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0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年级] 初二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25 杜甫诗三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6:0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课文研讨
  望  岳
  一、整体把握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全诗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泰山位于古代齐、鲁两国之间,其北为齐,其南为鲁,齐、鲁之“青”,是泰山掩映的结果。“未了”,绵绵不尽之意。这里,诗人想说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然后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诗人早年就“窃比稷与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常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自任,没有这样的情怀,是写不出如此动人的诗句的。
          这首诗虽是八句四联,中间两联又都是对仗,但它不是律诗而是古体诗,它不讲究平仄,而且押的是仄声韵。
          二、问题研究
          《望岳》的艺术特色
          杜甫曾到过泰山之巅,但没有为此写诗。这是三十年后他在《又上后园山脚》这首诗里提到的:“昔我游山东,忆戏东岳阳。穷秋立日观,矫首望八荒。”“日观”即日观峰,位于泰山之巅的东南方,是游人观日出的最佳处。以杜甫的才情,既已在此“矫首望八荒”,再写几首决非难事,可他为什么不写呢?我们无妨做点推测──用后人的眼光来看,这大概是因为《望岳》一首已经写尽了泰山的形神,充分展示了诗人胸中才情,确实不需要再写了。我们读这首诗,在领略泰山的高远幽深、神奇秀丽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了诗人那卓然独立的形象;特别是读到它的末联,更使人浮想联翩,仿佛跟诗人一道神游于泰山的绝顶之上,进一步感受到泰山的俯瞰群山的气概,对诗人青年时代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也就洞若观火了。正因为有如此深远的意境,这首诗历来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
          在此,我们也不妨拿李白的《游泰山》组诗来做比较。组诗共六首,480字,可谓多矣,其中也不乏佳句,但意境则稍逊一筹,原因是李白用寻仙访道的眼光看泰山,把泰山写成了一个远离人间的仙界,举例如下:
          “玉女四五人,飘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其一)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其二)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其三)
          “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其四)
          “缅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迹。”(其五)
          “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其六)
          李白长于想像,但这组诗给人的印象是泰山处处都有仙人在,反倒有损泰山的现实风貌。前人曾谓《望岳》可以“俯视”李诗,的确是不刊之论。
  春  望
          整体把握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州(今陕西富县)。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
          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怵目惊心呢!司马光在《温公续诗话》里曾写道:“‘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意思是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据史载,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初期,自京畿、坊至于岐、陇都曾遭到叛军的侵扰,百姓惨遭杀戮。诗人家在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半年后,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杜甫陷贼中八个月,大约写了二十来首诗,论深沉含蓄,当以此诗为最,句句都有言外之意,很值得品味。
 石 壕 吏
          一、整体把握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得最广。
          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这件事的尾声,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
          老妇“致词”可分三层:第一层(前六句)写老妇诉说三个儿子全都应征赴邺城作战,已有两个战死沙场,说明这一家人已经为国家作出了重大牺牲。第二层(中间四句)写老妇诉说家中现状。“室中更无人”,隐去“老翁逾墙”一事,是不得已而言。“乳下孙”犹言孙子正在哺乳期间,故其母“未去”,意思是儿媳丧夫,本当改嫁,只因舍不得丢下孩子而仍留家中。“无完裙”,不止于说衣不蔽体,也包含了食不果腹的意思。第三层(最后四句)写老妇自请应役。河阳,这是当时官军退守的地方,她知道那里需要人,自愿为战士们做饭,以保全家中仅存的三个人。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这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这一矛盾也反映在《三吏》《三别》的其他五首诗中。仇兆鳌《杜诗详注》引张曰:“凡公此等诗,不专是刺。盖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故可已而不已者,则刺之;不得已而用者,则慰之哀之。”既刺而哀,这正是诗人思想矛盾所在。
          这是一首古体诗,内容是叙事性的,但又带有抒情色彩,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处处感到有诗人在。结尾以“独与老翁别”含蓄地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达了他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
          二、问题研究
