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城生活] 十年大反转 热干面成功逆袭湖南米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4:54: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ocument对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以蔡林记为样本)
2002年 约100家加盟店 日销约5000碗
2003年 约40家加盟店 日销约2000碗
2004-2008年 逐步淡出武汉市场
2009年 加盟改直营,重出江湖
2012年 18家直营店
店面日销7万余碗,
网络日销最高10万包
VS
湖南米粉
2002年 约500家 日销约5万碗
2005年 约3000家 日销约30万碗
2012年 约400家 日销约4万碗
    图为:蔡林记重新受到食客追捧
洞庭浩荡,北鄂南湘,湖北人比湖南人爱吃面,湖南人比湖北人爱吃粉,倒也是不争的事实。
潇湘大地孕育出“湖南米粉”这样名播全国的名小吃,荆楚子民独创的“武汉热干面”在全国的名头也绝不弱。
湘鄂两省,地缘相近,近年更是演绎出一场湖南米粉“暗战”武汉热干面的精彩大戏:十年前,湘军携米粉抢滩武汉,一时间街头悬挂着“湖南米粉”招牌的小吃店竟一度达到两三千家之多。而偏安一隅的武汉热干面,当年莫说是进军湖南,就是在本地市场上也是风雨飘零,声名渐微。
时光荏苒,春秋几度,如今再次审视“湖南米粉”和“武汉热干面”这对老冤家,蓦然发现,风水轮回,湖南米粉竟然在武汉市场声势渐微,而汉产热干面不仅正在湖南热销,还大有行销全国之态势。
战前:饮食习惯留出后门
米粉、面条古已有之,国人好之者众,商家也因此有了谋生谋利的空间。
九省通衢之湖北,饮食文化也呈南北交融之态。不像更北的河南人多爱吃面,也不像更南的湖南人多爱吃米,湖北人米面都爱,在饮食习惯上也有自己独特的码头文化色彩。
数百年来,湘鄂两省民众,你吃你的湖南米粉,我吃我的自产米粉和热干面,倒也是相安无事,各得其乐。
两地商家也各据本地消费者之偏好,以满足食客口腹之需,在各自的市场上占据一角,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不论是热干面,还是湖南米粉,其所形成的产业链虽为江湖分隔,但也几乎完全一致。这确是“湖南米粉”与“武汉热干面”暗战大戏开始前的真实形态。
只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有“好事”湘人跑来武汉开起了米粉厂,这一切才终于有了改变。
不得不承认,“敢为天下先”的九头鸟输了第一个回合,人家能跑到你家里来开米粉厂,本地人就没人跑到湖南哪怕是开个热干面作坊。
    不过,对这一回合的失利,本地从业者多不服气。“武汉人本来就爱吃米粉,湖南人来开个粉厂,很容易生存,但湖南人没吃热干面的传统,我跑去开个热干面厂,卖给谁吃。”武汉蔡林记热干面的董事长张向阳问得记者一怔。“不管是热干面,还是湖南米粉,当天生产当天销售是保证美味的根本。如果没人生产热干面面条,武汉就算是有人想去长沙开个热干面馆,就算真有人吃,他能每天回武汉买面条不成。小本生意,谁折腾得起!”“说到底,米粉产业链在武汉早就存在,人家很容易就能过来抢饭吃。”张向阳一针见血:而热干面的产业链在湖南从来就没有存在过,把热干面生意做到湖南去谈何容易?
