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2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库] 2013高考作文猜想: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3 14:12: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12年“课标”高考在全国稳步推进,全国17份语文试题,总体保持平稳,唯有作文命题掀起波澜。除江苏卷试题采用了给标题的命题形式外,其他试题都采用了给材料的命题形式,而且其中12份试题给出的是情景材料,计有:全国新课标卷(琼、宁、陕、吉、黑、晋、豫、新、滇、冀、蒙)、全国大纲卷(桂、甘、藏、青、黔)、安徽卷、北京卷、重庆卷、广东卷、辽宁卷、湖北卷、湖南卷、天津卷、四川卷和浙江卷。福建卷、江西卷、山东卷和上海卷给出的是格言材料。
  作文题目广受关注,可能承载两种厚望:一是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人们通过议论作文题目寄托对社会的厚望;二是对语文教学的关注,人们通过评说作文题目表达对教育的厚望。
  但这只是美好的幻想。作文题目只是一道考试题目,它的基本要求是:用不少于800字的篇幅,用规范的书面汉语,用题目允许的体裁样式,表达对社会生活的一般认识,展示一个高中毕业生应有的思想和认识水平、思维和语言能力。
  美好幻想的根源在于“作文常识观”。在这种观念里,作文题目如同一道常识答题,一个范围圈定。其实,作文题目是面向广阔生活的一个窗口,是写作者思想出发的原点,是思维腾跃的踏板。
  我们来看看覆盖最广的全国新课标卷的作文题,材料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情景:修船工顺手补了个小洞,挽救了孩子的生命。它向考生传达着这样一种信息指向:无意的举动成就了大善,赢得了由衷的感激。
  但是,当我们把材料真正还原成生活场景去认识、思考的时候,疑问便层出不穷了。因为这一位修船工的这一作为和结果只是一个万幸的特例,如果忽视其中若干带来侥幸的细节,把它作为普适美德来认识,作引申,去发挥,显然会暗伏下许多隐患。我们绝不应该把安全回归的希望寄托在一种偶然、一次顺手之上吧?
  例如,修船工的专职是什么?材料没有告诉我们,从他和船主的雇佣关系看,他的专业分工应该是刷油漆,他无意中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补上,这一修补不一定牢靠;船体是否还有其他漏洞,并未详查,事后并未向船主做任何告知,很可能留下隐患;一条小船,很可能是一条小木船,仅以“划”作为动力,具不具备出海的条件?孩子该不该划船出海?出海前告没告诉家长?该不该告诉家长?……这许许多多足以令我们惊出一身冷汗的情节,全掩盖在船主和修船工轻松的谈话和廉价的感激之下。而这些细节恰恰是考生展示他对生活认识的触发点。问题是:阅卷能够接受吗?
  如果阅卷一定规定以“做好事,成大善,得好报”为最佳立意,确实是无可奈何,可确实也过于简单化了。是啊,世界是千变万化的,面对修船工和船主向我们表演的情景,疑问是层出不穷的,那么,答案自然也是丰富多彩的——这才是更核心的立意吧?
  对我们更有启发意义的是湖北卷的作文题目。【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
  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学生丁:“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目材料由语文课堂上老师因杜诗引发对“书信”的感慨开始,到“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暂告一段落。在这一情景中,一位老师和四位同学的发言都涉及丰富内涵。
  老师感慨“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是因杜诗而来;其实,“家书抵万金”,杜甫得到家书也并不容易。只不过老师之谓“难”,不是“烽火连三月”的原因。
  学生甲对老师的观点持否定态度,他认为书信“不可替代”,但是,表哥来信应是特例;学生乙认为“信息技术”发达,是书信衰微的原因;学生丙认为书信并没有消失,只是“形式变了”;学生丁推而广之,认为“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小而言之,这场谈话是就“书信”的盛衰及其原委而言;广而言之,是就生活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委而谈。
  题目要求“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来写作,这就完全放纵了考生。因为,前面五个发言,已经既具书信微观之多面,又具生活宏观之广阔,它们都可以是考生选择的角度,都是作文给出的题目。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丁的发言之后还有一个省略号,省略号意味着众多考生可以自定角度,这就等于把命题权给了考生。
  这里,我们尝试把省略号落实一下。
