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交流] 中考作文,真情是打动阅卷老师最有力的武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17:07: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家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家长易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考作文,真情是打动阅卷老师最有力的武器
  
  ——情感动人
  
  “8天突破中考作文”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打造清晰的框架、雕琢有意蕴的语言之后,只缺临门一脚——酝酿打动人心的情感,引起阅卷老师的情感共鸣。
  
  如果说真实是作文的生命,那么情感就是作文的灵魂。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作文时,只有说真话,抒真情,将生活中的真情故事,真情体验写进作文,把心交给读者,才会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之所以很多同学写出了形式上的“美文”,却很难拿到高分,就是因为情感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没能用真情打动人,引起情感体验的共鸣;而要想用真情打动阅卷老师,不是仅仅用哭鼻子抹眼泪就可以的,还有必要掌握一些情感动人的方法和技巧。
  
  一、中考作文给阅卷老师的“见面三重礼”
  
  中考作文,我们要让评委能在90秒内看清楚我们的卷面、思路和才情,就需要送给阅卷老师“见面三重礼”:
    
  1.入眼
  
  即结构精致思路清晰,“8天突破中考作文”我们在1-6天训练中讲了“四步法构思”,教你快捷打造一个精致的结构,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看清你的作文思路。
  
  2.入耳
  
  即语言动人,“8天突破中考作文”我们在第7天训练中讲了“语言灵动,勇争发展等级分”,教你怎样让语言表达流畅、凝练、形象、诗意。
  
  3.入心
  
  即情感动人,“8天突破中考作文”我们在第8天训练中讲“真情,打动阅卷老师最有力的武器”。
  
  只有做到结构清晰、语言和情感动人,才能真正地送给阅卷老师一份见面三重礼——入眼、入耳、入心。
  
  二、做到情感动人的方法
  
  1.选材和设置动情点
    
  前人读《古文观止》,有“三哭”的说法:“读诸葛亮的《出师表》而不落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密的《陈情表》而不落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而不落泪者,其人必不仁”。
  
  为什么这三篇文章有如此强烈的艺术效果呢?
  
  根本原因就在于文章写的是作者最亲近的人和曾经引起他感情冲动的事,作者推已及人地去想、去写了,因此言辞恳切,字字发自肺腑,句句情深意切。
  
  能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的文章,就是好文章。而要想写出动人的文章,首先要有能打动人的材料。材料动人,文章才有可能动人。比如灾难、遗憾、误会、离别时刻等材料就最容易拨动人的心弦。
  
  最好的例子就是《知音》和《读者》这最为人所熟知的两大杂志,这两大杂志之所以一直发行量最大,在业内遥遥领先,广受读者欢迎,就是因为它们都抓住了“情感”这个敏感点。
  
  《知音》的故事主题就是“大爱大恨”,《读者》的选稿标准就是“感动”。正是因为材料动人,让人的情感不知不觉随之起伏波澜,才保持了其长久的吸引力。
  
  “情感动人”还须设置动情点,事例缺乏动人的细节,就很难流露出真情实感,就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就缺乏击中读者软勒的子弹,这里的“细节”或“子弹”,指的就是恰当的动情点。
  
  例如朱自清写父爱就设置了“背影”这一动情点,于细微处引得人湿了眼眶,遐思无数,以至后来无人能够超越。
  
  2.抒情的表达技巧
    
  情感动人,除了选材和设计动情点外,其实抒情的表达技巧也很重要,试想一篇夹叙夹议的中考作文,如果能在叙事和议论上渗透情感,再掌握一些抒情的语言表达技巧,不就“情感动人”了吗?
  
  ⑴叙事抒情技巧
  
  ①第二人称倾诉
  
  作文中用第二人称倾诉的表达方式,犹如与亲朋好友面对面的敞开心扉低语,往往更能触动人的心弦,给人一种亲切感,是一种屡试不爽的方法。
  
  ②追忆追问
  
  追忆往事,实际上就是寓情于事。看似平常的小事,讲得不露声色,却是倾注了深情,催人泪下,让人回到过去,沉浸在当时的氛围中,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你营造的世界。
  
  追问更会引发读者的思考与想象,激起读者情感的涟漪。
  
  ⑵议论抒情技巧
  
  ①设问
  
  设问,自问自答,常用于强调。我们在写文章时,如果能正确地运用设问,就能起到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
  
  设问大体上有三种形式:
  
  a.一问一答
  
  即提出一个设问句,紧跟着写一个答句。此种设问,能迅速集中读者注意力和吸引读者。通过一问一答,强烈地表达情感并引起读者的深思。
  
  b.几问一答
  
  即先集中提出一连串设问句,然后,集中加以回答。此种设问,能增强论辩力量,引人深思。
  
  c.连续问答
  
  即连续地使用一问一答式。此种设问,能造成一种步步紧逼,势不可挡之气势,具有强大的论辩力量。
  
  ②反问
  
  反问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读者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到你要白表达的真意。恰当地使用反问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让读者去联想,去回味,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为文章奠定一种激昂的感情基调。
  
  ③对比
  
  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
  
  对比的修辞效果主要是用比较的方式提示事物的本质,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⑶语言表达
  
  借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写将抽象的情感或概念形象化、诗意化,能够给人更为形象具体的心理感受,化无形为有形,更容易让读者的情绪被你的文字拨动,比空洞的直白的抒情要来的更委婉,更具文学性,更易被感知接受进而理解。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沙发
发表于 2013-6-26 10:25:04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3-6-26 14:37:43 | 只看该作者
资料很有用,楼主辛苦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家长易论坛 ( 鄂ICP备16011226号-1  点我聊天

GMT+8, 2024-6-29 22:25

Powered by 家长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