          《石壕吏》的构思艺术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仅用120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精炼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归功于诗人构思的巧妙。从诗题来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场只用“吏呼—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那些话写成了一篇“抒情独白”。其实呢,用心品味一番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吏逼出来的。原来的情形很可能是这样:差吏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以“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又答以“室中更无人……”;最后是差吏仍逼着要人不已,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总之,差吏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
          诗人明写老妇,暗写差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诗人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当前这场平叛战争是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系,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为此作出牺牲。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而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在《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诸诗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诗人的这种心情来。
练习说明
          一、研讨下列问题,并背诵这三首诗。
          1.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逼问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这首诗构思的巧妙。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最好先让学生了解故事发展的全过程,要把学生带到诗的情境中来。例如差吏抓丁为什么要利用夜间?老翁为什么要“逾墙”?“泣幽咽”者是谁?把这类问题弄清楚了,才能进入诗境。
          参考答案见“课文研讨”。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可作两种解释:(1)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2)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你赞成哪一种解释?理由是什么?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设题目的是使学生进入诗中境界。应当注意的是,诗可以有多种解读,但须言之成理;教师可以谈谈自己的见解,但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不同见解。
          参考答案见“课文研讨”。
          3.《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作具体解释。
          这首诗意境深远,初二学生由于阅历尚浅,恐不易领会。设题目的是通过对“望”的角度的分析,初步探知诗的大意。要一层一层地说来,先疏通文意,然后启发学生运用想像来描绘诗中的图景。
          参考答案见“课文研讨”和“有关资料”。
          二、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或一幕短剧。
          〔提示〕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善于运用想像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设题目的是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并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关键是要合理地补充某些情节或细节,从而鲜明地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如果打算改编成短剧,最好采用集体编写的形式,由教师或个别学生先拟出一个提纲,经讨论后确定各部分的内容,然后分配角色,组织演出。在讨论中必定会涉及一系列问题,例如全剧要不要分出场次,分几场为好,诗人是否应当出场,如出场又该如何处理才好,等等,这样讨论下来,才能使学生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不要为演出而演出。
          三、古诗中多用对偶句。对偶,又叫“对仗”,俗称“对对子”,是把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对偶句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便于记诵。例如“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的《春望》中有哪些对偶句?把它们找出来,仔细体会它们在结构上的特点,并模仿着写一两组对偶句。
          “对对子”,这是古诗文的基本功。过去的学塾里设有“对课”,人人必学。我们虽不照搬,但也不可忽视。设题目的在于给学生一点对偶常识,并尝试着写写,有一点实践经验总是好的。如果时间充裕,也无妨让学生从学过的古诗文中多找出一些例句来。试写可以从教师出上联学生对下联入手,然后设置情境让学生试写全联,以四言对、五言对为限。
          参考答案:《春望》前三联都是对偶句。按:杜甫好用对偶,他的近体诗中对偶句极多,不限于律诗中颔联和颈联,如《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中两联全是对偶,《八阵图》(“功盖三分国”)中,前一联是对偶。
          教学建议
          这篇课文拟用三课时教读。大体的安排是:(1)《望岳》和《春望》各用半课时;(2)《石壕吏》用一课时;(3)实践活动(对偶练习、改编短剧并演出或其他)也用一课时。具体建议如下:
          1.由于本课所选都是杜甫的诗,教学要求除理解这三首诗的内容并能熟练地背诵而外,还要使学生对诗人生平有个大致的了解。为此,教师应仔细构想介绍的方式,既要紧扣学习这三首诗的需要,又要使学生获得比较深刻的印象,而且费时不多。初步想法是:
