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上一所好的大学,一直是我的梦想。”昨日,在武汉市第一聋校,高三(1)班学生蒋丽娟拿着北京联合大学的通知书,高兴地用手语告诉记者。据该校书记刘堂鑫介绍,上个月与蒋丽娟同年级的其他74名聋人学生,均顺利通过全国聋人单招单考,最近陆续接到了长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高校特殊教育学院的通知书。
而让刘堂鑫和家长们忧心的是,因为本地没有高等特殊学校,这些听说不便的孩子们不得不离开父母远赴外地求学。
现状
准大学生们飞外地
和正常学生每年6月份的高考不同,对听力有障碍的蒋丽娟和其他同学来说,他们的“高考”集中在4月份。经过外地多所高校特殊教育学院的自主招生考试,75名学生中,6个被长春大学录取,18个可以就读北京联合大学,15个被郑州师范大学录取。
“孩子能考上大学很不容易,我为她高兴却也有点担忧。”学生姚丹妮的妈妈胡女士告诉记者,女儿这次被南京大学、北京联合大学、郑州师范学院同时录取,将最终选择去北京读书,“女儿身子骨弱,其实我很不放心让她去外地,但本地没有适合她上的大学,也只能让她去闯荡一下了。”
与胡女士有一样顾虑的还包括明年即将考大学的残疾学生家长。“我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很优秀,我希望她明年能考上好大学,如果能留在身边读书,那就更好了。”该校高二学生朱诗蒙的家长对记者说。
今年武汉一聋校舞蹈队有6个学生被录取到郑州师范大学舞蹈专业,这也是该校首次招生舞蹈专业的聋哑大学生。“我在想,周边省份都陆续开办了高等特殊教育院校,我省也有针对残疾学生开设的特殊中小学校,但高校这块为什么迟迟没有动静?”该校舞蹈老师杨小玲说,每年看到学校培养的优秀人才“孔雀东南飞”,心中既不舍又遗憾。
探索
曾有高校试水特教领域
因为残疾人的特殊性,家长大都迫切希望孩子能留在身边照顾,但因为本地无学可上,我省特教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纷纷“外流”。而早在2010年,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就筹备成立“特殊教育学院”,但至今未获得批准。
该校招生办公室李老师介绍,根据筹备计划,该校原本打算从2011年开始招收残疾学生,首届规模在200人左右,学制三年,并计划对有特殊困难的家庭实行零学费入学,在学生毕业就业后再补缴学费。但特殊教育学院筹备方案报送相关部门后,一直没批复。相关部门解释,当时该校申报时,还不具备相关资质。
高校成立特殊教育学院为何难获批?湖北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对特殊教育有严格规定,需要学校具有相应的仪器设备等配套教学硬件以及师资,目前我省上百所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由教育部等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建设和管理,高等教育特殊学校建设尚未纳入此范围。
省教育厅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最近两年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湖北师范学院三所高校开始增加针对师范类特殊学生的教学内容,培养基层特殊学校教师,但招生人数较少,相关高校在特殊教育领域,仍处于探索阶段。
建议
应积极探索设置相关专业
据统计,我省目前有超过100所中小学生特殊教育学校。1987年长春大学率先成立了特殊教育学院,在全国开创了集盲、聋哑和肢残为一体的残疾人高等教育,我省相关高等教育仍然存在空白,本地残疾青年通常报考外省高校。业内专家学者呼吁,对这一现象应该引起重视。
湖北省残联教育就业处负责人介绍,我省每年有近400名左右的残疾学生毕业,其中近百名学生能够到高校的特殊教育学院就读。目前北京、天津、江西、河南、长春等地,相应的特殊教育学院已成为残疾人深造的主要聚集地。
每年高校开学季,湖北省残联等部门要协调本地特殊考生就近上大学,因为对于聋哑学生等群体,本地高校基本都没有接纳能力。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范先佐表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接收残疾人入学,重视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他认为,我省目前针对特殊学生的教育水平与我省的教育资源并不匹配,除了高校应该主动探索设置相关专业外,部门也应加大相应的投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