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科所:孩子们未来幸福生活的“暗礁险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3 13:58: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日期:2012-7-7
  勤 21:31:08
  张老师您好!今天*中又跳了一个,我好心痛呀!就像自己没了孩子似的心痛不已。
  勤 21:32:36
  我在帖子中的回复:我都承受不住这样的接二连三的跳楼事件,痛!泪!不已。谁能让已去的孩子回到自己家长的身边,再聆听他们清脆喊“爸妈我回来了”。我们疾呼教育要改革!! (搜索“跳楼”,不计其数)
  勤 21:34:52
  我今天才去学校交了剩余的学费,回来后看到这样的消息。
  快乐学习……张老师 21:35:52
  正是这样的心痛事件让我们的教师团队执着于为孩子们减负增效
  快乐学习……张老师 21:36:03
  在哪里看到的?
  勤 21:36:51
  更是觉得您们的工作太重要了,我们会极力配合您们把这个课题办成功,造福后代。
  勤 21:37:17
  在E度网上看到的
  
教育 正在走向自己的反面
  
文 张开(教育科学研究所)
  著名学者南怀谨先生曾说过:“现在天下父母以及所有老师都在做一件事,残害我们的幼苗!”对此我也也深有同感。现有的应试教育把我们的孩子害得很苦,而许多学校、老师和家长,都无意识地充当了忠实、勤奋的帮凶。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任务的教育,正在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扭曲,而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对于学习不冒尖的孩子)教育何以成为生命杀手
  活泼好动、贪玩爱闹是儿童、青少年的天性,快乐的心情是他们健康成长的润滑剂和催化剂。可是我们的教育却使孩子们陷入日复一日繁重的学习任务之中,他们稚嫩的心灵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生活里充满了劳累和辛苦。这些都源于家长们已经形成的思维定势:孩子上了重点小学才能上重点初中,然后才能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才有好工作、好未来。因此,从上幼儿园开始,所有的家长和老师都希望孩子学业优良,能读重点学校,所有的期望都变成了孩子无形的压力。
  儿童、青少年时期,人的可塑性、好奇心和学习能力都很强,是人的最佳发展时期,但是这个时期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因此,发展的程度是有限的。如果制订过高的发展目标,儿童、青少年被迫接受超大量、超时限的学习内容,就会长期承受过大的精神压力和生理负担,会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乃至全部生命力量进行强迫性透支。其结果,必然会带来儿童青少年的片面发展和反持续发展,使他以后的发展处于迟滞状态,甚至有可能由于超强刺激所带来的超强抑制,导致儿童青少年发展的突然中断和倒退。
  “我们不喜欢这个世界。学习的压力真的很大,让我们喘不过气来。希望你们能够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有个好将来,不要像我们竟输给了学习。所以,我们必须选择离开。”2004年3月11日下午,重庆市忠县拔山中学的两名女高中生,在写下上面这些遗言后,拥抱着从楼顶跳下。
  谁不知道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谁不知道人最可宝贵的就是生命?有哪个孩子不希望拥有快乐的童年?有哪个孩子不会对未来心存美好的憧憬?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们觉得最宝贵的东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为什么孩子们在生命的春天里选择了结束生命?是因为应试教育的重压使他们感到忍无可忍,是因为精神的折磨使他们感到度日如年,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沉重、灰暗和绝望将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生命的留恋遮蔽得无踪无影。
  也许有人会说,学生自杀只是特例,不能以偏概全。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关于学生自杀的噩耗。在百度搜索网上输入“中小学生自杀”几个字,立即可以检索出258万多个相关网页。这说明儿童青少年轻生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巨大障碍。
  教育,应该是生命成长的雨露阳光,是个体发展的引信和动力。如果一种教育走向了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对立面,甚至成为生命的直接杀手,那么,它的合理性、科学性,包括它的道德价值和存在意义,是不是应该受到全面的怀疑了呢?
  应试教育迫使孩子透支健康和生命
  儿童、青少年应该是与“朝气蓬勃”“生龙活虎”“花样年华”这些美好的词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然而无处不在的应试教育迫使孩子们透支健康和生命,导致中小学生体能素质不断下降,花样年华黯然失色。
  中小学生在学校整天忙于上课,写作业,很少参加运动。有时候,体育课还会被文化课挤占。每天必做的课间操,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很多学生只是随便地挥舞一下手脚,根本不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休息时间,很多学生都被送进各种培优班、特长班和兴趣班,还要写各种课外作业,经常夜深人静还不能睡觉,基本的睡眠时间得不到保证。根据人的生理需要,小学生每天应该睡10小时,初中生睡9小时,高中生睡8小时,否则,就会影响肌体的修复速度,使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在我们身边,几乎所有的中小学生都难以摆脱这种状态,其结果,导致中小学生近视眼、肥胖症患者比例逐年上升,肺活量大幅减小,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度等身体素质持续下降。
  2007年,有关部门公布了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40多万青少年1985年-2005年20年间体质状况的调查结果,其结论是触目惊心的:最近10年,我国青少年的体质状况、身体素质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特别是2000年-2005年的5年间,这种趋势加速明显。数据显示,7岁-18岁人群中,除了身高、体重等几项指标尚可之外,负面指标更多:肥胖率5年时间增长了一倍,达到六分之一,高中生的近视率接近80%,肺活量大幅减小,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素质持续下降。进一步分析的结果更让人害怕:北京等大城市青少年的肥胖率已经接近22%,超过了大多数的欧美发达国家;一些地区适龄的兵源中,超过六成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85%的人因体质问题在高考报考专业受到限制。
  每年秋季新学年开始的时候,大中小学都要举行军训。这时候浏览报纸,反映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差,不堪军训之苦而累倒、病倒的报道连篇累牍。这种情况与人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是背道而驰的。如前所述,处于成长过程中的中小学生,其生理机能是不成熟的、脆弱的,如果他们长期被迫接受超大量、超时限的学习内容,其生理机能被迫进行持续反复的超前发挥,那么,实际上是在透支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和生命。其结果,必然会导致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急剧下降。(过度勤学苦练=拔苗助长)
  有人曾说,一个人没学好文化是次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而身体不好则是废品,此话不无道理。对于个人而言,身体不好是人生之不幸。但是,如果一种教育具有会摧残学生身体的功能,那么它就有可能将所有学生都变成身体素质差的“废品”,那么,这将是国家之大不幸!
