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交流] 网友质疑莫言作品入选高中语文教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8 09:25: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久,莫言的作品就有望入选高中语文教材?这一消息经几家教育出版社证实后,引发网友质疑。其中,语文教材编写到底该不该“跟风”,普通中学生是否读得懂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成为议论焦点。
  对此,出版社指出,入选中学教材是巧合。专家认为高中教材收录莫言的作品并无不妥,但从中反映出持续多年的语文教材“焦虑症”仍然值得注意。
  简仁山 绘
  诺奖“敲定”作品入选
  面对“莫言获奖不久,作品即入选教材”的一片嘘声,语文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研组张夏放表示,这次入选是一个“巧合”而并非是大家认为的“盲目追捧”。不过作者获得诺奖,的确是“敲定”《透明的红萝卜》入选教材读本的重要原因。
  据了解,该作品并非入选必修教材,而是该社编写的高中语文选修读本《中外短篇小说选读》。作为语文教材的配套读本,这一套丛书是根据教改后的语文选修课新大纲编写的,已经出版了《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等6册。作为16位作家之一,莫言的作品早已出现在备选目录上。
  “这本书正编写到一半,传来莫言获奖的消息,所以一下就获得大家认可。我们认为获诺奖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肯定,教材中不可错过。”张夏放说。这本正在编写的《中外短篇小说选读》计划收录40篇作品,中外作品各20篇。在中国作品中,除了中学生们熟悉的鲁迅、沈从文、老舍等作家作品外,余华、苏童、马原、残雪等当代作家的作品也在候选之列。
  “因为是读本并非教材,本身就有‘开卷有益’的意味。我们把诺奖得主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巨翅老人》都选入教材了,为何不能选本国新获奖作品?”在语文教材编写者眼中,现在入选也是必然的。恰恰是年轻读者对莫言作品最有兴趣的时候,选进教材可以缓解当下“不爱读书”的社会氛围。
  专家认为学生“能看懂”
  “泛着青蓝幽幽光的铁砧子上,有一个金色的红萝卜。红萝卜的形状和大小都像一个大个阳梨,还拖着一条长尾巴,尾巴上的根根须须像金色的羊毛。……”这是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中神奇的红萝卜第一次出现时的描述。
  有网友认为“这个风格颇像代表法国或是欧洲文学最高境界的超现实主义文学。”也有网友说:“这话太罗嗦了,能挤掉半斤水。”还有网友说:“原来入选教材的作品不是‘重口味’的《丰乳肥臀》,那我就放心了”。
  据介绍,教材编写者一开始曾考虑《红高粱》节选,但《透明的红萝卜》篇幅比较短,可以全篇选入,能让学生有比较完整的理解。这篇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个充满苦难但不失童趣的“黑孩”的形象,作为心灵象征的“红萝卜”如神来之笔,在上世纪80年代发表后,被看作是莫言的成名之作。
  听说是这篇作品入选,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表示“这篇小说完全适合中学生阅读”。他说,他对莫言的作品很熟悉,并认为其中有一些文字是适合给学生看的,尤其适合高中生阅读。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家新认为,这篇《透明的红萝卜》不难理解,不能小看现在的学生。如今有的孩子在网上接触的东西很多,有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理解力。阅读莫言充满丰富的“想象力”作品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有启发的。
  曹文轩认为,莫言的作品此前没有被选入与他作品的篇幅长度、风格特点不无关系。莫言的小说风格多样,充满神奇的、荒诞的、狂欢的个性,但其中有一些作品描写阴暗讽刺,并不适合给小孩子看。
  解读“中心思想”让人忧
  被高中教材“接纳”后的莫言作品,是否会失去原有的“魔幻”色彩,成为又一个“标准答案”的牺牲品?有网友表示,“作为一名曾经的高中语文老师,我认为如果用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法教这篇文章,不仅会毁了这篇文章,也会毁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对此,曹文轩认为家长们多虑了,现在的中学语文没有那么“死板”了。据了解,自2001年我国启动第八次课程改革开始,过去十年,语文教材在不断的调整中。打破了以往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家垄断教材编写出版的“一纲一本”模式,出现了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多种版本,灵活了很多。
  不过,王家新认为,与入选教材相比,课堂上解读的单一性、刻板性更加值得注意。“我自己的一首诗歌就被选入现在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不过有一次听到课堂上对我作品‘中心思想’的拔高解读,听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一篇作品是否该入选教材讨论的背后,是人们长期以来对语文教材的“焦虑症”。专家们认为,其实,如今很多人已经认识到“标准答案”的害处,过去的刻板教学方式已经有所松动,并不是“铁板一块”的解读了。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学老师认识到这个问题,语文教学正逐渐向着真正有启发性的教学模式靠拢。
  据新华社电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沙发
发表于 2012-10-19 08:40:15 | 只看该作者
莫言的作品还真没看过,
也许看了以后会认可他。
现在回想还是上高中的时候看过苏童的《妻妾成群》,
就是从这品文章开始我才读懂了人性和社会现实的一面。
这比起金庸的《鹿鼎记》要现实的多了。
所以不管什么作品入选首先要考虑对涉世未深的孩子的影响。
只要不影响他们身上金子一样的天性就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11-27 02:06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