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年年花相似,今年价不同。面对困扰多年的“赏花潮”,武汉大学今年终于“按捺不住”,将赏樱票价由往年的10元调升至20元,一时间引发社会热议。
20元门票挡不住数万赏樱客
“只有来过武大,才能体会‘三月赏樱,唯有武大’的意境。”17日,来自广州的林女士一家三口不远千里来到武汉大学,花60元买了3张票入园赏花。虽然下着雨,但林女士一家人还是兴致盎然。
像林女士这样的游客还有很多。据武汉大学工学部入口卖票学生介绍,仅这个门口一天就卖出数千张票。武汉大学校保卫处粗略统计,周末一天进入校园的游客大约有5万人次。
人潮,成为武大每年阳春三月挥之不去的烦恼。从2002年起,武汉大学樱花开放时节门票价格定为10元。十多年后,学校又将门票价格翻番。校方称,涨价主要是限制人数,分流人潮,维护校园秩序。
武汉大学校办主任钱建国介绍,每年武汉大学都会迎来“赏花潮”,学校周边交通堵塞,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秩序受到严重影响。去年赏樱期间,数万名游客涌入,把校门口堵得水泄不通,武汉公安局出动几百名警力维持秩序。
“噪音、拥挤、垃圾,除了这些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困扰,还有被盗、被偷窥的潜在风险。”武汉大学法学院一位大二女生抱怨说。
涨价背后,或多或少透露出师生们的几分无奈。大约500名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手拎塑料袋随时捡拾垃圾,几乎每一棵樱花树都被警戒线圈起来,一些游客伸手拉扯花枝,更有甚者干脆爬到樱花树上拍照……
很明显,上涨的“花价”并不能拦住游客的热情。“既然一心想到武大看樱花,票价就不是问题。”从北京特地赶来的苏先生已是第四次来武大看樱花。
火爆的“樱花经济”
并不是所有武大学生都为樱花而烦恼。走在校园内,随处可见大学生兜售各种与樱花有关的商品。明信片、布艺花枝、樱花蜡烛、书签等琳琅满目。有的女学生还穿上有特色的民族服装,只要买她的商品,都能与其合影。“早在樱花开放前几周就备足了货。一天能赚200多块钱,还能锻炼口才。”武大的女生林丽说。
大学校内争抢“樱花经济”蛋糕,校外商家也不示弱。武大校园周边八一路、珞狮北路餐厅中午和傍晚几乎家家爆满,有的商家还特别推出“情侣套餐”,就餐赠送武大赏花门票。学校周边快捷酒店早在一个月前就被预订一空。
武汉大学樱花逐渐成为武汉“形象大使”。早在樱花开放前,当地旅游部门就开始盘算“樱花账”。
今年1月底,武汉市旅游局联合媒体发布“中国高铁赏花路线图”。在当天发布会上,导游绘声绘色讲解武汉大学的樱花美景,令人神往。
3月初,武汉市旅游局在广州举办“新花城”旅游推介会,面向市场推出以“樱花”主打的系列旅游产品。武汉市旅游局借机向广东市民发出邀请,在当地旅行社的配合宣传下,千人高铁团“进军”武汉。
卖票是“最坏的办法”
近年来,武汉大学每每因“美丽的烦恼”而遭社会质疑:一问收费是否合理?二问费用流向?三问收支能否公开?对于这些问题,武汉大学的回应几乎每年如一:“大学不是公园,大学有难处,门票收入用来‘以花养花’”等等。
其实,武汉大学的遭遇并不是个例,清华、北大、厦大等著名高校也饱受游人困扰。尤其是在一些景区涨价后,大学象牙塔成为游客眼中的“免费胜地”。面对不断涌入的人潮,一些学校在坚持免费开放的同时,采取了网上预约、凭证入校等措施。
有没有一种方案,能让社会游客和大学双方都满意?有学者认为,校园收取门票,是解决问题“最坏的办法”。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冯桂林说,校园归校园,商业归商业,两者不能直接结合在一起。收费参观,就意味着具备了企业化经商的属性,这与大学精神格格不入。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别敦荣认为,赏花潮并不一定是坏事。游客涌入大学校园,一方面给校园带来压力,另外一方面也能为学校带来口碑。他说:“作为公益大学,收门票本身有些欠妥当,涨价的做法更显得简单化。学校不仅要跟进配套服务,还要引导游客多了解校园文化,校园背景,提高大学美誉度。”
武汉市政府“赏花游”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处长曹冬发认为,武汉大学遭遇“樱花劫”,地方政府应主动解围,采取游客分流。他建议,既然游客为了“花”而来,地方政府就应多培育类似景点,把客流从城区大学引导到周边郊区,把赏花和乡村休闲度假游结合起来,促使“大学一日游”向“郊区深度游”转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