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庭教育] 家长们正式进入网上“群居”时代 快速分享信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14: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ocument对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与网络越来越息息相关,不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孩子教育。有报道说如今的家长正在进入网上“群居”时代。那么,具体情况如何?

导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网上“群居生活”也已经成为厦门家长的习惯,从孩子的班级Q群,到网上教育论坛,都留下了家长们游走的身影。而有关教育人士表示,网上交流不能取代现实沟通,一些孩子的教育问题,面对面解决效果会更好。

现象 家长至少加入了一个群

家有儿女,父母们有操不完的心。孩子们在校园里学习,而父母们则在网上“群居”,关注着和教育孩子有关的一切。父母们不仅习惯了每天到孩子的班级群里看看,还会到一些教育论坛里流连,或现身或“潜伏”。

导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上网条件的家长至少会加入一个群,这个群就是孩子的班级群。班级群有些是老师创建的,也有些是家长自发创建的,成员既有老师,还有学生、家长,一个班级群一般有四五十号人。

班级群其实是一个家校互动的平台。老师会在群里发布消息、通知,学生会问问作业,而家长们则会就孩子的教育进行一些交流、对话。家长们既可以给老师留言,还可以私聊,沟通起来便捷又顺畅。

有意思的是,幼儿园家长们在群里常说的是“孩子又生病了”,热心家长经常会提供偏方、推荐药品。小学生家长们在群里常议的是 “孩子的作业”,包括哪道题要怎么做。而孩子上了中学,家长们聊得最多的是“你们家孩子的成绩怎么样”,特别是在每次考试之后。

除了班级群外,不少家长还加入了其他有关孩子教育的群或论坛,他们每天在几个群里游走,与孩子有关的生活情报、特长教育、升学考试、其他家长的育儿心得,都成为他们关心的内容。而有3个以上群的家长不在少数。网上“群居生活”已经成为不少家长的习惯。

探因 “群居”便于交流借鉴

吃过晚饭,料理完家务,每天晚上8点,菜菜妈就会打开电脑,到儿子的班级群里看看,这已经成了菜菜妈的一个习惯。菜菜现在是厦门一所学校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菜菜二年级的时候,班级建了QQ群,菜菜妈当时就成了这个群的拥趸,一晃就是3年。

“每天再忙我都会上线看看菜菜的班级群。我曾经和几个热心妈妈一起组织过孩子骑自行车环游鼓浪屿、元宵夜游灯等活动,活动完后再往群里贴图。”菜菜妈说,有了这个群,不仅和老师的交流方便了,家长之间还可以互相借鉴教育孩子的经验。

除了班级群外,菜菜妈还加入了一个厦门家长群、一个育儿论坛。“家长群里聊的都是贴近厦门孩子的教育话题;而育儿论坛里藏龙卧虎,几个家长超有水准,他们的教育观点让人很受启发。”

孩子同样上小学五年级的知闲妈也是网上 “群居生活”的一员。“女儿的班级群一直互动得很好,老师在Q群上一说什么,都能得到家长的热情反应。孩子爱看的书,写的好作文,班级活动的照片,只要家长有参加的都会传上去共享。”

知闲妈说,在班级群里,老师起着一个话题的引导作用。由于平时老师很严格,但对待每个孩子都很公正,家长们都很服气。群里有57个成员,有些爸爸、妈妈一起加入了“群居生活”。

而孩子上幼儿园大班的天天妈说,除了周末外,自己也都会到班级群“报到”,班上的几位老师都在群里,不仅可以及时和老师及其他家长交流、互动,还能获取不少信息。

声音 一些问题现实沟通更好

尽管网上“群居生活”成为不少家长的习惯,但是,导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群居生活”中,往往开始的时候比较热闹,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变得比较平静。在群里,比较活跃的一般就是部分家长,他们乐于主动和老师交流,与家长互动,而有不少家长只是在群里挂挂号,长期“潜伏”,甚至几年都不见露个脸。

也有一位家长表示,在群里,很难谈及教育孩子的深层次问题,特别是与孩子同班的家长之间,一般寒暄较多,关系好的家长之间则会串门或是在电话里聊孩子的问题。

“我曾经加入过一个中学家长群,接受过不少家长的咨询,但都只能很浅地回答,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在网上解决不了。后来这个群也解散了。”厦门科技中学心理教师高亚席认为,针对一些孩子的教育问题,在网上交流不容易到位,比现实中的交流效果差很多。

“我带的班级目前没有建学生家长群。对于初中生来说,个人觉得有问题直接和孩子沟通更有效,我喜欢直接和孩子打交道。”

厦门九中的李霜兰老师也表示,纵然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也为家校互动提供了良好平台,但是网上交流还是不能取代现实沟通。特别是一些孩子的教育问题,和家长或是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效果应该会更好。

讲堂

易增加

“群居”更需独立思考判断

广用Q群交流平台

Q群是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同学、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家长之间多方互动的交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的知识疑问在这里得到老师或同学的释疑,家长的家教困惑在这里得到老师或其他家长的点拨,班级公告、学校信息、热点新闻甚至提示启事在这里得以传播。Q群成为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重要媒介,满足了“群居生活”一族对多元信息交流的需求。

巧用Q群交流平台

Q群平台的强大功能不仅提供交流的便利,更为传播信息提供方便。

教师应借助平台,多提供一些行为习惯养成的方法,多传授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多介绍一些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讨论氛围,以协助家长帮助更多孩子快乐成长。

家长应借助平台,多交流一些有深度的话题,多推荐一些家教书籍的读后感受,家长只有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同学应借助平台,多交流一些学习体会,多畅谈美好的理想,在美好祝愿中绽放自信的笑容。可见,Q群重在参与,贵在巧用。

善用Q群交流平台

Q群是信息交流的有效途径,但不应成为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通过Q群平台,家长不仅关心孩子的行为表现、学习成绩、特长发展,更关心孩子的生活情报、家庭教育方法。

实践中,家长总想着复制别人的做法,以得到自己孩子的出类拔萃,结果常常事与愿违。究其原因,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性格特征、接受能力都不相同。

因此,在多元信息中,应审视自己的情况,有效地借鉴而非复制。对于孩子深层次的问题,更应找专业人士、教师面对面交谈,避免依赖网络而延误矫正的最佳时机。

“群居”容易受到Q群信息的传染,如有人发布对某个同学、某个老师或某件事情的评价,就容易发散为一部分人讨论的话题。由于没有客观现实依据,往往会形成一些不必要的误解。

因此,多元信息更需要“群居者”的独立思考和判断,以辩证的思想、积极向善的态度构建和善交流的“群居生活”空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12-23 17:47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