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0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庭教育] 她”的社交恐惧源于不安全感的童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31 15:27: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ocument对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她”的社交恐惧源于不安全感的童年
      樱子是个纤细柔弱的女子,大专毕业后一直从事会计工作,每天与数字打交道。半年前,单位调动她去审计部门工作,有一定的外联业务。樱子发觉自己每次去参加客户会谈时就会脸红、心慌、手心出汗,后来发展到说话结巴。这种紧张恐怖感在不同的客户会谈中都会发生,令她苦恼万分。一到有外联工作时就想办法请假,同事们也注意到她的紧张与变化,让她更加难堪。但一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或家里,身体的症状就会消失,说话也回复正常。樱子还为此去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并没发现躯体疾病,在心理诊室里得到的诊断是:特殊场合的社交恐惧症。 (此案例隐去来访者真实身份,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
过多的挫败感和压抑的童年会产生社交恐惧
妈妈的严厉让我感到害怕
        从樱子记事起,父母就经常吵架,有时还为樱子的事,大吵特吵。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樱子就会感到害怕,躲在一旁委屈地哭泣。6岁时,父母离异,她跟着妈妈生活。妈妈是个严厉的人,对她的生活起居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果小樱子没达到要求,就会被妈妈严厉地批评。在妈妈面前,她总担心自己犯错。
陌生的环境让我难受
      离婚后妈妈把全部的关注都放在樱子身上,为了她能转让更好的小学,二年级时,妈妈带她搬了家。这次搬家让樱子再次感到分离的痛苦,周围都是陌生人的感觉让她难受了很久,她觉得老师、同学都不会喜欢学习不好、长相一般的自己。她害怕被同学们拒绝而不敢说话,她变得孤僻、不合群,内心的自卑和痛苦也影响了樱子的学习成绩,考试成绩一直处在中下水平,为此妈妈没少说她。每当妈妈让她争口气时,她更觉得自己没用。整个小学,她从不主动回答问题,即使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声音也小听不清楚。生活里她只有一个好的朋友,是她的表姐。
完全失去爸爸的爱
         几年后,爸爸再婚了,樱子又有了个小弟弟,从此她更少有机会见到爸爸了,樱子觉得她完完全全失去了父亲的爱。上中学后,妈妈也觉得樱子自卑,缺乏主见,心里着急,给她报了兴趣班,希望她能找到自己的特长,多交朋友,树立自信。但樱子不喜欢,兴趣班常常是半途而费。
社交恐惧症是以焦虑、恐惧和自闭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自我封闭、不敢交友、害怕社交;有社交的欲望而得不到满足,由此而产生焦虑、孤独;不敢面对挫折,由此而逃避现实,觉得只有躲在没人的地方才安全。但是社交恐惧症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面对陌生人而手足无措,而且还表现为不能在公共场合打电话,不能单独和陌生人见面,不能在有人注视下工作等较为极端的行为。在这种恐惧症、焦虑症的情绪出现时,还常伴心慌、颤抖、出汗、呼吸困难等症状。社交恐惧症的主要成因有: 1、自尊心较强,害怕被别人拒绝,或者对自己的外貌没有信心。2、家庭原因。从小性格受到压抑,父母管教严厉或者父母没有教会他们社交的技能,家庭搬迁过于频繁。3、社会原因。本身所处的社会环境较为恶劣,与人交往时受到的挫折居多。4、思维方式。性格其实就是人自身思维方式的一种外在体现,不正确的思维方式也会造就社交恐惧症。
自我否定来源于父母失和
       樱子的内心充满了自我的否定,这种自我否定和深深的压抑来源于不安全感充斥的童年。父母长年的争吵,让樱子产生了对父母回避型的依恋模式。父母离异后,由于孩子的认知系统尚不完善,会把失败和错误归结在自己身上。如果离异后的父母也能时常分别陪伴在孩子的左右,在孩子需要是适时地出现,也会帮助孩子渡过这段痛苦时期。可惜樱子的父亲几乎从她的生活中消失,让她过早地体验了分离的痛苦感。