  (对于学习不冒尖的孩子)应试教育降低人生的幸福指数
  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家庭及个人追求成名成才的期望愈加直白、社会对人才判断标准的愈加功利,导致了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影响了孩子潜能的全面培养,使孩子对学习产生疲劳感(审美疲劳与学习疲劳)、厌恶感,甚至恐惧感,最终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急剧下降。孩子长期生活在这种应试教育环境中,疲劳感、厌恶感,恐惧感将会转化成孩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生活态度,成为定势,进而转化成一种消极被动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他有可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心理灰暗,甚至悲观厌世。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孩子的亚健康心态长期得不到化解,消极情绪日积月累,还会转化成严重的心理疾病,演化为极端行为,从而危害社会,损害家庭,自毁前程。
  也许家长和老师都会说,之所以让孩子们拼命学习,是为了使他们有一个幸福的未来。这无异于向世人昭示:他们要以牺牲孩子现在的快乐和幸福为代价,去帮助孩子追逐未来的快乐和幸福。他们能够如愿以偿吗?我认为结果很有可能会得不偿失,甚至适得其反。为什么?因为透支健康和生命的教育过程首先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孩子们童年的快乐,大大降低了其生命的幸福指数;其次,因为违背自然法则、违反人的成长规律的教育过程,扭曲、甚至摧残了孩子的精神世界,使孩子处于亚健康心态,为孩子的健康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毫无疑问,这种身心亚健康状态是孩子们现实生活的巨大障碍,也将成为孩子们未来幸福生活的暗礁险滩。
  (对于学习冒尖的孩子)知识淹没智慧, 创造力奄奄一息
  “知识就是力量。”这是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至理名言,但我却认为,在现阶段,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全面地、普遍地实行过度教育和过度学习,超大量、超时限、超深奥、超单调的知识灌输,即强迫性知识灌输,将学生变成了知识的容器,严重抑制了创造力的自然生长。知识已经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异化力量。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不能启迪智慧、培养创造力的教育活动是一个不完整的、失败的教育过程。知识是创造力的基础,而智慧是创造力的启动、凝聚和扩张力量。可惜,在应试教育甚嚣尘上的日子里,在被强迫性知识灌输狂轰乱炸的校园生活中,知识犹如滚滚洪流,将智慧深深掩埋,或将其冲刷得千疮百孔。在此情况下,智慧无力引领和组织知识做合理、有效地排列和组合,所有的知识都急于在孩子的记忆中占据一席之地,争先恐后,急急忙忙,跌跌撞撞,让发育中的大脑感到苦不堪言,不堪重负。
  强迫性知识灌输对创造力的挫伤,起源于它对好奇心的无情扼杀。缺少好奇心的引领,没有求知欲的驱动,没有主动的探索和思考,鲜有成功和快乐的体验,思维方式在被动接受中成熟,行为方式在消极应付中定格,年轻的心灵在无可奈何的时候未老先衰……强迫性知识灌输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使创造力失去了最初的根源。
  有识之士纷纷大声疾呼:“当教育也成为了批发市场的时候,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个性和创造力呢?中国现在的教育就是流水线和批发市场,教师追求的是规模效益,所有的个性和创造性经过学校(特别是中小学)的‘加工’都变得荡然无存,这也是我们空有大批的博士硕士,却没有像样的科技成果的症结所在。”
  为什么高考制度恢复三十多年来,我们身边出不了大科学家和大师?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我们不能不接着追问:我们的基础教育是不是出了问题?基础教育是不是不利于人才,特别是创造性人才的成长呢!
  以应试教育为基本特征的基础教育,在抑制创造性人才成长方面,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
  李振强2011-04-06 落后的教育体制,改革吧,到时候了!
  燕子2011-07-02 我是高中的一线教师,反思我们现在的搞法,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加班加点的擂学生的成绩,周末没有了,寒暑假没有了,学生苦老师累,疲于应付。学生被课堂“绑架”却又上了不少的垃圾课,学生、教师精神不振、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课堂效益从何谈起,学生的创造精神怎样培养?
  博主回复:2011-07-04 也许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湖北一直没有少儿班,因此大家更多地知道增加难度、延长时间或学奥数等等。而少儿班是缩短啃书本的时间,减负领先的方式,则鲜为人知……”(减负增效qq:6068567)
  没有比较,没有鉴别!外校和北京八中少儿班录取率都接近3%,应该说生源质量同等冒尖……
  北京不少名校一年四季收费补课,让尖子生“大书包”超负荷作业、过度地勤学苦练,跟中下游同学同样折磨到18岁才能高考;而北京八中少儿班因材施教,让尖子生14岁轻轻松松高考,高考平均分比那些勤学苦练的名校18岁考生高得多,尤其关键的是少儿班每周只上课4天半,睡眠足、体育课多,身体素质更好……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11-26 21:17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