          (1)只介绍诗人入蜀前的经历,入蜀以后的经历拟放到高中阶段再作介绍;
          (2)按年代顺序作介绍,突出重点,主要讲安史之乱以后,20岁以前的经历不必讲,客居东都(洛阳)一句带过,困居长安十年可略讲(“有关资料”所附诗人年谱可供参考);
          (3)配上示意图(见“有关资料”);
          (4)时间以8分钟为限。
          2.这三首诗都要当堂成诵。要先练习背诵,达到基本成诵后,作一点分析,最后再检查背诵(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要求默写),务求能脱口而出。应注意的是:
          (1)字面上的意思,注释里都讲到了,不需要重复讲解;
          (2)要保证每首诗至少读10遍,使学生达到“口熟”,这大约需要20分钟,尚余70分钟,供教师自由支配;
          (3)在练习背诵过程中,适当地加以点拨仍有必要,包括层次的划分、对偶句的运用等,目的是加快记诵的速度。
          注:古体诗中也常有对偶句(如“造化”二句、“荡胸”二句、“老翁”二句、“存者”二句等),但不一定是律句,在初学阶段用不着加以区分。
          3.指导学生潜心涵咏的关键是要激活学生的想像。应注意的是:
          (1)提供必要的背景常识。例如学习“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两句,就要指出这里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二百公里;没有这方面的常识,“青未了”的形象就很难想像出来。诗的末联提到的“绝顶”才是指泰山的主峰玉皇顶。
          (2)设想诗人当时的情境。例如《春望》一首,诗人“望”的地点无妨假定在曲江之畔,再参照他的同期作品《哀江头》中“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等句,便可以想像出诗人当时的情境来。
          (3)抓住诗中的关键字眼来描摹当时的情状。例如《石壕吏》开头四句中,要抓住“暮投”“夜捉人”“逾墙”等字眼把情节开端时的紧张气氛想像出来。
          4.讲对偶可以适当地延伸到对联,举例尽可能地跟课文内容挂钩。例如:
          泰山南天门联:“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百级,俯临千嶂奇观。”(作者佚名)
          杜甫草堂联:“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
  有关资料
  一、杜工部年谱(据朱鹤龄编,有删节)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甫生。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公年二十,游吴越。
  开元二十三年(735)公自吴越归,赴京兆贡举,不第。
  开元二十五年(737)公游齐赵。(《望岳》作于此年前后)
  开元二十九年(741)公年三十,在东都(洛阳)。
  天宝四载(745)公在齐州。
  天宝五载(746)公归长安。
  天宝十载(751)公年四十,在长安,进《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
  天宝十四载(755)授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十一月,往奉先。(安禄山于同月发动叛乱。)
  肃宗至德元载(756)五月,自奉先往白水。六月又自白水往州。闻肃宗即位,自羸服奔行在,遂陷贼中。
  至德二载(757)四月,脱贼,谒上凤翔,拜左拾遗。八月,还州省家。十月,上还西京,公扈从。(《春望》作于本年三月)
  乾元元年(758)任左拾遗,六月出为华州司功。冬晚,离官,间至东都。
  乾元二年(759)春,自东都回华州(《石壕吏》作于此时)。七月,弃官西去,度陇,客秦州。十二月,入蜀,至成都。
  (下略)
  附:杜甫经历(25—48岁)示意图
  
  二、关于《望岳》的参考资料
  1.仇兆鳌《杜诗详注》对这首诗的评注
  此望东岳而作也。诗用四层写意:首联远望之色,次联近望之势,三联细望之景,末联极望之情。上六实叙,下二虚摹。岱宗如何,意中遥想之词,自齐至鲁,其青未了,言岳之高远。拔地而起,神秀之所特钟。矗天而峙,昏晓于此判割。二语奇峭。王嗣《杜臆》云:“荡胸”句状襟怀之浩荡。“决眦”句状眼界之空阔。公身在岳麓,而神游岳顶,所云“一览众山小”者,已冥搜而得之矣,非必再登绝顶也。杜句有上因、下因之法:荡胸由于曾云之生,上二字因下;决眦而见归鸟之入,下三字因上。上因下者,倒句也;下因上者,顺句也。末即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
  2.赏析例文(萧涤非)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终当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选自《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
三、《春望》赏析(徐应佩、周溶泉)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选自《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
四、《石壕吏》赏析(霍松林)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不宜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可以设想,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或者……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读杜心解》),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百姓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百姓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两句,有的本子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可见县吏是要她出来的。)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儿媳妇低声哭泣。“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试想昨日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是何心情?诗人作何感想?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余地。
          (选自《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沙发
发表于 2013-7-5 11:18:0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11-14 14:58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