身心,排除心理焦虑,还可以满足爱好,获得知识,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2)可以搞好考前复习,提高考试信心。学生考试焦虑心理产生的原因,还在于平时对所应试的科目学习、掌握、了解没有一定的把握,这样一遇到考试就心理恐慌,心理压力就越重,考试的成绩自然不好。我们可以在考前自行的复习回顾,做到对本次考察范围大致心中有数。比如分阶段考察(小综合)还是综合考试(大综合)。还有的是把考试用来检测自己复习过的知识,只要复习过的知识及考点发挥出来即可,哪怕没复习到的部分不会做也是胜利。
(3)搞好考生“战前”指导。有些考生的考试焦虑是惟恐监考太严,对紧张的考试氛围不适应,担心拿到试卷后不知所措。考生进了考场之后,不要急于答卷,而是要静静地坐下来稳定一下情绪,待心态平稳后,再浏览试卷,做到心中有数,然后逐步作答。答完题后,再浏览全卷,找出问题及时修改。
去年同一时期,有个平时成绩特好,越是担心考试考不好就越考不好的女生,在我们的鼓励下,及时调试好心理,结果每次取得了预期的理想成绩,最终高考稳定发挥,考出了好成绩。
还是那句话,放下包袱,走自己的路,就有机会在高考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