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电话铃响的时候,帕克正聚精会神地在办公室里准备一篇讲演稿,因为当天晚上帕克要到城里的一所大学演讲。一位陌生的女士在电话中自我介绍说,她病得快要死了,但她有一个7岁大的孩子。她的治疗师对她说,如果告诉儿子她快要死的消息,恐怕他会过分惊吓,承受不住。但是,不知怎地,她觉得这样不太对。
她知道帕克是专门辅导哀恸的孩子的专家,想征询他的意见。帕克告诉她,我们的心灵通常比头脑敏锐,帕克认为她自己最清楚什么对儿子最好。帕克邀请她听晚上的演讲,因为他正要讲述孩子如何面对死亡这个问题。她答应要来。
当晚,帕克看见一个虚弱无力的女人,由两个大人半推半抬地搀扶进来,帕克就知道是她了。帕克说,事实上,早在大人说出之前,孩子们通常早已意识到事情的真相,但是,他们会不动声色,一直等到大人主动谈起,才会分享他们的担忧或提出问题。一般对孩子而言,接受事实比被蒙在鼓里容易对付,即使隐瞒真相是为了免除他们的痛苦。帕克认为,尊重孩子,应该是让他们一起分担家中的哀伤忧愁,而不是拒他们于门外。
她听够了。中间休息时,她艰难、蹒跚地走到讲台前,含着泪说:“我心里早知道应该告诉他。”又说当天晚上,她就要告诉他。
第二天早上,帕克接到她的电话。她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她告诉帕克,昨晚回到家后,她把儿子叫醒,平静地对他说:“瑞德,我得告诉你一件事。”他立刻打断她的话:“妈妈,你现在告诉我,你快要死了,是吗?”她一把抱住儿子,回答道:“是的。”接着,两人都泣不成声。
几分钟之后,小男孩挣脱出来。他说,他有一样东西一直留着准备送给她。他从抽屉后面,拿出一个乌黑的铅笔盒,里面有一封信。信上歪歪倒倒地写着:“再见,妈妈!我永远爱你。”
人们不知道瑞德是等待了多久才听到这个真相。只知道两天后,他的母亲就去世了。在她的灵柩里,放着一个乌黑的铅笔盒和一封信。
父母感悟
“尊重孩子,应该让他们一起分担家中的哀伤忧愁,而不是拒他们于门外。”
“尊重孩子,把孩子看成是与自己平等的人”,这是许多父母难以准确理解并做好的事情。什么是平等?平等意味着尊重对方的需求,相信他的智慧和能力,信赖他的品德,理解并允许他保持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或生活方式。
许多时候,孩子是清楚家中发生的一切的,只是父母没有把孩子看作是独立的人,一个有着自己的承受能力和自尊心的人。既然父母有意隐瞒,孩子也只好装作不知道了。久而久之,孩子就认为这个家与他没有什么关系,只要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就可以了。
一个不认为自己有能力的人,一个没有价值感的孩子,自然也就没有责任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