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 语文高效课堂前提是:用课文教而不是教课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16:4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用课文教而不是教课文
  ——《雨巷》阅读课教学反思
  包头33中贺全忠
  教师应向教练学习,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对学生的训练上而不是理论讲解上。
  语文高效课堂的前提是转变观念,变教课文为用课文教。
  高一语文必修一的新诗单元,由于在高考中对新诗没有直接明确的要求,因此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提出了相当大的难度,而确定一个准确的教学目标又是的一个重要的前提。
  经过一番思考,我将这个单元的单元教学目标设定为两个:一、朗诵,二、造型思维训练。
  对目标一的朗诵,我个人认为做好这一点有两个关键:首先讲明朗诵的意义,要从个人的发展的层面看待朗诵,要从心里品质发展层面上看待朗诵。其次要不断变换形式,自由读、示范读、模仿读,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一起读等多种形式。讲明朗诵意义,会让学生认真对待朗诵;变换形式是激发学生兴趣,保持朗读时亢奋的状态。
  关于目标二的造型思维训练:
  我们现在讲目标教学,但是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目前许多教师从过去的无目标教学一下子变成小目标教学,将语文的教学目标缩小到仅仅是高考所涉及到的一些知识和技能。像新诗单元干脆就取消不讲,更有甚者,将所有现代诗文的阅读全部取消,课堂教学只讲文言文,对学生思想与思维训练“大胆”地扔掉。其实没有思想思维,一切语言训练,答题技巧训练都是空中楼阁。
  所以,我认为,我们是否可以从目标的角度,将我们的语文讲读课分为:思想课(包括情感和美学)、思维课、语言课三种课型。既不会使教学漫无目的,又不会将语文课限制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
  正是基于此,我借鉴了电影艺术中造型思维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想象与联想能力训练。
  具体做法就是,提出一个问题“借助于你的联想和想象,用一个或一组具体可感的声画形式来表现某段文字,写出你的设计来”,或者干脆问“如果将这段文字拍成电影画面,你准备如何拍摄,写出你的设计来。”
  然后教师做示范,“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可以用这样设计声画方式转化:“(远景镜头)湛蓝的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远处的岳麓山上满是一片红艳,(近景镜头)湘江之水滚滚流淌,镜头推进到橘子洲头,一个高大的身影,穿着深灰色的风衣站在江边,深秋的风吹着风衣的衣襟,衣襟摆动很大。镜头继续推进到他的脸部,只见他眉头紧锁,极目远眺,前额的一缕头发也在风中飘动,顺着他的目光,镜头继续推进,聚焦在湘江之上,最后以滚滚浪花的特写镜头结束。
  然后布置课堂任务,每个小组六个人,每人负责《雨巷》当中的一个小节,将它改编成镜头形式的文字,最后小组共同将六组镜头文字组合起来,看看那些地方与整体画面设计不符,进行修改补充。
  经过两次修改,小组训练结果基本让人满意,下面是学生交上来的作品摘抄:
  初秋的江南古镇小巷里,细雨蒙蒙,雨滴打在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上,不时溅起点点水花,两边是古旧的房屋,外墙上已经有了许多暗绿色的苔藓。一把绘着丁香花的油纸伞出现在镜头近景之处,伞边流下一丝雨线。随着油纸伞向前推进,一个青年男子的身影出现在镜头之中,身穿长衫,一手拿书,一手拿伞,清瘦的身材透着一股书卷气。微风吹来,长衫的一角飘动。他走走停停,若有所思。
  雨打在青石板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镜头推进到远景,在小巷的另外一头形成了淡淡的雨雾,两边的窗子上泛出橘黄的灯光,让雨雾更增加了一种朦胧的感觉。这时,在朦胧的雨雾当中出现了一个姑娘的身影,淡紫色的长裙,学生模样的短发,手拿同样的一把印着丁香花的油纸伞,特写油纸伞上的丁香花。姑娘的也是慢慢地踱着,身影在雨雾中时隐时现。
  ——————(后面略)
  课后反思:
  这是一堂思维课,不是语言课。
  联想和想象训练,我曾经做过很多次训练,结果都不是很理想,学生的思维很难打开。利用电影中的造型思维训练,让学生去设计声画,感觉效果还不错,学生思考比较积极,而且对想象和联想的要求好像也清楚一些。
  其实,在最后交上来的镜头设计文字中,既有环境描写,又有人物描写;既有整体描写,又有细节描写,而且自然地运用了视角的变化和听觉视觉的多种感官的调动这些方法,而这些都是在学生无意识当中进行的。而如果我直接去讲这些生硬的要求,我想一定是费时费力,效果也不一定好。
  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坚持这种造型思维训练,然后配合语言训练,也许会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写作教学,我的想法先让学生做加法,使用“泡”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找到可以发挥想象和联想的地方,让学生有话可说,然后再做减法,对学生进行删改章法训练,从段落写作开始,慢慢形成技能。不过这对于阅读教学的设计,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一点,对诗歌鉴赏其实已经完全渗透在这种改变之中了,因为,如果对诗歌的意境理解不到位,设计出来的画面必然与其他同学的画面形成冲突,也自然就成了被修改的内容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11-15 12:52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