被袭:湖南米粉乘虚而入
十年前,湖南米粉来的时候,武汉热干面正在“病”中。
作为武汉热干面的领军者,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日渐衰落的老字号蔡林记,在2000年进行了一次大胆尝试,将商标特许给一策划公司,希望通过该公司在全国开设1000家连锁店,以图涅槃重生。到2002年,蔡林记一度开出约100家加盟店,每天卖出约5000碗热干面。
不过,操盘者杀鸡取卵式的疯狂加盟,只收钱鲜管理的自杀行为,不仅没能挽救蔡林记,相反由于扩张过快,品质失控,一度让热干面在武汉人心中贬值。到2003年时,蔡林记仅剩约40家加盟店,每天只能卖出2000碗左右。2005年后,蔡林记就已经淡出市场。
湖南人乘虚而来。
  第一批到武汉淘金的湖南人来自擅长做米粉的湖南常德澧县,有澧县商人在汉开设米粉厂生产家乡的湖南米粉,算是在武汉扎下了第一条根。虽然生产出的米粉也曾挤进了武汉部分早点摊、小吃店,但起步并不顺利。
最关键的改变来自澧县人甘元金。见同乡在汉开粉厂开垮了,他应邀前来救命。甘元金来汉后在武汉街头一转便咧嘴直笑:满街都是吃粉吃面的过早人,还怕米粉没钱赚。
1999年,甘元金接手朋友的米粉厂后大展拳脚,没料到迎来的依然是市场的残酷。粉厂开了几个月,倒赔进去了几十万元。
痛定思痛,老甘玩起了“歪招”。按正规的说法应该是抓起了营销渠道——既然武汉的小店老板不喜欢我的湖南米粉,何不让到处找饭碗的同乡来汉开些米粉店。只要同乡在零售终端有了一席之地,米粉厂的米粉哪里还会愁销路。
他从家乡澧县一次就带来100多人,并请来名师带徒授艺,在武汉算是正式扯起了“湖南米粉”的大旗。
败北:湘人势力所向披靡
  王新民就是当年老甘带来的那批同乡中的一个。“尽管吃了不少苦,但那几年多数人都还是在武汉扎下了根。这首批一百多个澧县人的抢滩造就了诺曼底登陆式的成功。见在武汉有钱可赚,乡族情谊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批人兄弟带姐妹,亲戚带邻里,来汉淘金的越来越多。
逐渐掌握了武汉人味蕾的湖南米粉店终于一骑绝尘,在武汉攻城掠地,所向披靡。
有据可查,2002年,武汉的湖南米粉店就已经有了约五百家,日销约5万碗;而到2005年,更是蹿升到约三千家,日销约30万碗。眼见着米粉供不应求,甘元金还把家乡办粉厂的朋友们都请过来,2003年,武汉的湖南米粉厂就已经发展到7家,几年后更是增加到了10家。
那时候,武汉人端着湖南米粉吃得有滋有味,而武汉热干面却正在泥潭中挣扎。当年,蔡林记在武汉市场上一度销声匿迹,武汉人早点摊上的热干面也是鱼龙混杂、千店百味,热干面的地位江河日下。
更让人忧心的是,被湖南米粉先下一城不说,2003年,武汉热干面又被河南人打了一闷棍。当年底,河南生产的一种名叫“方便热干面”的产品,来汉参加味博会。河南人创造的这一产品面世不足半年,便赚回近三千万元的真金白银。
自家的宝贝在手里烫手,却让外人赚了大钱,这让很多武汉人深感羞辱。不少被激怒的武汉人先后投身到拯救武汉热干面的行列之中。
反攻:九头鸟知耻而后勇
  这其中,有两个武汉人成为了关键性人物,他们知耻而后勇般的奋起,最终扭转了武汉热干面的命运。
难忘2005年底的一个寒夜,记者在报社楼下见到了素未谋面的刘海元。他一脸兴奋:“这是我生产的第一批合格产品,您尝下提提意见。”见记者一脸诧异,他很认真地说:我开发“大汉口”方便热干面完全是受了金报报道的刺激。“为了试制出合格产品,我们光面粉都用了几十吨。”刘海元说。
事实的确如此,才仅仅几年时间过去,汉产方便热干面去年已实现销售近亿元,产品不仅销往包括湖南、河南在内的全国十几个省市,更是远销世界十多个国家。眼下,他们开发的湘味热干面正在湖南众多大型超市里热销,新研发的热干粉也正整装待发,即将发往湖南和河南。
更大的惊喜来自于老字号蔡林记的重生。在经历了艰难的改制重组之后,2008年,张向阳成为了蔡林记的新掌门。在吸取了此前简单卖牌子、不顾质量胡乱发展加盟的教训后,2009年,挖掘老字号特有底蕴、保持好特色兼顾创新的“蔡林记”重出江湖。
蔡林记在默默复出一年后,金字招牌的市场号召力重新显现。蔡林记直营店开一家火一家,很多店铺不到半年即收回投资。如今,蔡林记开店已达18家,每天店堂销售热干面7万余碗,网络等现代营销渠道一度还创下了10万包的日销量纪录,其中近半都被湘豫两省消费者所购买。
热干面逐渐收复一度被抢占的地盘,湖南米粉市场急剧萎缩。“以前光我们一家粉厂一天就要配送2万斤米粉给粉店,现在每天不到7000斤。现在还在生产的湖南米粉厂也只有6家,其中还有一家被湖北人买去了。”甘元金一脸无奈地告诉记者:大不如前了,现在武汉市场上的湖南米粉店仅有四百家左右,日销仅约4万碗。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沙发
发表于 2013-1-23 14:01:51 | 只看该作者
比较喜欢武汉的热干面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14:09:21 | 只看该作者
我是谁 发表于 2013-1-23 14:01
比较喜欢武汉的热干面

热干面确实是个很经典的食品
地板
发表于 2013-1-23 22:22:03 | 只看该作者
还是热干面好吃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08:33:58 | 只看该作者
喜阳阳 发表于 2013-1-23 22:22
还是热干面好吃

我最近吃日干面都吃得想吐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5-1-4 19:09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