没有人教我社交技能
       进入童年期后(7至12岁),孩子的社会性得到更充分的发展。父母与孩子交往的时间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儿童有更多的时间呆在学校接触同龄人。这个阶段与同伴交往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有研究者按在同伴交往中的人气特点将儿童分为三类:1、受欢迎的儿童;2、不受欢迎的儿童;3、受忽视的儿童。樱子就属于第三类儿童。用樱子的话说,她也渴望集体活动时有人主动邀请她成为小组成员,但总是被忽略,直到老师分配她去某个小组。从小到大没有人教过她如何与他人交往。
育儿建议:
法宝一:给孩子呈现健康的关系模式
      7岁的优优是个活波、开朗的小姑娘,小学一年级的她善解人意,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都爱跟她一起玩,她既有主见,又乐于分享,还经常帮助其他有情绪波动的孩子。4岁时,优优的妈妈发现女儿很喜欢画画,就带她去学习,并对她的每次进步都给具体的表扬。比如,这条小鱼的眼睛画得特别有神等等。优优的爸爸幽默开朗。每个周末有半天时间,全家人会跟其他有孩子的家庭组织去爬山或郊游,在群体活动中让优优体验分享、互助的乐趣,在大自然中学会珍惜和爱护环境。
很难想像,一对天天吵架、长期处在愤怒情绪中的夫妻,他们的孩子会快乐、开朗。孩子最早的自我认同和肯定来源于父母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父母的相处模式不仅会影响到孩子跟他人的相处模式,更会在孩子成年后,把父母的相处模式复制到自己的亲密关系当中。
法宝二:帮助不同年龄的孩子建立朋友圈
       5岁时的壮壮是个性格腼腆的小男孩,他不太爱跟同龄的孩子一起玩。妈妈发现壮壮特别喜欢踢足球,于是鼓励他跟其他邻居的孩子们一起踢球,对足球的热爱让壮壮克服了羞涩和腼腆,参与了玩球的游戏。妈妈还帮助壮壮成立了小小球队,请老师来教授几个孩子一些足球的基础动作,壮壮当小组长,现在的壮壮自信、活跃了很多。
儿童对友谊的认知经历一个发展过程,3至5岁时,我们称为短期游戏伙伴关系。这个时期他们认为跟自己玩的就是好朋友,所以这个时期的儿童就是在游戏中认识朋友。6至9岁呈现单向帮助关系,儿童喜欢找与自己一致或对自己有帮助的朋友。9至12岁友谊发展成双向帮助关系,友谊具有相互性,但多半是合作时是朋友,不能“共患难”。12岁以后,对友谊的认知发展成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不论孩子处在哪个年龄段,了解这样的认知规律,也许能让您懂得孩子对“朋友”一词的理解,帮助他们建立适合自己的朋友圈,从而为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准备。
法宝三:对于是否转学,请尊重孩子的选择
     8岁的乔乔是小学二年纪的学生,因为家里买了新房子,父母想搬家后给她转学。当她听到这个消息后,乔乔的情绪突然低落,好几天都没精打采的。父母跟她交谈后,才知道乔乔非常喜欢现在的班级,尤其是语文老师和几个好朋友,乔乔希望还能留在这个班级中学习。父母尊重了孩子的选择,虽然搬了家,但没有让乔乔转学。虽然路途比原来远些,父母还乔乔出门的时间提早了,但乔乔的心愿得到满足,她比以前更开心地投入班级的活动中,跟父母也更愿意说学校的事了。
每个孩子的适应力是不同的,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他们对新环境会有一定时间的适应性。如果他们在一个集体中感到舒适和安全,请父母考虑他们的合理意愿,尊重他们对幼儿园、学校甚至是老师和自己朋友的选择。尊重孩子合理的选择,孩子也会自信和自由地去表达。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沙发
发表于 2012-3-31 16:04:26 | 只看该作者
儿童的社交困难是不是因为如今”宅“大兴天下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3-31 16:07:42 | 只看该作者
宅也是一种生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12-24 01:15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