  学生戊:“书信是用来传情达意的,其实,传情达意的方式很多,举手投足之间无不在传情达意啊!”(这是2008年湖北省高考作文题目)
  学生己:“我对书信情有独钟,一封信在信箱里,就像亲朋故旧站在家门口。”(这是2009年湖北省高考作文题目)
  学生庚:“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谁能想到100年后书信会演进到什么样式呢?”(这是2010年湖北省高考作文题目)
  学生辛:“‘书’的本意就是‘信’,表哥十年前给我写的那一叠信,就是一本旧书啊!”(这是2011年湖北省高考作文题目)
  ……
  岂止湖北卷,这一个作文题目囊括着古往今来所有作文题,透彻地说,它根本就没有命题。这种情况,2008年和2011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题目曾两次出现。试题明示着一句潜台词:今年作文不出题了,同学们请自由写作。如果这是作文命题的失误,那借用湖北省2006年作文题目,也应该“事不过三”呀!看来这应该是高考作文命题落实“课程标准”的一种尝试、一种坚持吧。
  但是阅卷怎么办?阅卷很可能以“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很多东西都在改变,我们既要珍惜传统,又要面向未来”作为最佳立意。可如果一定要认定情景材料规定了最佳立意,并且执意探究这覆盖整个材料的核心立意,那么它仍然是: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在命题专家这里,总是力图变化、翻新,新型给情景的材料作文就是这种追求的产物。材料提供一种生活场景,包括许多侧面和角度,其初衷是为落实“课程标准” 的精神: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鼓励同学进行自由的、有个性的、有创意的表达。当初所说“没有靶心的靶子”就是这个意思吧?但是,多侧面、多角度的情景材料必然造成立意的多样性,而这些腾跃的思维又缺少一个清晰的展开原点,在大规模、高速度的高考阅卷实际中,很难掌控,于是题目相继又加上“选准角度”“选好角度”等附加要求,而何为“选准”“选好”?又相当模糊。各地阅卷规定“最佳立意”“二等立意”等,形同要求考生先把材料转化为话题,而话题又秘而不宣。这就在写作考查之前,先横插阅读考查一关,形成写作能力升堂坐殿、阅读能力垂帘听政的局面,完全走到“自由、个性、创意”的反面。其防止宿构、套用、抄袭的功用也很有限。更何况,各地规定的“最佳立意”也并非全面覆盖材料的核心立意。
  在阅卷过程中,许多教师或囿于自我认识水平,或为了顺应阅卷标准,也总是在作文选材、立意上做出许多限制。走出考场,考生忧心忡忡的问题都是:我的作文这样立意偏不偏?我写这个素材行不行?我总回答:“写好了就行。”写作规律告诉我,在立意和选材上,从来没有“行与不行”的限制,只有作文写得“好或不好” 的标准。当然我也忧虑,这种“好或不好”的标准,在大规模、高速度的高考阅卷实际中,能不能成为被落实的标准。
  这种先把作文题目复杂化,再将其简单化的纠结,根本原因仍在于“作文常识观”的陈旧观念。那么,把作文题目命制得简单、清晰一些是不是更好呢?至于写作者的思维能不能腾跃,思想能不能展开,那是作文教学的任务,作文题目何须越俎代庖呢?
  立足于高考实际,为了切实推进“课标”的落实,我认为,高考作文题目要力求清晰明确,过于模糊的情景材料,不适合在高考中使用。可能有人会问,既然无论什么形式的作文题目都可导出“丰富多彩”的结论,那它们又有什么差别呢?当然有。好比摊开一本“旧书”作为情景材料,或者以“旧书”作为标题。我们固然都可以写到纸页、装帧、文字,乃至蠹虫。但以“旧书”作为标题,要求写作者以“旧书”为原点,在作文中合理架构标题与“纸页、装帧、文字、蠹虫”之间的桥梁 ——思维与语言的桥梁。而把“旧书”作为情景,等于把“纸页、装帧、文字、蠹虫”直接摊开在写作者面前,它无须也无从架构思维与语言的桥梁,也就失去了写作考查的基点。
  其实,亘古千秋一话题,古往今来的所有作文题目只有一个,那就是“生活”,具体一点,就是“生活的发展变化”。运动是永恒的,长江后浪推前浪,生活永不停歇地发展变化,任何作文题目都是生活长河中的一朵浪花,都带有生活发展变化的基因,都在反映生活发展变化中的不同意义。作者在构思某一题目前,对相关问题的认识相对比较模糊,通过写作,认识提高了一步;读者在阅读这篇作文前,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也可能不够清楚,通过阅读,有可能获得一些新的认识。作文的意义就在这里。其间,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水平是决定性的。
  明年,仍将是“课标”高考在全国继续稳步推进的一年,我们期待作文命题能够有新的局面;但是我们也深知要改变一种观念并不容易,改变权威的观念就更难一些。不然,落实“课标”也不会有现今这样大的阻力;不然,“课标”也难称其为“新”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沙发
发表于 2013-6-10 20:28:52 | 只看该作者
顶,分析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11-23 10:42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